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五华区旅游
五华区文物古迹介绍
重修瓦仓庄土主庙碑
重修瓦仓庄土主庙碑碑名为《重修瓦仓营土主庙碑记》。现立于东风西路瓦仓庄69号瓦仓小区内。该碑立于明万历九年(1581),墨石质地,坐东朝西,高1.86米,宽0.60米,碑文分上下两列,上为重修碑记,下为捐资功德碑。碑文由著名思想家李贽撰文,记述了创寺沿革、重修始末。现土主庙现已不存在,只留此碑。李贽是明代官员、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明万历五年(1577)入滇,出任姚安知府。万历九年(1581)解职时曾逗留昆明。在此期间应邀为土主庙撰写了重修碑记。此后游历各地讲学著述,后出家为僧。万历三十年(1602),明神宗朱翊钧以“惑世诬民”罪将其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登华街青石板路
登华街是一斜坡街道,东西走向。东起华山西路,西至黄公东街,全长223米,宽4~6米,沿此路可登上五华山,故名。现存登华街青石路长69米,宽5.2米,总面积360平方米左右。路面由60厘米×25厘米和30厘米×12厘米两种规格的俗称“小路石”的青石铺筑而成。清代,昆明城内所有街道路面皆以石砌,甚为坚固。民国初期,当局曾对年久失修凸凹不平的路面进行过维修,但仍以细条石铺就,因此,青石路面成为老昆明城道路特-一。随着时代的前进,昆明交通事业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昆明城内的道路全部改造为水泥或沥青路面,仅有登华街保留着一段清代铺就的青石路面。因其记忆着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门书屋
北门书屋旧址位于五华区北门街南段68~70号,为两层砖木结构民房,面积180平方米。原为工商界人士李琢庵建盖的房产,建于1940年。1941年12月,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与夫人张蔓筠带着两个孩子来到昆明,为了发展文化事业,宣传真理,动员民众,在李琢庵的支持下,李公朴1942年12月创办了该书店,因在北门街,故取名北门书屋。北门书屋主要经销三联书店、华侨书店、上海图书杂志公司等出版的进步文化书刊,1943年,李公朴、张光年等又在北门书屋对面创建北门出版社。李公朴一家亦居住于书店楼上。1943年,李公朴加入民盟后,担任云南支部执委,同时,他还被选为中国人民救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昆明广播电台旧址
昆明广播电台旧址位于昆明市人民西路94号,筹建于1938年5月,1940年8月1日正式播音。全称为“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昆明广播电台”,是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主要广播电台之一。名列重庆的中央广播电台、国际广播电台之后居第三位,但该台当时使用了功率50千瓦的中波发射机,其发射功率名列第一。昆明广播电台旧址为两层砖混结构建筑,总面积约1250平方米。共有各类房间30间,建筑工程设计科学,用材精良。抗日御侮是昆明广播电台新闻宣传报道的主要内容。除国语广播外,该台先后开播英语、法语、越南语、缅甸语、日语、泰国语、马来语等外语广播。昆明广播电台与西南联大形成了特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山南路传统商铺建筑群
华山南路传统商铺建筑群位于华山南路63号至101号,共24间临街商铺,建于民国年间,建筑风格主要为中式土木结构,临街竖楼式商住建筑,坐南朝北,多为三层楼,建筑本体反应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老昆明商业街道风貌,建筑群包含有胡志明旧居、宝翰轩装裱店、吉庆祥糕点店等重要文物,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2014年12月,公布为五华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武毅公祠(黄公祠)
黄公祠全称为“黄武毅公祠”,现位于五一路黄公西街毓英小学。原为尽忠寺,1918年为祭奠云南辛亥革命的先烈黄毓英,改为“黄武毅公祠”。黄毓英(1885~1912),字子和,云南会泽人。早年留学日本,是中国同盟会云南支部的骨干之一。1909年到昆明,建立同盟会机关,积极参与组织发动起义。重九之夜,与李鸿祥等在北教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并冲锋在前,首破北门,建“光复首功”。云南光复后,随军援川,回师途中,在贵州思南被刺身亡,年仅28岁。云南都督府为表彰黄毓英在辛亥革命中的功绩,追谥他为“武毅公”,蔡锷亲自撰写了“黄武毅公墓志铭”,孙中山先生赠了“忠烈千古”的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华赵公祠
赵公祠位于翠湖南路,用以祭祀辛亥功臣、护国名将赵又新。赵又新(1881~1920)原名赵复祥,字凤喈,云南省凤庆县人,辛亥功臣、护国名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1909年10月任命为驻云南临安(今建水)的新军第十九镇三十八协第七十五标教练官。昆明重九起义后,11月2日,发动和领导了著名的“临安起义”。后赴江西,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之湖口起义。失败后回云南,改名赵又新。1915年底,护国战争爆发,赵又新被任命为护国军第一军第二梯团长,在蔡锷的率领下,转战川南,身先士卒,英勇作战,屡建战功。此后任驻川滇军第二军军长,1920年10月8日在泸州城阵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瓦恭村金锁桥
金锁桥位于西翥街道办事处下瓦恭村,建筑形式为廊桥。廊桥即有顶棚的桥,可遮阳避雨、供人休憩。金锁桥始建年代不详,现桥为清代所建。桥长17米,宽3.75米,南北走向,木结构平桥,桥面铺木板,南北桥头立有四个石质桥柱支撑双坡悬山顶棚。正脊高3.5米,板壁式桥栏,两侧设有条凳供行人休息。南桥头东侧石柱原建有桥碑,现仅存留碑额,书有“金锁桥”三字,雕有龙凤祥云纹。桥头西侧桥柱中空并开口做成水缸,用于盛水供行人与马帮饮水用。桥南面有青石板铺就保留较好的古道约200余米,此桥是我市保留不多的几座廊桥之一。2014年12月,公布为五华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头村龙泉寺
头村龙泉寺位于西翥街道办事处头村西北面的半山坡上。绿树掩映,环境清幽。寺院坐西朝东,平面布局为四进三院式,沿中轴线依次为山门、放生池、弥勒殿、观音殿和大雄宝殿,两侧有配殿及厢房。该寺始建于清初,现存大雄宝殿系同治年间重建,观音殿为光绪八年(1882)重建。大殿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前设廊厦,卷棚天花,其额枋、雀替等均有精美的龙凤透雕,抱头梁、穿插枋龙头圆雕和八仙等浮雕工艺亦为精湛,彩绘图案生动逼真。1947年寺院被改为学校,1987年学校搬迁后,至1992年维修并重塑佛像。2012年6月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卢汉公馆
卢汉公馆位于翠湖南路4号,建筑占地面积6204平方米。卢汉公馆分为新公馆和老公馆两个部分。老公馆建于1930年,是一法式楼房。该楼房系两层,砖墙、木屋架,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陡坡硬山平瓦的屋顶,山尖侧面皆为正三角形;墙体立面及窗体十分讲究几何构图,东西侧为三面体立面凸窗,简洁明快而富有变化。外观红瓦白墙,配之以灰色边框线条,和谐而美观。内部装饰典雅豪华。起居室设壁炉,主次卧室及餐室皆由落地式门窗与阳台相通。1940年后期,卢汉又紧邻这座公馆建盖了一座两层西式建筑为新公馆。新公馆原大门开在青莲街,内部则与老公馆相通。卢汉公馆既是卢汉居住生活的地方,也是他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源别墅
灵源别墅位于黑林铺海源寺村900号,建于1932年,为时任云南省主席龙云的私宅,因近旁有海源河,取“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之意,取名灵源别墅。灵源别墅原为宽大的园林式别墅,现仅存四合五天井主体建筑和前面的池塘石桥。其前厅建于九级台阶之上,面阔五间,进深两间,有前廊。穿过前厅,是一个长方型的大天井。气宇轩昂的正堂名为“燕喜堂”,坐落在天井西面约一米高的台基之上。“燕喜堂”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雕梁画栋,前置殿式抱厦,支撑抱厦的是6根石龙抱柱,直径74厘米、雕饰有精美的“龙腾彩云”浮雕,鼓型柱础上则饰以螺蚌争游、鱼虾戏水,荷花牡丹等浮雕,充满生活情趣。当年“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沙朗极乐宫
极乐宫寺位于西翥街道办事处大村西北面的半山上,面对沙朗坝子。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后曾一度荒废。光绪二十八年(1902)重建。寺院坐西朝东,平面布局为三进两院,逐级升高。沿中轴线依次有山门、弥勒殿、大雄宝殿等建筑。左右有配殿、厢房等。其中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和厢房为清光绪建构。大雄宝殿为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翼角舒展,檐枋、垂柱、雀替均有彩绘雕饰,但门窗有所改变。1944年寺院改办为沙朗小学,直至1988年归还寺院。1995年村民重修山门、弥勒殿、左右配殿并在寺前建17米高的六角佛塔一幢。2012年公布为五华区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