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酒泉市 >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旅游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文物古迹介绍
古城堡遗址
古城堡遗址古城堡遗址坐落于今石包城乡政府西南部3公里处高约50米的山岗上,城堡东西长144.4米,南北宽77米,城门面南而开。城墙为就地取材的花岗片麻页岩和石灰岩垒砌而成,城垣残高6-9米,宽1.7-5米,城墙四角呈四方形。从残留的痕迹来看,早期这里建有瞭望塔楼,后期曾作过修葺。城墙以三层土坯间夹一层草层垒起。石城四周挖有护城壕,离城墙约20米,壕宽约20米,深约15米,壕沿用石块夹白茨筑成。城门东侧有一土夯台,疑为后代所筑。城后(北面)小山头上开出一平场,场面略呈方形,每边约60米,可能是当时习武练兵的校场,其边缘也用麻岩垒砌。城内分布房屋建筑20多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黑沟岩画
大黑沟岩画位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城东约40公里处的大黑沟,绵延3.5公里,分布零乱,位置高低不一,最高处距地面100多米,最低处只有两三米。岩画共有34组,图案190多幅。画面多采用凹刻和凸刻形式,大部分刻画在避风向阳的山坳陡峭的花岗岩和石灰岩上,大部分内容为射猎、放牧、练武、乘马作战等场面。图中动物有梅花鹿、大角羊、野牛、野骆驼、象、虎等动物,形象生动,时代为战国至汉代。大黑沟岩画是这一地区游牧民族的文化遗存,是了解河西走廊西段古代游牧民族历史的重要形象资料,它与内蒙、宁夏等地的其他岩画组成了我国北方岩画圈,是研究古代游牧民族生活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20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水要塞遗址
明水要塞遗址位于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鬃山镇音凹峡村西42千米处一座独立隆起的小山丘上,山的东南西三面地形隆起,只有北面敞开,俯视成不规则四边形,山体四角高。该军事设施依山而建,在山体四周有战壕与各碉堡、营房相连,西南两面有护城河似的战壕相通,设碉堡、掩体等相互配合。根据县志记载,民国23年(1934年)安西县在马鬃山镇建立保卫团,1937年委任军统周国良为设治局委员率两个营在马鬃山明水等地设防,1945年10月,国民党部队191师573团也先后派部队驻防于此。该军事设施是民国时期扼守中蒙边界的重要根据地,是确保兰州至新疆军事补给的生命线,有较高的军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党城遗址
党城遗址位于肃北县党城乡东南1公里。城平面略呈长方形,面积约3万平方米,墙已坍塌,现存东墙长231米,西墙218米,北墙144.5米。四角有角墩。北墙中间偏东开一门,门西侧有夯筑正四棱台形、底边长21米的土墩遗迹。城内有大量红、灰陶片。西墙下曾发现灰陶片、黑釉瓷及豆绿釉瓷片。采集有玉璧一枚、“太平通宝”一枚及残石碾、花纹砖等。城址保存较好,对研究河西古城建筑史有重要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包城遗址
石包城遗址位于肃北县石包城乡龚岔村西1.5公里。建在山岗上。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50米,南北宽200米。面积50000平方米。城墙用片麻岩和花岗岩块砌成,基宽4.5米,残高4.5--6.5米。四角有角墩,北墙有马面1座,南墙开门。南墙外有围墙,向西延伸160米形成瓮城。城内有房址。采集有网格纹灰陶片、丝织品残片和残木器等。城址保存较好,对研究城建史、城建技术和晋唐史有重要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个驴岩画
七个驴岩画位于肃北县石包城乡七个驴大版。面积240平方米。分20组,计有人物、动物图形101幅,多为单人牵骆驼、骑马奔跑场面及岩羊、骆驼、马个体图形等。用凿点成线和阴刻单线条构成画面。岩画保存较好,对研究河西古代民族文化有重要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灰湾子岩画
灰湾子岩画位于肃北县石包城乡泉脑村东北8公里。面积37平方米。分6组人物、动物图形34幅,有鹿、岩羊等野生动物。以凿点成线和单线条阴刻构成画面。岩画保存较好,对研究河西古代民族文化有重要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阿尔格力太岩画
阿尔格力太岩画位于肃北县城东南148公里沟口两边的崖壁上。面积为266平方米,共分15组画面,有图像50幅,主要是早期的游牧人、骆驼、大角羊和野牛等形象。凸刻而成。保存较好。这些岩画是春秋、战国至西汉期间生活于这一地区古代游牧民族的文化遗产,对研究这期间居于河西走廊的乌孙、月氏等古代西域民族提供了重要的形象资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道呼都格岩画
老道呼都格岩画分布于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鬃山镇,共计12处、118组、590余幅图案,制作技法包括凿刻、磨刻和线刻三种,内容主要包括人物、动物和各种神秘符号等三类。这些岩画意境古朴、形象生动、粗犷有力、风貌独特,活的情景,是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古代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古代河西走廊境内游牧民族的经济、文化、宗教、艺术提供了材料。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老道呼都格井为基点,向东延伸2500米,向南延伸200米,向西延伸1005米,向北延伸100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