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旅游
贵州省文物古迹介绍
遵义海龙屯
海龙屯是贵州首个且目前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位于遵义市区西北20公里的龙岩山上,2015年作为中国三大土司遗址之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同年荣获“全球十大考古发现”,被考古专家誉为“中国的马丘比丘”。它的建造时间比马丘比丘还要早200年。海龙屯土司遗址融神秘的风水与军事防御体系于一体,是杨氏土司家族统治古播州长达725年的重要遗存,也是当今中国乃至亚洲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军事城堡遗址。屯前设铜柱关、铁柱关、飞虎关、飞龙关、飞凤关、朝天关六道关卡,屯后设有万安关、头道关、二道关,共九道关卡组成森严的军事壁垒,各关之间有护墙相连,随山势绵延十余里。屯内老王宫、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顺古墓群
广顺古墓群广顺古墓群地处东经106°22′30,北纬26°12'50,海拔1280米,为两墓群。①旧场坡古墓群:距县城28公里,位于广顺镇西旧场坡土山上,1993年和1997年经贵州省考古专家考证,形成时间为宋代末期,多数是明代时期墓葬。墓室结构考究:深埋地下,四壁用青石砌成,顶部用青石拱成,无墓碑;至清代时,间或有入葬,其中一坟碑上刻有“金筑夜郎候四世祖讳镰墓”,保护范围东面至山脚水渠,南面至半山腰菜地坎,西面至山凹菜地处,北面至公路,保护范围地界外延3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②马王坡古墓群位于广顺镇西2公里处,距县城29公里。1978年经贵州省考古专家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梵净山护国寺
护国寺位于梵净山西北麓。距金顶11公里,是西面上山的必经之寺,历史上又称天池院、天池堂。寺院占地68亩.始建时间不详。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敕赐为梵净山四大皇庵之一。有明然如泰等高僧住锡,承传临济宗法系清康熙年间.有慧惺海阔等禅师住锡,香火甚是兴旺。同治三年(1864年),天池院毁于兵火。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修,更名天池堂。光绪元年至六年(1875-1880),刘满盘踞梵净山,号称黑地大王。贵州巡抚岑毓英亲自统兵征剿,天池堂再度毁于兵火。战争平息后,岑毓英认为贵州“边要则莫如梵净山”,于是奏请朝廷,“移松桃协都司以下八汛镇守梵净山环山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贵阳文昌阁
文昌阁景点位置:位于贵阳市东门月城上(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文昌街29号)旅游线路:乘4、5、12、21、54、64、22、24、25、35路公交车到省医站、东门站或莲花坡站下步行即至。景点介绍:文昌阁,位于贵阳市城区东隅,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占地1200平方米,以设计巧妙、结构独特而著名,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道教庙宇在贵州省贵阳市东门月城上,始建于明代万历三十七年(1609),清代康熙八年(1669)重修,雍正、乾隆、嘉庆、道光时均有维修和扩建。该阁是一座九角三层宝塔形建筑,两边设有配殿,前为联结配殿的斋房,平面布局成四合院形。主楼高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敖氏和罗氏墓群石刻
敖家古墓石刻敖家古墓石刻位于石场乡鹿楼村,由南北两组墓群组成。南墓群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北墓群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两墓群间隔30余米,依山而建,逐级升高,墓围占地1200余平方米,该墓群系葬敖正科祖孙三代七人,据北墓群碑文记载:正科祖辈,家境贫困,到其父敖治国时,家境渐富,治国死后,正科继承家业,成为一方巨绅,清光绪二十二年(1894),正科独子年轻早丧,又二年正科亦忘,只剩下两代居孀,历经两年,敖氏遗孀建成北墓群。事过不满十载,敖氏遗孀先后全殁,正科一门绝,族中人悯之,罄其遗产,修建南墓群安葬,名“敖氏节墓”,南墓群平面形状如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梁举人父子墓
梁举人父子墓息烽流长乡,有一处当地人们仰慕的古迹,那就是梁举人父子墓。梁单人墓位于粱家寨的田坝茶林小丘上,距乡政府所在地约2公里。(启、烽县人物志)载:梁举人名梁子敬,流长梁家寨人,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戊午科,中举,名列第五,曾任清镇县教谕,晚年落叶归根,102岁善终。梁举人父子因声名显赫乡里,荣耀一时,故其墓也就煞费匠心,独具一格。两墓位于坟地最高处。料石系从别处开凿精雕运来。基砌为圆形,背靠东南而面向西北,其小粱单人墓的修造规模比较其父的更为宏伟。墓径2.8米,高1.9水,基前砷刻较为讲究,书法堪称上乘。正小“皇清诰文:林郎梁子敬墓10个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安尹道真务本堂
新洲镇尹珍务本堂,位于正安县城北新洲镇政府大院内,距正安县城40公里,东靠道真自治县,南连本县杨兴乡,西邻桐梓县,北接四川省南川市,海拔高度640米。务本堂是东汉名儒、贵州文化教育始祖尹道真先生讲学、居家及墓葬之地。务本堂为尹珍当年讲学处。始建年代不详。原为草堂三楹。明万历四十年(1612)重建。康熙二十四年(1685)、嘉庆二十年(1859)、咸丰年间数次修葺。同治年间悉毁,光绪十二年(1886)再建。坐南向北,主体建筑为封闭式四合院,中轴线对称、轴线上依次为门厅、两厢、天井、正堂(讲堂),四面均为高10米青砖砌筑的维护体墙体。由大门、倒座、两厢、正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顺文庙
安顺文庙,又名“府学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安顺城区东北隅之黉学坝,始建于明宣德八年(公元1443年),历经明清两季多次增修重建,始成今貌。文庙现存建筑占地面积8750平米,是一组建制齐备、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工艺精美的古建筑群,是国内遗存不多而且保管最为完整的古代文庙建筑,也是贵州最具人文价值的旅游景观。安顺文庙建筑群沿中轴线建在面积不等,逐层抬升的五层台地上,由底向高,由开阔到紧缩,层层递进。第一层台地建有石影壁、“德配天地”石坊、“道冠古今”石坊及“下马碑”四个单体建筑,两坊下为通道。石影壁为料石纵向齐缝砌筑;两坊为须弥座,三间四柱,冲天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山汞矿遗址
万山汞矿遗址位于贵州省万山特区万山镇土坪村。万山素有中国“汞都”之称。在唐代时即以“光明丹砂”为皇室贡品。遗址包括仙人洞、黑硐子、云南梯洞子三个部分,地表面积2.5平方公里,采掘面积约3.2万平方米。矿洞内留存大量遗迹遗物,以及独特的采矿、选矿及冶炼等系列传统生产工艺。相传秦、汉时就开始有人在万山采矿。唐、宋时万山已盛产朱砂、-。万山朱砂历史上以比重大,色泽鲜红,半透明亮,宝石光泽为特点著称,在唐垂拱二年(686年)时,即以光明丹砂为贡品。万山汞矿储量和产量均居国内之首、亚洲之冠,列世界前茅,素有中国“汞都”之称。矿洞内留下了采矿工人数千年来开凿的石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护国禅寺
梵净山西线古寺众多,是传统的朝山路线,早在唐宋时期,印江就有甲山西岩寺、大圣墩铁瓦寺、梵净山护国寺等众多寺庙,到了明清,梵净山区佛教兴盛,形成了四大皇庵、四十八脚庵的盛况。中国佛协曾认定:“梵净山,是全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是与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齐名的中国佛教名山”。护国寺最早建于唐代,开始叫“天池院”,兴旺于明代,改称“护国寺”,兴旺时期,两万平方米的建筑而庙宇重重,几百僧人而佛乐声声。但后来若干次兵匪患难,几度重毁重修。护国寺现占地两万多平方米,山门的门额上“护国禅寺”蓝底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城文昌阁
俗称观音阁。位于老城北端一小石山上,坐北朝南,略偏西。始建确切年代待考,至迟在清嘉庆初年。文昌阁为一处古寺庙建筑群总称,包括山门、魁星楼、文昌宫、韦驮亭、文昌阁、东西配殿等。东西宽48米,南北长60米,占地面积2900平方米。其中,文昌阁系水城尚保存较完好之一处寺庙余部,尚存文昌阁及东西配殿,而山门、魁星楼、主持房、韦驮亭等已不存。文吕阁自50年代以来,曾用作单位宿舍而折修改装。继而毁于1958年。据老人回忆,文昌阁坐落之小山上,长满松柏、皂角、冬青、竹子及花草,文昌阁掩荫于高大树木之下,清净幽雅。每当夜幕降临,干百只白鹤、鹭鸶栖息于树上,倍添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头寨古建筑群
马头寨古建筑群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东北58公里开阳县禾丰布依族苗族乡西隅。马头寨唐宋时期为蛮州宋氏辖地。元初置底窝紫江等处于寨内,已有700多年建制史。1301年,水东土官宋隆济起兵抗元,底窝紫江各族人民四千多人起义响应,攻下底窝紫江总管府,缴获“雍真等处蛮夷管民官印”。明初,马头寨因作为水东宋氏直辖的十二马头之一而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明末,水东土司宋万代反叛被平定后,水东十二马头才改土归流置开州(今开阳县)。但宋氏子孙仍居于马头寨及附近平寨、安官寨等地,清代还在马头寨建起了宋家祠堂供奉宋万代等的牌位。寨子面对底窝大田坝,背靠百花山,两面环水,清河、深水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茅台渡口纪念碑
1935年3月16日至18日,中央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占了茅台镇,在这里宣传讲演,张贴标语,打富济贫,开仓分盐,搭起三座浮桥胜利渡河。1980年3月,仁怀县人民政府在下渡口西岸的朱砂堡下,修建了11.7米高的渡口纪念碑,临河而立,寄托着人民对红军无比崇敬和无限怀念的深情。1982年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茅台镇河滨社区的茅台渡口是红军“四渡赤水”第三次渡河的主要渡口。1935年3月,中央红军主力从遵义再次西进仁怀县境。15日晨,对仁怀鲁班场守敌周浑元部发起猛攻,鏖战竟日,复舍敌北去,于16日清晨乘虚占领茅台。上午10时许,在中渡口、下渡口及银滩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遵义西来寺
古刹西来寺“西来寺”位于贵州省遵义县境内,遵义市至鸭溪的省级公路30公里处的龙坑镇八里村,地处遵义市和遵义县域经济带之间,地理发展优势突出,交通便利。西来寺建于清朝康熙二十一年(1682)壬戍至康熙二十七年(1688)戊辰落成,古称“松丘禅院”。清光绪初,僧本隆大加修葺,创刑檀,年渡皈依者百余人,寺僧亦在30人以上,香火鼎盛连绵,历来为文人雅士咸集之所。由于被兵火毁坏,西来寺已完全失去从前风貌与辉煌。2005年,高僧释悟宗住持西来寺。西来寺破土动工修建历时两年。采用仿原寺风貌和明清寺庙的建筑风格,依山势而建筑,从前门入院,分左、右副殿和正殿结构,正塑十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盘县大洞旧石器遗址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盘县大洞位于珠东乡十里村。原为人旨教洞窟,光绪《普安直隶厅志》记其“光明宏阔,无幽暗之苦,地平坦,中建佛寺三间,由寺层盘曲而上,一石乳高耸而顶平,上建观音阁。折而下,石壁迫来,侧身而蟹行则大洞在焉”。后成为乡民熬硝之所。而洞中堆积如山的古生物化石,被他们随意扔弃或砸碎喂猪或肥田。七十年代,被地质工作者发现。1990年,六盘水市有关部门将几件从盘县大洞洞口堆积物中采集的石制品送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该所古人类研究室黄慰文主任等认为,这几件制作精良的石制品上显示的修理台面技术痕迹清楚而标准,而这种技术一向被认为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烟礅烽火台遗址
烟礅烽火台遗址烟墩烽火台遗址,在砚山镇境内,至今保存相对完整。据明嘉靖《思南府志》记载:“古烟墩,在县治右,墩盖一土山,高而不甚广,四旁皆无倚着,酷类今烟墩之制。相传古曾举烽火于其上,俗因呼为烟墩也。”大清道光《思南府志》又载:“建于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究竟建于何时,没有相关专家考证过,众说纷纭,但有300年以上的历史是可靠的。而关于烟墩烽火台许多逸闻趣事至今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烟墩相隔务川县城40公里左右。烟墩地名的来历与烽火台大有相关。烽火台建在一墩大石山堡上,山堡向北,方向落脚处于悬崖陡壁,抬头看高山顶立、云雾多端。向东直上去往砚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飞云崖古建筑群
飞云崖古建筑群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新州镇东坡村湘黔公路北侧,西距县城12公里。飞云崖寺宇传说为苗民创建,明正统八年(1443年)指挥使常智募建月潭寺,后曾多次遭受自然损毁,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及清咸丰五年(1855年)先后两次毁于战争。经历代增修扩建,遂形成一组别具特色的古建筑群,现存大部分古迹为明清建筑。飞云崖古建筑群及后山天然林,建有两道砖墙围护。外墙东至飞云崖瀑布,南临秀水溪,西抵赛马场、斗鸟场,北为后山天然林。内墙依山傍水而建,将飞云崖古建筑群围在其中。飞云崖古建筑群是一组集文物古迹、风景园林、民族风情于一体的古代民族建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柱宗祠
天柱宗祠天柱县苗族侗族明清宗祠全县有100多座;现在保存完好的有30多座(其中县级文物保护有19座,省级文物保护有2座)。这些宗祠于明末至清光绪年间陆续兴建,始建年代长的杨氏先祠至今已逾400年,其它宗祠建筑年代至少也有130多年。杨、吴、王、舒、刘五姓的0追逆至唐、宋朝代,宗祠依据姓氏堂号分为“清白堂”、“延陵堂”、“冰壶堂”、“三槐堂”;或以始祖居地命名,如三门塘王氏“太原祠”;或以始祖职位命名,如三门塘刘氏宗祠-“昭勇将军”。它们以物质实体反映了历史、地域、权位等概况。宗祠的建筑结构为外环砖墙以牌楼为面;左右山墙为马头墙,石灰粉内墙壁;牌楼顶部重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代遗址云山屯
明代朱元漳派30万大军远征滇黔,完成统一大业。为了稳定边锤,把兵丁留下,实行屯田制、卫所制,现在贵州许多称屯、堡、哨、所的村寨,就是当年的历史痕迹。明永乐11年(1413年)贵州始建行省,结束了过去分属邻省的状况。这对贵州历史发展无疑是划时代的转变。到哪去寻觅贵州历史上这精彩的一页呢?安顺市东郊的云山屯,就是明代屯堡人生活方式的活生生的展示。大约因为地处边陲,又深藏在云山屯的半山窝,近、现代文明和种种变迁较少地冲刷到它,所以旧貌破坏不多,许多古迹,如屯门、屯墙、箭楼、碉堡、石柜台、古民居、古街巷等等,都还较为完好地保存下来。而且屯堡人还保留着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交乐墓群
交乐墓群位于兴仁县县城西南雨樟镇交乐村。1987年初,公安机关破获交乐乡龙树脚汉墓被盗案,文物管理部门对10号、14号等4座墓进行清理发掘,发现此墓为夫妇葬墓,被-的为男室,女室完好,发掘出文物45种近百件。其中14号多室墓,是目前贵州所发掘的汉墓中最大的一座。被有关人士称之为“全国少见,贵州仅有的汉墓葬”。贵州省博物馆对其中5座墓进行发掘,为砖室墓、石室墓及砖室和石室同冢三类。2号墓为砖室“大”字形室墓,分甬道、正室、左耳室、右耳室。1、4号为砖室“凸”字形墓。3号墓为方框形石室墓,5号墓为砖室与石室同冢。被盗的5座墓,发掘出土文物有:铜盘、铜碗、铜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