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旅游
四川省文物古迹介绍
凉高山牌坊群
凉高山牌坊群是指凉高山的张氏节孝坊和王氏节孝坊,大山铺镇的颜氏节孝坊和回龙桥碑铭坊,凤凰乡的谢氏节孝坊和何氏节孝坊、大安街的阮家大坟四脚坊7座牌坊。2007年6月以凉高山牌坊群成功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整个牌坊群以节孝坊为主,大多建于光绪年间,历史最长的是建于乾隆年间的何氏节孝坊。张氏节孝坊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位于凉高山牌坊坝。坊眼上有“邑绅李春霖继妻新犀新展新柏之母张氏节孝坊”。牌坊为石结构,五滴水四柱三门,牌坊通高12.5米,通宽10.5米,石坊通体雕刻精美,花鸟人物、龙狮松鹤均镂刻得栩栩如生。王氏节孝坊位于凉高山老街一片陈旧的居民房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越西丁山桥及零关题记
丁山桥(又名双石桥、零关桥):位于越西县丁山乡丁堰村,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双石桥为平桥,无栏杆,东西走向,粗沙石质,由于年代久远,来往商旅、马帮频繁,中心桥面已磨损为浅水槽状,槽深约4厘米。桥面上还有大人、小人的脚印。这是越西古老的一种民间习俗:不管大人、小孩得病后久治不愈,就将病人的脚印刻在石桥上,意思是来往的人多,把病人的病带走了。双石桥的桥墩打有榫槽,桥梁石卡在榫槽内,形成一个整体,十分坚固。桥梁石巨大,当年又没有起重机等大型机械,是怎样吊上去的呢?据说修建双石桥和修建埃及金字塔的方法一样,先修第一层桥墩,第一层桥墩修好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资中甘露寺
甘露寺位于资中县城西22公里的甘露古镇东郊的广济山中。据《资中县续修资州志》记载,该寺为唐代僧人真德募款修建。现存建筑保持了明代风貌,寺山门石坊上至今保留着明代刑部郎中邑人孙宏轼题名的“资中第一禅林”横额。1973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列为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甘露寺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前临沱江。寺侧的西岩,旧传系唐代高僧无几-处,岩下有泉,可以疗疾,寺以此得名。明正统十二年(1447)僧人明义曾对其殿堂补修,清乾隆初年和嘉庆六年又两次培修。明代中叶全盛时期,前后五重殿堂,房舍数十间,占地面积8130余平方米。最早的寺山门离古镇很近,可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蒙顶山古建筑群
蒙顶山古建筑群(名山区)雅安蒙顶山历史文化悠久,作为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被赋予了很多耀眼的光环。山中古建筑群庞大,文物古迹甚多,遍布漫山。天梯古道位于山腰禹王宫至天盖寺,有1456级石阶,沿30°-50°的坡度上升,古云:“云梯可到天”,故名天梯。相传昔日大禹治水成功,率众登蒙顶祭天,曾历经此道。天盖寺始建于汉代,宋代重修,遥对群山,四周环绕12株千年古银杏,中间为明代建筑石柱大殿—茶神殿,乃蒙茶祖师吴理真结庐种茶处,殿内供奉着茶祖吴理真的全身塑像。甘露灵泉院石牌坊即阴阳石牌坊,重修于明代天启壬年(1622年),左门上雕刻的是双狮戏球,右门雕刻的是双凤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两弹”城旧址
中国“两弹”城旧址,是指当年为发展中国国防尖端科学技术,研制“两弹”(-和-)的中心。中国“两弹”城旧址,是当年为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增强军事实力,研制发展高能物理,热-的地方。中国“两弹”城旧址,是曾聚集中国国家科技精英,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倾注心血,举世瞩目的人杰地灵之地。中国“两弹”城旧址,位于四川盆地向盆周山区过渡的绵阳市梓潼县城西郊长卿山西麓,占地有数平方公里。新中国建立后,经过国民经济的恢复,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64年5月以后,在美、苏两国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营盘山和姜维城遗址
营盘山遗址是一处自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代的文化遗址,由于该遗址是迄今岷江上游地区发现的地方文化类型遗址中面积最大、考古工作规模最大、发现遗存最为丰富的遗址,故命名为“营盘山文化”。营盘山遗址出土的文物包括四川地区发现的最早的陶质雕塑艺术品,国内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人工使用朱砂的遗物,长江上游地区发现的时代最早及规模最大的陶窑址等,是弄清古代文化传播、民族形成、迁徙、交融、以及与成都平原和三星堆联系的桥梁。营盘山遗址被专家评为打开研究古蜀文化的“金钥匙”,对探讨古蜀文化与马家窑文化和仰韶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被公布为第五批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2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内江般若寺
般若寺位于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三溪乡松柏寨,寺始建于唐朝,被誉为“川中胜景”,因曾珍藏全国仅三部《般若经》之一而得名。历史上的般若寺,规模宏大,庄严清净,寺庙原有七殿四廊,僧人多达百余人,后因战乱、历史原因,寺庙损毁严重。松柏寨·般若寺被誉为川东圣景之一。系清朝咸丰年间甲辰科举人张德元、郭肇林、李世猷等倡建,属高桥镇般若村管辖,其寨墙周长十里三分比当时的内江县城九里三分还略高一筹。寨内以七山、七堰、八景闻名。寨墙、寨依然遗迹犹存,自然风光与宗教文化融为一体。般若寺位于松柏寨东北面,始建于唐肃宗和代宗年间,经过宋咸淳时的扩建,明万历的重修,直到清代才具有七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宝古镇
福宝古镇距四川省合江县城42KM,是国家级福宝森林公园的门户,古镇始建于元末明初,到明末清初已“积众数百家,可为巨镇”,成为大漕河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建镇时因交通极不方便,谋生艰难,故以庙宇兴场,得以取名佛宝场,后因在一次大火后重建,在正街上挖到一直径七尺大的鹅卵石,后改名为佛宝新场。解放后更名为福宝场。福宝古镇依山而建,保存完好。其中的回龙街是全镇现保存最完整的一条古街,沿回龙桥而上,在大青石铺成的街道两旁,民房一间靠一间、大小不一,形成九龙巷、刘家巷、包青巷、柴市巷、鸡市巷等五条巷道,街道全长450米,宽1.5——8.0米,是当时最热闹的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宁寺摩崖造像
水宁寺摩崖造像为佛教摩崖雕塑造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巴中市巴州区清江镇。唐代凿刻。现仅有27完窟、300余尊造像。目前保存完好的有11龛窟,其中第1、2、3、4、8号龛雕像最为精美,造型生动,技艺精湛,人物特征鲜明、生动。水宁寺石窟,地处巴中县城东37公里的清江、斯连、花溪三乡交界处。水宁寺,古为始宁寺。《寰宇记》云“废始宁县,在县东南五十里。梁普通六年(公元526年)于此置遂宁郡,又于郡理置始宁县,因山为名”。隋开皇三年废郡。北宋乾德四年废县,省入化成县(今巴中县)。水宁寺石窟就坐落在古遂宁郡、始宁县故地水宁河两岸的始宁山、龙骨山麓。水宁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子昂读书台
陈子昂读书台坐落在四川省射洪县城北23公里的金华山上,全山总面积126300平方米,其中林地71500平方米,有乔、灌、草本蕨类植物68科、123属、164种,百年以上的古柏617株。金华山山势呈马鞍形,分前后两部分,前山为道观古建筑,后山为陈子昂读书台,二者相辅相承,不可分割。陈子昂读书台原名读书堂,或称陈公学堂,始建于唐,其旧址在今玉虚阁一带。唐大历年间,东川节度使鲜于叔明曾为陈子昂立旌德碑于读书堂前,中唐后,政局混乱,战争频繁,学堂因之衰废。宋嘉佑年间,邑令庞子明在其遗址建拾遗亭。明初,拾遗亭已毁,廉承务遂于旧基建屋塑像,并立明远亭于其侧。成化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经寺
石经寺系川西五大佛教林之一,藏黄教法王宗喀巴大师由嫡传汉区第一个密宗道场即设于此。石经寺地处龙泉山泉中段东麓之天成山,在成都市龙泉驿区茶店乡石经村境内。向西翻越龙泉山脊,至龙泉镇十八公里,至成都市区三十七公里;东距旅游胜地龙泉湖四公里,南至三岔湖二十一公里,紧临成渝高速公路,老成渝公路横贯本寺山门前。东西南北与龙泉驿区境内的长松避暑山庄、万亩花果山、百工堰、宝狮湖、龙泉湖及简阳县的张家崖湖、三岔湖构成著名的风景旅游区。石经寺始建于东汉末年(220年)前后。初系官宦家庙。蜀汉时期(221―263),蜀将赵子龙承此产,以“灵音”之名存世。唐时建大殿。明正统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芦山平襄楼
平襄楼,又名姜庆楼,座北向南,为三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木结构斗拱建筑,南北檐面同式,一楼一底,上下层间附腰檐一周,远望俨如三层建筑,通高约14米。底层面阔五间,纵深显五间10米,占地202平方米。上下檐四周施斗拱38朵,五铺作,正背面明间皆施补间铺作二朵。内柱为通柱,直达上层。上层为四架橡屋用二柱,面阔三间,其外腰檐内有平座和扶栏一周,可凭栏远眺。姜公庙大殿,明代建筑,用来陈列姜维塑像,目前我们所见的姜维像是1993年通过民间集资用红砂石打制成的。此楼始建于北宋,为纪念三国蜀大将军平襄侯姜维而建造。芦山在蜀汉时为汉嘉郡首府为蜀之边郡。传为姜维屯兵守边御羌、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米仓古道
米仓古道以翻越米仓山而得名。《辞源》记载;“米仓道,在今陕西南郑县南,位于川陕交界,东与大巴山相连。自南郑经此山为入蜀要道,路皆险峻,古称米仓道。古代用兵,自陕入蜀,多出此道”。米仓山作为南北屏障,米仓道为南北出入要塞,远古巴人在米仓山中开辟了多条道路,形成了一个道路网络,通称米仓道。米仓古道是中国最早的国道,其历史久远,在夏商时期便有记载,夏禹王会盟涂山,巴蜀往焉;殷高宗妇好伐巴方,曾设巴戌关于险阻;周武王灭殷伐纣王,巴师出征于牧野;秦惠王派司马错灭巴蜀;萧何月下追韩信于寒溪,汉王刘邦伐川北賨民平三秦王;曹操征汉中张鲁南下巴州;刘备驻军大坝牟阳城,张飞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德纪念地
朱德纪念地(仪陇县)1.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保护范围:东至之江大道方向250米,南至军功道方向150米,西至大湾堰方向100米,北至北门广场方向15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50米,向南外延150米,向西外延100米,向北外延100米。2.朱德父母故居保护范围:向东100米至朱华房前公路,向南50米至公路堡坎,向西120米至感恩台,向北25米至竹林。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南各外延50米,向西外延30米,向北外延25米。3.朱德生父朱世林墓保护范围:东至感恩池方向40米,南至右侧钟应禄房方向20米,西至后侧房方向20米,北至停车场方向25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博什瓦黑石刻岩画
博什瓦黑石刻岩画,位于昭觉碗厂乡团结村博什瓦黑的南坡上,与普格县红毛依达乡毗领。西距西昌约50公里,东距昭觉县城56公里。1982年4月初,州委、州政府领导同志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刘尧汉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宋兆麟等专家前往鉴定,证明石刻岩画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是南诏大理时期的佛教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后来由凉山州文化局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刘尧汉、中国历史博物馆宋兆麟、杜耀西、黎家芳、锡长僖、张延平等有关人员组成石刻岩画调查组,作了为期23天的清理、考古、测绘、拍摄和捶拓等工作。博什瓦黑石刻岩画于1991年4月16日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益西寺
益西寺位于四川甘孜州新龙县甲拉西乡,该寺距新龙县城3公里处,海拔为4180米,该寺为雍仲本教著名大成就者桑达郎卡益西所创建,至今已有1168年的历史。他的父亲叫木雅达赛,是吐蕃王朝三十八代赞王赤松德赞的十位大臣之一,而且是本波瑜伽师。郎卡益西按照父亲的吩咐奉行来到梁茹,制伏八龙天部,新龙有个酋长叫勒加,勒加知道郎卡益西有特殊的神通,就信仰郎卡益西。从此,桑达郎卡就成为了勒加的喇嘛。桑达郎卡益西用他自己的名字“益西”两字带来这个寺名,命名为“益西寺”。“益西”的意思是原始智和圣智。桑达益西圆寂时全身化成彩虹,只剩下头发和指甲。桑达郎卡益西的继承人兴巴降泽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巴巴寺
巴巴寺,位于蟠龙山南麓,为伊斯兰教嘎德忍耶教派第一位来我国传教的祖师华哲·阿卜董拉希(又称“西来上人”)的墓地。“巴巴”,即为阿拉伯语“祖先”、“祖师”的意思。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沙特阿拉伯麦加城人穆罕默德第二十九代裔(yī)孙华哲·阿卜董拉希,从甘肃、陕西来到阆中传教,阆中川北镇总兵马子云待为师长,让他定居在铁塔寺(古城东门北侧)。这位“西来上人”神形古健,状貌若仙,他“胸藏三教之书而不以文名,艺精百家之奇而不以技称”,言语诙谐,善于骑射,尤工诗歌。他同马子云常游蟠龙山,见南麓处居蟠龙山龙脉之首,便卜阴宅(坟地)于水池之中。康熙二十八年三月,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夺登寺
位于四川省阿坝县东北八公里处的哇尔玛乡政府所属提穷大队第四小队的境内。阿坝夺登寺1、地处人世十美之幽静,如仙境般之幽雅,犹如白海螺之体聚万物吉祥于之灵地。2、集众僧的夺登寺又以其白帽本教之寺的吉祥之地而得名为“梅竹扎西合旋林”而之盛名。3、夺登寺建寺于-第六绕迥木牛年即公元1385年,由本教仁布钦夏甫尼玛增大师奠基而组成僧团。大殿由80根柱头所支撑,取名为“本来寂静桑登林”。前后有十二代本教大师相继维护。-第十一绕迥之火马年即公元1666年,由夺登雍仲楚臣将该寺归属给从后藏兴达顶来的本教大师彭措旺杰而变为后藏本教的所属之一,在彭措旺阿坝夺登寺杰的大力帮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射洪镇江寺
射洪镇江寺,位于川中“观音文化之乡”、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故乡,射洪县城关太和镇南片区涪江西岸,始建于唐末天祐年间(公元904年),初名“回黄磉灏寺”或“黄磉灏寺”。千年古寺,几度兴废。宋元时期曾四次增修扩建,明崇祯六年(1633年)被洪水冲破。清雍正二年(1724年),潼川知府派通判、贡生马寅来太和,现场考察,与乡人、寺僧商定,辟地八亩,修复三字形寺庙。兴建如铁锚型的九级奎阁一座,象征上顶天堂、下入地府、威镇涪江、泽润内坝、降伏孽龙水怪。历时两年半建成,更名为“王爷庙”。更名为“王爷庙”的黄磉灏寺,殿宇辉煌,气势雄伟,与登云寺大慈悲殿、广寒寺老鸦山等古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毅故居及文物陈列馆
陈毅故居座落于乐至县城北17.5公里的劳动乡正沟湾,这里山丘连绵起伏,小河依傍山势,在群峰中穿流,树木郁郁葱葱,燕剪碧落,系典型的浅丘民居。故居兴建于清代乾隆初年,陈毅太祖于乾隆丁卯年买下这块基业,后经扩建完善,共计有大小房屋三十六间,建筑面积750平方米,为三重堂四合院布局,木质穿榫结构,房屋坐西向东。1901年8月26日,陈毅诞生在这座院落一重堂左侧的一间小瓦房里,并在这里度过童年时代。1980年7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将陈毅故居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拨款维修,恢复原貌后对外开放。陈毅故居大门中央有-同志亲笔书题陈毅故居匾额,两边是全国佛教协会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