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旅游
四川省文物古迹介绍
潼川古城墙
走进三台潼川镇下南街,一路上都是老式的民居,各色古旧门店尽显古朴之风。老远,潼川古城墙南门城楼就进入视线。作为三台县文化遗产(文物)灾后重建项目,经过灾后重建维修的三台古城墙和南门城楼恢复了本来面目。早在2007年7月,本报记者曾随绵阳市文物局工作人员到这里采访,当时城墙和城楼周边到处都是电杆、线缆,城墙部分地段上修建了民房,还有成排的排污洞。现在,这些已经不见了踪影。灰色砂岩条石筑砌的城墙与墙头上成排的箭垛,显露出了曾经久远的历史与沧桑。谯楼飞檐挑角,红屋青瓦,红木立柱,雕花门窗,重现昔日的雄伟气势。在潼川镇东街尽头的东城门,曾经侵占城墙的民居、临时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充大悲寺
大悲寺位于四川省西充县西碾乡大悲寺村,距西充县城35公里,距西碾乡1.5公里,与南部碾垭乡相比邻,为西充县北陲古刹。据寺中残碑考察,始建唐昭宗天复年间(约902年),辉煌于宋高宗绍兴年间(约1140年),后代有兴衰,屡毁屡建,历代地图上皆标有大悲寺名称。大悲寺内塑有一尊高大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故称大悲寺,我国百姓最崇敬观音,香火旺盛。明末兵荒马乱,千年古刹及满堂佛像,化灰烬,毁于一旦。清朝康熙十一年(1671年),重建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药师殿、天王殿及钟鼓二楼,客寮饭堂及碾磨房等殿堂。规模庞大,气势恢宏,有庙田80余亩,僧侣十余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紫芸坪植茗灵园记岩刻
紫芸坪植茗灵园记岩刻(万源县)《紫云坪植茗灵园记》摩岩石刻是我国迄今保存最完好、记载种茶活动年代最早的石刻文字资料,极为罕见,弥足珍贵。对于我国茶史的研究极具重要的史料价值。其原文拓片已收藏于中国茶叶博物馆。1991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紫云坪植茗灵园记》摩岩石刻于北宋大观三年(1109),位于万源市石窝乡古社坪村西北1公里以外的苏家岩石壁上,下沿距地面3.75米,石刻幅长2.36米,宽0.84米,共18行203字,自右至左竖行排列,标题为隶书,正文为楷书,阴刻。字径0.05米至0.08米,字距0.03米,行距0.07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利川厂旧址
永利川厂旧址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桥沟镇四川东风电机厂有限公司内,建筑占地面积约12419平方米。永利川厂前身永利塘沽碱厂,1917年由著名爱国实业家、被毛泽东誉为中国近代四大工业先驱之一的范旭东先生,著名科学家、“侯氏制碱法”发明者侯德榜博士所创。该厂“红三角”牌纯碱被誉为“中国工业进步的象征”,曾在1926年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和1930年比利时工商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而蜚声海内外。1937年“七七”事变后,天津塘沽遭日军劫占。范旭东、侯德榜拒绝与敌合作,辗转入川重建化工基地,并将川厂取名“新塘沽”,厂区道路以沿海省市命名,以继承永利在塘沽的事业,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木门会议旧址
1933年6月底,红四方面军粉碎了敌人的“三路围攻”后,根据地面积扩大,红军与地方武装得到了很大发展。为了加强红军和根据地建设,川陕革0据地党政军主要领导人张国焘、陈昌浩、-、王树声等100余人在木门寺召开了著名的木门军事会议,史称“木门军事会议”。会议着重总结了反“三路围攻”的作战经验,检查了红军中的“肃反”问题,决定停止军队内部的“肃反”,强调了全党团结的重要性,做出了将红军四个师扩充为四个军的决定,对红军大部队进行扩编和整训,红军由入川时的16000人发展到40000多人,建立了23个县市苏维埃,川陕革0据地成为全国第二大苏区,木门会议是红四方面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蓬溪金仙寺大殿
2008年7月,遂宁市文物普查队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于四川遂宁市蓬溪县赤城镇周家店村发现一座元代建筑金仙寺,现仅存大殿.建筑特色鲜明,保存的题记数量较多,包含的信息较为丰富。从题记判断,该寺应建造于元泰定四年(1327).是四川省现在仅存的元代十大古建筑之一,是遂宁市境内首次确定的元代现有建筑。与川内其它元代建筑相比,金仙寺显示出诸多川内元素的共性,也显示出其因时因地的建筑特色。据《蓬溪县志》记载:“蓬溪县城北二十里,有古寺名金仙者,故大伽南也。”“金仙寺在城北二十里,有飞轮八角亭,高三寻,周八十围。为层二,上层列诸佛像,下为莲台,内设香龛,其外有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业阙
县城南郊2公里之李业阙,为墓阙。清咸丰《重修梓潼县志》载:“汉议郎李巨游(李业字巨游)墓,旧传在石马坝”。《后汉书·独行传》及《华阳国志·梓潼士女》记载,李业字巨游,梓潼人,少有志操,随博士许晃习鲁诗,西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经太守举荐,任官为“郎”。孺子刘婴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篡夺皇位,李业恨之,即托病去官,回归故里闭门不出。广汉郡(郡治梓潼)太守刘咸,幕李业名,强召之,业乃带病前往,被举为“方正”。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公孙述据蜀,建“大成国”。闻李业贤名,征业为博士。业托疾不从。大成国龙兴七年(公元31年),公孙述恼恨李业不听召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池白塔
岳池白塔,又名文明塔。于清朝嘉庆25年(公元1820年)开始修建,历时6年,至道光5年(公元1825年)竣工。白塔位于县城南郊灵溪河与岳池水汇合处。塔高30余米,共9层,形呈密檐式6棱椎体。塔底为须弥座,青石砌成,周长42米,高2.5米,六角刻有暴牙裂眦的夔首。边缘有石栏合围,形成环形走廊。第一层,石门面对凤山。门柱上对联云:“珠龛夜贮灵溪月,香界晴开亮坝春。”柱下各有一个半跪状金刚力士,一手叉腰一手托柱,怒目突睛,酷似真人。门楣上镌有二龙戏珠浮雕,龙身宛转腾越,云彩护体,极为生动。门内有一米见方的石室,室内三面壁上刻有《新建文明塔记》。左边有一道螺旋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丹巴古碉群
古碉是嘉绒地区藏民族先民们的建筑杰作,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丹巴县有“千碉之国”的美誉,在大小金川及大渡河上游两岸的村寨、山脊和要隘处耸立着无数的古碉建筑。据资料介绍;鼎盛期的丹巴碉楼不下3000座,一个大的村寨即有百余座。试想当初在深切河谷两岸,密密麻麻林立的碉群,其气势是何等的壮观!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县境内仅存古碉166座,主要分布在梭坡、蒲各项、中路,其中梭坡84座、蒲各顶29座,中路21座,其余各乡散存32座。现存古调最早修建于唐代,最迟为清朝增定大、小金川之时。古碉具有千百年的历史,历经战争和风雨的剥蚀、地震的考验,至今仍巍然屹立,有的久已偏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爪塔
龙爪塔,又名白塔。位于达州市西外镇塔沱村北80米的玉印山上,东临州河,西面山口有一石砌券拱门通向山下,占地约1500平方米。该塔外观身白檐黑,砖石结构,九级楼阁式八角攒尖顶。塔刹为生铁铸就,塔身呈八角锥形,层层上收,各层均错位开券拱窗。塔檐微翘,出檐甚短,由六层青砖安砌。底层南、西、北三面开券拱形龛门。东面开券拱门进入塔内。塔内每层建木楼,设木栏踏道。旋转而上,通至塔顶。顶为弯窿顶。塔基座为八边形弥座,座高0.25米,周长28米,塔体通高30米。据文物部门考证,该塔建于唐朝年间,颇具唐代风格。乾隆十二(1747)年增刻本《达州志·舆地图》已绘有龙爪山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宜宾流杯池石刻
宜宾市郊之北,有崔科山(也名天柱山)横亘之际。山下,一巨石中开,形成天然峡谷,谷深20余米,谷底有清泉缓缓流出,绕谷底没入石中,为一天然奇观。公元1098年,大诗人黄庭坚,因获罪朝廷被贬为培州别架,安置在今天重庆市的黔江地区。黄庭坚到宜宾后常到天柱山下游乐,留连这里的山水泉林,便仿王羲之兰亭故事,在怪石峡中凿石造势,引泉水以通,又在石上刻“曲水流觞”四个大字。寻常便邀约宜宾文化名士一同到此流杯赋诗。“流杯池”的开凿,为宜宾增添了一大文化遗迹。自宋以来,后人为纪念黄庭坚,相继在流杯池周围修建了“涪翁亭”、“涪翁楼”、“山谷祠”、“吊黄楼”等建筑。涪翁楼是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源井古盐场
东源井座落在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扇子坝大塘山,属于自流井气田西端,是自贡至今还在生产天然气和卤水的古井之一,由于其产量大,延续时间长,历来受到人们青睐。前国家主席刘少奇、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曾到东源井视察工作。许多国际友人和专家在参观考察该井后,无不发出惊叹和赞誉之声。该井早在清咸丰年间便开始创办,当时仅下好石圈子就停搁,直到1889年又由多股盐商合伙集资复淘加深。于1935年最终建成。在钻井过程中,一边钻井,一边生产,前前后后,断断续续历时长达46年之久。完钻井深935.88米(现井深948.22米),钻至三迭系雷口坡组产气层,获得了大量的天然气。该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乐山宋氏祠堂
乐山市宋氏祠堂位于乐山市中区罗汉镇龙窝村6组,占地面积约贰拾亩,貌对峨眉仙山,背靠乐山大佛,位于乐山至沙湾之间、距乐(山)沙(湾)快速通道1.5公里,屹立于大渡河江畔,属罗汉镇辖区,山环水绕,风景雅秀,是个名胜之地。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历经四百多年风雨,是全省保存较完整的民间宗祠。宋氏祠堂是明末清初之际的建筑,木质结构,四周砖墙,古典式建修,占地面积约20亩,貌对峨眉仙山,背靠乐山大佛,山环水绕,风景雅秀。祠宇修造考究,布局典雅,祠前左右两面大门,门前刻有人物故事,雕刻精湛,栩栩如生。两门前中央之上,书有“宋氏宗祠”四个大字,触目动人,气势轩昂。进门即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卓筒小井
名称:卓筒小井时代:宋地址: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卓筒井镇以东一公里卓筒小井位于四川省大英县卓筒井镇以东一公里处,是北宋庆历(1041-1048)年间的一项伟大发明。“凿地植竹,为之卓筒井”,它是一种用椎架子套铁质圜刃,以冲击式方法向地下深处开凿小口径盐井的钻井技术。这种钻井技术的发明,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井盐生产的水平,更重要的是,人类在开采盐卤的过程中,发现了深埋地下的油气资源,世界的能源革命由此而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卓筒小井现有9灶、41眼井,分布在卓筒井镇七个村落,现重点保护大顺灶。大顺灶有井三口、晒盐坝一处、晒盐(水)架一架、筒车一个、花车和羊角车若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都江堰文庙及魁星阁
都江堰(原灌县)文庙,又称孔庙,原本是川西地区规模最大的县级文庙。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灌口镇文庙街52号,地处城西北盘龙山麓,左邻文笔山(又称金龟山),右靠玉垒山,占地47亩,是儒家思想传播的圣殿。1952年,都江堰文庙改为县中学,汶川地震前,文庙近乎面目全非,汶川地震中,文庙也受到重创。2009年,文庙重建工作正式启动。2012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已将文庙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修复工作历时两年多,于2012年底完成工程建设进入装饰布展。历史沿革灌庙始建于五代(907—960年)时期,。明洪武初年,庙址迁于城东宣化门内古泮池。正德(1506-1521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擂鼓寨遗址
擂鼓寨遗址位于通江县东南约20公里的春载乡擂鼓寨村,地理位置为东经107°17′,北纬31°51′,海拔高度740米。这里地处川东北米仓山的东段南麓,属低中山区。通(江)——达(川市)公路从擂鼓寨北面自西向东经过,附近有长江水系的通江河及其支流自东向西南流过。鼓寨孤峰独出,呈三角形,三面都是悬崖。遗址地处擂鼓寨西北和南面悬崖下的缓坡地上,分为北区和南区。北区南北长约50米,东西宽约10米,面积约500平方米;南区东西长约60米,南北宽约10米,面积约600平方米。遗址地表为耕地。擂鼓寨遗址,1984年春载乡小学教师赵明皓在编写《春载乡志》时发现,1987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真佛山庙群
真佛山庙群位于四川达县福善乡清河村以南200米,距达州市区29公里,海拔高度710米。庙群占地近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万5千平方米。周围山峦起伏,松柏蔽日,山以寺庙而名,寺以山势而建,依山而上,布局严谨,错落有致,风格殊异,气势磅礴,是川东北独具特色的宗教寺庙建筑群。199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又是省级风景名胜区。真佛山庙群始建于清道光18年,在1847年前后已初具规模,寺内香火顶盛,僧众多时达80余人。其后迭经沧桑,屡遭劫难,又不断修复,保留至今。真佛山庙群系以木、石为主的建筑结构,由西而东,位于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是:山门、戏楼、天王殿、天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嫘祖陵
嫘祖陵(墓)位于盐亭县的金鸡镇的青龙山,远在秦汉以前就已建成,是人们思古怀亲追忆祭祀嫘祖的地方。恢复重建的嫘祖陵为八卦形,以山为陵,外露三方,内藏五方。陵墓边长为24.95m,意为二十四节、九五至尊,陵直径60m,高190m,属中华女祖第一陵。1993年,四川省老领导、学者杨超为原墓题写的“嫘祖墓”碑,包含在陵墓正中。陵前碑亭,宽14m,高9m,采用八卦中的坤卦形结构。陵碑高2.8m,宽1.2m,厚0.3m,“嫘祖陵”三个古篆体大字是由新加坡著名华人书法家丘程光先生到盐亭书写的。碑亭前的香炉也是目前全国别具特色的石制龙凤浮雕香炉,长7m,宽1.5m,高2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柳桥石牌坊
柳桥石牌坊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柳桥。柳桥石牌坊建于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是“圣旨旌表”吕侯氏而造的节孝牌坊。牌坊有四楼、四柱、三门、八鼓、八龛、十二翘角、六卷角。高8.36米,通面阔5.91米,其中明间2.83米,次间1.54米。四根石立柱前后施抱鼓石,抱鼓石上坐四个石狮和四个石虎。明间和次间均用两道石额坊,其石横枋间镶石装板,左次间石装板正面和背面分别刻“冰清”、“桂秀”二字,右次间石装板正面和背面分别刻“玉洁”、“兰芳”二字,明间石装板前后题刻“节孝”二字。顶楼凸起于匾额之上,匾刻“圣旨旌表”四字,屋面为歇山顶,脊饰刻有中堆和石鸱吻六个,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渠县云峰塔
渠县云峰塔是一座位于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临巴镇石桠村一绝壁四立的小山上,古朴庄重、巍然壮观的石塔。塔下岩边,尽是奇形怪状的落石,有的独立耸峙,有的彼此依靠,有的重叠拼凑,不一而足。从羊肠小道上得山来,一石塔耸立于眼前,云峰塔到也。地处蓼水河东岸的云峰岭,与高沙古镇隔江相望。塔畔潭深水碧,江流到此,触石翻腾,“万道银波寒射塔,宛如金剑吐珠光”。这里是高沙八景区之一。渠县云峰塔建于道光庚子年(1840年),为6棱11级石塔。塔地处山顶平台,登高远眺,目及十里,景-人。塔高13.23米,塔基为正六边形,边长2.3米、高0.34米,底层高1.6米、边长1.85米;第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