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九江市 > 修水县旅游
修水县文物古迹介绍
修水兜率寺
渣津是宗教圣地。早在晋代有吴猛和许逊(许真君),炼丹于黄龙山及龙安山,为民除害,追赶孽龙,留有许多故事传说。后来许真君被尊为净明忠孝道教派祖师,民间称为“忠孝神仙”、“西江砥柱”、“普天福主”。渣津老街修建有规模宏伟的万寿宫,历来香火旺盛。是历史上集宗教、经贸、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活动场所。兜率禅寺始建于隋开皇年间,是修水佛教传播最早的-道场。唐宋达到鼎盛时期,宋代为本县六大禅院之一,历代高僧辈出。僧墓、古迹众多,2002年释法照禅师主持投入巨资重建梵宇,其建筑规模、规格将建设成为江南著名寺院。2007年9月,由省民族宗教事务局授牌为“江西省重点寺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旧址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旧址座落于修水县城凤凰山路60号,东临县城凤凰山路,北靠县政府招待所,西接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南抵林氏祠堂。旧址座北朝南,一进二重,砖木结构,小青瓦屋面,四水归内,麻石门框,整个建筑面积350平方米,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上堂前为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设计、制作的地方,上堂前左右各一间房,为师长、副师长办公居住,下堂前左、右各二间房为师部八大处办公室,天井为青石铺砌,两侧厢房为警卫战士陈士榘、韩伟(解放后分别被授予上将、中将军衔)值班室,旧址正门前为练兵场。该旧址原系修水县商会,1927年8月,准备参加南昌起义的国民革命军第四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一圣仙娘殿
东皋一圣仙娘殿,坐落在月塘中学后山边。传说东皋:“一圣仙娘”,名纬英,系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女儿,因生不逢时,烽火连年,随父母颠沛流离,目睹国破家亡,民不聊生,忧国忧民,同父亲屈原于公元前二百七十六年五月初五日投汩罗江自尽。一代烈女,以身报国,惊天地,泣鬼神。玉帝深威其诚,托化成仙,每当岁首,迎送“一圣仙娘”造纸龙,舟中坐屈原相公,寓以凭悼忠魂。据考冷氏宗谱,宋宝章阁大学士,经略安抚使冷公应微及光祖感其“一圣仙娘”心诚,将“一圣仙娘”如神奉敬,十六世祖(公元一一七二年至一三三零年间),巽光(东皋)公由白岭镇迁往东皋,将“一圣仙娘”随迁奉敬。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桃里陈氏故居与五杰广场
五杰广场:修水县城的老北门,占地14802平方米,它在沿江路、站前路和安居工程通道的中间,这里是修水的北入口,是一个给外地人进入修水县城的第一印象的地段。当人们峰回路转经过数小时的旅途颠簸从九江、南昌方向进入修水县城的时候,豁然开朗出现在面前的就是这个宽阔的广场,这个广场命名为五杰广场。县党政班子联席会议在反复征求有关人士的建议后,几经讨论决定,将这个广场命名为五杰广场,隆重推出义宁五杰。广场中心设立花岗石阙型石柱五根,每根石柱分别雕刻义宁五杰头像和简短介绍,以五位乡贤的事迹激励后人,张扬修水,呼应史学界对义宁之学日益兴起的研究,也是开发修水旅游事业。陈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渣津烈士陵园
渣津是修水县西部重镇,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殷商时期古艾侯国都城所在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修水苏区的中心区域。1927年8月下旬,秋收起义部队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三营和四团驻扎渣津,9月9日,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师部机关驻扎于渣津万寿宫,10日,在万寿宫后大沙洲召开了数千军民参加的誓师大会,号召工农大众团结起来,拿起武器同-反动派作殊死的斗争。1928年8月,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率领红五军进驻修水,9月29日,在渣津桂花桥头全歼敌朱培德部一个宪兵营后,辗转到达台庄,进行了著名的台庄整编,恢复重建了0湘鄂赣边特委。193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秋收起义总指挥部旧址(渣津万寿宫)
渣津万寿宫,是渣津境内最大的古建筑,始建时间无考,当在渣津形成街市之时,原称“灵剑仙宫”。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修。宫殿一进四重,前重为牌坊戏台;中重为麻石天井,两侧为酒楼;上重为正殿,供奉许真君、吴猛等神像;后重为谌母殿,供奉谌母娘娘。两侧建有厢房,为庙会活动场所。占地一千六百多平方米。整个宫内有二十四只支柱,(正殿有六只大木柱,二只石柱,大木柱粗约二围)。所有看面梁都有人物浮雕,飞檐翘角,气势宏伟,蔚为壮观。万寿宫不仅具有道教朝圣之功能,而且集宗教、民俗、商贸、文娱为一体。旧时每年在万寿宫内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赛会、唱戏、商贸、议事等活动。19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黄庭坚陵园
黄庭坚墓坐落在双井村西南,墓茔坐北朝南.黄庭坚(1045—1105),北宋治平四年(1067)进士,崇宁四年(1105)9月客死在宜州(今广西宜山县)贬所,其墓是大观三年(1109)苏仙固、蒋纬护柩归葬双井祖茔之西,其墓宋代以来多次维修,1959年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江西省人民政府拨款予以全面维修.修复后陵高1.93米,直径2076米.在召开黄庭坚960周年研讨会前,县政府又拨款对陵园进行了重修。陵园南面对着开阔的田野和远处的修河,南面大门楼上方有我国书法协会沈鹏同志的“山谷园”亲笔题词,左右两边题有“杭山拥翠碧水扬波此处诗魂称鼻祖,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修水黄龙寺
黄龙古刹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幕阜山东麓,修水县西北区黄龙村境内,宋代为江南佛教四大丛林之一,是中国佛教禅宗黄龙宗发源地,1987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刹始建于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为超慧祖师所创。超慧至黄龙观止而言曰:“凝三山之灵秀,蓄九泉之源流,九关十三锁,真佛境也。”遂建黄龙寺。据僧谱所载,此寺初建时,一进九重,规模宏大。建有韦陀殿、天王殿、钟鼓楼、金刚殿、大雄宝殿等殿宇,气魄雄伟。至清末民初及十年文革浩劫期间,寺院最后惨遭破坏,古树被砍到,寺庙被焚烧,神钟被砸烂,佛像被推翻。几经兴衰的黄龙寺,至1994年,本县出家多年的比丘尼——仁玉、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十六军军部旧址
红十六军军部旧址(红十六军军部旧址、团部旧址)红16军驻地旧址有两处:一处是位于修水县渣津镇西堰村军部旧址,一处是位于渣津镇东堰村更尾垅的部队驻地旧址。1931年11月,国民党军独立第32旅刘夷部两个团和江西省保安团,在探得修水马坳、渣津地区均无红军后,长驱直入,妄图占领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驻地——修水上衫。为粉碎敌人的图谋,红16军军部偕一个团急回修水,与红军独立第3师、修水赤色警卫1、2营和区游击队一道,利用渣津黄坊三面环山的地形地貌,设下“口袋”,并以小股力量且战且退,诱敌深人;另在马坳至渣津一线设下埋伏,在渣津黄坊塅待机伏击。11月16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台庄会议旧址
台庄会议旧址——修水台庄张氏宗祠位于东港乡台庄村。1928年10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党代表滕代远以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员的身份,在修水台庄张氏宗祠主持召开平江、浏阳、修水、铜鼓县委和红五军党委领导人联席会议,正式恢复中共湘鄂赣边特委,滕代远、彭德怀、李宗白、邱训民、王首道5人为特委常委,滕代远任书记。会上认真总结了平江起义以来的工作,提出反对盲动主义是当前党和红军的一项重要任务。会议决定从各县抽调一批干部和赤卫队员编入红军。将红五军和修平铜浏赤卫队混合编成10个大队和一个军部直属大队,由彭德怀、滕代远、邓萍、李灿、贺国中5人组成的红五军军委,率领5个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背遗址
山背遗址位于修水县上奉镇山背村,距县城63公里,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是一种有段石锛和夹砂红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址。于1987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以赣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考古专家所说的山背文化遗址,是指在鄱阳湖地区乃至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以段石锛和红砂陶为主要特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的总称。山背遗址主要分布于跑马岭、养鸭场、金鸡岭、长窝岭、风洞嘴、杨家坪、刺毛窝、荷树窝等8处丘陵山坡上,面积约6200平方米。山背文化遗址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人类聚焦之地,距今约五千年,是初中历史教科书中提到的“山背文化”的活学样本。山背址文化遗群目前已探明有46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赣北特委旧址
中共赣北特委(赣北分区委)旧址位于位于修水县渣津镇渣津村。1930年12月,湖南省委为加强对赣北各县党的工作的领导,决定调张警吾组建赣北特委。1931年1月,赣北特委正式成立,机关先后驻修水上衫宫选大屋和渣津匡上庚大屋,书记张警吾;同时撤销修水中心县委,成立修水县委。赣北特委隶属湖南省委办事处,下辖修水、铜鼓、武宁等县委和宜丰临时县委(同年3月后为县委)以及湖北通城县委。同年3月,中共湘鄂赣特区委成立时,赣北特委改为赣北分区委,隶属湘鄂赣特区委,下辖江西修水、宜丰、铜鼓和湖北通城等4个县委。同年8月,赣北分区委撤销,又恢复修水中心县委。中共赣北特委(赣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抗日战争期修水中心县委地下联络站旧址
中共修水中心县委地下联络站旧址位于修水县义宁镇黄土岭鹦鹉街24号。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为了团结一切抗日力量,打击国民党顽固势力,做好驻修水的国民党第三十集团军等部队的抗日统战工作,奉中共湘鄂赣特委和修水中心县委指示,中共地下党员、修水县各界民众抗敌后援会副总干事杨抱爱以创办“抱爱医院”为名,建立了地下联络站。当时修水中心县委驻在离县城60华里的马坳乡下,杨抱爱常带着来修工作的地下党员步行到马坳,同中心县委书记甘卓吾联系,接受任务;国民党驻军中地下党员和修水中心县委的联系,也是通过杨抱爱取得联系的。1940年3月29日,杨抱爱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抱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共湘鄂赣特委旧址
1928年秋,湘鄂赣特委派黄茂林同志到地处崇山峻岭4县边界的上奉麻洞砍头坳工作,在周边麻洞、杨家坪、黄港、何家嘴、铜鼓大塅发展了张松发等一批中共党员,成立了特别支部。1930年,中共湘鄂赣特委在麻洞黄家塘成立了中共修铜宜奉边特委,1932年5月在麻洞黄家塘召开四县党代会,到会代表100余名,成立修铜宜奉临时县委。5月下旬,在杨家坪矮子坑召开了修铜宜奉边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到会代表100余名,成立了修铜宜奉4县临时县苏维埃政府。在县委、县苏维埃的领导下,4县人民与敌人展开英勇顽强的斗争,牵制了敌人,巩固和发展了根据地,减轻了湘鄂赣中心根据地的压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陈宝箴、陈三立故居
陈宝箴、陈三立故居又称陈家大屋,亦称凤竹堂,是陈宝箴、陈三立的出生地。老屋建成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由陈宝箴祖父陈克绳所建,一进二重,中开大天井。陈宝箴、陈三立故居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义宁镇竹塅村,又称陈家大屋,亦称凤竹堂,是陈宝箴、陈三立的出生地。陈家大屋由新旧两栋连成一体,老屋建成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由陈宝箴祖父陈克绳所建,一进二重,中开大天井。新屋建于光绪年间,为陈宝箴中举后所建。屋前竖立着一堆旗杆石和一对旗石墩,旗杆石为陈宝箴中举后所竖,旗石墩为陈三立中进士时所竖。2013年5月,国务院(国发[2013]13号)公布陈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秋收起义部队福星桥头誓师大会遗址
秋收起义部队福星桥头誓师大会遗址秋收起义部队福星桥头誓师大会遗址位于修水县渣津镇老街福星桥头。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部队在修水县城紫花墩誓师起义。10日,卢德铭召集全体官兵和附近群众,传达“八七”会议精神和中央的指示,在此召开誓师大会,举行声势浩大的军民--,镇压从县城押来的恶霸,然后向平江进军。秋收起义部队福星桥头誓师大会遗址列为修水县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共修水县第一次党代会旧址
中共修水县第一次党代会旧址位于修水县大桥镇朱溪村黄泥塘。1930年9月,中共修水县委在此召开第一次党代会,周边县党组织负责人也列席了会议。会议总结了红五月暴-动-以来的工作,部署全县第三次武装总暴-动-,选举樊策安为县委书记。1959年和1994年修水县委、县人民政府分别立牌纪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桃里陈氏故居
陈氏故居:修水桃里是清末两代名人陈宝箴、陈三立父子的诞生地,陈宝箴(1831—1900)曾任湖南巡抚,在晚清时期领导了颇有影响的湖南新政,是一位有魄力、有建树的封疆大吏;陈宝箴之子陈三立(1853—1937)维新四公子之一,清末同光体诗派代表人物,近代爱国诗人;陈三立长子陈衡恪(1876—1923)近代著名画家,与齐白石齐名,并擅长篆刻、书法、诗文;陈三立三子陈寅恪(1890—1969)现代著名史学大师、教育家,他学识渊博,在国内学术界享有崇高声誉。(陈氏一家三代祖孙四人均载入《辞海》《中国名人大辞典》);陈衡恪次子陈封怀(1900—1993)著名植物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奉山背文化遗址
山背文化遗址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人类聚焦之地,距今约五千年,是初中历史教科书中提到的“山背文化”的活学样本。山背址文化遗群目前已探明有46个文物遗址,其中8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均匀地分布在山背村周围山丘西南坡上,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4公里,见距50米至200米不等。山背遗址的文物堆积保存较好,包含物丰富,大部分还没有挖掘,已出土的有锛、斧、镞、铲、凿、网坠、镰、励石、鼎、规鬲、壶、罐、簋等石器和陶器。因本地没有博物馆,很多文物流失于社会。我县正努力把“山背文化”遗址打造为国家级文化保护单位和文化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衫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修水县上衫乡上衫村。1931年3月,中共湘鄂赣特区委在修水上衫宫选屋成立,同年7月初,中共湘鄂赣特区委根据中共中央将各苏区党的特区委统改称省委,使之成为地方党部与中央之间的一级经常性组织的规定,在浏阳县东门楚东山召开湘鄂赣边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到会代表200余人,会期10天。大会讨论并通过了各项工作决议案,选举产生了中共湘鄂赣省第一届委员会,李宗白任书记。全省下辖36个县,其中江西20个,湖南7个,湖北9个。省委成立之初,机关驻浏阳东门乡楚东山村,8月迁平江长寿街,9月再迁回修水上衫宫选大屋。中共湘鄂赣省委成立,使湘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