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旅游
广东省文物古迹介绍
101、陈慈黉故居
陈慈黉故居始建于清朝宣统二年,历时近半个世纪,集陈家几代人的心血。计有郎中第、寿康里、善居室、三庐等宅第。占地2.54万平方米,共有厅房506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善居室”始建于1922年,至1939年日本攻陷汕头时尚未完工,占地6861平方米,计有大小厅房202间,是所有宅第中规模最大,设计最精,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陈慈黉故居建筑风格中西合壁,总格局以传统的“驷马拖车”糅合西式洋楼,点缀亭台楼阁,通廊天桥,萦迴曲折,进之如入迷宫,乐而忘返。据说以前陈家有个专司开关窗门的傭人,每天清晨开窗,开完所有的窗,又开始关窗,当所有的窗都关上了,天也就暗了。陈慈黉故居的建筑材料汇集当时中外精华,其中单进口瓷砖式样就有几十种,这些瓷砖历经近百年,花纹色彩依然亮丽如新,各式门窗造型饰以灰塑、玻璃、高雅大方,富丽堂皇;木雕石刻多以花鸟、祥禽为内容,表达吉祥、吉庆、富贵的美好愿望;此外故居内的书法石刻皆出自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02、增城正果寺
正果寺又名佛爷寺,在荔城镇东北部十三公里,正果镇北缘瑞山之右,与正果一中吡邻相隔。寺为供奉宾公生佛(又名牛仔佛)而建。宾道者金牛都(今正果番峰村)人。生秉异质,早悟禅宗,自少出家削发于明山寺。南宋皇祐元年(一0四九年)坐化于瑞士石藤箩之中,真人肉身圆寂,僧徒遂以肉身装塑建寺祀之。传说:“焚香礼拜,烟从今之正果寺冒出,究其缘由,烟从龙口入,顺其道而由尾出,谓之瑞龙降佛地,遂于宋庆元三年徒寺于瑞山之右,取名”正果寺“。成佛岩的正因寺是龙之首,今之正果寺为龙尾,次乃前因后果之征兆。宾公生佛生平济世扶危,御灾捍患,慧观缘起,志修行,功德0,修成正果。可谓先有其人,后成其佛,先有宾公生佛,后建正果寺。寺靠增江上游,龙门下,僻万山舟车不辏之中,引龙门之水为功德水,植瑞山之林为坻圆,人杰地零,植此建圩,取名正果。正果寺历史悠久,自宾公开左以来,历祀数朝,宋、元、明、清,乃至民国,相沿至今,史逾九百年。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3、名贤余氏家庙
澄海名贤余氏家庙位于汕头市澄海区莲上镇永新村,乾隆47年重修,距今已有437年的历史了。永新村是潮汕余姓的主要聚居地,占全村人口的90%以上。早在元末公元1367年,潮州籍的朝廷翰林院大学士余仲伟意识到时势变化,政局动荡,遂安排七子:向、尚、囧、商、裔、扃、同,搬离潮州城,到澄海择地定居,以避兵乱。余氏兄弟来到莲阳中社创立永平村(1951年改称永新)。当初这里是韩江出海口,河海交汇泥沙淤积的沙陇地带,有待开发。后来,向、尚、囧、同,相继搬往外砂、潮州和省内其它地方。但七兄弟均公认父亲余仲伟是余氏在永新的肇基祖。余仲伟出身官宦世家,他的上八世祖就是北宋名臣余靖。余氏家庙的主座“永思堂”实为余靖纪念堂,神龛中供奉着余靖画像和余氏历代祖先的牌位。余靖(1000——1064)韶关曲江人。父亲余庆曾任海阳县令,余家与潮汕关联久远。余靖是北宋天圣二年进士,与欧阳修、王素、蔡襄同任知谏院,合称北宋四大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4、花都华严寺
花都华严禅寺原名观音寺,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8),历史上信众群集,香火兴盛,近百年来几经兴废。该寺位于花都区芙蓉大道西侧华藏山(又称仙姬山)。在芙蓉度假村路口之处。华严寺位于距广州市中心20公里有“羊城卫星”之称的花都区。明末清初对中国佛教文化颇有影响的番禺海云寺和丹霞山别传寺开法第一祖,岭南海云诗派、海云书派创始人,著名高僧天然和尚的故乡就在这里。华严寺原名观音寺,始建於清宣统元年(公元1908年),地处花都区芙蓉大道西侧华藏山(又名仙姬山),以芙蓉山脉浩气所归,地脉雄浑,状如莲瓣,清幽典雅,身临其境,万尘俱忘。历史上信众云集,香火鼎盛,近百年来几经兴衰。1996年,应花都区佛教信众敦请,在当代禅门泰斗本焕老和尚的大力鼎承下,委派丹霞山别传寺首座兼监院印觉法师承担重建重任。2001年10月11日,经广州市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事务局正式发文批准为开放的佛教活动场所。数年来承蒙各级政府的关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5、六祖燕岩古寺
陂头广东六祖燕岩古寺历史悠久,它的建寺时间大约有1700多年。根据该寺现保留的“惠远结连社于庐山”碑文(不完整的碑文),陂头燕岩古寺在公元300多年前就已经存在。因为,惠远和尚是东晋时期的高僧,他在湖北省鄂州市西山创建了“灵泉寺”。公元384年到庐山,后与全国123名高贤结社,弘扬佛教文化三十多年。在这三十多年中,他们云游各大名寺,很有可能正是在这段时间,他来过燕岩寺进行弘法活动,并留下了碑文。清朝雍正八年编写的“连平州志”记载,陂头燕岩古寺是“明月空祖师道场”。月空是明朝初期少林寺的武僧,他武艺高强,具有强烈的爱国之心,在抗击外来侵略“倭寇”的战争中不怕牺牲,屡建奇功。“道场”是指和尚和道士做法事的场所。它说明月空和尚曾经在燕岩古寺做过法事,即弘法授道,当地群众为了纪念他,把燕岩古寺也称之为“月空祖师道场”。根据明朝崇祯元年重修陂头燕岩古寺碑记:“遐溯其始,昔日之鼎盛。乃妙峰之善果,开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6、盘古王庙
盘古王庙位于花都狮岭镇北面的盘古王山,建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光绪二十七年(1909年)重建。民间传说盘古王是开天辟地的神,生于天地混沌中,所有日月、星辰、风云、山川、田地、草木、金石,都是他身体各部分变成。后人为纪念他,建盘古王庙。盘古王庙的殿堂正中端坐着盘古王神像。每逢农历八月十二日的盘古王诞,民众便成群结队,擂鼓舞狮,前来庆贺,场面十分热闹。庙后山腰上建有半山亭,其西侧有乾坤石,俗称盘古王卧石。乾坤石高约4米,有30多平方米大,正中有一条裂缝,裂口宽30多厘米,深1米多。邻近还有几块错叠的大石,石底终年涌泉,名龙口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7、海幢寺
海幢寺位于海珠区同福中路和南华中路之间的海幢寺,素以环境清幽、园林优美而著名。海幢寺占地面积1.97万平方米。其原址南汉时称为“千秋寺”,明末改为寺院,称作“海幢寺”。清初该寺大规模扩建、遂成为广州“四大丛林”之冠。1993年8月,海幢寺被定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汉时期该处有千秋寺,后废为民居,明代成为郭氏花园。明末清初,光牟、池月两位僧人向园主郭龙岳募缘得地建佛堂,依佛经“海幢比丘潜心修习《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成佛”之意,将佛堂取名为海幢寺。海幢寺既是弘扬佛法之所,又是广州旅游胜地之一。寺内曾有“古寺参云、珠江夜月、飞泉卓石、海日吹霞、江城夜雨、石磴丛兰、竹韵幽钟、花田春晓”八大景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海幢寺得以重新修复。如今的海幢寺,气魄雄伟,飞檐宝顶,净域宏敞,有三十多位僧人。大雄宝殿供奉的三座铜佛,高十多米,称三世佛,即过去、现在、未来佛。过去佛为迦叶诸佛,现在佛为释迦牟尼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8、清云山定光寺
定光寺座落于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山青水秀的清云山下。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原名清云寺(又名罗堂庵),清道光十年秋(1830)高僧宽鉴重修。道光中夏(1853)南澳迭石岩黄檗宗传人仁智大师渡海参学时,再三叮嘱门下,务必使宝刹生辉。1928年寺院被毁。1941年,宏慧和尚几经辗转,复入该寺居住,结庐躬耕,恳荒山林,与清云山谛结下荣辱浮沉,废兴与共的不解之缘。1944年,宏慧偕弟子披荆斩棘,衍泥苦筑,修建成一座五间式的庵堂,自耕自养自给。于1967年寺院再度被毁。1979年再度重建,宗风初阐,庄严有日。寺宇依山坡度而筑,层层升高,气势磅礴,雄伟壮观,长廊、台阶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而殿内所供奉的佛、菩萨、罗汉等诸圣像,皆是用大青石雕刻而成,古朴大方,妙相庄严,栩栩如生,独具一格,为国内寺院所少见。且殿外两侧圆门外,各有清澈泉水,由山顶潺潺而下,沁人心脾。尤其在梵音沉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9、揭阳城隍庙
揭阳城隍庙位于揭阳东门城隍街,建于宋绍兴十年(1140年),明洪武二年(1369年)重修。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揭阳城隍庙建筑融合了明清建筑风格和潮汕地方传统工艺特色。主体建筑为木、石承载结构,力学结构科学严谨。大殿四壁仅仅起着防护作用。建筑结构防震性能很高,历经明代以来几十次地震,巍然不动,成了今人研究古代建筑的标本。内有三山门、拜亭、大殿、养生池、石拱桥、夫人厅等。城隍庙顶为悬山顶,七架梁与金柱之间用三升斗拱架,大殿四壁只起防护作用,不承受屋顶压力,结构独特,历经地震,虽墙壁崩塌而梁架安然。其栋梁雕刻刀路明快,雄浑遒劲,兼有明代建筑风格和地方传统艺术特色,是揭阳市古建筑物历史遗存的精华。庙分正殿与后厅,总面积1750平方米。系三进厅悬山顶,石木承载结构。庙内栋梁间的木雕装饰,刀法简洁明快。正殿供奉城隍公,后厅祀奉城隍夫人。正殿入门两侧昂立二位神将。正殿两边分祀阴曹众神,个个怒目横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0、崖山祠
崖山祠,是纪念南宋杨太后及其君臣的地方。厓山祠共有牌坊、慈元殿、三忠祠、正气亭、义士祠、诗碑廊、望崖亭等11座建筑物,占地面积达78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多平方米。厓山祠庙建筑群,记录了宋朝君臣忠心保国的浩然正气,500多年来,众多的大臣官宦来此瞻仰圣贤和缅怀忠烈,吸引了文人雅士来此访史凭吊和直抒胸臆。崖山祠北靠崖山,南眺崖门,依山而建。占地1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正门牌坊上崖山祠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是陈白沙用茅龙笔书写的,祠内设有崖山史迹陈列馆、慈元庙、三忠祠、义士祠、杨太后寝宫、白鹇亭、望崖楼等十六处建筑,祠、庙为宫殿式构筑,朱墙、黄琉璃瓦、歇山顶,富丽堂皇。祠内绿树成荫,古朴庄重。国母殿又称“慈元庙”原叫全节庙,是江门市新会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内奉杨太后与少帝赵昺塑像,并陈列其生平事迹和南宋小朝廷南逃以至灭亡的史料。殿前为花圃院居,左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1、玄武山元山寺
元山寺位于碣石镇玄武山麓,占地面积15公顷,风景怡人,文物荟萃,是闽南语系海内外信仰的中心。元山寺是久负盛名的佛教古寺,现为陆丰县佛教协会所在地。庙宇始建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明代洪武二十七年改建为玄武庙,明代万历五年扩建为元山寺。经明、清、民国几次修葺,现已颇具规模。元山寺气势磅礴,建筑非凡。依山势递筑为一组四合院的对称式宫殿群体庙宇,三进殿宇沿多次台阶直通正殿,庙宇格局设计精确,遮阳曲径四通八达,有山门、前殿、中殿、配殿、厅堂、僧房和廊庑等建筑物99间。其整体建筑融宗教建筑、宫殿建筑、民居建筑、园林建筑于一体,具有鲜明的地方建筑特色。它建筑结构严谨,重斗叠拱、高脊飞檐、雕梁画栋、传统瓷贴,充分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术。寺内金碧辉煌;正门上雕龙画凤,装饰精美;门两边两只石狮威武有生气,宛若两个尽职的卫士日夜守护着元山寺。一进寺门,可看到里面陈列着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2、雷州天宁寺
雷州天宁寺古称报恩寺,在雷州市雷城镇西湖路北侧。唐大历五年(770年)开山岫公创建,历代皆有重修或拓建,现构为清代建筑风格。寺依山构筑,坐北向南,沿中轴线依次为石牌坊、山门、天王阁、大雄宝殿、藏经阁,两厢为钟楼、鼓楼和僧舍。石牌坊是明弘治年间太监陈荣重修,为四柱三间通天式,坊额有苏东坡手书“万山第一”四字。山门门额有明代海瑞所题“天宁古刹”四字,门内两侧各塑金刚1座。天王阁内塑四大天王,中置弥勒佛及韦陀。大雄宝殿内塑三宝佛及十八罗汉,佛像连基座高7米。藏经阁内藏佛经。全寺房舍50余间,建筑总面积4500平方米,为雷州半鸟第一古刹。自宋以来,贬官、主雷名人多游此寺,或寓居寺内,留下墨迹、诗文。苏轼题坊,海瑞题额,陈振桂题“名山不断名贤至;古寺曾经古哲题”联。明代高僧德清(号憨山)寓居该寺达16年,对岭南禅宗影响很大。寺内现仍存明清至民国碑刻和石联30余通。1984年后,逐年对天宁寺进行修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3、广州大佛寺
大佛古寺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惠新中街21号。古寺始建于南汉(公元917-971),名新藏寺,为南汉王刘上应天上二十八宿而建。明代扩建为龙藏寺。后殿宇垂危,改为巡按公署。清顺治元年(1649)公署毁于火。平南王尚可喜为便于向天子“祝嫠祜国”,考访龙藏寺故址,于康熙二年春,自捐王俸,重建殿宇,于第二年冬建成。大佛古寺殿宇仿京师官庙制式,兼具岭南地方风格。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观赏价值。大雄宝殿座北向南,面阔七间,深进五间,建筑面积达1200平方米,至今仍为岭南之冠。歇山顶上盖素胎板,瓦简及勾头,滴水,灰塑瓦脊的竹龙,牡丹等脊饬。虽历经三百多处风雨侵蚀,但风貌尚存。安南(今越南)王捐赠的优质木材作梁柱框架,至今亦基本完好。另外还有头门、钟楼、鼓楼、天王殿、廊庑、香积厨等大小殿堂,房舍都显得清净朴素,宏伟庄严。雍正十一年(1733),广州知府刘庶接到率正皇向全国颁整佛教谕旨,决定选大佛寺作宣谕之所,于殿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4、丘逢甲故居
丘逢甲故居,别名心泰平草庐,又名培远堂,位于广东省蕉岭县文福镇淡定村(今逢甲村)。丘逢甲故居是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秋,丘逢甲从台湾回到蕉岭时建造,是一座典型的两堂四横一围客家围屋,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多平方米,共有房屋55间2堂。丘逢甲故居每个堂、室均有清代名人、书法家题写的堂名、楹联,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故居内陈列有珍贵文物、照片、手稿、文献,向人们展示民族英雄、抗日志士、爱国诗人、教育家丘逢甲的一生。丘逢甲故居为沙灰瓦木结构,丘逢甲故居是一幢坐西朝东两堂四行,中轴对称,后面半圆形围屋与前面的5个门楼形成封闭整体的客家围屋。丘逢甲故居由泮池、禾坪、堂屋、花胎、围龙、横屋等组成,通一进三间,门口有禾坪和池塘,房舍中央是一进两厅的堂屋,下堂与上堂之间左右两廊对称,抬梁式木质梁架,中间天井较小,两边是“一”字形排列的厢房,后面有半圆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15、联丰花萼楼
花萼楼位于大埔县大东镇联丰村,距县城有45公里,建于明万历36年(公元1608年),距今有近400年的历史,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花萼楼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86平方米,属土木结构的圆形建筑。共有三环,内环为一层30个房间,二环为二层60间,外环为三层120间,共有210个房间。楼高11.9米,楼的墙体用生土夯筑而成,底层宽2米。顶层宽1.3米,楼顶为木梁灰瓦。楼的第一层不设窗,第二、三层墙上设有内小外大呈三角的-眼,整座楼只有一个大门供出入,大门框用厚而宽的花岗岩石板组成,大门板钉上坚厚的铁皮,这些门窗设施是为抵御外人侵扰而特意设计的。楼内有面积为283.4平方米的圆形天井,用大小不等的鹅卵石铺成,中心装饰着一个直径3米的古钱币图案,寓意着人们祈求丰衣足食的心愿。天井一侧有口古井,用于防火和-之用。楼内还有砻、碓等常用-设施。整个土楼布局合理、通风采光、冬暖夏凉,现楼内还住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6、细美寨
细美寨是广东省韶关市丹霞山风景区阳元山背后的山上一个古寨遗址,建于明朝,现在已无人居住。他的存在有两种说法,一是说细美寨是古时当地富人为防土匪而依山修建的堡垒,但是当地村民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土匪为了躲藏而在山上建了一个寨子居住。不管是哪种说法,古时能在细美寨居住,上上下下的一定很艰苦,沿着山体旁边陡峭的台阶爬向山顶,在小径中幽然伫立着断壁残垣。从细美寨远眺,四周是壮观的丹霞地貌,偶尔有老鹰盘旋在天际。游客们在半山腰的平台处纷纷停下脚步,等待美丽的落日。可惜今天的落日不算最美,没有晚霞的陪衬,显得有些孤独,苍鹰的忽现为天边多点缀了一点墨色。发现细美寨纯属偶然。紧邻着阳元石的就是阳元山,阳元山壁立千仞,石壁因流水侵蚀,留下道道竖印,宛如一幅布挂在崖上,遂名为“晒布崖”。在山体一侧窄窄的、如鱼脊一般的缓坡上远远地看,似乎有隐隐约约的台阶,如一部天梯挂在崖上。当地人说,那就是九九天梯,过去是上山的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7、许驸马府
许驸马府在潮州市中山路葡萄巷东府埕4号,是北宋太宗曾孙女德安公主驸马、殿直许珏的府第。许珏是唐宋“潮州八贤”之一许申的曾孙。驸马府始建于北宋英宗治平年间(公元1064—1067年),座北向南偏东,面宽42米,进深48米,占地面积245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三进五间,头进及后座均带插山厅、插山房,合为九间;中厅东西围屋带从厝厅、房及书斋,后面有横贯全宅的后包。主体的三进与插山构成“工”字格局,围屋隐伏于中座两旁山墙外,形成独厅、独院、独天井之独特设置。府内四口井中有一口井今水质清冽。驸马府全宅木屋架概为近于穿斗之穿插屋架,并立于条状连续石地梁--地袱上。墙体为板筑夯灰和青砖条浆砌,后座正厅东侧二面墙壁仍保留桃红色的竹编灰壁。府第屋面举折平缓,出檐深远,正脊两端从山尖伸出石质鳌尖,垂脊头开嘴甚长。整座建筑结构严谨、古朴大方,被专家们誉为“国内罕见而完整的府第建筑”。1996年许驸马府作为明代的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8、广州华林寺
广州市荔湾区下九路的北边有个地方叫西来初地,里面坐落着广州市四大丛林之一的华林寺,它是中印两国人民文化交往的一个重要史迹。话说当年,印度僧人菩提达摩为到中国传教,远渡印度洋和太平洋,经过三个寒暑的跋涉奔波,终于在南朝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来到广州。后人尊崇他是来自西方佛国的高僧,便称他最初登岸的地方为“西来初地”。一千多年过去了,昔日还是珠江边的“西来初地”一直沿用至今。达摩到达广州后建筑的寺庙叫西来庵,这是他在我国最先传扬佛教教义的圣地。后来达摩还被奉为中国禅宗的初祖。二至六祖是谁呢?是惠可、僧璨、道信、弘忍和惠能。现在人们依然十分敬仰禅宗初祖达摩,除称达摩登岸之处为西来初地,称其初建草庵为西来庵之外,今下九路一带的西来正街、西来后街及西来西、西来东、西东新等街巷均由此而得名。华林寺建造经历了由兴到衰,再由衰到兴的历史过程。西来庵建成后,历隋、唐、宋、元、明、清诸代多次修葺,并经多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9、怀城文阁
怀城文阁位于怀集县怀城镇沿江东路,由文昌书院和文昌阁两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576平方米。文昌阁又称文昌塔,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八月,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竣工,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同治四年(1865年)、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民国15年(1926年)作过多次修缮。塔高25米,分五层,塔体为六角形。门正上方书有“梯云”二字,每层窗口由下至上依次书“得禄”“桂籍”“参天”“文阁”等字体,取“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之意。塔体每层檐下描有花纹图案,顶端铁杆上串有一瓷瓷葫芦,六角均装有翘首,工艺精巧。文昌阁前建有书院,称文昌书院,为县令谢君惠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所建。书院占地面积430平方米,有山门、庭院、正堂、厢房等。面阔三开间,两进两廊,硬山顶,灰塑博古脊,石门框。20世纪50年代,书院被拆,仅存文昌阁。1991年,怀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0、黄歧山风景区
黄岐山位于广东省潮汕地区揭阳市区北部,自揭阳市榕城向东北4公里,市区晓翠路一直延伸到公园大门前,主峰海拔293.1米,总面积1180公顷,为黄岐山风景区。此处林木葱郁,群石嵯峨,胜迹众多,古有九庵十八寺之说。黄岐山是揭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象征,自古以“黄岐晚翠”列为揭阳八景之一,是揭阳最出名的山脉。黄岐山位于揭阳市区北4公里,市区晓翠路一直延伸到公园大门前,榕江北河从山下缓缓流过,主峰海拔293.1米,总面积1180公顷。黄岐山是揭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象征,自古以“黄岐晚翠”列为揭阳八景之一,是揭阳最出名的山脉。山上有九庵十八岩,山颠有岐山塔,山中有月容墓、侣云寺、卧云洞等名胜古迹,有“海滨邹鲁”摩崖石刻等二十余处。还有珍稀罕见的古槐、风景秀丽的水库和岭南佳果。从南麓登山,岔道向东,有月容墓、竺岗岩、凤岗岩、侣云寺(明天启年间,揭阳县令冯元飚葬妾月容与竺岗岩,建侣云寺宾铸钟铭记其事。)。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