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池州市 > 青阳县旅游
青阳县文物古迹介绍
天台寺
天台寺又名“地藏寺,“地藏禅寺”,位于九华山的天台峰顶,海拔1306米,为九华山位置最高的寺院.因天台是佛教徒朝拜地藏圣迹必到之处地,所以往往将天台称为九华山主峰,有到九华“不上天台,等于白来”之说。地藏寺历史悠久,相传唐时金地藏曾在此居住,留有“金仙洞”遗迹。宋朝高僧宗杲笔下的天台寺已是“踏遍天台不作声,清钟一杵万山鸣”了。后寺废毁。明洪武元年(1368年)居士陈履泰捎资,住持僧昭莲重修,但士分简陋,仅是“茅屋几间草色青”。据《九华山志》载,明朝诗僧智仁曾在此寺著《雪华集》;明末清初有工于诗、书、画的默安禅师长期居此,使寺院有“诗寺”之称。嘉靖年间(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济阳曹氏宗祠
时代:清地址: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城关茶东。该祠始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的汉族祠堂建筑,属于汉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光绪年间曾扩建修缮。整个祠堂由门楼、曲廊、享堂和寝楼组成。面阔22.6米,长65.5米,为五开间的砖木结构。门楼部分建筑面积141平方米,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别具一格。享堂和寝楼部分建筑面积1237.4平方米,中间设有天井,两侧设有庑廊,屋面下部为抬梁式结构,上部大部分是穿枋式结构。整个建筑制作工艺精湛,浑为一体,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该祠原坐落在陵阳乡济阳村月塘队,1995年青阳县将祠迁至今址,经维修后辟为“青阳县博物馆”。保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华山甘露寺
甘露寺位于九华山化城峰半山腰,与祗园寺、东崖寺、百岁宫同为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寺建于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玉琳国师奉旨进香九华,见此地山水环拱,于是在此立寺。传说动工前夜,满山松针尽挂甘露,人称奇迹,又因《法华经.药草喻品》中写道:“释迦说:我为大众说甘露净法。”阿弥陀佛又有“甘露如来”、“甘露王”的称号,他化身说法时就有“澍甘露之雨”的话,遂定名“甘露寺”。甘露寺地处山腰,又是北路朝山必经之地,寺院宽宏,佛像众多,茂林修竹,环境优雅,因此香火十分旺盛。洞安和尚曾在此两度登坛说法。乾隆年间住持僧优昙开坛传戒,成为丛林。道光十六年(1836年)住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回香阁
回香阁,安徽省重点寺院。始建于明代,原名华严庵,后改“华严禅寺”,清初才改名为回香阁,位于东岩南端华严岭上,华严岭是由九华街蹬石级上天台必经之地,所谓回香,乃是朝九华的佛教徒从天台朝拜归来,到此烧香,顶礼膜拜,表示朝遏九华山活动将要0结束的最后仪式。明代高僧智旭在此修持多年,潜研华严经义,著述颇丰,“人来合意高谈道,客去清闲即俑经”,描写了智旭大师清静安详的修持生活。清时香火旺盛,咸丰年间寺毁于火,从此一蹶不振。后由住持僧长发复兴,对外开放后,住持僧应观新建两幢配殿,后因故修复计划落空。1933年住持僧宗行。1942年住持僧宗辉。1949年住持僧智度。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冲崖刻
刘冲崖刻唐—清末九华山北麓九华乡柯村境内的少微峰下该地为一面积约1平方公里的狭长盆地。盆地周围由五老峰、双峰、少微峰、天香岭环绕,高阳河流经境内,自然风光秀美。自唐代费冠卿在此隐居后,历代均有仿效者隐于此地,筑室读书、著作。宋代青阳隐士刘放在陡壁上刻“清隐岩”3字,字径近1米,笔力刚劲。此后慕名参与题刻者不绝,遂形成了摩崖石刻群。刘冲石刻群从唐末至清,绵延1200余年,石刻刀工精细,苍劲有力,是不可多得的书法精品,具有较高的书法研究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华山聚龙寺
安徽省重点寺院,位于九华街北原三天门处,与华天寺相邻。清康熙年间为化城寺东序寮房之一,现有大殿、山门殿和禅房数间,为民居式四合:。1992年起,住持尼慧莲整修殿宇,新塑佛像,香火日盛。她精进修持,积德行善,关爱生命,从1995年起先后在该寺门前拾到11名弃婴,其中男婴员名、女婴10名。她精心照料,日夜辛劳,多方打听孩子的父母。现被父母领走1人,7人送人抱养,寺内还有3人。这些孩子大多有了归宿,一个个聪明伶俐,经常到寺庙看望慧莲,认她为”师傅妈妈”。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台摩崖石刻
九华山天台古摩崖石刻群二十余处,分布于海拔600~1340余米天台沿线的山崖石壁上。九华山天台古摩崖石刻群二十余处,分布于海拔600~1340余米天台沿线的山崖石壁上,分布在长约5公里的天台沿线石板道路旁。凿刻时间跨明、清、民国三个时代。主要作者有清康熙安徽巡抚朱作鼎、民国安徽省长许世英、国民党集团军司令孙元良、唐世遵等知名人士。文字有隶书、行楷等。刻法有阴刻、阳刻和浮雕刻法。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是九华山旅游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保护范围:上至“一线天”、天台正顶石刻群,下至朝阳庵“即是仙界”石刻止,周围50米内。建设控制地带:崖刻周围10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柯乔门坊
柯乔门坊位于中国安徽省九华山风景区柯村自然村青阳县九华乡柯乔门坊系明嘉靖八年(1529年)为进士柯乔而建。柯乔(1497-1550),字迁之,号双华,世居柯村。嘉靖八年(1529)进士,曾师王阳明、湛若水两位理学大师,历任篽史、经筵讲官、湖广按察史佥事、福建布政司参议等职。曾任福建安察副使,加强海防,抗击倭寇,名垂史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净居寺塔
净居寺塔位于青阳县朱备镇东桥村青峭湾。属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范围。因唐代建有净居寺而名。宋治平元年(1064)赐额,靖康元年(1126)重建。净居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火毁,二十八年重建。一九四零年日军进山时烧毁,唯石塔尚存。石塔由不规则的麻石板块叠筑而成,又称“叠石塔”。保护范围:四面各距塔基座外沿1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周15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天寺
安徽省重点寺院,位于三天门聚龙寺北。住持僧宽成募建,康有为题额”华天禅寺”。僧宽成酷爱书画,尤擅画兰,与康有为交情甚笃,康有为在宽成所画兰花吊屏上题诗以酬谢。现有大雄宝殿、天王殿、念佛堂和禅房数间,赵朴初题额”念佛禅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阳宁氏宗祠
宁氏宗祠位于青阳县陵阳镇粮站大院内。为清代砖木结构古建筑,坐西朝东,面阔23.95米,进深三进55.60米,占地面积1321.6平方米。由于该祠堂座落在陵阳粮站内,长期作粮仓使用,梁、柱、石、椽完好率达70%左右。保护范围:四面各距墙基脚外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周1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崖禅寺
东崖禅寺位于安徽省青阳县九华山东峰顶,坐落于巨岩之上,海拔871米,在此可眺望长江,俯视九华镇,仰观天台顶,环顾九华群景,佛国风光,一览无余。唐开元末年,金地藏新罗国王子金乔觉初来九华山居于东崖洞穴,常在洞旁岩石上晏坐清修。唐至德二年(757年),山下居士诸葛节等数名乡绅游山,行至东崖,见金地藏之苦行,深为感动,发心修建化城寺,请金地藏离洞居住。明正德年间,有僧周经于此结茅,后建“晏坐堂”,以祀金地藏。心学大师王阳明曾两次来此与周经谈经论道,相契甚深,并互有题赠。万历年间释普通易“晏坐堂”为“东崖精舍”,因石崖位于化城寺之东故。明末,扩建了大雄宝殿和天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子寺
看点在碧云峰,有一片10亩左右的平坦幽谷,西面是气势磅礴的九子峰,古曾以此一峰而名全山。峰上东西排列五小峰,南北成行四小峰,恰似九子回环向背,团聚嬉戏;东南北三面峭壁环围,峰岩迤逦屏立,如千丈城垣;城垣之中竹林葱郁、古木遮空,清泉绕流,景色深幽,风光奇秀,宛然世外桃源。导游现有山门、大雄宝殿和数间僧房、回廊。山顶幽谷内,有一石雕古塔,圆形,三级,高数尺。塔前还有石佛一尊、石狮一头。据考古工作者初步鉴定为唐宋遗物。石狮总是成双对称的,此处石狮何以孑然一躯?于是,有人说它的同伴腾云驾雾,从垂云涧顺流而下,又沿溪水上七布泉,往狮子峰去了,狮子峰上不是有状如狮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肉身殿北大门
看点与神光岭肉身宝殿连为一体,形成一组九华山最大的寺庙建筑群,外形浑厚壮观。导游北大门整体建筑随山势地形而建,由小到大,外形各异,层次逐级增高。介绍肉身宝殿北大门,分设四幢殿堂。一幢山门殿,365平方米;二幢慈明肉身殿,535平方米;三幢大雄宝殿,828平方米;四幢地藏禅寺,125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986平方米。北大门设双重檐,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铁瓦盖顶,保持了传统南方秀丽典雅的古建筑艺术特色。感谢网友小米虫提供图片。门票·开放时间无(开放时间上午八点至下午五点半)交通经大悲楼、九华山管理处,沿路向西到白马大洼至北大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溪寺
看点双溪水横流寺前,滔滔汩汩注入青通大河。时而可闻水边捣衣砧杵声,大有“断续寒砧断续风”的诗境。导游双溪寺背山面水,寺旁岩石下有“洁泉”,其泉水清澈照人,细流涓涓。东边有广化院下院、谪仙亭、”林岩竞秀”石刻群,西边有蕴空茅蓬、定西茅蓬、九莲禅寺,南边有九华山佛教协会后山分会、双溪寺宾馆,寺东北角双溪讲寺上方建有大兴和尚肉身堂。介绍双溪寺建于1935年。当时陕西安康县双溪寺吉通和尚来此进香,慕其山色秀美,遂于1935年建此寺宇,创办华严道场,收徒讲经。1945年住有僧尼。1957年毁于火灾,后重建。门票·开放时间无(开放时间上午八点至下午五点半)交通九华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程九万墓
看点程九万墓地现存有石羊、石马、石虎及“宋名臣华文阁待制青阳开国公程九万神道碑”一块。其子程槐继父志,在天柱峰侧建的闳肃书堂。介绍程九万(生卒年不详),字鹏飞,九华笔架山东麓人。曾在双峰下筑室读书,故号双峰居士。南宋淳熙二年进士,历任武康知县、司农主簿、太府丞、两淮盐运使、襄阳安抚使等职,官至华文阁待制,为人正直,卓有政绩,百姓称为“程青天”。朝廷封“青阳开国公”。著作有《九华诗百首》、《历阳记》10卷,又合九华六图为二图(已佚)。门票·开放时间无交通自青阳县汽车站乘车沿青通河南行10公里至朱备骆村,再沿田野公路西行1.5公里即到四门口。拐弯处路右山坡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甘泉石(甘泉书院遗址)
儒家理学书院遗址,可以想见当年九华山上儒释两教相互调和的风气。导游明代理学家们把讲学的风气刮上了九华山顶。王阳明倡仪在九华建书院讲学于前,湛若水在九华聚众讲学于后。湛若水是明代哲学家,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的理论,而王阳明则主张“致良知”学说。两人虽各立门户,但交往甚密,互有酬唱。王阳明在国史馆讲学,湛若水与王阳明等人为伍,声望日重,世称“甘泉先生”(湛字甘泉)。他叮嘱弟子江学曾等人在九华筹建书院,并修书给地方-,请予鼎力协助。弟子们遵嘱在九华营建书院,不久竣工,以老师雅号命名为“甘泉书院”,恭候师尊驾临。后来湛若水母亲去世,湛即离京去职三年,赴九华讲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吊桥(半山寺)
俯视可观闵园全景。这里多云海奇观。有时云絮如绵,滚滚无声,伸手可以掬取。烟涛茫茫,云幕下笑语喧哗,唯闻其声,不见其人。有时阳光灿烂,照耀得云海上闪出细雨霏霏,变化无穷,平添佳兴。导游寺庵瓦舍5间,正中三开间为佛殿,两边为僧人住房。殿前为室内走廊,下装板壁,上安玻璃,可凭窗远眺。走廊东西各开一扇小门供出入,是游天台往来的咽喉要地。由吊桥再拾阶而上,至祝福楼,在此小憩时,西望鸽子峰,峰下一松挥臂迎客,酷似黄山迎客松。北看壁虎吞石、青蛙朝客,栩栩如生。再上,见摩岩石刻,上几阶即至观音峰。介绍吊桥是半山寺的俗称,半山寺古名“翠云庵”。小庙背依嵯峨山峰,前临千仞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悲宝殿
大悲宝殿古朴典雅,雄伟壮丽,主殿高六丈三尺,殿内长、内宽、内高均为19米,以与菩萨二月十九日诞辰、六月十九日出家、九月十九日成道的三吉日悉心相应。导游殿堂正中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高二丈八尺九寸,周围供奉84尊大悲像三十二应身和六位禅宗祖师像,殿前常行菩萨塔双九龙壁,系汉白玉精雕细刻而成,是香客游人必到之处大理莲花宝座,慈眉善目,四周回廊大理石柱栏杆护持,上方雕龙刻凤,金碧辉煌。介绍大悲宝殿是慧深法师于1992年在国家级重点寺庙旃檀林东侧扩建的梵刹宝殿,建筑格调独特,雄伟壮观,殿内供奉9.19米千手千眼四面观世音菩萨像。1993年8月6日,大悲楼上正梁剪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池阳书舍(敦睦堂)
池阳书舍(敦睦堂)位于九华山风景区九华乡,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2020年3月4日,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池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朱庆胜、吴承生户附属房;南至门前玉带河;西至吴新忠户东墙;北至吴小龙户菜地,敦睦堂后檐排水沟外沿。建设控制地带:东至组朱庆胜、吴承生户附属房;南至玉带河;西至吴新忠胡东墙;北至保护范围外2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