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福州市 > 长乐区旅游
长乐区文物古迹介绍
长乐显应宫
显应宫始建于宋绍兴八年即公元1138年,距今已有860多年历史。几百年间,显应宫数度重修。据出土的碑文记载,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道光二十一年即公元1841年。此后,由于一场风暴海啸之类的特大天灾袭击,显应宫随同邻近的村舍,一夜之间被风沙掩埋在地下。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若干年后,人们在这里又建起了村庄,村的名字叫“仙岐”,却没人知道显应宫及其“仙人”们就在村庄的地下。1992年6月21日,福建日报登载了国务院批准建设长乐国际机场的消息。事隔一日,机场所在地仙岐村的一位村民在村居中的一块沙丘挖沙,挖着挖着,竟然挖到了一堵墙!当地政府获悉后迅速与省市考古部门联系
晦翁岩龙峰寺
晦翁岩龙峰寺简介位于长乐市潭头镇二刘村龙峰山上,故得名“龙峰寺”。此处地杰境胜,层峦叠嶂,山清水秀,古木参天,素有长乐“小武夷”之称。晦翁岩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蕴深厚。古时晦翁岩建有龙峰书院(三贤祀)、文昌阁、讲易堂、石门精舍和“禅堂”(龙峰寺)至今已有800多年。古今许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摩崖石刻。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曾此讲学,明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驻军长乐也曾为此修葺。龙峰寺历经沧桑,直至八十年代才陆续进行修复。2002年,在0长乐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推动下,进行晦翁岩景区总体规划,使晦翁岩又焕发了青青。为了使寺庙建筑与人文,自然景观更加协调,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头马名居
九头马名居长乐市鹤上镇岐阳村福庭自然村,有一组清代民居建筑群,俗称“九头马”。这里三座青山坐北,七溪灵水汇南,东西紫微照应,迎面万亩平畴,“龙潭晓瀑”比邻,“五峰岚横”来朝。其建筑选址独特,围“马”建筑别出心裁,民间流传着不少美妙的传说。“九头马”由陈利焕父子历经数十载陆续建成。第一座建于清嘉庆年间,大部分建于道光(1821~1850)年间,最迟一座竣工于1872年前后。“九头马”建筑群坐北朝南,平面基本呈正方形,东西宽、南北深各120米,分5列。主体建筑22座,四周有6米高的围墙,开放十多个门洞,设有望楼、枪眼。5列间隔着防火墙、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乐孔庙
长乐市孔庙孔庙在城关十洋街兴贤坊,原为学宫。唐乾符四年(877)创建,坐北朝南,背负六平山,面对三台案山。风火高墙,围墙内古建筑20余座,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经宋县令袁正规、邑绅林通,元儒生林文寿,明兵部侍郎陈省,知县邱宗亮、任衡、罗叙、王涣、曾铣、戴时望、万编、夏允彝,教谕刘洙润、袁文绍,训导林慈,清知县吕鸣纯、张植、殷凤梧、贺世骏,教谕陈梦龄,训导谢大锡等,或倡捐廉俸,或劝募钜金,屡作重修拓建,终具规模。清同治八年(1869)学宫文庙周界:北接县前街,东临文洽浦,西靠十洋街,南至省牲所(酒厂办公楼)。孔庙中央为大成殿,祀奉至圣先师。殿堂中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乐金山寺
金山寺位于福建省长乐市航城镇泮野村金山顶上,据《长乐县志》、《六里志》记载始建于宋以降元、明、清、民国各代均有重建。共和国成立以后,1995年又重一次。现任住持释心海法师原为福建省佛学院授课教师,自2007年法师到寺主持后,领导清修及寺院修缮事宜。经法师及广大信士之努力开创,遂使金山寺成为长乐市正信佛教四众弟子最频繁活动的场所之一。现状如今寺院建筑面积占地约3800平方米,殿堂楼阁依山形而取势,与传统寺院主线分明,大有迥然之异。建筑区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阁、念佛楼、伽兰殿、宿舍楼、斋堂和亭阁花园等,构筑形式古今结合,宏伟壮观、肃穆幽静。大殿钢筋水泥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六符故居
刘六符故居,坐落于潭头镇二刘村。坐北朝南,为典型明清古建筑。土木结构,双落透后,隔以前、中、后三个天井,两侧撇榭。四扇三间,四面风火墙,块石基础,硬山顶。纵深38.2米,通宽13.6米。第二进大厅西侧后房,即为刘六符出生及少年生活居所。大厅中脊楹柱高达6米,厅内藻井、悬钟、斗拱、插屏、游廊乃至柱础,均精雕细刻。大厅前均横贯走廊,通风火墙月门。后天井南阶上亦有一道走廊。因此,风火墙东西两侧均开启三扇月门。后天井有水井一口,于今仍可汲饮。围墙正门外为石板埕,占地面积125平方米,其间一口月爿池,面积60平方米,南端居中遮以马鞍形照墙。刘六符就义前未曾婚娶,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福建省委南阳旧址
中共福建省委南阳旧址位于福建省长乐区江田镇南阳村。南阳村是福建著名的革命基点村。南阳村位于长乐、福清、闽侯三县市交界处,从长乐江田至南阳村,高山夹峙,一径深入,途中有三道隘口,地形十分险要。1944年8月,中共福建省委机关由永泰县龙屿乡官烈村兔耳山迁移到长乐南阳村。闽中特委机关及闽中游击队和省委武装队伍也随着进驻南阳村。距村五里许的九坑山(笔架山)山洞,是当年省委机关安放电台和召开秘密会议的地点。省委机关在南阳村期间,领导全省地下党组织,开展抗日反顽武装斗争,召开省委干部会议,组织学习毛泽东《一九四五年的任务》的报告,举办两期党员干部训练班。1945年6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九头马民居(九头马古民居)
时代:清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鹤上镇岐阳村长乐市鹤上镇岐阳村福庭自然村,有一组清代民居建筑群,俗称九头马。这里三座青山坐北,七溪灵水汇南,东西紫微照应,迎面万亩平畴,龙潭晓瀑比邻,五峰岚横来朝。其建筑选址独特,围马建筑别出心裁,民间流传着不少美妙的传说。九头马由陈利焕父子历经数十载陆续建成。第一座建于清嘉庆年间,大部分建于道光(1821~1850)年间,最迟一座竣工于1872年前后。九头马建筑群坐北朝南,平面基本呈正方形,东西宽、南北深各120米,分5列。主体建筑22座,四周有6米高的围墙,开放十多个门洞,设有望楼、枪眼。5列间隔着防火墙、夹弄,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时范故居
陈时范故居陈时范故居,位于古槐镇井门村天马山之麓,星溪之畔,俗称陈厝里。宅第始建于明代中叶,坐东南向西北,当时称布政使陈时范府第。木构,面宽七间,三进,俗称“八扇七”,前埕照墙至大门深4.3米,整座进深75.52米,宽21.10米,建筑总面积达1619.80平方米,是一座深宅大院,且原貌基本完好。第一进深23.45米,第二进深18.97米,第三进深28.70米。两边各有路,宽1.4米。两旁各有厢房,西5.7米,东3.4米。整座三进围以封火墙,第一进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大厅采用抬梁式双坡顶。第二、三进面阔七间,进深三间,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鹊尾顶脊。清代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显应宫泥塑
显应宫泥塑位于福建省长乐市樟港镇仙岐村。出土彩绘泥塑神像共计44尊,分布在前后殿的五个神台上。后殿正中神台祀本地主神“大王”,东侧神台上的神像在挖掘出土前已离开台位,西侧神台祀福州地区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临水陈靖姑夫人。前殿东侧神台上供奉海神妈祖天妃。前殿西侧神台上供奉的群塑,居中者坐像高88厘米,人们称之为“巡海大臣(神)”。(福州话中“神”与“臣”同音),其左侧一尊为番人形象,余尊与居中者一样均着明代太监特有的服饰。长乐是郑和下西洋庞大舟师的驻泊基地和开洋起点,民间以“十洋成市状元来”歌颂郑和下西洋对民乐经济和文化发展作出的贡献,至今长乐还有郑和留下的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圣寿宝塔
圣寿宝塔位于福建省长乐市吴航镇南山。塔由华恩(柴桑)人林昂舍钱,法涧寺僧景休募众缘建造。宋绍圣三年(1096)始建,政和七年(1117)十月二十三日竣工。永乐十一年(1413年)三宝太监郑和航海驻舟师于长乐,助寺修葺,题额“三峰寺塔”。后寺废塔存。塔为八角七层仿楼阁式塔,高27.4米,石结构。一层塔壁饰有佛教故事精美浮雕,是研究宋代建筑石雕艺术的珍贵实物。塔身中空,内有石阶可盘旋登塔顶。二至七层各开二门,逐层错位。1981年9月2日,国家拨款维修,在各层走廊底部用钢筋混凝土圈固,开裂处用高压水泥灌浆,修补缺损构件,复原各层围栏,重新安装避雷针、电灯,仿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乐革命烈士纪念碑
长乐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长乐区吴航镇塔坪山。1958年3月,为纪念为革命捐躯的革命先烈,中共长乐县委员会和长乐县人民委员会决定并建造了长乐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占地面积900平方米,碑体为花岗石和水泥沙浆砌成,方塔式,顶端浮雕五星。碑身阴雕碑文,南书“长乐县革命烈士纪念碑”;西书“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落款中共长乐县委员会;东书“为革命而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叶飞手迹;北书“英勇顽强毕生忠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先烈永垂不朽”,落款长乐县人民委员会。碑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公牺牲的烈士墓群。长乐革命烈士纪念碑于1990年被长乐县人民政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陈谨墓
陈谨墓背倚营前洞头山麓,俗称状元墓。罗(罗源)长(长乐)高速公路与状元墓擦肩而过。陈谨墓占地数亩,规模宏伟。在花岗石桌后壁上镶着一块洁白如玉的大理石,镌刻着由徐阶撰写的墓志铭,赞其“器识纯粹,致力学部,为闽之光”。可惜年代久远,字迹剥落,有多处文字无法辨认。墓埕前硕大的花岗石横栏,刻有“渊渟岳峙”四个大字。墓道由三块石板铺成,旁边有长乐籍当代书法家郑述信手书的一块神道碑,上镌:“明翰林院修撰、惠州府推官、南京太仆寺丞、国子监司业、右春坊中允陈公环江神道。”陈谨墓四周草木葱茏,藤萝遍地,有山径通往乌龙江畔。2001年,陈谨墓被列为长乐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石登文道码头
文石登文道码头位于长乐区潭头镇文石村,登文道码头始建明永乐年间(1403-1424),明万历、清乾隆、光绪几度重修。登文道是明清时期长乐重要的码头渡口,是长乐学子进京考试的必经之路,也是长乐商客出远洋的始发地。登文道坐北向南,伸入江中,长百余米,每块条石长4米,宽1米,现存条石16块。登文道码头是研究长乐古代交通史、古代建筑史的重要实物载体。2020年1月2日,文石登文道码头列入福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保护范围:附属文物文石天妃庙始建于明永乐七年(1409),清代重修,现仅存两堵残垣,庙墙嵌郭汝霖、肖崇世所撰《重修文石庙碑记》,共二通。据《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关天后宫
西关天后宫位于长乐区吴航街道西关村西关桥东北处,原郑和所建天妃宫位于南山之阳,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移建于此处,清嘉庆二十年(1815)重修。天后宫为土木结构,坐东向西,占地面积936平方米。由前至后依次为:正门、戏台(已改)、天井、拜亭(两侧钟鼓楼)、大殿。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七柱悬山顶,两侧封火墙。大殿主祀天妃。正门额匾“天后宫”,两侧“海晏”、“河清”匾。宫前保存有清嘉庆重修天后宫碑一通。2020年1月2日,西关天后宫列入福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保护范围:向东延伸至挡墙,向西延伸16米,向南延伸8米,向北延伸至义屋祖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参将军故居
李参将军故居位于长乐区首占镇黄李村中部,李参,永乐七年(1409年)跟随郑和下西洋,从征有功,授忠武校尉,累迁游击定远将军、总管府中军。故居后座建于元末,系黄李村李、黄二姓开山祖李彰所建,前座与中座为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李参续建。故居土木结构,坐东朝西,占地面积684平方米。中轴线由前至后依次为:门厅、前天井、前座、后天井、后座。一进门厅,面阔三间,进深五柱。二进前座,带前廊,面阔三间,进深七柱。三进仅存建筑基址。2020年1月2日,李参将军故居列入福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保护范围:建筑墙基向东延伸13米,向西延伸12.8米,向南延伸8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关司马第
东关司马第位于长乐区吴航街道东关社区司马巷北侧,司马第为陈省居所,俗称官厅里。明万历年间(1573-1620)建。陈省,长乐县古槐人,明嘉靖三十八年进士,历任浙江金华府推官、山西道御史、后巡按山海关、湖广、大理寺少卿、南京都察院佥都御史、后部右侍郎等职。司马第为土木结构,占地面积2574平方米,并排三座,每座二进,各座隔封火墙。中轴线由前至后依次为:正门、前天井、前座、中天井、主座、后天井、后座。门楼额“司马第”,柱联“礼乐常遵东鲁,衣冠实出南阳”。府第内尚存“三朝秉宪”匾和石槽等文物。2020年1月2日,东关司马第列入福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时范第宅
陈时范第宅位于古槐镇井门村天马山之麓,星溪之畔,俗称陈厝里。宅第始建于明代中叶,清代重修,坐东南向西北,当时称布政使陈时范府第。木构,面宽七间,三进,俗称“八扇七”,前埕照墙至大门深4.3米,整座进深75.52米,宽21.10米,建筑总面积达1619.80平方米,是一座深宅大院,原貌基本完好。1987年陈时范后裔、台胞陈信维先生出资重修故居,1998年列为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陈时范,字敷畴,六都(今古槐镇井门村)人,明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曾任四川夔州知府,云南布政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闽江南岸炮台
闽江南岸炮台位于闽江口猴屿乡象屿村南雁山古寨与过屿山之间,与亭江南般村北岸炮台对峙,扼闽江下游之“咽喉”,为军事塞。因位于象屿村附近,故民间也有称为象屿炮台者。南岸炮台是个大兵营。它像只半弯牛角,小头在过屿山洞口,大头在南岸山大溪边至泰山宫左前侧山包(古寨),两头直线距离近千米。兵营布局齐整,有主炮台、前沿炮台、弹药库、练兵场、烟墩(烽火台)、指挥所、士兵区、家属区等相关设施。主炮台在南雁山左侧。这里筑有3米多高、2米厚、100米长的巨型炮台,安放大小炮4门。周围辟以大埕,俗称跑马场,为士兵出操和火炮训练场。右侧山边是弹药库、休息所等。前沿炮台共有两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闽海战役松下抗敌遗址
闽海战役松下抗敌遗址位于长乐市松下镇松下村大王山麓。1941年4月19日,日军48师团所属400余众官兵由长乐牛头湾寨下滩登陆,向福清方向窜犯。松址乡副乡长陈俊盛组织丁壮联合松下水警分队警兵在日军必经¬之道——鹿山北岭头与日军浴血激战,陈俊盛等三十一人壮烈牺牲。1943年3月各界在松下大王山麓建“闽海战役松下抗日阵亡军民公墓”。墓面海,坐北向南偏西30度,依山而建。墓表为三合土夯筑,墓埕宽8.47米,深18.4米。整个公墓由墓葬和纪念碑两部分组成。墓埕前为围屏,封土前嵌有青石墓碑,高1.95米,宽0.98米,上刻“闽海战役松下抗敌阵亡军民公墓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