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旅游
河北省文物古迹介绍
1、南良舍造像碑
邢台市邢台县南良舍北魏阁顶披肩造像,建于北魏年代,高1.75米,宽0.9米,厚0.24米,有造像33处,1982年被河北省政府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碑正面为一以殿阁为主体的上下两层群体造像,碑身上佛神造像共计33个。所有造像造型神态迥异,有端坐的、打揖的、咏经的、闲逸的和飞天的等等。表现手法既有立体型、浮雕型,亦文有线描型,表现了高超、细腻、丰富的雕刻艺术。碑阴中下为魏碑体碑文,字数四五百左右,因大量文字剥蚀不清,难读成文,但部分字体尚清晰可辨.其中有这样的一些文字:“故太常卿扬州(使)君之玄孙□□□唯那□□□□昙和□□上胄□□隆洪并,世跨赵国,姿性冲散,玄鉴□朗,抱慧水以洗心,佩慈风以荡思。知道不类,绝理必□□□□□□立伽监之禅室,又率众一百□人造石像一躯□□□□”。造像为北朝崇佛重做功德之社会风气。立碑者为北魏时期“昙”字辈高僧昙和(与当时佛教领袖曾开凿大同武周山石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唐山千佛寺
千佛山,位于冀东丰润,属燕山余脉。其脉似飞龙,形如卧虎,草深林密,宛若仙境。南临渤海,北依燕山,其山势平缓,绵延叠翠、林木郁郁,一派灵秀。传二千三百年前秦始皇嬴政曾求仙至此,叹此山脉之神奇。公元六百四十五年,唐王李世民东征高丽屯兵于此,太宗夜梦千佛,逐赐名千佛山,并下旨建千佛禅院,后易名千佛寺。唐代高僧道膺法师曾在此地隐居修行。千佛寺历经唐宋元明清,代有兴废。佛历二五五二年(公元2008)净行优婆塞祖廓,法名明心,号无我,夜梦奇瑞,自感此山当兴,倍感善缘和合,于佛前发弘誓愿恢复古刹,重矗殿堂,造像安僧,弘佛正法。同年,由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批准千佛山千佛寺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是年九月得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上一下诚大和尚亲笔手书:“唐山千佛山”“唐山千佛寺”之题字;祖廓大居士发大菩提心,舍净资兴建寺院殿堂。同期奠基动工,动工之初,即现无上祥瑞,佛光示现,法喜充满,巍巍宝相庄严,千佛山灵光再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灵寿幽居寺
幽居寺位于灵寿县城西北55公里沙子洞村北侧。周围群山环绕,山村、宝塔相互辉映、群峰叠翠、风景秀丽、环境幽静,故名幽居寺。该寺创建于东魏末年至北齐天保年间,定州刺史、赵郡王高郤为其亡父、母、伯、兄、妻及自身功德,在原地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整修和扩建,据《灵寿县志》记载:“北齐赵郡王高郤,历选太行胜概,得朱山之阳,建祁林寺(即幽居寺,亦名祁林院)置僧舍二百余间,择行僧二千余众居之。齐亡寺也荒废,继盛于元大德间,今殿宇规制虽无,当日之盛,而奇峰四列,林豁幽丽,山灵固自无损焉”。可见幽居寺其殿宇禅舍,早年即已毁圯。现幽居寺尚保留砖塔一座,经幢一座,石碑四通,石造像21躯,是这座当年规模较大的佛教寺院历代变化的历史见证。古朴庄重的幽居寺砖塔,今傲然屹立在幽居寺遗址。砖塔密檐七级,唐代重修,高约23米,平面呈正方形,建在一个砖砌台基上,第一层较高,往上逐层递减,每层塔檐为棱角砖牙叠涩外出,塔顶用仰莲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昌黎水岩寺
水岩寺,位于碣石山景区的宝峰台上,又名“宝峰寺”。其北依碣石山的主峰仙台顶;东有一座海拔241米的山峰,挺拔峭秀,怪岩耸立,酷似香炉,名“香山”;西连一道通往仙台顶西部峭壁的坡岭,坡领以顶部山势如冠,名“纱帽山”,宝峰台与香山之间有一道源自仙台顶东部绝壁高处的龙潭洞的涧流潺潺穿过,其地可谓山环水抱,景色异常秀。水岩寺之名,以依水傍岩得称。水岩寺为碣石山中的千年古刹,寺中的断碑残碣曾有“唐贞观元年重修”字样,其始建年代可追溯到唐朝以前的隋朝和南北朝时期。寺院殿前石栏之中,在辽朝保宁元年(公元969年)曾立有两柱呈八角菱形的经幢,上镌唐开元灌顶国师不空奉诏译,由此可知在昌黎县城(时名“广宁”)建在碣石山麓之初,水岩寺就已成为距离县城最近的佛门重地。新中国成立后,水岩寺被列为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在1955年进行了补修;补修后的水岩寺一直保存完好,但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受到了严重毁坏,地面建筑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井堂寺
井堂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东部肥乡县城北一公里处,南邻309国道,东邻县城至青兰高速公路连接线(井堂街),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寺内圣井为河北省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春秋战国时代,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周游列国路过此地,远看此处瑞气冲天,近前更觉神志清爽,遂对颜回与子路两位学生说:“此处地下颇有灵气,如挖一口水井,可对周边庶民大有益处。”于是,孔子亲自选定位置,设计水井图形犹如水瓶状,下端内壁直径一丈零二寸,向上逐渐收拢,至瓶口处内壁直径为六尺一寸。当时孔子白天指挥弟子和民众一起挖井,夜晚在附近村庄为百姓讲学演礼,至今在井堂寺附近的梁庄、常耳寨和龙堂堡等村庄还有孔子的讲学遗址和孔圣人演礼的传说。农历六月六日,水井挖成出水,附近四邻八乡的村民一大早便赶来此处,载歌载舞,欢呼庆祝,品偿井水,但觉此井水清澈甘甜,沁人肺腑。附近村民常饮此水者,更发现井水有祛病强身、益寿延年之功效,故两千多年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王灏庄园
王灏庄园位于定州市西关。1993年7月15日,王灏庄园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灏庄园是清代定州富豪王灏的私家宅第,俗称西关王家大院,始建年代约在清代中期。整体略呈东西长方形,南北宽150米,东西长200米,占地面积约40亩,建筑布局分两片。主体结构为清代小式木台梁式构架,建筑形式为砖石木混合结构。青砖灰瓦,磨砖丝缝,明柱飞檐,雕梁画栋。这些外观封闭、内部俊秀的连环套四合院,或鼓磴石基、门柱挑梁;或檐枋椽架、隔扇窗棂;或山墙照壁、屋脊马头。雕琢的各种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不仅构思巧妙、工艺精当,而且寓意深刻、回味无穷。如蝙蝠象征着福,鹿预示着禄。王灏庄园位于定州市区兴华西路南侧。此庄园建于清咸丰年间,为坐东朝西式四合院建筑布局,现保留两处完整的院落,共有房200余间,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王灏字文泉,号坦圃。清咸丰年(公元1852年)中举,诰授中宪大夫,曾著有《括斋文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任县清凉禅寺
任县清凉禅寺位于任县固城乡后台南村,距任县县城8公里。始建于隋开皇五年(公元585年)。唐武则天和明朝正统、成化、正德、嘉靖年间重修。清康熙初年碑文记载:“清凉寺方圆18亩,房200间,住僧300余人,占树500余株”,盛况空前。时至清末,僧去寺空。民国初期,寺内改建为台南小学。1963年一场空前的特大洪水,冲毁了清凉寺的全部遗址,仅留下一株古槐。隋代古槐-清凉寺留存下来的唯一见证,现在台南小学后墙外。据明嘉靖年间的碑文记载古槐生长于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至今已有1400余岁高龄。树高约20米,树围10余米。树身枯死部分形成一洞,可容纳5人。据原竖立在古槐前的明嘉靖年间碑文载:“先有古槐一株,后建清凉大寺。”《任县志》载:“清凉寺在县东台南,隋开皇五年(585年)建。”可知隋槐至今己l400多岁高龄。现在隋槐树高l2米,胸围10米,冠幅15X13米。树干内心空洞,可容纳5人,内生一株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寺后坡石窟
水浴寺石窟又称“寺后坡石窟”,建于北齐时期,唐宋时有续凿。其位于峰峰矿区寺后坡村西北200米处,与鼓山西麓的北响堂寺隔天宫峰东西相峙。因其规模比南、北响堂石窟小,得名“小响堂寺”。此处共有东西两座石窟,两处摩崖造像,两座北宋的经幢,水浴寺石窟的东面有古建筑群一处,建筑多毁。在寺院西侧的一处坐北朝南的矮崖壁上,凿有二石窟。东窟凿于北宋初年,进深2.1米,宽2米,高2米。窟内有三壁造像,北壁一佛二弟子二菩萨,西壁一佛二弟子,东壁一佛一菩萨。西窟是水浴寺石窟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保存较为完整的洞窟。该窟始凿于北齐,历经唐、宋均有续凿,为方形、平顶。在窟内正中雕有通窟顶的长方柱,柱后与窟后壁相连,形成“隧道”,以供绕佛礼拜。窟内正壁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四壁刻千佛及供养人。东侧龛内佛头右侧有“武平五年”刻铭,这是响堂山北齐石窟中唯一有纪年的佛龛,为研究北齐石窟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东西窟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井陉段家楼景区
段家楼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南部凤山镇马西沟,由中国十大军阀之首、北洋政府总理兼陆军总长段祺瑞投巨资兴建,是至今保存基本完好的石家庄地区最大的德式建筑群,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段家楼景区由段家楼、段家私人园林、段家地道及正丰矿遗存的井下巷道四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达16万平方米。景区现存建筑面积约9000平方米,主要包括总理办公大楼、小姐楼、公子楼、小偏楼、高级职员住宅、煤师院等。这些建筑设计科学合理、做工精细、结构巧妙,是华北地区不可多得的西洋建筑风格与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完美结合的建筑艺术珍品,加之建筑物周围古柏参天,花坛、绿地、甬道、长廊环抱,组成了一副极为美丽的花园景观。段家楼地道全长5556米,约11华里,有13个出口,地道内设有指挥室、机要室等,分上中下三层,四通八达,纵横相连,且攻防设施齐全,被业内人士称为:“地下长城”。解放战争时期,朱德总司令曾在段家楼下榻。革命圣地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华北大学旧址
位于石家庄市正定县中山东路路北原天主教堂、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6医院内,同治六年(1867年)建。教堂现存建筑有天主教堂、神父楼、修女楼,另有碑刻两通,用来纪念日军侵占正定时为保护当地百姓而牺牲的神职人员。1948年8月24日,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校址便设在此处。天主教堂坐北向南,主体为典型的单层哥特式建筑,局部二层。上世纪六十年代其两侧原有的高起塔楼被毁坏,门窗已改为新式玻璃门窗,教堂内部装修有改动。神父楼(现称栖贤楼)位于天主教堂东侧,该楼为西式建筑,二层,面宽五间、进深一间前后带廊。1948年,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在此办学时,校长吴玉章及著名作家丁玲曾在此办公,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也是丁玲在此创作完成。该建筑除房顶、门窗及装修有部分改动外,基本保持原貌。修女楼位于神父楼南侧,该楼最初为教堂修女生活用房,1948年华北大学在此办学时曾作为学生宿舍使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深州兴隆寺(观音禅院)
兴隆寺相传为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所建,如果算到今天,已有一千九百八十多年的历史了。是深州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寺院。兴隆寺建成后,香火鼎盛,远近闻名,经过历代维修和扩建,规模越来越大,从山门算起,沿中轴线从南至北共有五座建筑,其中第四座最大,这就是大雄宝殿了,面宽约20米,进深约7—8米,瓦为绿色琉璃瓦,柱础直径约75厘米,大雄宝殿的废墟堆积有三层楼高,由此可见兴隆寺一定雄伟壮丽。根据这些情况分析,大雄宝殿可能超过20米,即六七层楼高。兴隆寺门前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运粮官道(德州到正定),来往的车辆较多,凡是过往车辆在此必须停下,把车轴上的油刮下少许,抹到石狮的嘴里,不然就会翻车,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抗战前夕。兴隆寺是在1853年被太平天国的军队烧毁的。太平天国的军队在深州驻扎半个月之久,他们确实骚扰过清辉头和大寺庄村。他们来到兴隆寺前,首先推倒门前的两通石碑,然后冲进院内,斩杀和尚,烧毁大殿,化掉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定州清真寺
定州清真寺定州清真寺,又名礼拜寺,座落在定州市中山中路与清风街交汇处,占地5255平方米。该寺始建于元代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为坐西朝东四合院式建筑,由垂花门楼、南北讲堂、正殿组成,经历代重修保留至今,其后窑殿仍然保留部分元代建筑形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砖无梁殿结构,2001年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清真寺正殿为主体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庞殿顶卷厦勾连搭形式。前庞高悬乾隆御书“开天古教”匾额,字体苍劲,正殿大门上方悬阿拉伯文匾额,-“清真言”。殿内外遍施彩绘,缠枝蔓草间套有阿拉伯-,色彩绚丽,层次丰富含蓄,令人叹清真寺俯瞰为观止。案精美,清真寺后窑殿面墙上有木制圣完,圣完图阿拉伯文与花朵交相辉映,这种圣完艺术装饰是民族化的伊斯兰教建筑艺术,为国内建筑艺术中独有。清真寺内保存着石碑四通,记载着该寺的兴衰。其中元至正年间的《重修礼拜寺记》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它包涵有四个全国之最: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涞水龙严寺塔
涞水龙严寺塔(原名:镇江塔),公布年代为辽代,位于涞水县城北偏西11公里的中水东村西,清水河东岸,俗称水东塔。据传,古时此地清水河常有山洪直泻,淹没庄田,为遏其患,修塔镇之,这里山围青翠,水度弯环、杨柳含烟、风景如画,因塔立其中,景色宜人。据介绍,该塔平面呈正方形,边宽2.7米,身呈棱台式,上下收分较小,为七层密檐式空心砖塔。塔高14米,从地平面至第一层檐辟一南向拱形券门,由汉白玉石雕刻而成,塔刹由八角形刹座及砖雕双层仰莲花瓣承托葫芦形塔刹。涞水镇江塔位于涞水县城北偏西11公里的娄村乡中水东村西,清水河东岸,也称水东塔。此塔平面呈正方形,边宽2.7米,身呈棱台式,上下收分较小,为七层密檐式空心砖塔。塔高14米,第一层为塔身,南向辟拱形券门,门楣由汉白玉雕刻而成,其上减地浮雕蔓草纹花边,内刻楷书“南无十方诸佛,南无万万尊菩萨,南元西方极乐世界”等字。此塔平面呈正方形,边宽2.7米,身呈棱台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4、洗马林城墙
洗马林城墙是洗马林堡的一部分,据史料记载,洗马林堡是万全右卫城(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辖五座军事城堡之一。洗马林堡修建于明宣德十年(1435年),隆庆五年(1571年)增修砖包,清乾隆六年(1741年)又进行了修缮。《宣大山西三镇图说》记载:城堡“周四里零六丈,墙高三丈五尺,底宽四丈五尺,顶宽一丈七尺”,马面分布四面,共16个。《宣府镇志》记载堡有“城楼二,城铺六。门二,南曰承恩,西曰观澜。”经历不同历史时期变迁和风吹雨刷,现洗马林堡城墙整体布局尚可辨认,城西北部城墙保存较好,底宽6—7米,顶宽1.5—2米,高8米。近些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县文物主管部门及时制定保护管理办法,并采取各项保护措施,使洗马林城墙得到了较为有效保护。下一步,将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聘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保护总体规划和具体的维护修缮方案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5、察哈尔民主政府旧址
察哈尔省民主政府旧址,西距北京175公里,人口30余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我国北方古老的塞外边城。宣化秦时为上谷郡,唐为武州,清朝改为宣化府,解放后为宣化市,1963年改为张家口市宣化区。这座三进四合院,原是1930年由天主教察、冀、晋、鲁四省五个教区联合在宣化城牌楼西街天主教堂(1902年用庚子赔款所建)东侧修建的一处“若瑟总修院”。这组建筑为砖柱带檐廊的砖木结构,中西合璧、布局合理、古朴典雅、整齐庄重。中院二层楼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门岗、檐廊也带有明显的西方建筑风格,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前院正房前后檐廊的清代平房建筑则更属罕见。当时的“若瑟总修院”,被人们称为“大修道院”,占用两个前院,招收易县、汾阳、洪洞、临清和宣化五个教区具有高中程度的小修道士。但是,随着日寇的铁蹄踏入宣化,1943年1月,日伪成立了蒙疆自治的宣化省,若瑟总修院被迫解散,院址改为伪省公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6、双塔庵双塔
双塔庵双塔又称太宁寺双塔,位于易县西陵乡太宁寺村西北1.5公里处的半山腰。现存双塔均为辽代建筑。南塔的创建年代是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北塔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创建于辽代,虽经明万历年间重修,但仍保存着辽代建筑风格。塔通高17.4米,分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塔座为须弥座,束腰部分每角置一力士像,每面分为两块,雕有祥云、蝎牛、蚯蚓、金鱼等图案。束腰之上为砖雕斗拱承托勾栏,勾栏也雕刻各种图案,上置仰莲座承托塔身。塔身第一层正面辟拱券门,门内有方形天宫,覆斗顶;正面两侧的斜面上各砖雕一菱形棂条的窗户。每角处均有一砖雕七层小塔,之上为砖雕五踩斗拱承托砖雕檐椽、飞椽等檐部,椽面为筒瓦捉节,角梁为木质,端部置禽兽、风铎。第二层以上檐部均为砖叠涩而承托檐部,各层檐均挂瓦置等。塔刹为二层仰莲承托宝光。南塔为六角三层密檐式实心塔,创建于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明万历年间重修。通高10.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渤海明珠温泉养生会馆
渤海明珠温泉养生会馆位于渤海国际会议中心西部,经营面积12000余平米,拥有9000平米的水上设施,是集温泉、洗浴、休闲、度假、会议、商务、旅游于一体的超五星级温泉度假胜地,是唐山地区最大的高端休闲温泉商务会馆。会馆贝壳状椭圆形的建筑造型独具特色,顶层采用目前世界最先进的膜结构材料,长短轴跨度之大,尚数国内首例。从空中鸟瞰,会馆及与其相邻的体育馆,大小子母贝壳形状相映成趣,蕴涵“水上明珠”的良好寓意。会馆拥有3000平米的标准温泉游泳池,所用温泉水均采自地下1500米的地热水资源,富含钾、钙、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常年保持34摄氏度的恒温,具有保健、养生、美容等功效,备受人们喜爱和推崇。走进这只超大的贝壳里面,生机盎然的绿色植物,线条流畅的温泉池,温度适宜的温泉水,让人不禁油然产生一种亲近感。渤海明珠温泉会馆,秉承亚洲温泉泡汤文化的精髓,以浓厚的温泉文化为底蕴,开发推出了温泉理疗、土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丁旺惨案烈士碑
1982年11月13日,正定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丁旺惨案烈士碑距县城13公里。原位于南楼乡丁旺村兴旺路与育才大街十字路口的西北角,2013年移至村北。碑为汉白玉石质,高4.5米。外建青砖碑亭一座,平顶,前檐置布瓦勾头滴水。碑首为透雕双龙戏珠,碑额正中阴刻楷书,正面为“为国捐躯”,背面为“虽死犹荣”。碑阳为七百余言的碑文,记载了13名烈士的功绩,碑阴刻烈士们的生平传略。1946年10月间,正定县二区武工队驻丁旺村。国民党匪军侦知后,于27日拂晓,调集正规军一个营和各据点地方-武装四百人配合,以15倍于我军的兵力包围了丁旺。武工队紧急部署,奋起应战,连续击退3次冲锋,毙敌30余人。敌人逼村民在前为其趟-,作活掩体。我方为避免误伤群众,被迫转入地道。敌军进村后,在叛徒指引下,排除-,截断地道干线。穷凶极恶地往地道点火放烟,在猪身上绑好点燃的硫磺,赶入地道,我方处境极其艰险。区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正定马家大院
1982年11月13日,正定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城内大十字街东行30米路北,清末民初建筑。据《马氏家谱》记载,正定马氏乃三国名将马援之后裔,明代自洪洞-县迁居真定府(今正定),世代以务农经商为业,到明末已是富甲一方的大户。据了解,现存较完整的马家大院是清末民初,马氏第十五代子孙马兆霖请山西五台县的工人设计施工建造的,在结构、造型上具有山西民居的特点。整座四合院布局严谨,做工考究,为正定城内典型的四合院式民居。马家大院原由五进四合院组成。现仅存三进四合院,南北纵深布置,总长70.5米,东、西宽13.65米,建筑皆为单檐硬山式灰瓦布顶。马家大院建筑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檐下柱顶石非常有特点,可分圆鼓式、荷叶墩式和八角式三种。圆鼓式柱础,就像一个个小型的常山战鼓,玲珑可爱;荷叶墩柱础,雕刻精美,叶边上卷,叶脉突起,为写实手法的民间工艺;正房前后檐柱的八个柱顶石做法更为复杂,八角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古宋城址
宋子县,战国时越邑,形成于公元前770年。《史记·燕召公世家》燕王喜四年,栗腹伐赵,王自将仿军随军至宋子。公元前228年被秦占领,始为宋子县。《剌客传》“秦灭燕,高渐离匿作于宋子,”即此。西汉初,刘邦封许瘈为宋子侯,宋子县升为候国;汉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废国复县,属巨鹿郡;王莽时,宋子县短时称为宜子,后汉废;北魏永安二年(529年)复置宋子县,仍属巨鹿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又废;隋文帝开皇初(公元581年)又置宋子县,属赵郡;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宋子县并入平棘县。宋子城遗址在今河北省赵县东北部,距赵县18公里的韩村镇宋城村,故城遗址东西长700米,南北宽550米,占地38.5万平方米,城墙高4米,底宽6-10米不等,最高处约4米。城址四周的田野里,分布着封土高大的几十座墓冢,1956年列为河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