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旅游
河北省文物古迹介绍
前西关商代遗址
前西关村距藁城市30公里,地处我市最北边,北隔木刀沟和新乐市相望,东靠无极县境,系三县交界处,处于北纬38˙32,东经114˙50,商代遗址在前西关村西南500米处,北1.5公里是滋河分支,俗称木刀沟。遗址原来是一大面积高大土台,四周逐渐下洼,当地人称其为“狗塔子”,并流传着一个历史故事:东汉光武帝刘秀发迹前曾避难于岗上洞穴之内,饥寒交迫,一义犬叼来食物让其充饥,救了他的性命,后来刘秀登基当了皇帝,不忘义犬送食物相救之恩,在此高台之上修建了一座砖塔,以示报犬相救之恩。这故事是当地传说到此处调查,土台铲平,未见砖塔遗址,也不见历史资料,无从可考。1975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行唐文庙大成殿
行唐县文庙位于河北省行唐县,始建于明天启五年(1625年),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四十六年(1707年)、六十年(1721年),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均有重修。文庙是设馔祭孔的场所,每年春秋两季,县府的主要官员,都要到文庙行“释奠”礼。学童入学和年青知识分子考中秀才后,也要到文庙行“释菜”礼。文庙建筑群以大成殿为中心,以南北中心线为对称轴,由南至北有:照壁(万仞宫墙)、泮池(泮池左右分别立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石碑。在清-取秀才的称“入泮”),泮桥(又名状元桥)、棂星门(为三间四柱的木牌坊)、前殿、东庑、西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左村古墓
左村古汉墓群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治西南约十公里的左村村南200米处。古汉墓群有三座古墓,村东南编号为一号墓,村西南编号为二号墓,村正南编号为三号墓。一号墓:位于左村东南方向约200米处,该墓在1976年冬社员平整土地时,无意中发现,曾出土文物有:拉链铜温酒器一个,铜镜4个,铜虎头灶一个,铜香炉一个,鎏金铜鼎一个,鎏金博山炉一个,鎏金长颈壶一个,共17件,现保存于邢台市文化局文物科,同时,还出土了残陶片,这些文物经省级鉴定为西汉时期的遗物。二号墓:位于左村村西南方向约150米处,1982年冬季社员拉掉封土,暴露出墓室两个,两侧北端墓室未动,西侧南端墓室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所药村壁画墓
所药村壁画墓位于望都县所药村东,京广铁路西侧。所药村壁画墓为东汉砖室墓。经发掘证实,是东汉浮阳侯孙程之墓。孙程,字稚乡,东汉宦官,涿郡新城人,安帝时为中黄门,给事长乐宫。安帝死后,他与王康等18人谋立济阴王。济阴王即位,封孙程浮阳侯,食邑万户,旋拜骑都尉,阳嘉元年(公元132年)拜奉车都尉,是年卒,帝追车骑将军印绶。此壁画墓为多室砖券壁画墓,座北朝南,由墓道、墓门、前室及北壁小龛等部分构成。墓道至后室及北壁小龛通长20.35米,中室及东西两侧室通宽14.74米。室与室相通处有短小的过道,室顶及壁画均抹有1厘米厚的白灰,各室均用方砖铺地二层,中部稍高。墓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井陉朝阳寺
井陉朝阳寺位于井陉县北正乡东南正村,西邻微矿工路,交通便利,2001年6月1日被井陉县民政局批准为佛教活动场所。据寺内碑文记载,朝阳寺先后于明朝嘉靖年及清朝嘉庆年间进行过重修。但由于年代久远、世事沧桑,寺内殿宇损坏严重,佛容失色、僧僚短缺,景况凋零。自1997年以来寺内各殿均已多次重修,如今朝阳寺建筑总面积现为635.66平方米,朝阳寺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大雄宝殿重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清道光十年重修。1999年4月再次大修,2006年5月重建,现建筑面200平方米,殿内正面3尊铜铸佛像,为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均高3.6米。铸铜护法2尊,分别是迦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药王寺
位于药王庙养生文化区,由辽宁王佛禅寺投资建设,投资1.2亿元,占地100亩,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大殿和斋堂等工程,二期建设天王殿、观音殿、山门殿等建筑。一期工程计划2013年6月底开工,2014年5月底完工。原址位于唐山市丰南区西南部(现东田庄乡),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七年,数百年香火鼎盛,神奇传说众多,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是此庙庙会,方圆数百里的人们云集于此,求医、问药、烧香还愿、捐款捐物,来此寺敬香者据签布记载涵盖7省18县。明末清初,翰林学院院士李来秀考取探花,执掌密云县知士,由于官场-,被他人顶替。李来秀看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植墓祠
武植墓祠位于清河县3公里处武家那村南侧。武公名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暮年尊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门淑媛,公先祖居晋阳郡,系殷武丁后裔后人,搬清河县孔宋庄(现名武家那村)定居,公幼年丧父与母祖依,衣食难济,少时聪敏,崇文尚武,尤喜诗书,中年中进士,官拜七品,与利除弊,清廉,公明乡民聚万民伞敬之,然悠悠岁月历历沧桑,名节无端诋毁古墓,横遭数劫,令良士贤妇饮恨九泉,痛惜斯哉。今侑葺墓室清淙正名,告慰武公以示后人,是为铭记焉。1992年冬,武家那村武氏族人挖掘了武大郎古墓。墓穴呈圆井型结构,是座悬棺墓,未发现遗物尚存。为缅怀先祖,武氏族人又对武大郎墓修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鹫峰山栖云寺
栖云寺坐落在河北省遵化市侯家寨境内的鹫峰山上,建筑年代久远,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从唐代初期开始,栖云寺便历尽沧桑,其间虽然迭经兴废,但始终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栖云寺究竟建于何时?史无明文记载。据明孝宗弘治四年所刻《重建鹫峰山栖云寺记》碑文称,寺之始建年代,“纤细莫能究”。在中台即舍身台的下巅,建有栖云寺,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据寺内碑文记载:该寺始建于隋朝,唐天佑年间重建,大辽期间重修。历史上曾经过七次重建,四次修建,距今以有一千三百余年。保存完好,古色古香。寺内两株参天老柏,老树新枝,苍劲挺拔。据传,两株老柏曾因听六世老祖讲经而得道成仙,距今以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符寺
元符寺位于成安县城西北18里之东二祖村村北(该村原属滏阳县、磁县。1945年后属成安县)。据《磁县县志》记载,元符寺始建于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在寺内建塔,安放二祖慧可大师灵骨。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昭义军监军使李朝正在塔前立碑。唐元复二年、宋嘉祜二年曾两次重新建塔。宋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饮赐寺名曰“广慈禅院”。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改今名。据佛教史籍记载,菩提达摩来华传经,不遇高徒而面壁九载。慧可立雪断臂而求真传,是为禅宗后第一代传人。实及修行办道之静地。历史上的元符寺,规模浩大,气势恢宏,呈三进院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响堂寺
南响堂寺南响堂寺位于古太行八陉之一“滏口陉”西侧要隘处(现在西纸坊村),由石窟、靠山楼阁、殿宇和古塔组成。据现存隋碑记载,始建于公元565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石窟现存7座,共有大小造像3700余身,刻有记年题记的有38处之多。石窟均凿于北齐年间,窟内外及附近岩壁上还有不少隋唐等朝代补凿的摩岩造像。寺内有宋塔、明清殿宇、百年古树。南响堂寺有石窟七座,随山势营造,分上下两层。下层“华严”和“般若”两洞形为支梯,中有方柱,后壁下凿有通道,以便礼佛时通行。龛内佛像虽遭破坏,但洞壁上佛典-仍清晰可辨。据记载,这些佛经有的历刻四年之久,字体方正,结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定晋岩禅果寺碑刻
定晋岩禅果寺碑刻位于武安市口上村寺沟。据碑文记载:定晋岩禅果寺始建于东魏高欢渤海王时期,后唐同光至天成年间(923-930年)重修,明正德十年发生火灾,寺院全焚。明正统、成化、嘉靖和清乾隆、道光、光绪、民国都有重修,寺院建筑约于1940年第二次毁坏。寺院建筑宏伟,气势磅礴,依山就势,均建于定晋山岩之下,是东魏至清末近千年间的佛教圣地。现禅果寺已废,仅有遗址和附属文物。其中的碑刻有:五代后唐千佛邑碑1通、明代张镜心草书碑2通、其他记事碑19通。还有明代三世佛3尊、三头六臂菩萨1尊、龙池佛1尊。其中后唐冲修古定晋禅院千佛邑碑,又称“透影碑”,立于北岩原禅果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裕陵
裕陵是清入关后第四帝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皇帝的陵寝,位于孝陵以西的胜水峪,始建于乾隆八年(1743),乾隆十七年告竣,耗银170多万两。裕陵明堂开阔,建筑崇宏,工精料美,气势非凡,自南向北依次为圣德神功碑亭、五孔桥、石像生、牌楼门、一孔桥、下马牌、井亭、神厨库、东西朝房、三路三孔桥及东西平桥、东西班房、隆恩殿、三路一孔桥、琉璃花门、二柱门、祭台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和地宫,其规制既承袭了前朝,又有展拓和创新。一、石像生设置8对,比其祖父康熙帝的景陵多了麒麟、骆驼、狻猊各一对,虽数量少于孝陵,但种类却与孝陵一样。二、裕陵大殿东暖阁辟为佛楼,供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龙门摩崖石刻
大龙门摩崖石刻位于涞水县九龙镇大龙门城堡西北0.5公里处,坐落在崇山峻岭之中。峡谷两侧群峰竞秀,断崖绝壁高耸入云,峭壁如削,谷中溪流激浪奔腾,景色尤为壮观。金、明、清各代均将此视为军事要塞,在峡谷东部尽头,建有城堡,历代官家均派重兵把守,是一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要塞,摩崖峭壁上刻有许多古代名人的诗词题咏,系当时巡防驻守关隘的武官留下的真迹。全峡摩刻20多处,最为醒目的是明万历乙酉年(公元1585年)都尉使兵部右侍郎,山东峄阳进士贾三进题写的“万仞天关”,字高2.7米,宽1.8米,气势磅礴,洒脱隽秀,堪称艺术珍品。其余各处题字均为0.6米-2米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福地遗址
北福地遗址位于河北省易县太行山东麓地区,史前时代属黄河下游地区。1985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专业和保定地区文物管理所联合组成的拒马河考古队,调查发现并试掘了北福地遗址。1997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发掘。2003—2004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北福地遗址进行了连续两个年度的正式发掘。北福地新石器时代第一期遗存的主要特征以直腹盆与支脚为典型陶器均为夹砂夹云母陶,不见泥质陶。文化面貌与容城上坡一期、磁山早期遗存具有许多相似之处,与燕山南北地区的兴隆洼文化也有一些相近因素,它们的相对年代应大体相当,属较早期的新石器文化遗存。一期遗存的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暖泉华严寺
华严寺位于暖泉古镇内,座北朝南,轴线上原有山门、天王殿、过殿、大雄宝殿,两侧有钟鼓楼、配殿、禅房等。由于历史原因,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已毁,其余建筑尚存。华严寺的建筑年代无史料考证,但在调查中当地老人说在大殿脊檩下原有木扁一块,上书-有“大明洪武三十二年”等字样。这与古建筑专家学者考证其为明代早期建筑相一致。因此,华严寺现存建筑为明代早期建筑,而且从其彩绘、天花图案来看,该寺应为皇家敕建寺院。华严寺雄浑壮观,精巧华丽,堪称蔚州禅林巨刹。华严寺历史上有“大寺前面佛爷镜,大寺后面青菜园”之说,现在寺后的青菜园早已不见踪影,但前面的“佛爷镜”(应是华严寺前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董仲舒祠堂遗址
“董仲舒祠堂遗址”位于枣强县王常乡后旧县村村西,始于明代,对于我们研究和探讨董仲舒儒学文化和明代祠堂建筑风格等提供了重要依据。董仲舒,枣强人,西汉经学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对《春秋》领悟深透。在继承发展传统儒学基础上。创立了新儒学。汉武帝采纳他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确立儒学为国家政治学说。从此开两千年封建社会奉儒学为正统思想之先河,历代封建帝王称他为“阐道醇儒”,世人称“董二圣”。他的主要著作《春秋繁露》、《春秋决事比》、《春秋决疑》、《举贤良对策》等。现董仲舒祠堂遗址上,保存有董仲舒保护室一间,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董仲舒石像,置于内。保护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冢子村古墓
汉墓,距离县城大约10公里。汉墓就是汉代的甘陵,我们这里又称汉墓为冢子。在现在汉墓的东侧有一个村,村名就叫“冢子村”。根据《广平府志》和《大清一统志》上的记载,汉代的甘陵在县东南30里。东汉第6个皇帝安帝刘祜的父亲刘庆和他的母亲,就埋葬在这里。刘庆曾经是皇太子。公元82年,东汉第三个皇帝刘炟废除了刘庆的皇太子,封他为清河王。从公元前203年开始,已经设立了285年的清河郡,也就遂改成了清河国。清河国的都城,就在汉墓南侧,当时汉墓这里是厝县。公元107年,刘庆的儿子刘祜做了皇帝。清河王刘庆死后,他的儿子刘祜追封刘庆为孝德皇帝,追封他母亲左氏为孝德皇后,又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家庄真像寺
真像寺位于石家庄桥西区南简良村,据传该寺建于汉武元年,初名引龙寺,北魏熙平二年改名真像寺,寺内有碑文记载建于唐·显庆元年,有张元帅者建佛殿三楹,后殿三楹,讲经堂五楹并左右两廊。如果记载属实,唐时寺院建制并不宏大,只属于中等寺院。原寺院占地四十余亩,殿宇五重,偏殿两座,土墙围绕,分别为天王殿三间,大雄宝殿五间,观音殿三间,金刚殿三间,法堂五间,大雄宝殿左右两侧有伽蓝·祖师两偏殿,天王殿左右时钟鼓楼。据说旧时在正定大佛寺大雄宝殿楼阁上可以看见二十余里外的真像寺大雄宝殿,可见真像寺大殿如此宏大。建寺也超出了碑文中的唐代规模。简良村在明代嘉靖年间遭遇洪水,简良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泰陵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公里,是清朝帝王两大陵寝之一,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此外还有3座后陵,以及若干座公主、妃子园寝。周界约100公里,面积达800余平方公里。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泰陵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占地8.47公顷,建筑历时有八年。内葬世宗雍正皇帝、孝敬宪皇后、敦肃皇贵妃等。泰陵是清西陵中建筑最早,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一座帝陵。泰陵作为典型的清式宫殿式建筑群,不但更注重以最完美的融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良舍造像碑
邢台市邢台县南良舍北魏阁顶披肩造像,建于北魏年代,高1.75米,宽0.9米,厚0.24米,有造像33处,1982年被河北省政府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碑正面为一以殿阁为主体的上下两层群体造像,碑身上佛神造像共计33个。所有造像造型神态迥异,有端坐的、打揖的、咏经的、闲逸的和飞天的等等。表现手法既有立体型、浮雕型,亦文有线描型,表现了高超、细腻、丰富的雕刻艺术。碑阴中下为魏碑体碑文,字数四五百左右,因大量文字剥蚀不清,难读成文,但部分字体尚清晰可辨.其中有这样的一些文字:“故太常卿扬州(使)君之玄孙□□□唯那□□□□昙和□□上胄□□隆洪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