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天津市旅游
天津市文物古迹介绍
仁记洋行
仁记洋行鸦片战争前夕在上海成立,天津开埠后即来天津开设分行,行址在英租界河坝路(今台儿庄路),由威廉·傅博斯(WilliamForbes)等人经营。八国联军侵华期间,该行遭到破坏。后依《辛丑条约》,得到一笔赔偿费,遂在英租界中街45号(今解放北路129~135)修建了新行址。英文行名也由Glbb.Liv-ingston&Co.改为WilliamForbes&Co,但中文行名未变。该行营业范围极广,进口商品包括轮船、火车、废报纸;出口商品包括古玩玉器、废毛、头发并代理各项代销业务,以及保险、海陆运输、招募华工等,从中收取佣金。天津仁记洋行在英、美各国都设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松寺普照禅师塔
万松寺普照禅师塔位于蓟州区官庄镇莲花岭村北盘山西麓,年代为明代。普照禅师宝塔在蓟县盘山万松寺,清康熙年间建造,由基座、塔身、五层密檐和塔刹组成,须弥座和出檐均以砖枋木斗拱承托,塔身转角均有浮雕幢塔,门窗砖雕十分精美。明代万历四年,普照禅师来此庵住持,念四字佛经,导人为善。明神宗朱翊钧,曾为此庵写了“清心”二字。清康熙皇帝赐额“万松寺”。并于康熙十四年,为正殿书“乐天真”匾。乾隆皇帝为殿檐题“慈育万物”额。2020年5月16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天仙戏园旧址
东天仙戏园旧址位于河北区建国道121号,年代为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2020年5月16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朝阳庵
朝阳庵位于蓟州区官庄镇东后子峪村内,年代为明代。朝阳庵传说是清康熙年间的僧人通道所建。原有前殿3间,后殿3间及配房数间,其柱为石材,别具一格。因对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开山结庐奉观士音于此。故名朝阳庵。至今已有约七百余年的历史了。2020年5月16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蓟县张家大院
蓟县张家大院位于天津市蓟县出头岭镇官场村,年代为清代。“张家大院”由张氏家族于清朝晚期建成,2013年被确定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虽然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吹雨打,但院落基本布局和大部分主体建筑仍有留存。大院体现了“聚族而居”和“家大业大,源远流长”的民俗和农耕社会建筑思想,对于研究当地民俗、乡土建筑以及农耕社会的生活状态,起到活化石的作用。由四座联排独立院落组成,张氏家族曾是当地集农、官、商于一体的大户人家。其建筑为天津、河北地方做法结合明清北方官式做法,并吸收借鉴了清代满族民居的部分特点,是蓟州乃至京东重要的民居建筑。2013年1月5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公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辛庄慈云寺
辛庄慈云寺位于天津市津南区辛庄镇高庄子村,年代为明代。津南区辛庄镇有个高庄子村,这是个曾经3000多人的大村庄,高庄子有两件事,为津南百姓津津乐道。其一,1908年,一位名叫李德清的富商,在高庄子创建了天津县范围内第一所“李氏私立小学堂”,揭开了天津农村新式教育的序幕而闻名遐迩。另一件更鲜为人知的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南开读书时,曾数次来高庄子排练戏剧和打篮球。另外,2009年村子搬迁后,该村现在尚存一座具有三百八十多年历史的古迹“慈云寺”。进入村庄后,由于村子早已搬迁,一片荒芜,远远的就望到了一座破旧的建筑——慈云寺。从外望去,寺庙墙体多处剥落、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诸庄药王庙
大诸庄药王庙位于天津市北辰区大张庄镇大诸庄村,年代为明代。据二普资料:明代始建,清代重修。原有前后殿和东西配殿,现仅存后殿,明三暗六,五架抬梁式,硬山人字脊,建筑面积180平方米,额匾提“有求必应”,楷书。通过调查,解放初期废庙兴学,后在“一平二调”过程中遭破坏,地震中东墙曾倒塌。现仅存的后殿长11.3米,宽8.05米。现庙宇因年久失修已荒芜废弃,四周杂草丛生。2013年1月5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紫竹禅林寺
紫竹禅林寺位于武清区河西务镇孝力村村西,年代为清代。据说在禅林寺座落之处,原为一个尼姑庵,后来颓废成墟,被北京广济寺改建为庙。所以乡间一直传说孝力禅林寺是北京广济寺的分寺,它的根在北京。此庙建成若干年后,逐渐变得破败不堪。后因住持方丈为皇家治病得愈,皇上受僧所请,遂拨帑银重修此庙。新庙竣工后,又御笔亲题敕赐慈航禅林匾额一块。此匾黑地蓝字,落款处有帝号干支,在前殿门楣上方一直悬挂到解放前夕。重修后的禅林寺,座北朝南,占地90余亩,远远超过了原有规模。庙之四周,圈有围墙,山门在东南角,门前置石狮一对。山门内有影壁,上嵌0-长转四字。寺内建筑全为砖木结构,雕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台头孙氏宗祠
孙氏宗祠,是静海县台头镇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之一,被列入第四批天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虽然历经八十多年的风吹雨淋,目前仍保存完好。据孙氏族谱记载,明朝永乐年间,始祖孙显义从襄阳府泗水县大理村迁至黄岔村定居以来,至今已600多年,传32世。目前有800余户、3000多人。孙氏宗祠始建于1926年,新中国成立后为供销社所借用。1998年,历时三个月的维修,维修后的孙氏宗祠,修旧如旧,虽然规模不大,但厚重、肃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津电话六局旧址
天津电话六局旧址位于天津市河北区月纬路11号,年代为1927年。2013年1月5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潘毓桂旧居
潘毓桂旧居是潘毓桂从鲍贵卿手中购得,位于民族路与博爱道交口东北角。二层意式风格建筑。建筑中部突出,正立面的对称感觉被加强,造型及空间处理极富特色,构图颇具文艺复兴遗风。是天津近现代住宅建筑中的杰出作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津普通中学堂旧址
铃铛阁位于红桥区南部,在西北城角,铃铛阁大街东端南侧,其原址现为铃铛阁中学。铃铛阁始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是稽古寺的藏经阁。主体建筑两层,砖木结构,雕梁画栋,庄严古朴。0-顶部屋脊房椽顶端系挂铜铃百余个,清风吹拂,铃声悦耳,距离0-二三里的人们都可聆听。天津民间流传俗语:“天津卫三宗宝,鼓楼、炮台、铃铛阁(gǎo)。”在普通市民的口语中,“铃铛阁”大有名气,而“藏经阁”这个正式名称却无人知晓了,民俗甚至把稽古寺及其藏经阁一律统称“铃铛阁”了。清光绪十三年(1887),天津知府在稽古寺内设立稽古书院。光绪二十年,附近木料场失火,殃及铃铛阁,建筑及藏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卢鹤绂旧居
卢鹤绂旧居位于胜利路403号,特点:意式楼房,主体两层局部三层,带地下室,欧洲古典建筑,风格简洁明确。胜利路的这处房子,原来的门牌号是北安道19号。卢鹤绂的五弟卢鹤纹说,这所房子的主人其实是他们的父亲卢景贵,大哥卢鹤绂在这座小楼里居住的时间并不长,如果一定要计算出日子来,“他住在那座小楼的日子总共也就一年多时间”。卢鹤绂1931年随父迁居旧意租界后,在天津河北省工业学院机电预科学习了一年,然后他从这里考入燕京大学物理系。就是从这座小楼里,一个翩翩少年最终成长为令世界震惊的伟大物理学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营天津无线电厂旧址
国营天津无线电厂旧址位于天津市河北区新大路185号,年代为1946年。抗战胜利之后,国民政府把当时的中央无线电公司重庆分厂迁到了天津,与接收的日伪时期在天津建立的几家无线电厂合并,组成了中央无线电器材公司天津分厂,并从美国引进了生产线。也正是从这时起,天津正式成为全国无线电原件的制造中心。“这个厂当时生产的‘RCA牌’‘飞歌牌’已经非常先进了,而它的旧址,就在河北区的新大路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央无线电器材公司天津分厂改名为国营天津无线电厂,成为津门最早的国营无线电企业。而再之后,它的名字就变成了津城百姓耳熟能详的“712厂”和“北京牌”,并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永泉旧居
王永泉旧宅建于20世纪20年代,为二层砖木结构独立式住宅,带地下室,建筑平面布局对称,外立面为混水墙面,外檐窗间墙装饰有方壁柱,建筑主入口门廊之上设有二层阳台,阳台和屋顶女儿墙装饰有宝瓶护栏,墙身上装饰有纹饰。建筑内部主入口门和木楼梯样式精美。该建筑院内设有祠堂建筑,祠堂内设有戏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袁克定旧居
袁克定旧居是袁世凯长子、原中央文史馆馆员袁克定在天津的旧居,该建筑坐落于当时的天津德租界司艮德街(SeckendorffStraße),建于1920。该建筑原为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西区委员会办公楼。袁克定(1878—1958),字云台,别号慧能居士,河南项城人,袁世凯长子。辛亥革命爆发后,受其父之托,拉拢汪精卫。后鼓吹帝制,帮助父亲袁世凯复辟。袁世凯死后,袁克定迁居天津隐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直隶全省内河行轮董事局旧址
直隶全省内河行轮董事局旧址位于天津市红桥区西沽小辛庄街19号,年代为1914年。2013年1月5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津市总工会第二工人疗养院旧址
天津市总工会第二工人疗养院旧址位于天津市河西区柳林路3号,年代为1956年。2013年1月5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官屯铁桥
唐官屯铁桥位于天津市静海县唐官屯烧窑盆村南8里,年代为清宣统元年(1909年)。宣统元年(1909)建,架于马厂减河上游,是津浦铁路旁的人行桥(疑始为津浦铁路上的铁路桥,后因铁路改道而废弃成为人行桥)。钢架,桥面铺木板,全长40米,宽4米。桥两端为水泥桥墩,平架两根钢梁,两侧立高4米的三角形钢架,构成方形框架。2013年1月5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河防潮闸
海河防潮闸位于天津市塘沽区海河入海口处,是一座泄洪、挡潮、蓄淡、航运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闸工程。其主要功能是将子牙河、大清河、南运河、北运河、永定河五大水系在天津汇流后的部分洪水经海河干流宣泄入海,并具有防洪排沥、挡潮、蓄淡之功能,是海河干流重要的水利控制工程。工程建成以来,担负着天津市排沥、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对天津市的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历史最大洪水:1963年8月28日洪水最大实测流量为1698m3/s,当时海河防潮闸8孔闸门全部提升至最高位置全天候敞泄。海河防潮闸的主体建筑物是天津市著名风景名胜之一,闸体两岸控制楼为仿古建筑,气势宏伟,庄严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