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赣州市 > 赣县区旅游
赣县区十大旅游景点
1、客家文化城
介绍客家文化城位于赣县,占地600亩。整体设计外方内圆,整个建筑风格即秉承了传统文化建筑理念,又结合了浓郁的地方人文特色,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客家文化建筑群,是一座展示客家文化的“大观园”,是一座客家人的“精神家园”。交通位于赣县中心地带,距离汽车站10分钟路程。江西赣州市
2、五龙客家风情园
五龙客家风情园位于赣州市东南部,与赣县客家文化城隔江相望,占地面积1380亩,其中水面300亩,绿林800亩,是由江西淦龙集团投资开发的一个以生态为主题,以客家为品牌,以龙文化为底蕴,集休闲游乐、旅游度假、会展科教、青少年道德培训基地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旅游胜地。走进五龙客家风情园,一派湖光村色,鸳鸯戏水,老树高墙的倒映在湖面,美丽的景致让游人放慢脚步,青山永在,绿水常流。人们会发现处处是山水,处处有风景。看天,行云如水。看山,山随水走,山黛如碧倒影水中。每一个镜头都让人流连忘返。登上了龙腾阁。登高远望,五龙客家风情园尽收眼底。龙腾阁模老仿古,漆壁釉瓦、雕梁画栋。开发者在这里镶上了竹艺根雕、奇石书廊,让游客赏之如同进入到艺术大观园里,文思涌动,滚滚诗章。从龙腾阁鸟瞰全园,你会发觉四栋别异建筑一字儿排列,那是中华文化之瑰宝,集客家围屋之大全,按1∶1建有:龙安围(仿福建永定土楼)、龙居围(仿广东梅州围笼屋)、龙汇围(仿江西燕翼围)、龙庆围(仿江西关西围)。五龙客家风情园地处赣州市章贡区沙河镇沙河大道,距市区0.8公里、火车站2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东邻贡江,与赣县客家文化城隔江相望。
3、夏浒旅游景区
湖江夏浒旅游景区位于赣县湖江镇赣江畔,规划建设总面积1612公顷,其中水域面积达669.5公顷,农用地81公顷,居住用地62公顷,道路用地14.5公顷,林地785公顷,总投资6亿元。景区为丘陵地貌,地形上属于河谷,景区内有千里赣江第一岛——桃花岛、有上演过清明上河图式繁荣的古村——夏浒、有赣江明珠——大湖洲。景区内人文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水陆交通便捷,在赣州市1小时经济圈内,从赣州中心城区至湖江夏浒景区约37公里水路,水运快艇快速便捷;从赣州中心城区经五云至景区约35公里,赣县城区经储潭至景区约26公里;厦蓉高速、绕城高速在赣县设有出入口;赣南大道、105国道、323国道、赣县通往湖江的沿江战备公路等共同构建了湖江夏浒旅游景区便捷的水陆交通网络,具有发展旅游的明显优势。主要景点:1、夏浒古村夏浒文化游览体验区规划面积362公顷,包括洲坪村及周边水域,主要功能定位是文化体验、度假休闲、商业空间,主要项目是主题酒店、仿宋滨水商业街、古宗祠群、十八花厅、码头、湖畔居地产等。夏浒的兴盛与客家人的迁徙史有很大关连,自汉唐以来,中原士族由于灾害、战乱及朝代更替等原因逐步向南迁徙。开始居于长江两
4、白鹭古村
白鹭古村至今保留着大量完整的明清古建筑,到目前为止,白鹭是江南保存最完好集中的赣派建筑,虽历经860多年的风吹雨打,依然保存有大小不等一定规模的堂屋,祠宇共69座。白鹭村位于赣南赣县东北角,接壤于兴国和万安,距赣州市约70公里。自南宋绍兴六年(1136)唐朝江南第一宰相钟绍京的第十六世孙钟舆迁居于此,至今已有880余年。悠久的历史让白鹭拥有了为数不少的“第一”和“唯一”:中国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以女士命名的女士祠,中国第一所希望小学,江南第一个村级民俗博物馆,故宫唯一一块遗留在外的金砖白鹭古名居是沿着鹭溪呈月牙形分布,而且村里的四条主要街道,极似一大大的“丰”字。白鹭名由,很有些诗意。1986年6月版的《江西省赣县地名志》载:宋绍兴六年,钟兴由兴国竹坝迁此建村。据谱载,钟兴夜梦白鹭,飞此栖息,遂以白鹭为名。能以如此美妙的故事来说明祖地的名由,至少可以说明两点,一是族谱中第一个提出这种说法的人很有文化、很有想象力,二是表明白鹭村人对自己的家乡是何等的挚爱。白鹭人对家乡的挚爱在这几年白鹭的旅游业开发中得到再次升华,许多老故事、新传说纷纷出炉。其中关于钟兴选择这块地做祖地的说法有了新内容。
5、赣县宝华寺
宝华寺系佛教大丛林中之古刹,位于赣县田村镇东北边境的东山村,与兴国县永丰乡李树下村之交界处。据《赣县志》记载:唐开元年间,马祖禅师到龚公山传播禅法,为开山祖师,后历代高僧在此传经诵佛,为赣南佛教圣地。该寺建在群山环绕之中,清净幽雅,风景独特。今存三殿,雄伟庄严。寺内有十大宝:大宝光塔、出木井、古鼎锤、千人锅、龙泉井、千年杏、千年柏、千年松、四方竹、灵照女莲。宝华寺在中国佛教发展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自从马祖在宝华寺建佛教丛林(俗称佛学院)开始,僧人就不再受颠沛流离之苦,才使得佛法在中国大地上有发扬光大,深入人心的机会。宝华寺佛学也因此源远流长。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的佛教与宝华寺皆有缘源,其佛教人士每年都会专访宝华寺。主要景点1、出木井。传说此井位系马祖率众侍所穿。井深三十余米,井底与万安县良口圩赣江相通。马祖在龚公山建禅堂时,井中自动出木,取用一根又升上一根,如此升取不绝,直至禅院竣工还剩一根留在井中,故此被后人称之为出木井。唐元和十四年(公园819年),宪宗为西堂智藏敕建玉石塔时,此井被玉石塔所覆盖。2、大宝光塔,俗称玉石塔。唐宪宗伟智藏禅师所建,并追封大宣教禅号,至唐穆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江西客家博物院
江西客家博物院由客家文化城、名人园、民俗园(一城两园)组成,景区位于贡江之滨的赣县县城城南新区,它把悠久的客家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有机溶为一体,主题突出、意境深远、色彩绚丽,是一个集防洪、观光、休闲、运动、游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人文景区。“一城”,即客家文化城位于赣县县城的东南面,南依逶迤而过的贡江水,对望风水祖师杨救贫隐居地杨仙岭,远眺赣南名山峰山,山、水、城相互映衬,是一个得天地之灵气的风水宝地。文化城整体设计外方内圆,整个建筑风格既秉承了传统文化建筑理念,又结合了浓郁的地方人文特色,她集祭祀庆典、文博展览、商贸活动、休闲娱乐为一体,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客家文化建筑群,可谓客家文化之聚焦,是一座展示客家文化的“大观园”,是一座客家人的“精神家园”。客家文化城是十九届世客会的重要参观点之一,中国(赣州)客家文化节主会场,中国客属第三届恳亲联谊大会主会场。城内包括客家宗祠、太极广场、杨公祠、艺术长廊、客家博物馆、风情街等主要点。“两园”,即名人园、民俗园背枕青山、腰缠玉水,江边古木参天,自然景色十分优美。围绕县城滨江十里岸线林荫如盖的成百棵古榕树进行重点开发和保护,每棵古树既
7、石船山
相传很久以前,虔州贡江上行二十华里的地方有座大山,名叫石船山,山顶有条石船,千年-成精,船精在张天师家讨骗了一把扫帚作船舵也作为通行凭证,这条船精要离开此山,必须涨到淹没虔州的洪水方能航行。此事被道教第一传人杨救贫得知,他启奏玉帝后,便派雷神下界,五雷轰顶把船精劈成两半。贡江两岸的万民百姓和虔州城幸免了这场灾难,为了纪念这位拯救万民的杨大仙,众百姓把石般山改名为杨仙岭,并在山中建起一座杨仙庙,天天有人烧香供奉,好不热闹。话说杨仙岭有个义源洞,居住着许多村民,土地本来就不多,雷劈石船精时,所有良田又飞来满田满段的石头,当时石头落在田中,象火球一样在田里烧了三天三夜,害得种田人种什么丢什么,村民无法谋生,许多人远走他乡另谋生路,热热闹闹的村庄,变得荒凉冷落,仅留下钟勤老大爷和其它三四户人家。钟勤老大爷是个硬汉,虽然田里颗粒无收,吃野菜树根仍呆在村里,每天带着妻室儿女在田里捡石不止。有一天,杨救贫路过此地,看见山上香烟缭绕,好不热闹,山下炊烟断续,好不荒凉。他收住云头,降落下来,变成一个老叟,走来向钟大爷向道:“请问老大爷,山上香烟缭绕为了何事?”钟大爷道:“你老有所不知,上界神仙杨救贫炸了
8、蒋经国先生旧居
蒋经国先生于1939年3月来到赣南,故居是1940年蒋经国主持兴建的仿俄式砖木结构建筑,面积为170多平方米,平面呈凸字形,鱼鳞板墙,板瓦屋面,该建筑保存完好,为赣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蒋经国先生旧居,虎岗位于赣州市东北郊,原为一片黄土冈。蒋经国先生主政赣南时,于1943年6月在此创办了“中华儿童村”。儿童新村依山临水,建筑物错落排列有1公里长,村中儿童最多达1000多名,其中多为抗战时间无家可归的难童。1945年2月日寇进犯,赣州沦陷,儿童新村停办。“中华儿童新村”是民国时期的一处重要史迹,现虎岗保留有大部分当年儿童新村的建筑物,计有坊式山门、村公所、迎宾馆、小会场、蒋经国先生旧居和3栋教室、8栋宿舍。对这些建筑物,人民政府已予以妥善保护,将其公布为赣州市文化保护单位。景点位置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花园塘1号
9、船埠新村
船埠新村地处赣县南塘镇南部,麂山脚下平江河畔,距离市中心赣州35公里,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船埠的地形就像一条行驶在平江的船,加之先前又是周边商品贸易集散地,故此地命名为“船埠”,自明朝万历年间开基以来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小村虽历经几百年的风雨沧桑,但依然保持古风古貌,村内古树苍翠欲滴,处处风景秀丽,村民安居乐业,人人和谐相处。自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以来,船埠村抢抓机遇,利用自身优美的生态环境资源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优势,紧扣时代要求,把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在一起,赋予传统文明新的时代内涵,展现现代文明的新气息,把船埠古村打造成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的新村。生活富裕村:自2009年新农村建设启动以来,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按照“生态、文化、旅游”新村的工作思路,结合麂山旅游开发,着力打造登麂山、品佛教文化,游船埠、享农家乐趣的精品旅游线路,新建农民休闲广场、社区活动中心、“品绿轩”农家乐、竹牌坊、打造垂钓鱼塘7亩、规划建设2000亩新型农庄、规划建设占地5000平方米体现客家风情的和乐居新户型16户、改造新户型25户、因地制宜发展甜叶菊和蔬菜两大产业,实现户均种1亩
10、契真寺
契真寺,坐落于赣县田村圩镇中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汉朝古寺。契真寺初名“弃假寺”,后名“契假寺”,复改“契真寺”。现契真寺罗汉殿佛座中有五言诗云“汉代弃假寺,唐代易契真”的记述;寺内藏古联“汉朝契假寺,秦代天丛山”亦可知寺名的沿革。弃假寺初建于田村村北的天丛山。建寺初期非常简陋,香火不旺。汉代有十八儒生投宿于寺,遗下十八真经,即现存的十八部《佛名经》,香火始转旺盛。至唐,迁建寺于田村街市中心的铜锣窝(即今址),始改名为“契真寺”。寺自唐而来,几经沧桑,经历代修复、扩建,至民国初年有大小殿宇18座,占地9.85亩。传说汉代有十八儒生投宿契假寺,及曙,寺物如故,而亡其人,唯遗佛经十八卷。以人数与经数皆为十八,遂名《十八罗汉经》。又因其有灵瑞之光又名《瑞经》。明朱多炬有《瑞经记》,清顺治十三年(1656)李元鼎撰《募建瑞阁疏》,康熙时黄汝铨《佛名经应祷记》、陆长春《香饮楼宾谈记》等对十八儒生遗经的传说均有详细记述。自寺藏《十八罗汉经》后契真寺的知名度逐渐增大,唐朝已成为江南名寺。按传统,契真寺每年有两次佛事活动。一是农历六月初六的晒经盛会;二是农历八月初一的罗汉盛会。传说,唐末契真寺火灾,十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部赣县区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