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赣州市 > 龙南市旅游
龙南市十大旅游景点
1、小武当风景名胜区
小武当风景名胜区位于赣州市龙南县境内,规划总面积30.8平方公里,由武当和关西两个片区组成,包括武当峰、玉笔峰、棋棠山、关西围4个景区和燕翼围、太平桥、乌石围、蔡屋古榕4个独立景点。小武当风景名胜区以丹霞峰林地貌景观和赣南客家围屋文化景观为主要风景资源特色,景点分布集中。风景名胜区内丹霞峰林沿105国道展开,绵延十里,形成国内有代表性的丹霞峰林长廊景观。关西新围、燕翼围等围屋保存完好、规模宏大、功能丰富,是赣南客家方型民居的典型代表,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小武当山位于距龙南县城45公里的赣粤两省交界处,是融丹霞石林风光和佛教文化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主峰海拔864米。小武当山西侧有105国道横贯全境,距广州220公里。一座座屹立的山峰,在温煦阳光的照耀下,排如剑戟的丹霞石林显得更加灿烂。踏着上山的石阶缓行,仰视群峰,磅礴之凛然,那些嶙峋挺立的石峰,如天兵天将下界临凡。耸峙的主峰惟妙惟肖地形成了凌空而来的双象;怪峭的山石化为吞山的金龟;“情侣峰”犹如一对久别重逢的情人,相依相偎,互诉思恋情肠;“将军峰”下五个楚楚动人的仙女,身披云雾编织的霓裳,正为王母娘娘叩拜祝寿;天开一线、
2、关西围景区
景区位于龙南县关西镇境内,距离县城25公里,由开基祖徐有翁带领子孙于南宋初年从江西泰和辗转迁入关西,距今有近千年的历史。古村位于关西洞的小盆地之间,中央有一条南北流向九曲十八弯的关西河,青峰东立、古塔西护、东山南耸、关水北流、山环水抱,天然形胜,面积约3平方公里。村中现有保存完整的关西新围、西昌围、鹏皋围、福和围、圳下围、田心围等,如众星拱月般连成一片,且每座围屋各具特色,是一处保存完好、体现了赣南各个时期围屋建筑风格和特点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景区核心关西新围,是国内发现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功能最为齐全的客家方形民居,是客家人传颂的九幢十八厅的宫廷式建筑,被誉为“东方的古罗马城堡,汉晋钨堡的活化石”和“散落在民间的皇宫”。关西新围始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占地2.7万平方米,有建筑20栋,建筑面积7898平方米。围内有祠堂、厅堂、内花园、戏台、小花洲和梅花书院。燕翼围建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围屋四层,平面呈“口”字形,占地3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741平方米。围屋四角设有炮楼。关西新围,是关西名绅徐名钧所建。徐名钧在兄弟中排行第四,故又称老四。徐老四曾经营木材生意发了
3、虔心小镇
龙南虔心小镇景区(ChanTownScenicArea),位于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临塘乡东坑村,景区入口位于105国道边,距大广高速公路龙南南出口13千米,距龙南站26千米。龙南虔心小镇景区地处九连山边缘带,平均海拔600米,坐拥10万亩竹林,万亩有机茶园,负氧离子每立方米高达11万个。龙南虔心小镇景区包括樱花谷、镜心湖、沐心谷、虔心院四大核心景区,主要景点有观景台、虔茶文化馆、土窑鸡坊、腐竹坊、榨油坊、酒坊等。总体规划10万亩,是集虔茶文化、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健康疗养、商务会务、农副产品、传统工艺、农事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度假体验基地。观景台观景台位于龙南虔心小镇景区中心茶山之上,观景台有百米来宽。观景台下,有古道环绕。虔茶文化馆虔茶文化馆位于龙南虔心小镇景区中心,文化馆集展览、购物、品茗为一体,展示虔茶历史文化墙、虔茶与历史名人、虔茶之源、虔茶之诗、虔茶之品、虔茶之承。土窑鸡坊土窑鸡坊是一座仿宋代山间名居建筑,从腐竹工坊沿着木质长桥往下走即可到达。土窑鸡坊里面有数个土窑,是以具有特殊泥土异香的制窑专用砖块建成,炉膛内里温度时刻保持800摄氏度。腐竹坊腐竹坊位于龙南虔心小镇景区中心、土窑
4、龙南栗园围旅游景区
神奇的栗园围八卦巷建筑规模宏大,风格迥异,生活设施布局科学。围屋四周为长789米(2366市尺)、高4米用毛石精工砌造而成的围墙,按八卦演化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均建有围门,四周角落遍布有12个炮楼。围内主要建筑布局以纪缙祖祠、栊梃厅厦、梨树下厅厦、新灶下厅厦(一祠三厅)为核心。在栗园围的“一祠三厅”东侧,有长1500米的八卦巷。这些八卦巷以纪缙祖祠为中心,反映八卦的原理,有生门也有死门;在古代能够防止土匪或者盗贼,熟悉的人可以四通八达,外人闯入围内则容易进入死巷,围内主人可以轻而易举将其擒拿或者消灭;这些八卦巷有上巷、下巷之分,迎亲嫁女等“红事”走上巷与“一祠三厅”相连,生人故世等“白事”则走下巷。这些八卦巷虽然弯弯曲曲,但是水沟可以相连,暴雨天气也不容易造成水灾;虽然巷道狭窄,但是能够满足古代建筑采光要求;虽然是古代建造,但是仍能够现代人的大部分要求。实为罕见和奇特!栗园围始建于弘治辛酉年(1501年),为明代五品大员李清公所建,是龙南县最大的客家围。其状为八卦围,周长789米,面积68亩,墙厚0.6米,2层,按八卦演化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均建有围门,四周角落遍布有12个炮楼
5、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南岭山麓赣粤边境的龙南县境内,因环连赣粤两省九县并有99座山峰相连而得名。是我省唯一加入中国生物圈的自然保护区。在21300公顷的土地上,森林茂密,原生性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密布,古老孓遗植物繁多,既有与恐龙同年代的粗齿桫椤和被称作为活化石的银杏,又有白垩纪残遗植物南方红豆杉和竹柏。境内群峰起伏,峡谷幽深,气势雄伟,森林景观、人文景观、客家风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环境优美,生物多样性丰富,分布有高等植物2796种,鸟类226种,森林昆虫1404种,并以绿色、阳光、森林景观见长,其自然环境和自然风景资源独具特色,自成一体。九连山为我省面向港澳台的南大门,距广州270公里,赣州210公里,105国道穿越全境,京九铁路横跨县境,交通便利、快捷,从繁嚣的城市到达一个安宁极富特色的“世外桃源”,还不到半天时间,具有极强的旅游时空效益和经济区位优势。九连山自然保护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富饶的自然资源,其绮丽奇秀的森林风光,清新幽静的山水美景,四季宜人的自然气候以及丰富多彩的动植物资源,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考察研究的理想场所,同时,这也是人们日益向往的生态旅游胜地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
6、关西新围
位于江西省龙南县关西镇新围村和杨村镇鲤鱼寨,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两座大型土堡。其中,关西新围始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占地2.7万平方米,有建筑20栋,建筑面积7898平方米。围内有祠堂、厅堂、内花园、戏台、小花洲和梅花书院。燕翼围建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围屋四层,平面呈“口”字形,占地3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741平方米。围屋四角设有炮楼。关西新围,是关西名绅徐名钧所建。徐名钧在兄弟中排行第四,故又称老四。徐老四曾经营木材生意发了大财,后又开药铺、当铺,资产越滚越大,成为一方富豪。因为子女增多,原居家围屋日显拥挤,于是耗资百万,费时十多年建造了这幢围屋,因未正式命名,与老围“西昌围”相对映,俗称为“新围”。关于关西新围,有下面这样一个故事。关西新围占地总面积7700多平方米。依山傍水,绿竹、池塘、农田、蓝天交相辉映。新围呈正方形,长宽均为88米。围墙高约9米,墙厚2米,围屋四角各建有一座15米高的炮楼。俯瞰关西新围,其整体结构像个巨大的“回”字,中间的“口”字部位,是围屋的祠堂。这祠堂是围屋居民的“圣殿”,是围内建筑档次最高、装饰最华丽的地方,以其作为中轴线,将围内建筑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赣南围屋
赣南围屋构成了奇异的客家民居人文景观。据万幼楠考察研究:围屋,顾名思义即围起来的房屋。其外墙既是围屋的承重外墙,也是整座围屋的防卫围墙。其大门门额多有如磐安围、燕翼围、龙光围等题名。赣南围屋产生于明末清初,尚存500余座,主要分布在龙南、定南、全南以及信丰、安远、寻乌。大的占地面积万余平方米,而最大的龙南栗园围竟达37000平方米,小的五六十平方米。从平面上可分口和国字形成两大类。其形制多是方围,也有部分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形的。结构形式则既有三合土、河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砌垒的。尚存最具代表性的围屋有龙南关西的新围、杨村的燕翼围、桃江的龙光围、安远镇岗的东生围、定南鹅公的田心围等。赣南围屋是古代集祠、家、堡于一体,具有鲜名防卫特征的坚固民居。围屋外墙厚1米(燕翼围墙厚1.45米),高三四层,四角构筑有朝外和往上凸出的多样的碉堡。为消灭死角,有的在碉堡上再抹角悬挑单体小碉堡。围屋顶层设置排排枪眼炮孔。门墙特别加厚,门框皆用巨石制成,厚实的板门还包钉铁皮。板门后多有设闸门,闸门后还设重便门。门顶还设漏以防火攻。除少数大围外,一般只设一孔围门。围屋顶屋多为战备用,并取墙内侧2/3墙体
8、西昌围
西昌围,是关西新围创建人徐名均(俗称“徐老四”)的祖居地,是其祖辈、父辈及其兄弟们逐渐建起来的一座不规则形围屋,位于关西新围的东北部,直线距离不到500米。西昌围,俗称“老围”,是因徐氏家族经营木材生意时,船号和木头的烙印标记均为“西昌号”故名。总占地面积约5257.6平方米,主要由立孝公堂(立孝,即徐立孝,徐名均之父)、祠堂、六大伙厅(徐立孝生六子,这一组房屋属六个儿子共有房,故名)三幢主体建筑,以及名增(老三)、名均(老四)、名植(老五)三房后裔的住房组成。相传围屋是建在徐家的风水宝地蛤蟆形上,因此,围屋的形状也如同蛤蟆。由于西昌围是经几代人逐渐建成的,因此围内建筑各成独体,没有统一规划布局,呈现杂乱无章的状况。根据实地调查访问资料和对建筑的考察情况分析,可能是先有围内的部分建筑,后来随着安全需要,再围建四周围墙、围屋、围门楼和炮楼的。围内现存建筑早晚关系大致是立孝公堂,可能建于明代末期,然后是祠堂、六大伙厅、观音厅、围门楼、炮楼、名植裔房、名增第四子裔房,其它房屋。西昌围是关西新围的祖屋,也是整个新围村最早的民居,它与新围遥相呼应,建筑形式虽迥异,但建筑文化和社会文化又紧密相连,
9、龙南龙头塔
龙头塔位于龙南县与全南县交界处的龙头山峰顶,传说为现龙南镇龙州村黄姓人牵头于清朝末年所建的一座风水塔,建塔的目的一说是因当年桃江龙头滩河段一带较为复杂,多为暗礁险滩,峡高浪急,有水妖作怪,经常发生翻船覆排的事故。龙南古八景之一---龙头雪浪,即指龙头滩喘急的浪花飞溅在岩礁上如莹白的雪花飘洒。为镇邪辟妖,保佑过往船只的安全当地人们筹资建起了龙头塔。一说是龙头山为龙南县城水口,龙南县城是一个形胜之地,风水非常完美,桃江北边的高山阻隔了北来的阴气,南岸连绵的山峰又没阻挡南来的阳气,从群山间蜿蜒而至的渥江、濂江、桃江三江在县城附近的龙州汇聚,象征上游的河水将财富源源不断地送进龙南的怀抱。为避免江水把财富匆匆带走,于是,在水口处的龙头山巅建造龙头塔犹如一把钥匙,闭锁水口,能锁住当地的人才及财富不外流,弥补“江水东流”的风水缺陷。龙头塔高约25米左右,分为七层,为正六角形砖石结构,层高从底层3.8米依次往上递减,底层外墙每边长为2.9米,内空边长为1.1米,塔基墙厚1.6米,底层开有拱门一座,座北朝南,门高1.8米,门宽0.6米,可容一人进出。龙头塔外墙也为石灰漆刷,通体雪白,因年久失修,塔外墙剥
10、关西塔
在龙南县城东北面距县城约二十公里的关西镇,有一座清代早期所建的关西塔,关西塔耸立于程口、邹坑两村交界的田螺坑尾山顶上,因为建塔的缘故,当地群众把山称之为“宝塔山”,宝塔山是典型的笔靠山。关西塔是一座六角形、外砖内木结构的风水塔,通体为红褐色,塔高五层,逐层缩小。第一层为封闭式,边宽3米,对边距离约6米,高2.5米,无门无窗;第二层高2.3米;第三层高2米;第四层高1.7米;第五层高1.5米。塔高10.5米,塔顶装有铁制避雷器,成“Ф”形,层与层之间有交错飘出约20公分的双层平卧斜檐角砖。从第二层开始每面都有拱形门,其中有一扇为通透拱门。塔中原来架空有梯,可攀登至高层,今已损毁。此塔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第二层拱门上的有一行阴刻碑文清晰地记载着:首事徐北圣、头人徐洪榜、塔师朱文帮、塔师王左文。建造此塔原因有两种传说:一说关西徐氏宗祠大门正朝田螺坑笔架山,可惜中间山峰过矮,为了弥补此缺陷使风水,徐族人便建塔以补此缺憾。另一种传说是关西古代曾有--作祟,当地百姓多次请僧道作法驱邪只能暂时镇之,难以根除,后来一游方道人来到关西见邪魔常惊扰百姓,便让当地人建一宝塔,然后画一神符瞩于塔成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部龙南市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