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楼崮,又名石牟山、石楼山、屋楼山,位于莒县城东8公里,海拔473米,面积3平方公里。雍正《莒州志》记载:“屋楼山在州东二十里,石径巉岩,望之如楼观。”远望若楼若屋,故有屋楼崮之称。《战国策•齐策》记载的“城阳山”即指此山。山下的“重修福慧庵”碑记云:“屋楼崮峰峦叠翠,浮图插空,如楼阁状。厥维震方属春,春气南动,山光秀丽,若先漏其景,也曰屋漏,为其能漏泄春景也。”屋楼崮史书所见,典籍颇多,《通志》和《绎史》、《太平御览》均以有巢氏所治的石牟山又名屋楼山或屋楼崮,是巢楼之制始起的地方。古有谚云:“浮丘文,马鬐武,屋楼崮上住巢祖”。以此可证,有巢氏居屋楼之说,乡人皆知。屋楼崮由三峰组成:南大崮、中二崮、北三崮。其北麓陡险,峭壁如削,或谓康熙七年大地震时所形成。西南麓有壁峰挺立,高10余米,峰壁底端岩隙中涌水若泉,清而甘冽,终年溢而不涸,浅而不冰,下注为潭,俗称“神泉”。山阴多有“沃壤土”,褐色,轻如灰,是多年积叶枯草沤腐而成,为盆植花木的优质土壤。屋楼崮山不高而突兀,远观似楼塔耸立,平地挺拔。山上景观颇多,引人入胜。主要景观有:屋楼山寺、藏经洞、神砌石、日晷台、醒狮吼日、一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