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恩施州 > 宣恩县旅游
宣恩县十大旅游景点
1、狮子关旅游区
湖北省宣恩县狮子关旅游区位于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景区整体由三段峡谷围合而成,峡谷内洞穴、象形石、瀑布等景点遍布其中。景区分为干峡谷观光带和水峡谷观光带,又名“鸳鸯峡”“雄雌峡”,有廊桥遗梦、猕猴水寨、狮吼瀑布、狮子口、金猫冲关、雄狮护关、一线天、狮吼岩、天坑瀑布等几十个旅游景点,自然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廊桥遗梦又称水上浮桥,从上方俯瞰,蜿蜒的浮桥横亘在水面上。
2、宣恩伍家台乡村休闲度假区
伍家台乡村休闲度假区位于宣恩县东北部,由茶花谷、贡茶广场、贡茶山、龙洞湾、昌臣故里、浪漫茶海六大游览区组成,有昌臣湖、三泡泉、茶神台、乾坤壶、神龟山、狮子山、虎突泉、珍稀树考、涌天香十大景点,设有七彩茶道、隆恩茶道、云中茶道、天香栈道。景区内有特色浓郁的茶家乐,可体验开放式乡村生态文化。伍家台贡茶文化旅游区位于209国道与232省道交汇处,距县城18公里,距恩来、恩黔高速公路入口12公里,距恩施火车站、恩施机场40公里,属恩施州城半小时旅游经济圈。2008年以来,宣恩就确定以伍家台村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7个村,着力打造万亩生态茶园产业带,全力推进农旅融合、茶旅融合、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伍家台贡茶园”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伍家台贡茶制作技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伍家台村获得“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荆楚最佳景观奖”等荣誉称号。经过几年的重点打造,一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点、全开放型生态文化旅游区正逐步成型,已然成为全县出口创汇、茶企增效、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3、上好硒博园
恩施因“硒”而独具魅力,随着宜万铁路、沪渝高速公路、恩来恩黔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掀开了宣恩及整个恩施州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新篇章。近年来,依托硒资源,着力在硒产业上做文章,把硒资源开发利用作为州域经济、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来谋划和推动,硒产业已成为最具潜力的新增长点。上好硒博园选择落户宣恩,正是看到了宣恩优良的投资环境和全恩施州硒产业发展的光明前景。上好硒博园由广东上好集团投资兴建和管理,是第二届中国硒博会分会场,园区规划5万平方米商铺区。硒博园首创硒文化产业概念,以硒文化体验中心带动硒产业发展、硒文化建设、硒产品流通等。硒博园通过全国连销总部、电子商务总部、生产商展示总部3大营销中心,及电子商务、展销交易、检测认证、品牌孵化4大平台,立足武陵山区,面向世界,兼顾线上线下产品销售,利用万余终端,打造硒产品流通平台。
4、土家族吊脚楼
土家族在历史长河中是一个既古老而又最年轻的少数民族。其居住形式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古代,土家祖先使用粗笨的石器,过着十分简单的采集经济和渔猎生活时,生活方式也是“男女杂游,不媒不聘”。吃的是“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嬴龙之肉”。穿的是“未有丝麻,衣其(禽兽)羽皮”。住“上古穴居而野处,冬则居营窟,夏则居甑巢”。他们长期生活在穷山恶水之中,居住环境十分恶劣。其典型民居——吊脚楼,既是土家先民长期同自然斗争的结晶,又是对他们坎坷命运的真实写照。一.土家吊脚楼的演变据考证,土家吊脚楼的起源和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唐宋以前;唐宋至清末;民国时期;建国以后。1.唐宋以前。在这一时期,封建王朝对土家地区基本谈不上管束,土家先民还处于半原始时期。生产靠刀耕火种,生活是衣不避体、食不果腹,相当一部分还处于原始狩猎状态。其“住房”是由树枝树叶搭建的“三稳*”,又名“窝屎棚”,遮风避雨功能很差,如遭遇豺狼虎豹的袭击,只能坐以待毙。当时,他们与自然抗争的能力还很差,尤以野兽蛇蝎对他们构成的威胁最大。为了摆脱它们的威胁,土家先民便在深山老林中用树的枝叶和藤条在大树腰上扎结为屋,上可以利用树叶遮风避雨,下可以
5、锣鼓圈岩溶石林
锣鼓圈岩溶石林地处湖北省鹤峰县西部,与宣恩县雪落寨林场相连,南与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邻。鸦来省道横穿东西。距县城32km,总面积约10km2。境内山峦起伏,支蔓交错,沟壑纵横,落差大、切谷深。四周群山环抱,岩峰林立,溶洞天坑密布。特别是以锣鼓圈为核心的天生石桥、石林壁峰一线天、石大迷宫、燕子岩、双狮迎珠、摩芋口的骏马林以及土司古战场等景观著名,形成特有的岩溶山地景观和独特的山地生态气候区。奇特的岩溶石林面积2km2,怪石林立,星罗棋布,石木参天,错落有致,石林与森林融为一体,交相辉映,悬岩峭壁上布满圆型盘石,似锣鼓,故名锣鼓圈。由于锣鼓圈内相对高度大,受地域小气候的影响,其气候特点为春暖冬寒,夏季温和,秋季凉爽,春迟秋早,潮湿多雾,四季分明,小气候明显,雨热同期,光照条件好,降雨量充沛。独特的小气候适宜多种植物的生长及野生动物生存繁衍。共有木本植物81科、289种。主要代表性物种有光叶珙桐、银鹊、水青树、鹅掌楸等。野生动物共有兽类28种、鸟类68种、爬行动物14种。主要动物有云豹、穿山甲、斑鸠、刺腹蛙等。锣鼓圈由于自中生代保罗纪以来,受第三、第四纪冰川的影响较小,成为第三纪动
6、宣恩贡水河国家湿地公园
湖北宣恩贡水河国家湿地公园以宣恩县忠建河流域为主体,由桐子营水库、双龙湖水库、忠建河河道等最高洪水位线内的湿地资源及外围部分山体组成,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9°52′28″~30°0′28″,东经109°22′31″~109°31′42″之间,总面积560.05公顷。四至边界为:东至万寨乡金龙坪村,西至晓关乡桥塘村,南至晓关乡干家坝村,北至珠山镇莲花坝村。湿地公园的湿地类型为库塘湿地和永久性河流湿地,湿地总面积为450.29公顷,湿地率为80.40%。宣恩县系云贵高原的东北延伸,为武陵山余脉,境内地形复杂。由于山形限制,境内交通方式比较单一,山区公路等级较低。宣恩距恩施州38公里,北有恩施宜(昌)万(州)铁路、沪蓉公路、318国道。境内由209国道、省道(椒石线,鸦当线,恩鹤线),以及纵横交错的县乡级公路和村级公路所组成。同时部分河流段因兴建水电站,使水库库区得以通航,现能够通航的只有双龙湖水库。恩黔高速、恩来高速已经贯通。目前,安张常铁路正在筹建中,多种交通方式的形成,对宣恩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湿地公园上游库区及河道以自然景观为主,在贡水河城区段建设了音乐跑泉、
7、七姊妹山
湖北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90年,2002年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处鄂西南武陵山区的宣恩县境内,位于洞庭湖水系湖南沅江第一大支流酉水的发源地与长江中游重要支流清江的分水岭,北与恩施市河溪村交界,东北属宣恩县椿木营乡管辖,东与鹤峰县太平镇接壤,南与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毗连,西与宣恩县长潭乡和沙道沟镇相连,地处东经109°38′30″~109°47′00″,北纬29°39′30″~30°05′15″。本保护区主要保护以大面积原始珙桐群落为主的珍稀植物和以大型猫科动物为主的珍稀动物及其栖息环境的森林生态系统,和以保存最完好的970公顷亚高山泥炭藓沼泽湿地为主的湿地生态系统,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34550公顷,其中核心区11560公顷,缓冲区11700公顷,实验区11290公顷,森林覆盖率93.8%。经专家考证:保护区分布有5个植被型组,9个植被型,30个植物群系。现有维管束植物183科、752属、2027种,分别占湖北省维管束植物科、属、种数的78.88%、51.86%和33.44%,占全国维管束植物科、属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
8、杨柳池村
杨柳池村杨柳池村属二高山,武陵山余脉由东南椿木营向西北伸展而来,形成了层峦叠嶂、沟壑纵横的地形。一条峡谷连接两大景点:东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姊妹山,西有省级重点工程洞坪电站及名闻湘鄂渝的中武当古寺庙。谷中穿行的是龙潭河,在中间河汇入洞坪电站库区。下台河位居龙潭河畔,约在峡谷的中点。乘车过长潭诺西,盘旋而下,峡谷及库区风光跃入眼帘。沿龙潭河逆水东进,可见两岸有泉如练,高悬山间。峡谷风光旖旎,富于变幻,如画幕般依次展开,让人飘然若神游其间。虽说下台河地处深山峡谷,但并不意味着此地清代以前没有人烟。“改土归流”前,杨柳池属东乡土司。史载,该土司为安抚司时,下辖摇把洞、上爱茶、下爱茶三长官司,镇远、隆奉二蛮夷长官司,司治在长潭河东乡集镇。相关著作称,其属地在宣恩、恩施、建始毗连地带。东乡土司少见于记载,现宣恩椿木营、恩施石灰窑、建始官店镇的人们均持“高山腔”,恩施红土俗称“东乡”,这为我们考证杨柳池的历史及东乡土司提供了些许线索。
9、三烈士墓碑
三烈士墓碑抗战时期,武汉失守,湖北省政府及第六战区长官司令部迁到恩施,侵华日军以攻其为目标,进行狂轰滥炸。1943年11月21日,日军出动30多架轰炸机,妄图一举炸毁省府所在地与第六战区作战指挥中心。当日机飞至恩施城区上空时,驻恩施中国空军第十一大队颜泽光、周福兴、张传伟三位飞行员火速驾机升空歼敌,尽管敌我战机悬殊,三飞行员沉着机智,战得英勇顽强,终于取得“以少胜多”的空战胜利。在这次空战中三飞行员不幸壮烈牺牲,恩施人民为纪念“三烈士”,将他们的遗骨安埋在殉难地土桥坝将军山上,当年建有“恩施空战三烈士陵园”,立有“三烈士墓碑”,时任湖北省政府主席王东原亲自撰写墓文。文革时期,陵园与墓碑当“四旧”被毁,陵园成了荒地,墓碑残块不齐,丢落在泥土之上,有的用作路基石,有的用作砌田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0、彭家寨古建筑群
彭家寨位于宣恩县沙道沟镇两河口村,地处鄂西武陵山区中。龙潭河自东北向西南流过寨前,与寨两边的山间小溪将村寨环抱。彭家寨是武陵山区土家聚落典型代表之一。众多单体建筑组合成村寨时,以公共用地的院坝、风雨桥为中心展开。吊脚楼群依托观音山,建于山脚斜坡上,寨前是一排稻田,面向龙潭河,河上架有铁索桥。左是召大沟,右为叉几沟,沟上架有一座百年历史的凉亭桥。寨前是公共用地院坝,寨后竹林间有一横排苕窖,东边为彭氏墓地。彭家寨历史建筑规模约8000平方米,全部为吊脚楼,有房屋22栋及风雨桥一座,房屋主要包括彭继文老屋,彭武元老屋,彭武阶老屋,彭继元、杨祖祥老屋,彭继检老屋,彭南祥老屋,彭继权老屋,周品老屋,彭继亮老屋,彭文勇老屋,彭继双老屋,彭继树老屋,彭启孟老屋,彭继山老屋,彭继松老屋,彭继艮老屋,彭继书老屋,彭继富老屋,彭继贵、彭继青老屋,彭武生老屋,彭武顺老屋,彭义老屋。彭家寨对于研究土家族聚落营造具有较高的价值,从聚落的选址布局、植被配置到单体吊脚楼的建造,体现了土家族的文化及生活方式和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关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部宣恩县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