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广州市 > 荔湾区旅游
荔湾区十大旅游景点
1、荔枝湾旅游区
荔枝湾,又叫荔枝湾涌,是广州一著名景区。荔枝湾涌严格来说不是一条孤立的河流,而是原广州城西,现今的荔湾路、中山八路、黄沙大道(北段)、多宝路(西段)、龙津西路一带的江畔湿地中纵横交错的水系的总称。荔枝湾附近景点很多,梁家祠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为三进深的大祠堂,祠内石刻记载始建于明代。2002年经市政府批准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现在是荔枝湾文化休闲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内有荔枝湾历史变迁展览。广州市文津古玩城由广州市供销社日杂仓改建而成,容纳400多户商铺。文塔又称文笔塔、文昌塔,坐南朝北,高13.6米,底座为石脚,塔身为大青砖所砌,属明代中期至清代建筑,其整体风格与广州琶洲古塔和香港新界屏山聚星楼相似。文塔旁边有一棵参天细叶榕古树,树龄157年。荔枝湾涌上的车行桥为龙津桥。荔枝湾涌共有5座桥:龙津桥、德兴桥、大观桥、至善桥、永宁桥,其中龙津桥为三拱桥,中间过水,两边行人,长57米。龙津桥与文塔相呼应,“一桥一塔”符合中国传统习惯,为荔枝湾重要景观。龙津桥桥头有一座具有岭南风格的西关大屋,占地面积150多平方米,房屋主人是新加坡大华银行现任董事长。陈廉伯公馆坐东朝西,占地面积约400平方
2、沙面旅游区
在广州,沙面是一个历史蕴涵丰富、积淀深厚、富于异国情调、风光旖旎、十分迷人的地方。因其特殊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环境,19世纪中叶以后为英法殖民主义者所看中,辟为租界,后大兴土木,且成为驻穗外国人的乐园。近百年后,沙面才被重新置于人民政府的管辖之下。沙面有着与广州其他地方不同的氛围和生活节奏,由于岛上实行交通管制,因此没有那种交通拥阻、废气污染的问题。像某些欧州的小城一样,这里的路边有许多家咖啡馆、餐店以及酒吧,人行道上放满了优雅的小桌椅。交通乘坐181、64、823、57路、75、217路A、281、81、217、541路公交车可到达。沙面可能是中国最富有欧陆风情的地方,位于荔湾区珠江白鹅潭北岸,是一个椭圆形的小岛,面积为0.3平方千米的弹丸之地。最近由于其岛上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群颇具特色,而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称之为羊城第九景。沙面原为珠江冲积而成的一个沙洲,早期称为中流沙、拾翠洲。此地自宋至清代均为广州对外通商要津。-战争后清政府-同意把沙面租给英、法帝国主义,该地沦为英法租界,改为现名。1859-1862年挖掘沙面涌时,将沙面与珠江北岸隔开,只在东面架设
3、陈家祠
陈家祠堂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山七路。陈家祠堂又称“陈氏书院”,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落成,它是由清末广东省七十二县的陈姓联合建造的,是广东省著名的宗祠建筑。陈家祠堂的建筑结构可分为三轴、三进,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祠堂的每进之间既有庭院相隔,又利用廊、庑巧妙地联接起来,共有九座厅堂和六个院落,祠堂的整体布局上下对称,殿堂楼阁,虚实相间,气势雄伟。“聚贤堂”是陈家祠堂中轴线的主殿堂,也是陈家祠整个建筑组合的中心,堂的正面是一座宽阔的石露台,周围用嵌有铁花的石栏板环绕。祠堂建成之初时的聚贤堂是供族人-之用,后来改作宗祠,两边的侧房供书院使用。建筑风格陈家祠的建筑以装饰精巧、堂皇富丽而著称于世。木雕、石雕、砖雕、泥塑、陶塑、铁铸工艺等各种各样的装饰,遍布在洞内外的顶檐、厅堂、院落、廊庑之间。既有大型的制作,也有玲珑的小作品,装饰风格或粗犷豪放,或精致纤巧,各具特色,特别是在琉璃瓦脊的塑造上,更是广罗古典故事,搜集地方风物,琳琅满目,美不胜收,风格独具。祠前的壁间有六幅画卷式的大型砖雕,每幅砖雕长达4米,是用一块一块的青砖雕刻好了以后再连接成一体的,立体
4、西关永庆坊旅游区
永庆坊(广州)位于广州市最美骑楼街——荔湾区恩宁路,东连上下九地标商业街,南衔5A级景区沙面,是极具广州都市人文底蕴的西关旧址地域。按照“老城市,新活力”的总体要求注入新时代的城市生活形态,是广州市致力打造的、具有历史文化传承和当代都市生活融合的、中国新时期城市有机更新的标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永庆坊成为广州新晋网红打卡地。西关永庆坊旅游区面积约76公顷,包括逢源大街—荔湾湖、昌华大街、恩宁路、多宝路、宝源路等5处相连而成的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区域主要为永庆坊、粤剧艺术博物馆、荔枝湾三大标志性景区。广州市首个非遗街区在永庆坊开市迎客,成为海内外游客品味羊城百年老街市井气息、体验岭南文化艺术魅力的“新窗口”。作为融合了广州历史文化传承与当代都市生活的城市更新示范项目,广州非遗街区(永庆坊)集体验互动、展示和销售于一体,汇聚了10间连线成排的非遗大师工作室。市民不仅能了解广彩、广绣、珐琅、骨雕、榄雕、醒狮等岭南非遗文化的前世今生,还可参与互动体验,选购丰富精美的非遗手信。西关历史建筑李小龙祖居(永庆一巷13号)为李小龙的父亲李海泉的居所。李海泉是粤剧一代名伶,20世纪30年代以演
5、上下九商业步行街
上下九商业街全长800米,有骑楼式建筑238间,建于20世纪初,是经国家商业部批准的广州市第一条商业步行街。骑楼街是有岭南特色的商业建筑,适合南方气候特点,既可防雨防晒,又便于展示橱窗,招徕生意。上下九步行街上布满各中、高级百货公司,有永安百货公司,广州服装店,鹤鸣鞋帽店,大陆钟表店,妇女儿童百货商店,广州纺织商场,锦华床上用品店等老字号。食肆则有清平饭店,广州酒家,陶陶居酒家,莲香楼,汇聚了驰名国内外的文昌鸡,清平鸡,陶陶姜葱鸡,以及姜汁撞奶,双皮奶,欧成记云吞面,伍湛记及第粥,广式月饼,糯米鸡,老婆饼等各式各样的名菜小吃。此外,还有皇上皇腊味店,第十甫副食品店,趣香饼家等老牌食品店。附近还有西来初地、华林寺、玉器圩、酸枝街、古董街等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街,全国最大的农贸杂市一条街清平路更是享誉国内外。上下九路是一幅汇集了西关风情的美丽画卷,广东特有的骑楼在这里得到充分地展现,即使是不买东西,在上下九路走一走,也可以感受独特的岭南商业文化。除了上下九路,附近的华林玉器街有便宜的玉器,也可以逛一下。到西关大屋参观,就对岭南文化有更深的理解。地址:广州市荔湾区上下九步行街(上九路、下九路、
6、广州黄大仙祠
广州黄大仙祠始建于清朝已亥年,即公元1899年,并于1904年得各界热心人士捐款重修。当年这里地虽偏僻,但曾是广州的宗教圣地之一,其香火鼎盛,对广州市区及珠江三角洲一带有极大的影响。该祠虽于1910年遭受破坏,但旧祠所留下来的遗迹,如石刻对联、浮雕石柱、扁额、门饰、石狮等,都饰以精致的雕刻,由此可以想见当年祠殿的宏伟规模和精致的建筑艺术。1915年,原黄大仙祠的主持人梁仁庵道长携带黄大仙的画像、灵签和药签等南迁到香港,并于1921年建成-祠。同样地,黄大仙也深受海内外人士的信仰和祀奉。改革开放以来,海内外广大热心人士纷纷要求在原地恢复建造芳村黄大仙祠。后经有关部门批准,由(香港)加拿大置地有限公司和芳村新荔枝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组成广州嘉游旅游景区开发有限公司,负责黄大仙祠的复建项目。经过2年的策划和设计,于1997年11月破土动工,1999年2月6日完成第一期工程,供各界人士参观游览。复建后的黄大仙祠坐落在芳村区的古祠路1号,离芳村和花地湾地铁站很近。全祠总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呈长方形,有一个南大门和东侧门供游人出入。黄大仙祠是一个集传统风俗、文化、艺术和旅游为一体的旅游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广州华林寺
广州市荔湾区下九路的北边有个地方叫西来初地,里面坐落着广州市四大丛林之一的华林寺,它是中印两国人民文化交往的一个重要史迹。话说当年,印度僧人菩提达摩为到中国传教,远渡印度洋和太平洋,经过三个寒暑的跋涉奔波,终于在南朝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来到广州。后人尊崇他是来自西方佛国的高僧,便称他最初登岸的地方为“西来初地”。一千多年过去了,昔日还是珠江边的“西来初地”一直沿用至今。达摩到达广州后建筑的寺庙叫西来庵,这是他在我国最先传扬佛教教义的圣地。后来达摩还被奉为中国禅宗的初祖。二至六祖是谁呢?是惠可、僧璨、道信、弘忍和惠能。现在人们依然十分敬仰禅宗初祖达摩,除称达摩登岸之处为西来初地,称其初建草庵为西来庵之外,今下九路一带的西来正街、西来后街及西来西、西来东、西东新等街巷均由此而得名。华林寺建造经历了由兴到衰,再由衰到兴的历史过程。西来庵建成后,历隋、唐、宋、元、明、清诸代多次修葺,并经多次改建为砖木结构,“传灯不绝”,长盛不衰。该庵始建1100多年后,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庵的住持宗符禅师募资扩建,增设了禅房、僧房、大雄宝殿,又开拓庭院,广植树木、引入流水,营造起一座更清新、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荔湾博物馆
荔湾博物馆,成立于1996年12月,是以收藏、陈列和研究荔湾历史、文化、民俗为主要内容的广东省首家区级博物馆,馆址是民国初期英商汇丰银行买办陈廉仲先生的故居。这里既有西式别墅,又有中式庭园。庭园面积达一千多平方米的陈廉仲公馆有仿罗马、希腊的柱式及拱门,又有由峰峦、岩洞、亭台、路桥等组成的被誉为“岭南石山奇景代表作”“风云际会”石山及“石上飞榕”奇景,石下有池,据说池水曾通荔湾湖,游艇可至石山脚下。博物馆内的西关大屋再现了传统西关大屋的典型模式及西关住家的生活情态和文化景观。荔湾博物馆,成立于1996年12月,是以收藏、陈列和研究荔湾历史、文化、民俗为主要内容的广东省首家区级博物馆。正门位于龙津西路泮溪酒家西侧,侧门位于龙津西路逢源北街84号,馆址是民国初期英商汇丰银行买办陈廉仲先生的故居,于1993年被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陈廉伯、陈廉仲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先行者陈启源之子。陈廉伯在民国时曾任广州商团团长。陈氏兄弟均建有豪华公馆,当年广州洋务、工商界头面人物组织的荔湾俱乐部就设在陈氏兄弟的公馆内。这里既有西式别墅,又有中式庭园。庭园面积达一千多平方米的陈廉仲公馆有仿罗马、希腊的柱式及拱门
9、荔湾湖公园
荔湾湖公园位旧址为荔枝湾,是广州城历史悠久的水乡名胜。明朝“荔湾渔唱”列为羊城八景之一。荔湾湖公园由小翠湖、玉翠湖、如意湖、五秀湖组成,八亭、八桥、四廊、三厅、一轩、一阁,散落在碧波绿树丛中,颇具园林建筑特色。荔湾湖公园离上下九不远,属于闹中取静,可以和上下九、西关大屋一起游览。荔湾湖公园位于广州市西陲,西临黄沙大道,北靠中山八路珠江大桥广场,东及龙津西路,南到西关上支涌。荔湾湖公园旧址为荔枝湾,是广州城历史悠久的水乡名胜。据考证,公元前200年已有荔枝湾。明朝“荔湾渔唱”列为羊城八景之一。在此历代均有名园胜景,闻名的有唐朝的“荔园”,南汉的“昌华苑”,元朝的“御果园”,明朝的“听雪篷”,清朝的“海山仙馆”“小田园”,以及民国初的“荔香园”、“彭园”等。末建公园之前,荔枝湾大部分地主为水田、鱼塘,以“泮塘五秀”著称。沿荔枝湾涌河道可出珠江。乘“画舫”游河啖荔,即为广州人最喜爱的“荔枝湾游河”。1958年,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根据城市建设总规划,为改善荔湾区人民生活环境及生态环境,由广州市市长朱光于当年4月4日主持开工典礼,组织全区干部、群众义务劳动,将荔枝湾、泮塘一带坑坑洼洼的水田、鱼
10、醉观公园
醉观公园位于芳村山村河东岸,占地3.39万平方米。1984年12月由花木生产场改成。以花卉、盆景见长。园内建有假山和休息亭廊,以及有40多个品种的茶花园。它一个综合性区级公园,建园于1984年2月,全园由盆景园、茗木园、花卉园、儿童年游乐区等四个功能分区组成。园内景点有假石山、亭、廊、榭、及盆景展廊等十多处,主要树木有玉棠春、荷花玉兰、人心果、白兰等过百种并有体现花卉之乡特色的盆景和花木。醉观公园是芳村历史上的八大名园之一。清末民初,花地有大小园林30多座,尤以醉观园、留芳园等八大名园最著名。其中醉观园(园主人梁炽权)占地近1公顷,位于今芳村大道山村桥侧,紧靠花地河,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所种牡丹深为当时达官贵人所钟爱,园中摆设的花局式式齐备,规模也最大。日军侵占广州后,园林遭到破坏。建国后的50年代,醉观、留芳等幸存的园林在醉观园址合并成为醉观花园。60年代初广州市政府曾计划在醉观花园的基础上建设花地公园,后停建。1983年10月市政府决定复建公园,并定名为醉观公园,1984年春节公园建成。1994年10月起,市、区政府开始对公园进行改造,扩大公园面积、明确公园的功能分区、增加景点和完
全部荔湾区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