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黔南州 > 瓮安县旅游
瓮安县十大旅游景点
1、江界河风景名胜区
江界河风景名胜区是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第七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位于瓮安县城西42公里处,融自然山水、峡谷风光、革命历史纪念遗址、原始森林、喀斯特溶洞和现代桥梁建筑于一体。除江界河渡口红军抢渡乌江战斗遗址、江界河大桥、震天动峡谷、偏岩摩崖石刻、中国十大小帘洞之一的穿洞河水帘洞等景点外,还有几十处各具特色的景点,象一颗颗珍珠镶嵌在乌江、雍江、湘江三条风景线上。流泉飞瀑、茂林修竹、奇洞幽谷,浪里梭舟,江岸飞鸟,处处皆胜迹,处处是幽景。江界河景区是一个湖光山色醉游客的高峡平湖,是休闲度假、旅游的理想之地
2、瓮安草塘千年古邑
草塘古邑区坐落于瓮安县猴场镇,位于瓮安县城东北部,距县城16公里,S305国道使猴场镇融入了贵阳市一个半小时经济圈。瓮安西距省会贵阳市89公里,北距历史名城遵义市150公里,已融入到重庆3小时经济圈,成为连接贵阳与遵义、重庆、成都的次中心区域,区位优势明显。瓮安县猴场镇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是贵州历史上著名的商业重镇,素有黔中明珠、黔北四大名镇、贵州十大乡场的美誉。猴场自古商贸发达、物产丰富。猴场草塘部落历史可上溯殷周,自汉以后为中央王朝收编统治,几千年来各族文化融合共生。近代作为红军长征重要一站,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外还有草塘民间耍龙舞狮习俗源远流长,是“全国民间艺术龙狮之乡”。近年来,瓮安结合猴场的历史文化印记,深入挖掘优秀的商贾文化、土司文化、龙狮文化、人文文化及红色文化,恢复实木双面大戏楼、内阁中书第、黔山第一进士楼、土司衙门、湖广会馆等古建筑。修建修缮了猴场会议陈列馆、牂牁门、建安门、猴场会议会址、毛泽东行居等历史文物。打造一个以猴场集镇为重点的保护区、猴场红色文化新村为中心的核心区的复古型国家级旅游区“草塘千年古邑旅游区”。草塘千年古邑旅游区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
3、猴场会议旧址
猴场会议旧址“猴场会议”会址位于瓮安县草塘镇西1千米的猴场村宋家湾村民组,系宋维新(宋小安)私宅。会址建筑为木构四合院,四周砖砌桶墙,俗称“一颗印”,建于1912年,1948年前后因产业纠葛拆卖一空,2003年将原房部分构件收回并按原貌恢复。2004年陈列布展对外开放。2006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34年12月31日,中央红军长征到达猴场,在猴场村宋家湾村民组宋维新住宅召开了彪炳史册的中央政治局猴场会议,是红军进入贵州后,中央政治局在短短一个月内,继黎平会议之后,于遵义会议之前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一会跨两年,从1934年12月31日下午一直开到1935年1月1日凌晨,重申了黎平会议精神,再次否定了“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提出回兵湘西的错误意见,肯定了毛泽东同志渡江北上创建新苏区的正确主张;会议作出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从根本上结束了“三人团”的军事指挥独断权,特别强调军事指挥权必须置于中央政治局集体领导之下;确立了以战斗的胜利的姿态迎接川黔边新根据地建立的正确思想,实现了红军在战略上由消极防御向积极防御的转变;改正了红军长征以来只限于单纯打仗的错误,重申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4、仙桥山
仙桥山位于翁安县城西南5公里的望洞村。雄峙于南北伸展的长岭之巅。山顶有一长方形穿洞,远望似一面中天明镜,又若仕女发髻上的一匹玉簪。因其是山峰顶上的透光穿洞,与一般低处的“天生桥”不同,故旧志称“石巩仙桥”。民间传说,那高悬的“桥洞”,是神通广大的仙人张三丰发怒时一拳击穿的。站在“桥”下仰望“桥”顶,如巨粱横亘天际,青崖黛壁,辉映云天。天衣无缝的“桥身”和两边的“桥墩”,浑然一体,构成跨约40米,宽约25米,高约35米的“桥拱”。“桥拱”北面的“桥墩”脚有形状各异的石洞,曲径相通。洞壁有形似人脚印石凹,传说是仙人到此云游留下的足迹。“桥”东西两面坡形迥然各异,东面坡度平缓,野竹遍插,荆棘丛生,石级小路蜿蜒其间;西面石岩陡峭如斧辟,悬崖深谷,飞鸟绝迹,令人毛骨悚然。仙桥山的雄奇风光还在“桥”上。攀藤附葛,扶岩而上,如置身于九霄之中,风掀衣帽,云飘脚底。极目远眺,连绵群山如浪涛汹涌的大海,紫烟浓雾似变化莫测的蓬莱。“桥”上正中原建有二层六角尖顶亭阁。东面山腰原建有仙桥庙。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贵州巡抚郭子章上山游览,曾作诗《过仙桥有感》,并题书“播南首景”四个大字刻于“桥身”,今字迹
5、冷少农烈士故居
冷少农烈士故居位于瓮安县城南,为全木结构,正房四立三间,厢房各三立两间。青瓦屋面,石铺天井,青砖院墙,故居保存完好,1985年11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3月命名为州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年3月,批准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冷少农为我省十个重要革命烈士之一。生于1900年1月,毕业于贵州省立法政专科学校。1925年赴广州黄埔参加革命,被安排在周恩来办公室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冷少农随国民革命军北伐转战武汉,受党组织派遣,打入国民党南京政府训练总监部搜集情报。秘密参与组织抗日反帝大同盟和革命互济会,策动国民党军队-,秘密发展共产党组织,是南京地下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国民党围剿苏区的一、二、三次围剿部署情报均为冷少农获取,由钱壮飞转达中央。1932年3月不幸被捕,同年5月,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时年32岁。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冷少农为革命烈士。门票:免费对外开放,游客在景区出示身份证或相关证件登记领取门票参观。红色“间谍”冷少农烈士故居行车线路:瓮安县城乘座1路公交车在冷少农烈士故居站点下车;冷少农故居位于瓮安县城以南3公里,自驾约需10分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6、古邑大戏楼
【世界最大的木结构戏楼•古邑双面大戏楼】解说词:有这样一句话:历史如戏,人生如戏,时间是戏台。古邑大戏楼,就是这样一个跨越千年时间的历史戏台。古邑大戏楼在瓮安草塘古邑区。占地2158平方米,建筑面积4650平方米,进深48米,宽41米,高26米,26只重檐翘角的屋顶,八瓣莲花的大戏楼,由399棵两人合抱的木柱高高托起,气势宏伟壮观,令人震撼。戏楼内这棵雕刻有上千人物的木雕横梁,由整棵红木雕成,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大的一棵红木屋梁。戏楼内有无数精湛的浮雕、镂雕、木雕、砖雕、石刻、壁画,都是精湛的古典工艺,题材从自然、人文、传说、神话,到山水风光、花鸟虫鱼,无所不包。有人作过计算,如果将大戏楼内精致的浮雕、镂雕、木雕等花板一块块连起,正好可以从猴场延伸到遵义。历史就是这样地奇妙:千年古邑大戏楼,见证的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台恢弘大戏。来到古邑大戏楼,我们不能不简略地回溯一下中国戏剧史。中国戏曲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原始时代的歌舞。《书经.舜典》上说:“予击石附石,百兽率舞。”这里所说的“击石附石”,是用石相互击打或用手击石来打出节奏。这种舞可能是出去打猎以前的一种原始宗教仪式,也可能是打
7、旗山书院
与大戏楼一河之隔的旗山书院。书院大门悬挂的匾额“旗山书院”四个大字,为我国著名书法家李慧老师所书。书院其实就是今天的学校,从宋、元、明、清逐步发展演变,书院成了今天的学校。所不同的是过去的讲席、教谕、先生,改变称呼为今天的老师。瓮安人民历来重视教育,早在明、清季,就设有“旗山书院”。民国《瓮安县志》载:“今日学堂即昔日书院。瓮邑旧有旗山书院”。清季傅玉书《桑子述闻》载:“旗山书院在县西北。知县韩公瑛、教谕金公晦、训导吴公天椿,倡绅士捐资,于文昌阁前旧址建讲堂三间,肄业房六间、大门一座。今圮,以明伦堂及学庙廊庑为讲业地。”为什么叫“旗山书院”呢?旗山是瓮安县境较有名气的一座山峰,因其形状酷似一面旗帜而得名。傅玉书先生的《桑子述闻》记载:“旗山,一名穿岩,在城东南五里许,山顶有洞。”旗山书院颇为文气,早在明代,诗人朱应征《旗山》诗“护郭斜开碧嶂奇、登楼共指状元旗,春风披拂青如许,正是文坛树帜时”。旗山书院建筑仍然属于徽派建筑,只不过是明清时期大户人家的祠堂规制,后捐作书院供地方讲学用。旗山书院进深:58.3米,面阔:32.4米,占地面积:1888.92平方米。高:12.2米;书院大门:
8、黔山进士楼
【瓮安古代书院•黔山进士楼】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以清代的科举制度为例,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是举人的考试,通常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举人实际上是候补官员,中了举人,就有了做官的候选资格,不过品级较低,大多在知县以下。乡试之后是会试,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贡士每年名额大约为300名。会试考完后还要进行进士的考试,包括会试、复试和殿试。“进士”一词,始见于《礼记·王制》,指可以进授爵禄的人,至隋朝以后为历代沿用。举人经过会试、复试和殿试取中者,称进士。其中殿试是皇帝在太和殿亲自考试,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进士是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考中以后就可以直接做官了。官阶最低在7级,也就是县令以
9、桐梓坡农会旧址
桐梓坡农会旧址位于瓮安县珠藏镇东南5公里处桐梓坡村。1935年1月,红军“突破乌江”后,遵照“猴场会议”精神,以瓮安县猪场(珠藏)桐梓坡为基点,将革命势力向周边延伸。积极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开展革命活动。1935年1月12日,红军在桐梓坡土豪施汝舟家门口田坝召开了万人大会,成立了“桐梓坡农会”和“桐梓坡红色游击队”,选举陈金榜为农会主席、杨发顺为游击队长。并授红旗一面,马刀两把。红军、农会、游击队等机构设在土豪施汝舟家宅院内。桐梓坡农会和游击队是红军离开苏区后在长征路上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武装组织,其政治意义和革命影响极为深远。为广泛宣传革命道理,红军在桐梓坡一带写了不少标语,如在施家厢房楼上写了“囯民党说他抗日,为什么把东三省送给日本?”、“工人农-合起来打土豪”、“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等。农会遗址已列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门票:免费对外开放。桐梓坡农会旧址行车线路:在瓮安客车站乘座瓮安至珠藏、小院子、任家坪等地客车,在桐梓坡下车即可到达。发车时间:第一班6:40,最后一班18:00,20至30分钟一班次,票价18元;自驾约需1小时。
10、红军强渡乌江遗址
位于大乌江回龙渡口,两岸山势刀僻斧削,江水湍急,人称乌江天堑。1935年1月1日,中央红军从乌江南岸以仅有的一艘船抢渡乌江,奋勇击溃了驻守北岸的侯之担部队,成功地渡过乌江,顺利地召开遵义会议,从而揭开了中国革命历史的新篇章。距离-县城45公里的乌江江界河渡口是通往遵义的主要渡口,江面宽120多米,两岸悬崖绝壁,横亘天际,形成“乌江天险”。1934年12月31日,“猴场会议”以后,中央红军立即作出强渡乌江战斗的决定。1935年1月1日,毛泽东、-、-等率领中央红军,经过3天3夜的顽强战斗,强渡乌江,击败黔军,向遵义挺进。该战斗遗址于1982年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列入省级和州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县城以北48公里处的震天动峡谷,天下第一桁式组合拱桥--江界河大桥飞架山巅,横空出世,巍峨壮观。大桥全长461米,宽13.4米,桥面至最低水面263米,主孔跨径330米。在同类桥梁中,江界河大桥雄踞“世界第一”,堪称“天下第一桥”。以它为主形成了-县独具特色的峡谷风光、人文景观、革命遗址等江界河风景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全部瓮安县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