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红河州 > 红河县旅游
红河县十大旅游景点
1、哈尼梯田
哈尼梯田红河哈尼梯田是红河南岸哀牢山脉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特殊地理气候,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开垦的上百万亩农业生态奇观,它既是人文景观,也是自然景观,是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巧妙结合的典范。红河哈尼梯田历史悠久,仅文字史料记载就有1300多年的历史,中国明代大农学家徐光启将其列为中国农耕史上的七大田制之一;红河哈尼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金平等县,具有令世人震撼的历史、科学、美学和实用价值。以耕作梯田著称于世的哈尼族,其农耕生产生活过程中用水的独特方式,对森林的深刻崇拜,以及节日庆典、人生礼仪、服饰、歌舞、文学均以梯田为核心,处处体现着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的特点。哈尼族与其他各民族平等相待,和睦共处,亲如兄弟。这种人与人和睦相亲的特点,也是红河哈尼梯田一道靓丽的人文风景线。2013年5月,哈尼梯田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红河州红河县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2、撒玛坝梯田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到撒玛坝,不知梯田大。”这不是文学夸张,更不是信口,而是实实在在存在一千多年的史实。汉文史对哈尼梯田的记载已迟至明代,据1934年编的《五土司册籍》记载;洪武年中(1382—1398年)哈尼族头人吴蚌颇率众劈山开田,众推为长,成就卓著,被朝廷命封为当地第一任土司官,允许世袭,明清连续开山造田。这就是国史记载的千百年来哈尼梯田文化极其辉煌而又珍贵的一笔。撒玛坝梯田位于红河县中南部,宝华乡东部,离乡政府驻地2公里,距县迤萨37公里,撒玛坝梯田共有1.4万余亩,有4300多层梯田;海拔在600米-1880米,是汉文史记载开垦最早的哈尼梯田。四周有森林四千余亩,耕种和受益的有3个乡,21个自然村,3万余人,主要种植杂交稻,粮食单产量高,每亩产量达620公斤,是我县粮食主产区之一。撒玛坝梯田最高处,是落孔大尖山,海拔2436米,是眺望梯田的好胜地。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哈尼语称“鲁亏巴底”,海拔在1600米,在这里万亩梯田风貌尽收眼底。1368年-1399年吴蚌颇(嘎他佐能土司)倡导民众开水渠,造梯田,就是现今的宝华乡朝村。撒玛坝万亩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明珠和代表,以其面积广
3、迤萨古镇
在哀牢山中,红河南岸的一座山梁上,屹立着一个在上个世纪初便以繁华闻名于世,被人们誉为江外小香港的古镇——迤萨,迤萨镇是红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云南三大侨乡之一,距省会昆明市260公里,州府蒙自150公里。“迤萨”是彝族的一个支系“仆拉”语,意为:干旱缺水的地方,县城内现还完整保留古民居建筑近百幢。早在清末,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迤萨人,以敢为人先的气魄和胆识,前赴后继,披荆斩棘,历时百年艰辛,打通了11条通往东南亚邻国的跨国商道“马帮之路”,开创了滇南边境贸易的新纪元。在这里,勤劳、智慧的人们打通了滇南第一条通往东南亚的马帮之路;在这里,走出了滇南旅居国外的第一代华侨,并创造了独特的集中、西建筑文化,马帮文化为一体的古镇----迤萨。马帮贸易成就了红河商人的家业,由于当时东南亚邻国属于英法殖民地,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马帮人家把西方的建筑风格融入了当地的建筑中,在这样一个本身不生产建筑材料的地方,同样是马驮来了砖、瓦、木材在迤萨山城建起一栋栋中西合璧的城堡建筑,特色鲜明的青砖瓦四合院,迤萨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中西建筑风格的欧式古镇.不仅被称为“滇南侨乡”,他还有一个“江外建筑大观园”的美称
4、阿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红河阿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是1995年4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云政复〔1995〕31号)。保护区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中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2°02′23″~102°26′7″,北纬23°10′20″~23°17′15″之间,地跨架车、宝华、洛恩、乐育、阿扎河、甲寅、车古、浪堤、垤玛9个乡27个行政村。东起阿扎河乡普马村,西止垤玛乡利北大梁子沟底,南从切初后山起,北至红星水库大坝止。东西横跨41.7km,南北最宽处9.3km,最狭窄处仅1.0km,呈狭长形。保护区最高点位于宝华乡阿姆山主峰,海拔2534m,最低点位于洛恩乡北部东普村附近白洛恩河支流河谷,海拔1610m,起伏高度924m。保护区总面积15988.6hm2。主要保护以季风常绿阔叶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山地苔藓常绿阔叶、山顶苔藓矮林等植被类型为主体构成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类群多样性。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重要生物类群集中,生态服务功能强大,生态地位重要。按保护性质划分,阿姆山属于以保护自然地理综合体及其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以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亚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
5、普春村
阿扎河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迤萨64公里,土地总面积166.9平方公里,世居哈尼族、彝族、汉族、瑶族等民族。阿扎河乡具有丰厚的少数民族文化底蕴,素有“歌舞之乡、棕榈之乡”的美称,这里是被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尼族多声部和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乐作舞”发源地,如:享誉国内外的“歌舞之乡”垤施洛孟的歌舞组曲、各民族神奇的传说故事、神秘的贝玛文化和各具风味的民俗节仪等等,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万人长街歌舞节”是阿扎河乡农民群众自发组织的一项传统庆祝活动。源于远古年代的阿扎河民族歌舞节,是民间传统风俗的奇葩,也是红河县一道亮丽的民族文化风景线。万人歌舞长街节实为“六月节”,“六月节”里规模最宏大的喜庆场景就是阿扎河乡的“万人长街歌舞节”。每年农历六月的第一个星期天,各自然村都有一支民间文艺表演队到乡政府驻地展演节目,长者六、七十岁,幼者四、五岁,人人穿上节日盛装,带上自制的二胡、笛子、三弦等民间乐器,一村一队尽显本村歌舞的风采,他们组织阵容强大,以蓝天为幕,以大地为台,比舞蹈、比器乐、比人才、比人气、比谁村跳得最长最好。哪怕烈日炎炎或是倾盆大雨,没人退却,以
6、桂东梯田
在红河县的哈尼梯田中,乐育乡桂东梯田以秀丽著称。如果把宝华撒玛坝万亩梯田比作豪气干云的汉子,桂东梯田则是一个温婉清丽的佳人。当然,桂东梯田的最迷人之处还在它的云海。人们说:“能填满山谷的只有白云,能呼风唤雨的只有电闪雷鸣”,云海之美展现了大自然的神秘魅力,冬春两季,在红河县的百河九冲,随处都可看到云海奇观,而桂东梯田的云海又是奇观中的奇观。如果你想欣赏或者拍摄云海梯田,冬春两季、尤其是冬春两季交替时的桂东梯田云海是不二选择。云海有不一样的形态,有静静的大海云,有汹涌的翻卷云,有飞流的瀑布云,呈在桂东梯田里的每一种形态,都美得令人讶异。清晨,当太阳还未升起,东方出现鱼肚白或金黄的光亮时,桂东梯田里铺满的是静静的大云海——静到一丝不动。白茫茫的一大片,除了“海”这个词你还真不知道用什么去形容它。看着这片白茫茫的“海”,浪漫的心灵,就很容易激发出神话情结,生出纵身跃入、在里面随意沉浮的念头。红日喷薄时,红光洒向茫茫云海,它便渐渐活起来,仿佛出窍的灵魂回到了身体里。随着阳光辐射的逐渐增强,随着地温的逐渐上升,云海动得越来越快,终至于象起了风的大海,波澜壮阔了。金色阳光遍照时,云涛云浪金光灿灿,
7、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
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南岸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四县境内,有1300年以上历史,总面积82万亩,历经上千年的垦殖创造的梯田农业生态奇观。作为千年大地粮仓,哈尼梯田不仅为当地百姓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稻米和水产品,在调节气候、保水保土、防止滑坡、维护动植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湿地功能。2007年11月15日,国家林业局批准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湿地公园为国家湿地公园。这是云南省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哈尼梯田保护区内有哈尼、彝、苗、瑶、傣、拉祜、布衣、汉族七个世居民族,哈尼族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境内各民族和谐共居,梯田农耕生产生活丰富多彩。哈尼梯田面积广阔,气势磅礴,春耕秋收,景观壮丽,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被文化人类学家誉为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巧妙结合的典范。景区分布《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共规划了梯田集中分布的红河南岸4个县8个重点景区,总面积为13011.57公顷。分别是:元阳县:牛角寨景区、面积3554.16公顷;多依树景区、面积823.93公顷;坝达景区、面积1148.43公顷;老虎嘴景区、面积987.12公顷;哈播景区
8、作夫民族特色村
甲寅作夫村为云南省首批50个特色村之一,距离乡政府驻地7公里,整体背景为“森林翠绿,清泉环绕,建筑独特”。距县城所在地41公里,全村308户,人口1600多人。居民主要靠养殖牲畜、种植水稻和棕榈为生,经济收入形式单一。属保存完好的原生态哈尼村寨,民族文化浓郁,原真性的民族文化景观“蘑菇房”独具魅力,梯田等自然景观优美、神秘而独特。按照《红河县甲寅作夫民族旅游持色村修建性详规》的内容,为将作夫村建成“全省最大的蘑菇房村落”,将红河县浓郁的哈尼文化展现给外界,让外界更多的了解哈尼文化。在葱郁繁茂的古树丛中,一群群古朴而错落有致的蘑菇房在青山绿水的环抱下,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上有森林,下有梯田,簇拥其中的是蘑菇房。为当地最大的蘑菇房群,保持着原始的蘑菇房建筑。远望大片的蘑菇房依山沿势而建,古朴典雅,与山下千百层梯田构成一副世外桃源的美景。然而,一直以来“美在深山无人识”。这里,就是令人神往的哈尼家园——作夫村。作夫村是森林—水系—村庄—梯田“四素共构”的哈尼族生态村,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农耕开发的典范。在几百年的历史发展中,作夫人对自然资源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既保护了自然生态平衡,又促进了
9、浦玛村
浦玛村,位于大羊街西侧。该村隶属于大羊街乡妥赊行政村,距离大羊街乡0.5公里,纯哈尼族支系奕车人居住的村寨,有175农户、910多人。浦玛村,周围青山绿水,树木郁郁葱葱,自然环境美不胜收,衬托出乡村古朴青纯的景象。浦玛村是纯哈尼族支系奕车人居住的村寨,也是奕车人居住的大寨之一,是哈尼族奕车传统文化的典型的代表。这里的村民一直传承着原始、神秘、灿烂的奕车文化,具有社会学、民俗学、伦理学的深邃内涵,涵盖着哈尼族农耕、宗教、祭祀、历史、历法、民俗、服饰、婚姻、饮食等诸多文化,形成奕车文化的一张名片。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目前,有11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有1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48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近几年来,浦玛作为特色村项目建设,通过政府引导与支持、群众参与、项目示范等措施,进村道路得到硬化,村内铺装青石板路面,建设文化活动室,组建了文艺队。为把浦玛村丰富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与独特的奕车文化有机结合,实现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浦玛村正在着手新建蘑菇房凉亭、修建民俗活动广场,进行石板路修建,对房屋进行加固改造,为前来观光的游客提供休息和娱乐场地。
10、大羊街乡哈尼村
大羊街乡哈尼村2005年,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组织的“选美中国”活动中,大羊街乡哈尼村落脱颖而出,入选中国最美的乡村名录。参加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评选的专家对大羊街乡哈尼村落的评价是:“哈尼梯田及聚落,是千百年来自然与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独特的文化景观,在这里土地的完整意义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即:土地是美、土地是栖居的家园、土地是活的系统和生命、土地是充满意味的符号、土地是值得信赖和以之为归属的神。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农耕文化,是平民的景观和大地的景观的精华。”高级规划师邓东的评语是:“千百年来,哈尼族人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哀牢山的山脊上,给出了一幅世界上最美的田园图画,而哈尼族村寨就坐落在这美丽的田园之中,宁静而详和,如同仙境般。世界性的人类遗产,一幅美妙绝伦的人与大地舞蹈的图画。”今年第10期的《中国国家地理》以“万千明镜映炊烟”为题,详细介绍了大羊街乡哈尼村落,称哈尼族人居住的蘑菇房,真的像是“开遍了山野的小蘑菇”。红河县是2.2万哈尼族奕车人集居的惟一地方。红河县居住在大羊街乡的1.5万奕车人,在平凡的生产生活中,诠释着奕车村落里生存与壮美自然天成的和谐。地址:红河县大羊街乡哈尼村
全部红河县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