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商洛市 > 丹凤县旅游
丹凤县十大旅游景点
1、丹江漂流
丹江亦称丹水,发源于商州市西北部的凤凰山南麓,经商州市、丹凤县,于商南县汪家店乡月亮湾出陕境,又流经河南、湖北,于丹江口注入汉江,全长443公里,为汉江最长一支流。丹江漂流自古多险滩,沿途风光旖旎,大诗人李白、白居易、杜牧、王禹偁等都曾泛舟丹江,并且留下诗篇赞美丹江风光。明代徐霞客,北谒太华之后南下武当,即由洛南县经老君峪,自龙驹寨起航,漂流了龙驹寨以下丹江全程,在《徐霞客日游记》中记载了两岸美景。著名学者陈寅恪教授在《桃花源记旁证》中指出:商山即“陶渊明写作《桃花源记》的主要根据”。游客可选竹筏或皮筏乘坐,每筏4-6人,由船工撑篙引航。丹江漂流现分三段,在丹凤县境内两段:上段自棣花二郎神庙下水,至船帮会馆登岸,全长15公里,沿江有岩险东旸、县花胜地、商山雪霁、四皓古冢、两岭石窟、商鞅封邑等景点。下段由船帮会馆前徐霞客登舟处入水,至月日滩,全长7.5公里,约一个半小时,沿江有鸡冠插汉、金鸡锁关,镇江巨石、乌龟白驼、赧王斩山、月日险滩诸景,并遍布各种书体之摩崖题刻。在商南县境内还有一段,湘河镇庙沟至月亮湾,全长17公里,沿江有红鱼口、梳洗楼、月亮湾等景点,可一直漂流到白浪街,观赏三省石景
2、商於古道棣花文化旅游景区
商於古道文化旅游景区项目是以312国道(商洛市商州区-丹凤县-商南县)为主轴,以中华原生文明为基调,以先秦时期商於古道历史文化典故和遗存、秦楚融合之地生活方式和秦岭-丹江自然生态资源为重要内容,通过营建历史文化创意体验空间、旅游空间和文化再生产空间。先期形成由六大文化旅游景区构成的复合型协作体式大型文化旅游区。后期,随历史考古发现,将逐步形成由古驿、古关、古道、古村、古寨、古镇、古城等单元构成的带状蜂窝组织结构,成为集“春秋战国文明历史文化遗产廊道”、“国脉山水自然风景廊道”、“特色驿站农庄休闲度假廊道”和“产业创新发展廊道”四大概念于一体的簇团型动态发展的文化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商於古道,开辟于商末周初,又称“武关道”、“商山道”、“商州道”,始于陕西省商洛市通往河南省内乡县柒於镇,全长约古600里,于穿境的312国道基本吻合。古道由丹水(丹江)水路和国脉秦岭旱路组成,穿越17个城池驿站及所在区域(含商洛13驿)。商於古道,是商国兴起之地和楚文化发源地之一,是夏、商、周三代经略南国的战略通道,是战国时期秦楚争夺的战略焦点,是秦国扭转乾坤、统一天下的战略支点。从古至今,少习古国、周公奔
3、凤冠山自然风景区
凤冠山景区位于陕西省丹凤县城北部,海拔861米,又称鸡冠山。远眺犹如雄鸡欲鸣,“鸡冠插汉”为商洛“八景十观”之一。凤冠山自然风景区开发建设项是丹凤重点旅游开发项目之一。2003年委托长安大学规划研究院对该项目进行了全面规划论证,项目规划总投资30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有:修门筑路,修复洞窟、彩绘装点,开慧眼泉、悟真池,增建诗台观景亭,迁建道教遗迹紫阳宫,建冠山书院、建设葡萄、杏、桃、柿子等八大种植园区,设置碑林、山寨游乐等。拟将凤冠山优美、险峻的自然风光与独特的道教石窟群等历史人文景观溶为一体,以凤冠山的自然地形地貌为基础,以道教十二洞窟(土地洞、关帝洞、文昌洞、财神洞、二仙洞、娘娘洞、老君洞、佛爷洞、玉皇洞、药王洞、紫阳洞、挂瓢洞)为依托,规划建成集旅游观光、宗教祭祀、休闲度假、果品采摘、探险攀岩、餐饮住宿等七大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接待区。凤冠山自然风景区,位于丹凤县城北。景区范围西至龙驹寨镇傅家塬,东至丹庾路,南至铁路线,北至凤冠主峰,面积1.3平方千米。凤冠山素有“山城之父”、“闹市幽境”之誉。这里一步一景、一景一画,步移景换、目不暇接,奇峰怪石,随处可见。“睡美人”、“猴头峰”
4、丹凤桃花谷风景区
桃花谷风景区位于陕西省丹凤县竹林关镇,沪陕高速旁边。景区明代设巡检司,清代建丹水县;自设商密古国始,商贸活动频繁,水旱交通发达,是“水膛通荆襄,骡马入蓝关”的水旱大码头,其骡马古道一直是长安历代王朝的主要生活物资补给线;民俗文化积淀深厚,是商洛花鼓、“汉二黄”发祥地,孝道文化源远流长,特色明显;刺绣、编织等手工业发达。依托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园和水利风景区,在“寺台朝日映瞳胧、北岸青烟一望通,红岩落日舟三五、周公桃花古寨红、龙嘴分江清到海、狮子攫月怒生风、天姑沐雨苍岩秀、高歌东岗夜雪中”八景的基础上,开发了竹文化、福文化、桃花文化、古镇文化和商贸文化;初春满山桃花、竹林和松林相映成趣,景区历史民俗文化和自然风光有机交融,是休闲旅游、畅享陕南民俗文化的理想去处。主要景点有:桃花寨、浪漫桃花谷、丹水城隍庙、鹊桥、祈福台、竹林七贤、丹江漂流、梯级水景、桃花仙子广场和游乐场等景观设施。
5、王柏栋故居
王柏栋(1910-1938),陕西省丹凤县商镇显神庙村人,1927年初,冯玉祥率领的国民革命军孙连仲部经龙驹寨,王柏栋毅然投笔从戎,随军出师河南攻打军阀吴佩孚。不久,冯、蒋、汪相勾结,镇压工农革命,他即愤然离队,在河南省荆紫关学商,闻知杨虎城在南阳办教导队,便欣然再次从军,并于1930年在该部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在杨子恒旅任警卫排长。1932年,中共陕西省委派王柏栋到三原县渭北游击队任第二分队长,曾三下三原县南,一下富平南区,打击豪绅地主,扩大革命武装。翌年,红二十六军南下商洛在蓝田张家坪严重受挫,为重振军威,把正在迅速壮大的渭北游击队改编为二十六军四团。7月14日,在三原武字区小道口召开红四团成立和受旗大会,王柏栋任一连指导员,旋任该团政委。8月14日,他参加中共陕甘边特委在照金陈家坡召开的扩大会议,决定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陕甘边总指挥部,王泰吉为总指挥,高岗任政委,王柏栋任参谋处处长。他先后参与指挥了智取旬阳张洪和奇袭甘肃合水县的战斗,以缴获之武器弹药,装备地方游击队和赤卫队。1934年11月,王柏栋回商洛开辟工作。其时红二十五军的一个小分队,在孙家山组建苏维埃。他得知敌人准备“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丹凤丹江国家湿地公园
丹凤丹江国家湿地公园从商州区的陈塬街办凤山村到商南县白浪镇月亮湾村,包括丹江河道河滩泛洪区及河道两岸1km范围内的人工湿地。隶属于商洛市下辖的商州区丹凤县和商南县。湿地公园水体主要是丹江干流及丹江支流老君河、资峪河、武关河、银花河的滩涂及县域内的鱼岭水库、龙潭水库、苗沟水库等,总面积达1.28万公顷。丹江全长443公里,为汉江最长一支流。湿地由于受到冬夏季风和青藏高原环流的影响,加上秦岭整个山脉对南方暖湿气流的阻挡作用,所以湿地的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呈现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冬干夏湿,干湿分明的气候特征,干旱、连阴雨、暴雨、冰雹、霜冻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年平均气温7.8~13.9℃,最高37℃~40.8℃,最低-11.8℃~-21.6℃。降水量年均710~930毫米,日照1860~2130多小时。无霜期为210天。湿地公园地处秦岭山脉东南地段,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以此出现山地、丘陵、盆地、河川等地貌类型,湿地公园水体主要是丹江干流及丹江支流老君河、资峪河、武关河、银花河的滩涂及县域内的鱼岭水库、龙潭水库、苗沟水库等,总面积达1.28万公顷。湿地内土壤分为淋溶土,初育土和
7、船帮会馆
船帮会馆位于商洛丹凤县的龙驹寨,建于清光绪十七年,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丹凤县博物馆也设在此处。由于建筑华丽,又被称之为“花庙”或“花戏楼”,即“丹凤花庙”。花庙与花戏楼——船帮会馆是座十分美丽的古建筑,座北向南,面临丹江。整个建筑是土木结构。做工精细,雕刻讲究。晨曦阳光中,屋顶的琉璃瓦显得金碧辉煌。因建筑宏伟华丽,其中又祭祀着丹江水神,故俗称“丹凤花庙”。大门形似一座三开间的牌坊,颇有江南水乡建筑的风格。南面的花戏楼建筑特殊,高36米,第二层不用柱支撑,而是用巨木构成多角形构架相叠,层层向上递缩,形成一个锥体笼形结构。从舞台中央仰望,犹如急流中的漩涡,很是巧妙。全国有“花戏楼”之称的建筑只有两处,一处为安徽亳州(曹操故乡)的著名花戏楼,为南戏楼;另一处即此处,为北戏楼。花庙之花,主要表现在它的整体建筑笼罩在千姿百态的画图之中,其中尤以镂刻透雕刀工细腻,形神出众。山水人物,车马仪仗,楼阁亭台,树木花草,鱼虫鸟兽无所不雕,戏楼正面更是木雕精品荟萃。在诸多造型中,龙的形象最为耀眼,梁栋上、花脊上、飞檐上、峙墙上无不有龙。足见船工们对龙的信仰至诚。以千万计细瓷碎片镶嵌而成的群龙,在阳光下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四皓碑林园
四皓墓,位于丹风县商镇城西。由丹凤县城乘开往商镇或西安、商州的班车(几乎5分钟一趟)1元。到商镇后徒步去四皓墓只要3-5分钟就可到达。四皓墓,州西三里许,傍金鸡原,坐鹿迹村,高冢星罗,苍茫磊落。陵前栋宇数楹,中有四短碣,分镌皓图,古貌俨如。名流经此,每多留题焉。“白发四老人,昂藏南山侧飞声塞天衢。”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途经今丹风县商镇拜遏四皓墓留下的诗句。四皓,是四位皓首银须老人,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鹿里先生周术和绮里季吴实,皆秦博土,后因逃避焚书坑儒来到商山。四老登上商山,只见千山苍苍,四野茫茫,泉石青幽,草木含情,比起绳绳嗡嗡的京都咸阳,真是人间净土。这儿听不到刀枪鼙鼓的惊鸣,看不见残暴无道的杀戮,见不到争宠斗势的恶棍,觉不到尔虞我诈的寒惨,也没有卖官卖爵的小人,遂决心“岩居穴处”,“紫芝疗饥”,在商山隐居下来。四皓在商山避秦隐形不久,刘汉王朝统一了天下。当汉高祖刘邦要废掉太子刘盈,另立赵王如意时,刘盈的母亲吕后经张良策划;约请四皓出山。“偕入汉廷,一语吾主”,改变了刘邦废太子的初衷,终使刘盈做了汉惠帝,四个功高盖世的老人,尽可高官厚禄颐养天年。可是,他们却功高身退,重返商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丹凤烈士陵园
丹凤县革命烈士陵园,座落在鸡冠山下,总面积4600平方米,建筑面积540平方米。四周蓝墙环绕,园内松柏苍翠,名贵花卉,四时竞放,景色优美,典雅宜人。陵园始建于50年代。由前园、后园两部分组成。巍峨的牌楼大门庄严肃穆,13米高的丹凤县革命烈士纪念塔耸立园中,塔顶雕塑着威武雄壮、持挂冲锋枪的解放军战士,日夜守卫着园内英烈。前园正中的影壁上,“褒扬先烈,启迪后人”八个大字金光灿灿,壮观夺目;八面阅览橱窗,镶嵌在园门龙墙之上;后园中共中央鄂豫陕省委书记徐宝珊烈士纪念亭巍然屹立。徐宝珊1935年5月9日长征途中病逝并埋葬于丹凤县龙驹寨。中共丹凤县委、丹凤县人民政府在县革命烈士陵园为其建立了仿明建筑六角碑亭,并请徐宝珊的战友、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郭述申撰写碑文,刻于高1.7米、宽0.7米的白色大理石碑。该碑正面为隶书金字“徐宝珊同志纪念碑”;背面为楷书,评述了烈士光辉的一生。1985年5月9日,中共商洛地委、商洛行政公署在丹凤革命烈士陵园隆重举行碑亭落成典礼,郭述申等同志及烈士家属自北京、西安、湖北等地专程前来。烈士墓区有39位革命先烈的忠骨在这里安寝,其中佚名者17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0、武关秦楚分界墙
秦楚分界墙武关在陕西丹凤,昔为关中的南门,其遗迹现在还有残碎的城楼,几间老屋,几棵古树,一种沿袭久远的气息。人到斯地,往往喟叹而徘徊。武关以东五公里有一处秦楚分界墙,鲜为人知。五公里全是沟坡,好在遍野葱绿,空气也爽,偶尔还见惊兔孤鹰。一段隆起的是墙非墙是建筑非建筑的山岭便是秦楚分界墙。所谓的秦楚分界墙呈南北走向,乍看它与山岭融为一体,甚至它就是山岭,但细辨它却明显地高出山岭,仿佛是依山岭砌起的屏障,只是原始的墙倒塌了,形成了一种模糊的形势。墙的西侧很是平缓,而东侧则峭立起来,并可见砖石,尤其是在东侧有一条由砖石铺成的斜径,掩埋于荒草之中,其加深了墙的印象。墙断断续续,蜿蜒而去,远上便消失于蓝天之间,遂产生虚幻和茫然的感觉。秦楚分界墙设于这里,多少是有可能的,因为斯地本是秦楚接壤之处。然而时过两千余年,秦楚分界墙之言要确立,需文献与考古证明,可惜既无文献,又无考古,所以此墙只能算是民间观点,属于传说。若它真的是秦楚分界墙,那么这里还是有很多故事的,其中以楚怀王为秦昭王所诱之故事意味深长。当时秦楚经常交火,秦是攻势,楚是守势。公元前二九九年,秦昭王致信楚怀王曰:“寡人与楚接境壤界,故为婚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部丹凤县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