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平凉市 > 崆峒区旅游
崆峒区十大旅游景点
1、崆峒山
崆峒山是国家首批5A级景区,同时还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平凉市城西11公里处,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为古丝绸之路要冲,自然景观奇险灵秀,人文景观古朴精湛,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之美誉。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三次登临崆峒山,向广成子求教修身治国之道,秦皇、汉武亦慕名登临,司马迁、杜甫、白居易、林则徐、谭嗣同等挥笔题赞。景区面积84平方公里,其间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山水一色,有漓江神韵,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南方景-秀丽。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魄宏伟,底蕴丰厚。崆峒山又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有各类动植物1300多种。景区先后荣获“中国顾客十大满意风景名胜区”、“中国旅-业十大影响力品牌”、“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中国最美的十大宗教名山”等殊荣。地址:平凉市崆峒区城西12公里处类型:山寺庙道观等级:AAAAA游玩时间:建议0.5-1天电话:0933-8510202官方网站:http://www.ko
2、南山生态公园
平凉南山生态公园为国家3A级景区,是城南一道秀丽的“绿色屏障”,占地22公顷。公园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紧密结合崆峒文化实施建设,打造出花园广场、音乐喷泉、浮雕文化墙、标志性建筑“玄鹤楼”等景点,以及自助采摘果园和玉兰园、樱花园、丁香园、银杏园、牡丹园、竹菊园六个名贵花木观赏园,成为市民人文养生和休闲健身的最佳去处。相邻的圆通寺不时传来诵经之声,更为公园平添了丝丝古香禅意。
3、太统山森林公园
西来第一园--太统森林公园,位于崆峒区西郊3.5公里处,占地面积21.7万亩,属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是天然动植物园。景区森林覆盖率70%,木本植物33科90多种,草本植物3000多种,实用真菌20余种。生栖有金钱豹、梅花鹿、狍子、麝、锦鸡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0多种。主峰太统山海拔2234米,为平凉最高峰。山巅有太白庙、菩萨庙、龙王庙、天桥、石窟等,并有多种神话传说,是道教崇奉的青山圣地。自然景观独特,群峰环翠,万壑松涛,波澜壮阔。尤以夏日雨后放晴,有云雾蒸腾而起,笼罩山顶,状如巨形蘑菇,久聚不散,夕阳斜照,奇光异彩,景象蔚为壮观,古称太统屯云。置身于山巅可西望六盘、崆峒,南眺关山,北阅五指原,俯视平凉川。十万沟景区地貌奇特,风景秀丽,其中大阴山与崆峒山遥相呼应,自古传为姊妹山。十万沟内的黄龙、青龙、白龙、赤龙瀑布呈现阶梯状分布,实为四面千峰起,中心一水通。太统森林公园古迹丰富,寺庙建筑风格独特,道教历史悠久,古人论道求仙传说和遗迹众多、文人名士的朝山颂扬更使崆峒、太统名声远播。每逢庙会日,香客游人络绎不绝。美丽神奇的太统森林公园欢迎四方客人前来旅游观光、寻幽探险,访古揽胜。太
4、柳湖公园
柳湖公园位于平凉市城区的中心,占地面积8.8万多平方米,合133亩,其中湖水面积32亩,是陇东著名的自然山水园林。柳湖始建于北宋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时任渭州太守的蔡挺引泉成湖,因柳树宜水,故处处植柳,枝高叶茂,翠色参天,故名“柳湖”。明嘉靖年间,韩藩昭王占为苑囿,并做了大规模的扩建,由明武宗敕赐“崇文书院”。清乾隆之后,又先后多次修葺,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改名“百泉书院”,后改为“高山书院”。同治初年,柳湖毁于战火。同治十二年,陕甘总督左宗棠驻兵平凉,再次修复,更名为“柳湖书院”,并题亲书“柳湖”匾额。民国十五年(1926年)改为甘肃省第七师范学校。柳湖之胜,始于暖泉。其地有暖泉一眼,水温达17℃左右,四季畅流。暖泉是柳湖的源头,泉旁有一石碑,其上为左宗棠题写的“暖泉”二字大字,下有“平凉高寒,水泉甚洌,此独以暖称,验之隆冬不冰也”等铭文。如今暖泉已重新修整,围以铁栏,加以保护。柳湖以奇特的“柳中湖,湖中柳”著称。暮春时节,柳絮轻扬,弥漫湖中,被人们誉为“柳湖晴雪”,列入平凉八景之一。“满目晴光映野塘,何来白雪遍空扬。纷纷玉屑随空舞,片片银光绕岸狂。月下沾衣疑欲湿,风
5、中共平东工委机关旧址
中共平东工委机关旧址位于崆峒区大寨乡关家垭壑和老北山。平东工委纪念馆以平东工委革命历史脉络为主线,以颂扬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为重点,全面反映平东工委的发展历程,展现在党的领导下,平凉人民在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英勇斗争史。1926年秋,受中共北方区委指示,随冯玉祥国民军联军到达平凉的国民军联军政治部副部长刘伯坚,带领中共党员吴天长、冀明信等人,在平凉商场召集民众-,并创办《新陇民报》,宣传大革命的形势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组建工人总工会、青年学生联合会,整理国民党党务,成立“新文化剧社”在街头演出反帝反封建内容的文明剧,领导工人进行罢工-斗争,在平凉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浪潮。1940年春,中共陇东分区党委决定将新区工委、原中共固原县委和回民工委合并组成中共平东工委,吴思宏任平东工委书记。工委辖区主要是平凉、泾川、镇原南三镇、开边、黑渠口和固原东部的广大地区。1942年夏,吴思宏调延安参加整风,由李步赢和张可夫先后接任书记,李义祥、李子英任委员,工作人员有李树清、李世清、赵崇德等。1944年冬,中共平东工委停止活动,由甘工委直接指导平凉等地的特派员与联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6、平凉市博物馆
平凉市博物馆前身是平凉地区博物馆,成立于1983年。几经搬迁,几经变更,到2002年,改名为平凉市博物馆。平凉市博物馆是一座中型的综合性历史文化博物馆,占地66000平方米,馆藏国家珍贵文物1万多件,藏量丰富,种类齐全,品位高是平凉市博物馆的一大特点。就藏品的质地类别而言,有石器、陶器、青铜器、瓷器、玉器、金银器、漆木器、玻璃器、壁画、皮影和字画等十多个种类,琳琅满目,无奇不有;就藏品文化类型而言,有新石器时代的半坡类型、马家窑类型、庙底沟类型、石岭下类型、齐家—常山下层类型和地域特色鲜明的安国式寺洼文化类型陶器,有“静宁七宝”美誉的齐家文化玉器,更有陇东名俗艺术的奇葩——平凉皮影,类型繁杂,地域特色鲜明;就时代脉络而言,这古有平凉先民——“泾川人”所使用过的原始生产工具,有灵台、崇信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和独树一帜的北方草原文化器物,有庄浪出土的宋代窖藏瓷器,有源于崆峒山的明清佛道教造像,更有珍贵的现代革命文物,序列明确,连续不断代。馆内还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恩寺塔(大明宝塔)、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代铜钟、明代石牌坊、清代砖雕牌坊等文物景点。近年来,平凉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宝塔梁悠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7、龙隐寺
龙隐寺位于城西3.5公里处的龙尾山侧,依山傍水,占地约300亩。这里西接崆峒山,南望太统山,两山环绕,草木茂盛,环境优雅,亭院阁隐现其中,自古为消夏游览胜地。据《平凉市志》载,寺原名灵隐寺、兴教寺,始建于汉唐时期。以后明、清、民国等各代均有扩建。先后开凿洞穴5孔,有上佛殿、孔雀殿、左右配殿等建筑。龙隐寺之名,来源于唐肃亨下塌寺内的传说。相传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发生安史之乱,玄宗李隆基仓惶逃往四川,太子李亨从嵬(围)驿回军北上,通夜驰三百里至安定郡,庚子至乌氏驿,辛酉至平凉郡李亨曾在灵隐寺内下塌。翌年7月,李亨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南)称帝。因皇帝是人们心目中的真龙天子,而龙隐寺又是皇帝隐居过的地方,故龙隐寺之名沿称于今。龙隐寺所在的龙尾山,东西绵亘5公里,植被面积近26.7万平方米,是一座岚霭弥漫,淹没寺观,一泓秋水如玉带,背负青山似锦袍的名山。尤为奇绝的是,在一悬崖峭壁上,有一殿宇悬空,上接蓝天,下临深渊,树遮花掩,犹如仙阁,景色十分壮观。龙尾山的中下部有清泉4眼,泉水清澈透明,寒暑不易其形,旱涝不改其盈,千百年来,水位稳定不变。山上还有一灵湫,又名龙泉,泉水从一乳石缝隙间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广场山庄
广场山庄广场山庄是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创建优秀旅游城市的重点工程,为区委、区政府招待所,该工程由中国西北建筑总院在考察全国五星级酒店验收打分前十位的六个酒店的基础上,按国家五星级酒店标准,结合崆峒山道教文化的传统设计的。山庄西靠崆峒山,南临太统山,北傍泾河和崆峒风情大道,东距平凉市中心仅5公里。山庄内汇集了旅游休闲、度假娱乐、文化研讨、商务会议、住宿餐饮等多种服务功能,能够承办政务、商务、旅游等各类活动,总占地面积303亩,概算投资1.88亿元。山庄依照道教“八卦”脉络规划,总建筑面积4.48万平方米,总体布局分为六大块:即酒店公建区、客房住宿区、高档别墅区、休闲健身区、康乐洗浴区、娱乐运动区。广成山庄一次性设计,分期实施。一期投资1.28亿元,将建成酒店公建、住宿、休闲娱乐、康乐洗浴、体育运动等五大区,二期投资6000万元,主要建成高档别墅区。2007年“五一”黄金周前建成并投入运营。广成山庄内整体建设以明清风格为主,清新典雅,古朴自然,充分体现了平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崆峒山“天人合一”的道教文化底蕴。山庄建成后绿化面积将达到63%,庄内绿草葱郁,花木成荫,湖光山色,景色宜
9、崆峒区博物馆
崆峒区博物馆崆峒区博物馆占地面积为1008.32米。有展室7间,面积为231平方米;库房2间,面积为52平方米。共有馆藏文物2755件,其中一级文物为22件,二级文物149件,三级品为321件,展出约300件。辖区内有各种文化遗址400多处,其中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30处。区博物馆文物绝大部分出土于区境内,它是我区几代文物工作者斩荆棘、披霜露,抢救并保护下来的,倾注了文物工作者的大量心血。出土于我区大秦乡沙塬子的“古菱齿象”,1993年中国社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断定并取名为“平凉古菱齿象”,被定为世界性标本;六十年代,在我区安国东沟遗址,发现了一批与临洮寺洼山有较明显区别的马鞍型口沿的陶器,考古界起名叫“寺洼文化安国式”,并载入史册。在四十里铺庙庄出土的一批青铜器,造型美观,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个别器物已载入了《中国古玩词典》。2002年以来,在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博物馆实施了搬迁工程和“三铁两器”设施建设。在珍贵宝藏充分入库的情况下,分类归档,成列布展,接待了数以万计的国内外游人。1994年被确定为我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9年又被确定为平凉市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0、崆峒山古建筑群
崆峒山古建筑群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崆峒山。现存建筑为宋代和明代的建筑物,清代曾不同程度地予以修葺。崆峒山古建筑群依山就势分布,主次分明,建筑群既自成一局,又相互联系,分为舒华寺、隍城和雷声峰三部分,主要古建筑16座,包括舒花寺内的凌空塔,隍城内的磨针观、十二元帅殿、太白楼、灵官洞、献殿、真武殿、玉皇殿、天师殿、药王殿、老君楼、天仙宫,雷声峰的三官殿、玉皇楼、三星殿、雷祖殿。建筑群占地面积计233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84平方米。凌空塔为七级八面0式砖塔,高30米,底层周长32米。始建于宋,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维修。老君楼位于隍城西南角,明嘉靖年间重修,建筑面积50平方米,为二室一大间转角楼,殿内壁间有明重修时金粉镶嵌彩绘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图,共82帧。崆峒山古建筑群总体规划严密,主次分明,大小有序,布局合理,显示了工匠在特殊的地段上进行空间组织和巧妙运用建筑体量的智慧。老君楼内的明代画作《老子八十一化图》为全国第二幸存者。建筑群所在崆峒山历史悠久,风景优美,既有北国之雄,又兼南方之秀,与道教文化有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部崆峒区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