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德州市 > 禹城市旅游
禹城市十大旅游景点
1、禹城市大禹文化水利风景区
大禹文化水利风景区位于德州市禹城市,占地面积1.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0.75平方公里,风景区依托泺清河综合治理工程而建。包括“一河、两园”,属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一河”为泺清河;“两园”为泺清河沿岸的大禹公园和糖城新湖公园。是集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形成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发展的景观。泺清河贯穿禹城中心城区5.4公里,南接老赵牛河,北通徒骇河。两岸建有66米宽的绿化景观带,建有“神功千古”、“规圆矩方”、“羽民安乐”、“仪醪醇香”、“贝城遗韵”、“濬湖卧虹”、“堰塞锁津”、“牧金铸鼎”、“故城遗韵”、“绿蒲清源”十大主题景观区。大禹公园位于老城与新城结合部,毗邻泺清河景观带。2009年经改造,总面积达400亩,其中,水面面积120亩,包括南入口广场、东入口广场、九河入海主题广场、环形健身广场等。主要景点有篆体“禹”字雕塑、碑廊、碑亭、“一步两眼井”、水幕景观墙、躬耕河田等10余处,布局精妙,移步换景,让游客领略大禹治水的千古情怀。2012年被评为国家AA级景区。糖城新湖公园总面积300亩,其中,水面面积200亩,新湖与泺清河相通,引黄河水补源,平均水深4米,日常蓄水
2、大禹公园
大禹公园:位于禹城市区北部,始建于1995年,由原人民公园改建而成。2010年重修并更名为大禹公园。景区总占地400亩,其中水面面积110亩。园内各景点远眺近赏、主次有序,共24个景点。公园正门,为木石结构跌檐式琉璃瓦盖顶的牌坊和造型精美独具匠心的花岗岩石桥。进入正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九河入海主题广场;东侧为禹字碑,展示历代书法家书写的“禹”字;西侧9个水池,象征大禹疏浚的9条河流;西面景观墙上安装的是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的螭吻,下面与其对应蹲坐的是9尊铜质金螯;广场立13.8米高篆体“禹”字为公园标志性建筑(意为大禹治水13年,8年在禹城)。公园有碧波荡漾的沧海湖,形如元宝,又似弯弓。沧海湖中段的九曲桥如系在上面的钻石宝链。岸边用石块石条砌成,用花砖铺成的甬道绕湖一周,岸边杨柳依依,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坐在石桌、石凳上休闲、读书,有临西湖美景之感。公园东北部的湖中小岛,左边优质木桥延伸东岸,右边石桥与西岸相连,岛上有造型精美的双雨亭,亭下偏右侧为古迹一步两眼井。相传西井为舜井,为舜帝挖凿,其水质甘甜,东井为一条小白龙所留,井水苦涩腥咸,两井一步之隔,水质却截然相反。后人诗曰:“一
3、禹王亭博物馆
禹王亭博物馆位于禹城市区西北3公里处,占地136.5亩,于1997年建成对外开放。该公园由一个座北朝南的大院落(内有禹王大殿、东西配殿、钟鼓楼等)、具丘遗迹、禹王亭和人工湖组成。其结构新颖、紧凑、气势恢弘,古朴典雅。大院落南首是一牌坊式山门,门上方为清朝乾隆皇帝题写的“禹王亭”手迹。拾阶进入山门,有宽6米,两旁栽种着松柏的南北甬道,甬道南端东侧矗立着一石碑,上面刻着重修禹王亭记碑文;甬道南端西侧,立有两块石碑,刻记着重修禹王公园捐款单位名称和捐款个人姓名。院落北部东西两侧,各建有11间古式配殿;甬道北端即是一座明清建筑模式的禹王大殿。大殿占地300余平方米,西阔为5开间、重檐、歇山、九脊顶,总高度为16.7米,长25.4米,进深15米。大殿正门上方、两檐之间设“禹王殿”鎏金匾额,门两侧立柱有楹联一幅,琉璃瓦顶和玺彩画,金壁辉煌。殿内正中塑禹王坐像一尊,高约6米,背后塑玉女手持风扇侍立两旁。大院落北门外系“具丘山”(南北长45米,东西宽50米,高8米)。据旧志记载:“大禹治水时曾筑此丘,以观察水势”。明、清时于土丘上建禹王亭。后年久失修毁之,土丘上建筑物荡然无存。土丘之上现长满杂草树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德泉寺
德泉寺位于禹城辛店镇西十华里处,古名寺之一,俗称草寺,又称大寺。始建于何时,不详,至道光十三年前,已因多年失修成为一片废墟。该寺周围之村庄都以寺的相对方位命名,如:寺前刘、寺西李、寺后李等。德泉寺重建复兴后,规模宏伟壮观:大殿四楹,内奉释迎、文殊、普贤等护法善神,羹金眩目,高逾六尺;十八尊阿罗汉,金光灿烂,耀目生辉;大殿东西各建禅房二间,附香积橱五间;大殿前有天王殿一座,内奉四大天王像;天王殿东西有廊房四楹,供奉观音菩萨像;另有伽兰祠一所,神像俱全,千异百状;山门一处,两侧有耳房,僧徒住所并储存诸样法器;山门内左右空地,矗立两通雕龙大碑;大殿前左有参天翠柏,右有古槐,两两成双,对称栽植;寺前辟一广阔平坦的广场,供进香人等及庙会使用;广场四周广植树木、花卉、香草,更有寺属耕地若干,共占地250余亩。山门内还有东跨院一处,设私塾,供远乡近村学生诵读诗文。禅师法德和尚结庵于此,主持方丈,遂成名寺。德泉寺前,年年举办二月庙会。二月庙会的创办人名叫董海,此人系辛店镇董庄人氏,是当地乡绅大户。道光十三年捐资建寺时,不吝解囊慨献,遂负盛名。二月庙会会期一般5-7天,所得会费,一部分用于会上的开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张汉桥
在禹城东北距老县城十里的徒骇河上有一座大桥,名曰张汉桥(也曾叫广通桥)。明朝成化年间,河西刘庄有一位姓张名汉的大善人,看到往来客商车马难行,且时有失足落水溺死者,坐视不忍,毅然购置砖石、木料,召集民工修建了一座九孔桥,并在河西路南修建一座真武庙,以镇桥、河。往来客商及当地百姓无不欢欣,张汉之名声遂为大震,人们便不约而同地称此桥为张汉桥。后又补桥并加添桥五孔,修成十四孔桥,比原来更壮观。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秋,阴雨连绵,河水猛涨,又将桥冲塌。随即又有刘豹、张茂芳等义士为首,倡设基金会,召集乡民重修大桥,且增添二孔,遂建成十六孔大桥。为表彰张、刘诸君先后数次修建增补桥粱之义举,颂扬他们的功德,众乡绅恭请赐进士第巡按山西监察御史临邑邢侗撰写了纪念碑,并根据文人雅士们的提议,将桥名改为“广通桥”。碑名曰《重建广通桥碑记》。可是人们仍习惯叫它张汉桥。至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中原,其出于军事及经济侵略之目的,便奴役当地百姓为他们扩修从临邑至禹城火车站的公路(当时人称汽车道),并修建了一座五孔石桥(此桥在原张汉桥北约一里处)。桥上装有雁齿护栏,挺洋气,故当地人称“洋桥”。
6、大禹治水群雕像
大禹治水群雕像位于京台高速禹城出口正对面,2013年(群雕像长20.13米),勤劳朴实的52万禹城人民(群雕像宽5.2米),在990平方公里大地上(平台面积990平方米),修建了象征大禹治水13年(群雕像高13米)、三过家门而不入(平台上3级台阶)、8年于具丘山(禹王亭遗址)平定江淮河汉(平台前8级台阶)、大功告成、大禹享年64岁(底座高6.4米)、工程总高度19.4米的群雕像。群雕像用优质五莲红花岗岩雕刻而成,气势宏伟,栩栩如生;群雕像平台、底座外层干挂用芝麻黑花岗岩,平台地面铺装用芝麻白花岗岩,四周的栏杆、栏板用汉白玉,并在栏板上分别雕刻了梅、兰、竹、菊四种图案,在平台入口两侧的栏板上还雕刻了荷花和海棠图案。底座前面的“大禹治水”四个大字由欧阳中石先生题写,底座后面是群雕像简介,底座两侧分别是清朝乾隆皇帝和清朝康熙年间禹城知县曾九皋赞颂大禹的诗歌。平台上设有地埋灯和射灯,晚上的群雕像也十分壮观。群雕像底座两侧,分别刻有清朝乾隆皇帝和清朝康熙年间禹城知县曾九皋赞颂大禹的诗歌,大禹治水群雕像的建成意在激励52万勤劳朴实的禹城人民传承弘扬“创新、实干、为民、奉献”的大禹精神,艰苦奋斗,众
7、禹城白塔寺
白塔寺初号曰“古法海禅寺”,金、元朝代时改名为“白塔寺”。原白塔寺分东西两个院子,东院子南北长80多米,东西宽50米。进得南门(山门)是一个前院,东西各有厢房3间,院正中有硬路(砖铺)通往北边的大殿。大殿名大佛殿,有三大间,东西长20米,南北宽8米,高10米,门庭廊沿雕梁画柱。进得殿门,哼哈二将分列两旁,浓眉大眼,形状怪异;殿中央为释迎牟尼像,有4米多高,安详地坐在高台(底座)之上;殿周围有18罗汉,形态各异,相貌逼真。西院与东院相邻,有梢门相通,位置稍靠前,南北长40米、东西宽20米,有北屋4间、西屋5间,是僧人饮食起居之地。1943年,由区长段仁升(原大程乡曲庄人)主持在白塔寺建立了高级小学,成为周围几十里内最早的高级小学,解放战争中学校停办。1950年春,正式建立“白塔寺小学”(石屯区完小),首任校长为于洪祥。1950年秋,因大殿成为危房,于洪祥校长上报县文教局,经批准把大殿拆除。原位于寺院硬路两侧的石碑(一为“重修白塔寺记”,一为“功德主善人”),在文革中被推倒弃于学校院内空地上。1996年,由时任白塔寺小学校长的杜传礼(房寺吴庄人)同志牵头,经市文化局与原善集乡政府协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禹城革命纪念馆
革命纪念馆:位于禹城一中东侧,2009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1500万元,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水面面积30亩。中间主体为大型展厅,两侧耳房为辅助设施。展厅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图片文字区,展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各个历史时期禹城境内党的建设与发展、党领导的对敌斗争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的图片与文字说明、革命遗址照片、革命烈士谱、革命烈士和英雄模范人物照片及事迹介绍等;第二部分为革命文物区,展示收集到的自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存留下来的革命文物,包括会议记录、通知、书信、路条、票证、武器、任命书、嘉奖令、证书、报纸、刊物以及战争年代用过的物品、缴获敌人的战利品、反动派破孩革命者和人民群众的刑具、器物及文字材料等;第三部分为雕塑区,以群雕为主,立体再现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如革命烈士王克寇塑像、津浦路截击日本侵略军塑像、解放禹城塑像等;第四部分为伴景式展览,采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再现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如抗日战争时期的火烧赵庄、血洗薛官屯、牛角店战役(王克寇牺牲地)、解放禹城等。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9、汉槐游园
汉槐游园(汉槐冢):汉槐游园位于禹城市汉槐街与人民路交汇处,占地23亩,建成于1995年。园内绿草葱茵,冬青夹道,甬道均铺花砖。园中央有高3米、占地100多平方米的假山,立于亭阁之中,可观赏全园秀美景色,山顶上有古式亭阁。园内有东汉王侯墓汉槐冢,距今1800多年(此处为北冢,南冢在禹城火车站南300米处,尚未发掘)。墓内呈“サ”字形,两门13室,拱券式和覆斗式相结合的墓葬。出土器物40余件。1954年10月,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发掘,出土文物40余件。其中,12莲灯为稀有文物,大的63公分,灯盏分三层交错迭列,上有博山炉,炉纽小鸟形,下为覆碗形的空心灯座。小的同样。全国仅有,被北京历史博物馆展存。另有五铢钱22枚和银链一段等文物。为保护墓穴内原建筑结构,1995年修建此园时,用大青石将其围砌。冢上有1棵上千年的古槐,枝繁叶茂,汉槐游园因而得名。为禹城市级保护文物。2010年进行重新规划修建,加固保护古槐、增添古槐志、石板书卷、汉韵槐风、读书亭等景点。
10、禹城徒骇河水利风景区
景区位于禹城主城区西,依托徒骇河综合整治工程而建。景区长10.2公里,面积3.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62平方公里,属湿地型水利风景区。景区水系纵横、闸、坝、桥、涵等工程设施一应俱全,集防洪、灌溉、生态、旅游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灌排功能不变、景观效果万变、综合效益尽显的高度统一。一期工程完成投资4.2亿元,建成了“一河”、“四景”、“一湿地”等景观。“一河”即徒骇河,是鲁北三大干流之一,流域面积621平方公里,河两岸绿草如茵、生态和谐。临河而建的“禹王亭”博物馆,是大禹治水古迹、国家3A级旅游景区、省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四景”即夏都聚落、象天法地、文明足迹、时代韵律4主题广场,广场设计风格各异、文化古今交融,弘扬大禹精神,赋予禹城灵性。“一湿地”即徒骇河人工湿地,面积0.53平方公里,深度净化、多层疏导污水处理厂外排中水,入徒骇河,体现大禹治水“因势利导”理念,寓意治水功成,引流入海,兼有水质净化、景观、生态、休闲等功能。
国家水利风景区
全部禹城市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