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三明市 > 将乐县旅游
将乐县景点介绍
积善侍郎墓遗址
积善侍郎墓遗址位于将乐县古镛镇积善村,年代为南宋。简介:2003年考古发掘。墓葬由围垄、墓坪、墓室、神道、享堂遗迹和五级墓埕组成,墓前尚存有石翁仲及石虎、石马、石羊等。墓园长100余米,宽30余米,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2013年,积善侍郎墓遗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墓边沿各外延3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将乐擂茶具窑址群
将乐擂茶具窑址群位于将乐县古镛镇胜利村五马山窑址、将乐县古镛镇玉华村廖厝山遗址、将乐县古镛镇玉华村横窠岽窑址、将乐县安仁乡武宿村良坊自然村良坊窑址,年代为五代—现代。简介:由五马山窑址、廖厝山窑址、横窠岽窑址和良坊窑址等四处窑址组成,从五代北宋初、经明代、清代至现代,以烧制有擂茶的主要器具——擂钵等。其中,五马山窑以烧制青瓷器为主兼烧陶器,廖厝山窑址、横窠岽窑址和良坊窑址为专门烧造陶器的窑址。窑址群构建了从五代到现代的擂茶具发展的清晰链条。2013年,将乐擂茶具窑址群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各窑址地表陶瓷器堆积及窑炉遗迹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肖坊红三军团第六师工作团旧址
肖坊红三军团第六师工作团旧址位于将乐县大源乡肖坊村,年代为1931年。简介:包括张氏祖厝、土库坪张氏祖厝(美称“鸳鸯栋”)、张氏宗祠牌楼、节孝坊等四处。张氏祖厝始建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其他均始建于清代。1931年6月3日,彭德怀指挥红三军团第六师兵分二路进军泰宁,6月4日解放泰宁,派出工作团在大源乡肖坊等地建立了乡级苏维埃政权——乡革命委员会,隶属泰宁县马岭区革命委员会,主席谢有兴,办公地址设在张氏祖厝;还成立了农会、贫农团、妇女会、少先队等群众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打土豪、烧田契、废债约、筹粮款等活动。红三军团第六师工作团进驻大源肖坊期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碗碟墩窑址
碗碟墩窑址位于将乐县万全乡竹舟村八担自然村,年代为宋。简介:窑址主要分布于金溪北侧以碗碟墩为中心的四座山坡上,窑址面积约35000平方米。主要产品有青瓷、青白瓷和酱釉瓷,器形有碗、碟、盏、执壶、谷仓罐、炉、盒、杯等,窑具有垫座、匣钵等。产品胎质洁白细腻者和青白釉带乳浊者居多,亦有少量呈影青色。青釉瓷釉色以青黄、青绿为主,酱釉瓷以酱红色、酱褐色为主,少量呈酱黑色。窑址年代为北宋中晚期至南宋。保护范围:东至三号窑址所在山坡的东侧,南至金溪,西至二号窑址西侧寺庙,北至-窑址北面山坡。2018年,碗碟墩窑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岩仔洞遗址
岩仔洞遗址年代:新石器时代地址:将乐县古镛镇梅花井村简介:1988年进行小规模试掘,获取一批动物化石。2003年对岩仔洞遗址山顶区域进行小规模试掘,获取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存。2014年对岩仔洞遗址进行正式考古发掘,发掘面积400平方米,共发现墓葬2座,沟1条,房址2座,十余个灰坑、柱洞,以及陶、石、骨器千余件和大量木炭样品等。经碳十四测定,遗址年代距今5000-4500年。保护范围:东至岩仔关溪,南至水田,西至车碓溪,北至公路。2018年,岩仔洞遗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岩仔洞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光明余氏宗祠(光明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光明余氏宗祠年代:清座落地点:将乐县光明乡光明村简介:元、明时期始建,屡有维修,现存建筑保留清后期风格。坐西南朝东北,平面略呈梯形,占地面积约192.5平方米。主厅面阔三间,进深六柱带前廊,前廊卷棚顶;内檐使用大额枋,抬梁减前金柱及中柱。附属文物有左侧的余氏祖墓。1931年6月8日,盘踞在将乐、泰宁和邵武一带的最大股匪首罗鸿标,带领500多名匪徒,冒充红军队伍,在邵武县城大肆劫掠商店、--烧杀3天后,掳走汉美中学100多名女学生及大量金银财宝。该匪帮途经安仁、万安等地后,于23日窜到将乐县光明乡境内。红3军团第6师政委彭雪枫命令红8团一部和红7团两面夹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墈厚土堡
墈厚土堡年代:清座落地点:将乐县白莲镇墈厚村简介:清咸丰八年(1858)始建,初名靖平庙。三面临崖,位置险要,易守难攻。坐南朝北,平面依地形而呈不规则长条形,占地面积874.22平方米。堡内由东南角碉楼、前部庭院及后部祖师殿组成。附属文物有清咸丰辛酉年铁磬、同治十年铁钟等。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向外延伸30米。2009年,墈厚土堡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温坊汤氏宗祠、祖厝(红一方面军第1师无线电台驻地旧址)
温坊汤氏宗祠、祖厝年代:清座落地点:将乐县南口乡温坊村简介:北宋宣和元年(1119)始建,现存建筑保留清后期风格。前有空坪,单进合院式,由门楼、门厅、正堂组成,占地面积270.64平方米。门楼牌坊式,四柱三间三楼,歇山顶,檐下饰如意斗拱。祖厝自清康熙末年建成后,从未大修。坐东南朝西北,为前后二堂加左右各一直护厝格局,占地面积992.18平方米;正堂的柱、檩、枋等处均有彩绘,保留有红军标语多处。1931年至1934年间,红1师和红军东方军所属部队曾三次进驻温坊村。红军在村里召开群众大会,宣传革命思想,教唱《红军歌》,并将闻讯而逃的汤邦荣(曾任民国邵武、顺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将乐杨氏家祠
将乐杨氏家祠年代:清座落地点:将乐县古镛镇胜利街电信巷简介:清雍正十三年(1735)始建,为旌表杨时嫡裔杨祖绳妻节妇林氏所建。坐东南朝西北,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448.4平方米,由牌坊式门楼、正堂、后堂组成。牌坊式门楼为砖构仿木,五柱四间四楼式;正堂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硬山式;后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式,上下两层。保护范围:东北至卫生巷外,东南至电信巷外,西北至建行空坪,西南至跑马沟。2009年,将乐杨氏家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良地古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将乐县万全乡良地村,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这是一个由廊桥、家庙、祠堂、古厝等各类古建筑组成的古村落。整个村子就像挂在山坡上,成为闽西北客家乡土建筑的完美展现。良地古建筑群属明清宅第民居类建筑,主要由文武庙、梁氏宗祠、绪延厝、月山公屋、冠群谷仓和水尾木廊桥等六处保存完好的乡土建筑组成,保存至今的古建筑达23座。良地古建筑群,既是良地这一山地古村落景观建筑的核心组成与精华所在,也是闽西北客家乡土建筑的完美展现。进入良地村,要走过水尾木廊桥,一座百年老桥,横跨良地溪,廊桥中集中建有六个神龛,一个集灵宫,供奉如来、真武帝、妈祖、许真人、
碗碟墩古窑址
万全碗碟墩窑址位于万全乡竹舟村,以碗碟墩为中心,周围3个山坡均分布有窑址。产品有青瓷、青白瓷、酱釉瓷,器形以碗类居多,亦有部分小高足杯、碟、盏、水注、执壶、瓶、谷仓罐等,不同窑址产品略有差别。2016年考古发掘,揭露三条窑炉遗迹,其中一条为分室龙窑,为三明地区首次发现。碗碟墩窑址始烧于北宋中晚期,兴盛于南宋,窑场分布范围大,堆积厚,产品种类器形丰富,釉色莹润,质量精美。分室龙窑的发现对研究这种窑业技术的起源和分布有着重要意义。
漠源乡红峰谷
将乐县漠源乡红峰谷位于三明市将乐县东南部,地处大玉华洞景区内,距离将乐约15公里、距离三明区约55公里。红峰谷项目计划总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约3000余亩,包括自然文化、农耕文化、禅修文化三大板块,飞瀑流泉、亲水乐园、禅修养生等二十几个子项目,积极对接省水利风景区、省旅游扶贫村、美丽乡村、绿道建设、生态停车场等项目,力争实现千万元项目资金扶持。项目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推进”要求,2017年计划投入1000万元,重点打造瀑布、登山步道、亲水乐园、烧烤营地、生态停车场等子项目,建成并投入试运营。景区的功能区域有:农业科技体验、农业科普示范区,教
将乐县龙池谷水利风景区
地理位置: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景区介绍:景区以休闲观光为特色、绿色生态为依托,开发漂流媳水、农业采摘、休闲度假、赏花摄影、野营训练等,实施两岸景观工程、水土保持特色的生态护岸、种植油菜花观光园300亩,新建瓜果长廊,打造一个集休闲度假、生态农业、文化展示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创业示范区。特色特产:将乐擂茶、龙池砚、大卷交通路线:动车至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联系电话:0598-2395230
将乐县常上湖水利风景区
景区位置: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辖区之内景区介绍:常上湖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生态保育较好,植被覆盖率高,空气十分清新,且周边群山环绕,水系发达。北面有回头山,且毗邻金溪,仅一路之隔;东面紧邻因水库蓄水而成的潭池,并可远眺火把山;东南部地势较为平坦处为农田用地。景区内秀丽的山水风光,相对完善的民居建筑群,纵横两个溪流,以及沿岸自然天成的河滩地、峻峭的峡谷,宽阔的水面,还有许多古树,旅游资源组合良好,日光充足,温度适宜,气候宜人,自然条件优越,文化源远流长。景区北面金溪两岸山体陡峭,有回头山、火把山、牛源洞,南北纵向溪流流段为峡谷段落,两岸怪
三泉
三泉天阶山麓玉华洞誉称“形胜甲闽山,人间瑶池景”,长2.5千米,内有二通道,分藏禾、雷公、果子、黄泥、溪源、白云六支洞,有石泉、井泉、灵泉三股泉水。地下水的天然露头成为泉。全水为人类提供了理想的水源,同时也能构成许多观赏景观和旅游资源,如理疗泉,饮用泉等。我国泉的总数可以达到十万多处,分布十分广泛,种类也非常丰富,各地名泉不胜枚举。
明台寺
明台寺明台寺原称明台庵,位于天阶山两峰之盆谷处,始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占地二千多平方米,原建筑几经销毁,不复存在,现在的明台寺是1993年重建的。明台寺采用中轴对称的宫殿式建筑,宏伟壮丽,庄严肃穆,寺内外古木扶疏,名花溢彩。游客在出玉华洞后必经此寺。寺中住有僧人,香火旺盛,是当今朝圣的景点。每年农历的二月十九(观音诞辰)、六月十九(观音成道)、九月十九(观音涅磐)这里都举行盛大佛会。徐霞客游玉华洞时曾在此庵食宿,并在《玉华洞游记》中记载:“山半有明台庵,洞后门所经,余时未饭,复出道左登岭,石磴萦松,透石三里,青芙蓉顿开庵中,饭于庵仍下至洞前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回头山
“家在这里,爱在这里,我总是回头望着你。擂茶飘香,瓜果遍地回头望你家乡的回头山,那是离乡的儿女乡情依依”对于客家将乐人,尤其是漂泊在外的将乐游子,这首由著名的词作家司顺义、曲作家张卓娅谱写的《家乡的回头山》,真可谓百唱不厌,每一回哼起都流连迷醉,每一次唱起都亲润可人。回头山,位于将乐县城东10公里处的邓坊,三面环水。车行省道岑文线,从邓坊采育场悬索桥附近遥金溪河远眺依山傍水的回头山,犹如“白银盘里一青螺”,小巧俊秀,绿意盎然。回头山又名“蜡烛山”。关于“蜡烛山”的由来,有一段传说:古时候,高唐村有一个出了名的孝子,他叫蜡烛,家里很穷,与80岁的白
星窟
星窟星窟位于将乐县城北萧公洞(县机床厂后山),距县城3公里。《潜确类书》载:“福建将乐县北门有落星穴。晋义熙年间(405~418年)有长星坠其处,俄成一穴。”由于落星穴就在宋代哲学家杨时故居附近,所以民间附会“五百年当生大贤”,即杨时的诞生应了陨星之兆。至今民间还流行这种传说。此穴今尚存原貌,深10余米,底部直径9米,顶端直径20多米。穴内北面陡立,呈断壁状,其余各面均有不同斜度,整个外形如漏斗,既大且深。这是国内有文字记载较早的陨石坠陷地之一。陨石入土深度未探明,因年代久远,穴坑为尘土所封积。将乐落星穴对陨石和陨石坑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将乐玉华洞
玉华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将乐县城南7公里处,面积43平方公里,它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和原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闻名于世。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目前已形成了一个集观光、修学、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区。玉华洞具有1700多年的游览史,自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探游之后,它神奇、优美的景观就随着《徐霞客游记》的流传而广为人知。玉华洞全长10华里,有藏禾、雷公、果子、黄泥、溪源、白云六个支洞,有一扇风、仙人田、硕果累累、擎天柱、瑶池玉女、龙宫、万家灯火、金鸡唱晓、五更天等160多处景观。“以风取胜、以水见长、以石求异、以云夺奇”是玉华洞的独有特色
银华洞
银华洞将乐银华洞位于将乐县城东南18公里的漠源乡地村石灰山中,距玉华洞约13公里,成因与玉华洞相同,属喀斯特地貌。全洞面积约300平方米。洞内钟乳石林立,通道纵横交错。传说唐代有一皇帝游此失落还魂带、金扁担二宝,因洞中黑暗,照明的松脂木片又将燃尽,只好匆匆离去。其后达官贵人争相来游此洞寻宝,当地百姓不堪扰累,遂以糯米糍粑砌石,封住洞口,自此银华洞失传于世。1980年在地名普查中,于该洞洞口处挖掘到唐天宝铜钱一枚。不久又寻得后洞口,在悬崖峭壁之下,为荆榛蔓草所掩没。四周竹木葱郁,岩壑幽奇,须攀树牵藤而入。洞径逶迤曲折,或上或下,狭处只可缘壁佝偻而行,而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