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吕梁市 > 汾阳旅游
汾阳景点介绍
汾阳般若寺
汾阳般若寺,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阳城乡东龙观村,初建于唐,元大德年间曾大修,1672年清康熙年间再次重修。寺位于村西门北侧,成瓦刀型。寺门外路南有一影壁,上镶嵌9条琉璃彩龙,形神逼真,姿态各异。青砖券拱成窑洞式的寺门,上琉璃瓦盖顶。顺窄长的砖道前走80米,拾阶而上是砖木结构的过门殿,殿内左右有神像。进入大院,青砖铺地,开阔素雅,东、西、南三面各有5孔窑洞。北面则是高出院落其它地方约1米的正殿。大殿宏伟,气势磅礴,殿内有3尊大佛,多尊小佛,姿态生动,熠熠生辉。该寺影壁、寺门、过门殿在1958年被拆毁,大殿保存至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柏草坡龙天土地庙
柏草坡龙天土地庙(第七批国保)时代:元至民国地址: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峪道河镇柏草坡村中部柏草坡龙天土地庙位于汾阳市城北11.5千米峪道河镇柏草坡村中。坐北向南,一进院落,东西28.81米,南北49.71米,占地面积1432平方米。据史料记载,该庙始建于金代,元以后屡次维修。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主要有:戏台、献殿、龙王殿,东面配殿3座。龙王殿为金代始建、元代重建,其余皆为清、民国时期建筑。龙王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单檐悬山顶,筒板瓦屋面。前檐设斗栱,四铺作,华拱出跳状如翼形栱,其上不设交互斗和令拱,斗栱里转单杪承搭牵,搭牵做蚂蚱头。后檐斗栱不出跳,把头绞项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杏花村汾酒作坊
杏花村汾酒作坊杏花村汾酒作坊(第六批国保)时代:清地址:汾阳市杏花村镇东堡村卢家街据《北齐书》记载,杏花村的酿造史自北齐河清年间(561——564年)始,历经唐、宋、元、明、清,至今1500年没有间断。遗址为宋代“甘露堂”原址,现存作坊遗址为堡墙式院落,由南北两组院落组成,总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北院为酿酒作坊原址。有五个院落,面积约7000平方米。现遗存清代酿酒作坊,且遗存有埋入地下的发酵地缸。院内有一古井,为元代,古井上建亭,名曰“古井亭”,亭依墙而构,墙上嵌有傅山手书“得造花香”碑一块,此井至民国间一直是汾酒酿造专用水源。院内还保存明代酿酒所用的
汾阳文峰塔
文峰塔文峰塔(第六批国保)时代:明至清地址:汾阳市阳城乡建昌村据康熙《汾阳县志》记载,该塔由明天启二年(1623年)进士汾阳人朱之俊(曾任明清两代国子监司业)率众集资捐助而建。该塔为八角十三层楼阁式砖塔,高84.93米,为山西现存砖塔中最高的一座。塔平面为八角形,青石须弥座,塔身为砖砌。内为空筒式构造。塔自下而上收分至塔顶,共13层,外廓每层之间以砖雕椽飞、斗栱组成的檐相隔。塔室之间以转折回廓式阶梯塔道相通。汾阳文峰塔为砖结构,外廓平面八角形,占地面积217.8平方米,外廓塔层之间以砖雕椽、飞、斗拱组成的塔檐相隔,共13层,每层中有12生肖塑像,现已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汾阳五岳庙
汾阳五岳庙汾阳五岳庙(第六批国保)时代:元至清地址:汾阳市三泉镇北榆苑村依据梁上题迹及碑文记载,金天得三年(1151年)重建,元、明、清均有修葺。现存五岳殿、水仙殿为元代建筑,余皆清代所建。庙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总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五岳殿为庙内主体建筑,单檐悬山顶,面阔进深各三间。由于平柱外移使明间扩大,次间缩小。明间置板门,次间置直棂窗。前檐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梁架为彻上露明造,皆用草袱作法,为原木稍加修饰而成。梁上有:“时大元大德拾年岁次丙午十月巳亥二十二日己未庚午时重建志”题迹。水仙殿位于五岳殿东侧,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斗栱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汾阳铭义中学
汾阳铭义中学汾阳铭义中学(第四批省保)时代:1915年地址:汾阳市城内英雄路其前身是1913年开办的山西公立河汾中学和1915年由华北基督教公理会创办的铭义中学。中国0初创时期,学校就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沿阵地,涌现出大批革命志士。从创办到1947年,汾阳中学毕业学生3000余名,分布于山西各地,为山西的文明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校园创建于1915年,后屡有扩建。校址坐西朝东,总平面由南到北呈不规则形状,占地面积2400O平方米。至今保存完好的民国建筑有9座,建筑结构简练,形制多样,是我国传统建筑向现代建筑过渡时期的典型作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汾阳禅定寺
禅定寺禅定寺(第四批省保)时代:元、明、清地址:汾阳市阳城乡普会村创建年代不详,据记载北魏已有。坐北朝南,分东西两院,规模较大。东院保留建筑较完整,主要有山门、过殿、正殿、配殿;西院有戏台和关帝殿。正殿为元代遗构。面阔五间,进深四椽,前廊式单檐悬山顶。斗栱四铺作,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对前搭牵用三柱。关帝殿为清代建筑,殿内神龛为制作精美的小木作,内奉关羽,殿之东、北、西三壁塑有以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为主题的悬塑,东西两壁悬塑之前各立塑三尊文武侍臣,与悬塑及主像内容融为一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汾阳报恩寺
报恩寺报恩寺(第四批省保)时代:元、明地址:汾阳市城内卫巷街俗称姑姑寺。创建年代不详。寺内现存有山门、正殿、后殿、东西配殿等建筑。寺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占地面积1345.85平方米。正殿为元代遗构,面阔三间,进深六架椽,单檐悬山顶。斗栱五铺作双下昂计心造。梁架为四椽栿前后搭牵用四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齐圣广佑王庙
齐圣广佑王庙齐圣广佑王庙(第四批省保)时代:元地址:汾阳市三泉镇义丰北村旧称相公庙,创建年代不详,现存齐圣广佑王殿及戏台。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185.81平方米。齐圣广佑王殿为元代遗构,戏台为清代所建。齐圣广佑王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前廊式单檐悬山顶。斗栱四铺作单昂计心造,梁架结构为三椽栿前搭牵用三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峪口圣母庙
峪口圣母庙时代:元地址:汾阳市峪道河镇峪口村创建年代不详。坐北朝南,占地面积8405.6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门、献殿、正殿及东西耳殿、东西配殿等建筑。正殿为元代遗构,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单檐悬山顶。斗栱五铺作双下昂,梁架结构为三椽袱前压乳栿用三柱。2019年10月7日,峪口圣母庙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虞城五岳庙
虞城五岳庙虞城五岳庙(第四批省保)时代:金地址:汾阳市阳城乡虞城村创建年代不详。坐北朝南,占地面积7560平方米。现存建筑有正殿、戏台、西厢房、西耳房。正殿为金代遗构,余皆为清代建造。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架椽,前廊式单檐硬山顶。斗栱为五铺作单抄单昂计心造,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前搭牵用三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堡城寺龙王庙
堡城寺龙王庙堡城寺龙王庙(第四批省保)时代:元地址:汾阳市峪道河镇堡城寺村创建年代不详。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153.52平方米,现存龙王殿及廊窑一座。龙王殿为元代遗构,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前廊式单檐悬山顶。斗栱四铺作单下昂,梁架结构为三椽栿前搭牵用三柱,殿内三椽栿下有“达鲁花赤”题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汾阳法云寺
法云寺法云寺(第四批省保)时代:元地址:汾阳市三泉镇平陆村创建年代不详。坐北朝南,占地面积542.98平方米,四合院布局。现存建筑有山门、正殿、东配殿及西耳房。正殿为元代遗构,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前廊式单檐悬山顶。斗栱四铺作单下昂,梁架结构为三椽栿前搭牵用三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汾阳关帝庙
关帝庙时代:明地址:汾阳市鼓楼南街东侧原名关王庙,因庙内原有铸铁关羽骑马像一尊,故俗称为铁马老爷庙。据庙内题记可知,始建于明正德、嘉靖年间,以后各代均有修葺。庙坐北朝南,现存主要建筑有:关帝殿及其偏殿、中殿及左右朵殿、献殿、东西配殿、藏经楼、斋房院、照壁等,总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正殿为砖石台基,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前加面宽三间,进深三间的卷棚歇山式抱厦。殿顶为筒板瓦覆盖,正脊、垂脊均采用浮雕莲花琉璃脊筒,正吻、垂吻、戗吻均完好,脊刹为兽驮宝珠,背后题迹:“大明嘉靖二十四年五月建”。中殿与献殿采用勾连搭手法相连,面阔三间、进深四间。中殿为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狄青墓
狄青墓狄青墓(第三批省保)时代:宋地址:汾阳市城北十里刘村村东狄青,字汉臣(公元1008—1057年),宋汾州西河人。在西夏战争中屡立战功,由士兵升大将,皇祐五年(1053年)官拜枢密使。嘉祐四年(1059年)归葬于此。嘉祐七年,追赠为狄武襄公。墓地坐北朝南,原占地79920平方米,建有祭祠性建筑显庆寺(宋代)、狄公祠等,均毁于晚清至抗战期间。建国后,陵园已不存,“文革”中,墓丘被摊平,翁仲、石兽被就地埋掉。御赐神道碑清宣统年间移至县城,后移置太符观保存。今墓地尚立清宣统元年“宋狄武襄公之墓”碑一通,由宋仁宗亲书篆额,碑身高达4.6米,碑文约3000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垣底遗址
北垣底遗址北垣底遗址(第二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汾阳市城西3.5公里处栗家庄乡北垣底村西南的丘陵地带遗址分布十分广阔,总面积1.2万平方米,在地表上暴露有灰坑多处,文化层距地表深度2米,厚度0.4米。暴露的遗物有陶片、石器等,采集到的标本有陶片,属龙山文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峪道河遗址
峪道河遗址峪道河遗址(第二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汾阳市城北6公里峪道河镇遗址地处汾水以西,缓坡丘陵的山前地带,后连起伏的吕梁山脉。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龙山(晚期)文化时期遗存。遗址分布广阔,由南向北,李贞沟纵深到田褚、水泉,东扩至崖头、峪口等几个自然村,面积约680万平方米,与东堡、上贤遗址连成一线。文化遗存丰富,暴露遗物有瓮棺葬,长方形竖穴坑,东西向。经调查,发现瓮棺2件,口对口对扣在一起于墓穴内,遗物有陶器残片,小口尖底瓶,弦纹罐、彩陶钵、陶盆—泥质盆,以线纹为多。采集标本有石斧、陶环、石刀、陶刀、盘状器、鬲、豆、甑等陶器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杏花村遗址
杏花村遗址杏花村遗址(第二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汾阳市杏花镇东堡遗址范围较广,东至窑头、辛庄,北至冯郝沟缓坡丘陵地带,后连起伏的吕梁山脉,地势北高南低,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距地表深度2米,厚度1米。1982年进行了发掘,经调查发现,内容极为丰富,分布广泛,地面灰层比比皆是,遗迹、遗物众多。根据层位关系对其内涵分析,遗址堆积形成八个阶段,时代跨越较长,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期一直到商代。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龙观墓群
“汾阳宋金墓群”于2008年6月发现,整个考古发掘工作中共发掘古墓葬27座,发掘面积1196平方米。其中砖室墓16座,土洞墓11座。砖室墓以形状分类,分为八角形(8座)、六角形(5座)和四边形(3座)。以面积分类,分为大墓(5平方米以上8座)、中墓(3平方米至5平方米6座)和小墓(3平方米以下2座)。土洞墓以面积分类,分为大墓(5平方米以上2座)、中墓(3平方米至5平方米2座)和小墓(3平方米以下7座)。在本次发掘中发现了7座砖雕、彩绘和壁画类墓葬尤为特别,它们属于两个家族墓地。北边的墓主人姓氏根据出土物推测为“周氏或吴氏”;南边的从出土的明堂(宋金时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向阳匣景区
向阳匣又名三十里桃花洞,位于杏花村镇西30公里。该景区东起向阳匣谷峪口,西至与离石市接壤的黄栌岭底,全长15公里。向阳匣为一条狭长的山谷,两侧石壁峻峭,危岩高耸,中间为-古驿道。因其地形封闭如“匣”状,古称“向阳匣”;每年三月上旬,山桃花在石壁上竞相开放,彤红如霞。远远望去,两壁上的桃花丛在视角上产生凌空交错之感,想象中穿行若钻洞,故名“三十里桃花洞”。谷口处为向阳河源头,古称“金锁关水”。泉口处海拔1150.88米,清泉由峡谷向东南,流经向阳古镇,宋家庄、坡头村,经峪道河镇的堡城寺村并入禹门河,全长25公里,流域面积29.4平方公里。此泉水被建成向阳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