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平定县旅游
平定县景点介绍
平定马齿岩寺
马齿岩寺时代:金、清地址:阳泉市平定县东回镇马山村马齿岩寺坐北朝南,始建年代不详,原为二进院落,现仅存一进院落,原有布局不详,现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中殿,两侧建有掖门、东西配殿和耳房。中殿梁架为前后乳栿通檐用四柱,为了扩大殿内的礼佛空间,平面布局采用了移柱造,将前金柱向两侧位移上施大内额。柱头铺作:五铺作单抄单下昂重拱计心造,昂下施两卷瓣华头子,里转七铺作三抄隔跳偷心造。补间铺作每间一朵,外转同柱头铺作,里转五铺作出双抄偷心造。各梁枋结点均使用驼峰承托,山面前丁栿采用了掐瓣驼峰,其余各结点均采用了鹰嘴驼峰。柱头上卷杀和缓,拱头拱瓣为三瓣或四瓣,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路军“一二九师”马山军事会议旧址
八路军“一二九师”马山军事会议旧址,位于平定县东回镇马山村马齿岩寺,是1937年八路军“一二九师”东渡黄河挺进太行山时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军事会议旧址,会议由时任师长的刘伯承主持。马山军事会议旧址纪念馆主要由军事会议室、刘伯承休息室、指挥人员休息室、抗战烈士纪念亭及实物展室等组成。此外,作为市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马齿岩寺内有元代壁画、元代建筑,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文物历史价值。近年来,马山村多方筹集资金,先后布置和整修了马山军事会议展览室、386旅露宿的三条红军街、红歌台等。2014年,新建了抗战文化广场。其中,包括“八路军马山军事会议纪念墙”。纪念墙由草白玉浮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冠山天宁寺双塔
天宁寺双塔在山西平定县城南关土垣上。据《平定州志》载:“寺林,太师蔡京书额,寺内有大悲阁,双塔东西对峙。”明、清两代均有补修。寺内建筑残坏,双塔依然如故。寺址高耸,双塔并峙,格外醒目。塔为楼阁式,平面八角形,高约30米,每层收刹甚急,轮廊形制奇异。底层四面砌有券洞,内置佛像一躯,二层以上平座甚高,外观很象七层塔。二、三层刻假门和直楼窗,檐下和平座上砖雕斗拱如木构制,质宝珠,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更换。塔下存有北魏石佛一躯,眉目清晰,躯体完好。关于这对古塔,当地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天,鲁班和妹妹打,-,要在平定一夜之间建起一对佛塔,妹妹不信,于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冠山景区
冠山景区位于平定县城西南大约5公里处,因山势秀拔,状若冠戴,故得名。冠山初有名声是在唐宋之际;元代以后名声渐次大起来,其原因是元明两季平定州地面上出了两位卓有声誉的大才子,一位是曾在元代历任国史院检阅官、翰林院编修、中书左丞和监察御史并参与编修过辽、金、宋三史的吕思诚,另一位则是在明代任过礼、兵、吏三部尚书和太常寺卿的乔宇。历史上冠山的几十处名胜景观中,即以冠山书院、夫子洞和仰止亭等与吕思诚、乔宇的生平有密切关系者最为知名。平定冠山充满了一种书卷与书香之气。从元代至清代,它的怀抱中留下了众多的学者足迹。冠山之石秀拔,冠山之松虬劲;冠山留给人们的是风雨摧不
药林寺森林公园
山西省药林寺森林公园位于平定县城南20公里处东临阳涉县和207国道,北靠石太铁路和太旧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公园面积4000余亩,是平定县境内一片林相整齐的针、阔叶混交林,主要树种是油松和栎树,灌木有黄栌、刺梅等,园内有数十种飞禽走兽,是一个乔、灌、草相间,动植物共存的不受外界环境污染的动植物乐园。在药岭山腰中有一巨石曰清凉石,石中凿一石洞,洞内雕大佛像菩萨及八仙过海、十八罗汉等几十余尊,洞顶雕有飞龙、花鸟图案,龙下有八角井一眼,井内有神水,龙倒影水中,犹如飞龙戏水。清凉石上还建有大佛殿,殿内大小佛像七百余尊,东西配古称伽兰殿、关公殿。此外,园内还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河寺石窟
开河寺石窟开河寺石窟(第四批省保)时代:北魏地址:平定县岩会乡乱流村西魁头山开河寺石窟位于平定县岩会乡乱流村西魁头山洮河北岸山坡南麓的断崖上。开凿于东魏至隋初,约在清末遭到破坏,几乎所有头像均被凿毁。开河寺石窟规模不大,有3个小型洞窟及8个附龛,摩崖造像1处,题刻18处。由东而西分别为第1~3窟,分别开凿于东魏武定五年(547年)至北齐河清二年(563年)。3窟均为三壁三龛式,宽1.2~1.6米,深1.1~1.5米,高1.42~1.72米,共有石刻造像88尊。摩崖造像雕造于隋开皇元年(581年),系利用陡直崖面开凿而成,主佛像高4.63米,佛两侧坛上各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定冠山书院
冠山书院冠山书院(第二批省保)时代:清、民国地址:平定县冠山镇后沟村西南冠山因其主峰形状似冠,并高冠于附近群山而得名。山间古刹相连,有资福寺、崇古书院、文昌阁(吕祖洞在其下)及夫子洞,人称“冠山书院”。建筑创建年代不详,据碑载,元至顺年间(1330—1332年)左丞相吕思诚重修并扩建,明、清两代多次修葺,现存建筑除夫子洞为明代所筑,余皆为清代晚期重建。资福寺为一单进四合院,占地面积1470平方米。寺坐北朝南,中轴线上有山门、正殿,两侧有钟、鼓二楼对峙,正殿东西为配殿三间,建筑形制为清代风格,寺内存清碑8通、元碑1通。崇古书院位居冠山山腰中部,创建年代不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帘洞瀑布
位于娘子关城东门东南方向的500米处。飞瀑奔泻,悬流百尺,散缕似珠,山城沟谷中泉眼累累。当地人称为“海眼”的悬泉,是众泉眼中最大的一个。瀑布落差30余米,宽约10多米,“海眼”泉水翻滚,激起层层白色浪花,响声震耳。平地涌出的泉水,从“海眼”旁边的峭壁上直泻而下,汇入桃河,形成水帘洞瀑布。壁面布满常青苔藓,一串串银花纷扬其外,水雾弥漫,蔚为奇观。
平阳湖
平阳湖位于娘子关村北绵河的峡谷地段,呈葫芦形,两岸巨崖高耸,湖面水流淡驳,称为“三晋第一人工湖”。据说这里是平阳公主当年镇守的地方所在,她在这里耗费其一生,可谓可歌可泣。走入平阳湖,首先入目的是一大片荷塘,正值荷花开放的季节,一朵朵粉红色的荷花平铺在荷塘水面上,风吹起时,一朵朵随风摇拽,像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描写的荷花,说不上来的动人,尽管现在不是夜晚,却另有一番风味。走过荷塘上弯弯曲曲的石板小路,入目的是平阳公主配剑咤叱风云的白大理石雕像,抬头远望,目光中显露微微毫芒,让人不甘平视,加上宝剑斜拔,更显得气壮山河,英姿挺拔。绕过平阳公主的雕像,平阳湖终于
石评梅故居
石评梅故居位于山西省阳泉市郊区,被当地人称为小河“石家花园”。“石家花园”始建于清朝雍正年间,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因宅院中有一小巧玲珑的花园而得名。“石家花园”坐落在山坡上,远眺如凤凰展翅,近看气势威严。整个主宅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由21个上下相连、左右贯通的三合、四合院及偏院组成,门内有门,院中套院。这些院落之间或由石阶相连,或以小径相通,或能隔窗相望。花园内有窑洞65孔、瓦房112间,构思独特、精美绝伦的砖雕、木雕、石雕艺术随处可见。文物专家考证后,认为石家花园集建筑学、美学、民俗学精华为一体,是中国优秀的建筑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定冠山森林公园
看点:“冠山雨过”是平定八景之一,有诗曰“朝过雨岗飞黑水,晚垂虹带挂晴空”。:平定冠山森林公园集自然景观、古迹、文化源渊于一身,位于平定县城西南4公里处,是晋东名胜之一。冠山主峰顶状似冠,故名。冠山风光秀丽,这里集儒、道、释于一山,尤以创建于元代的崇古冠山书院以儒文化称著,元代中书左丞吕恩城、明代兵部尚书乔宇都曾在此读书,明末清初的医学家书画家傅山也曾在平定冠山森林公园的隐居,现代女作家石评梅从小在此读书,并创作了以冠山为背景的小说《红鬃马》。山上,明、清题了刻石颇多,达30余处。资福寺平定冠山森林公园主要建筑,创建于金代,寺内历代碑刻甚多。山中现存古迹
开河寺
开河寺位于平定县乱流村西的魁头山腹,这里山峰突兀,松柏参天。此寺创建于北魏永平三年(510)。寺内有上、中、下三龛,大小佛像百余尊,佛像大者高4.4米,小者仅高0.12米,其造像风格和神态与大同云冈石窟佛像如出一辙,故有“三晋小云冈”之称。药岭寺在药岭山,原名清凉寺,始建于明宣德九年(1434),位于平定县南20公里处。这里风光优美,景色如画。春天绿茵漫山,夏天清爽凉人,秋天霜叶如花,殷红可爱。因夏天凉爽,成为避暑的好去处。曾有挪威、黎巴嫩、美国等国家相继在这里建造过别墅。抗日战争时期,太行秦、赖支队在此驻扎打击敌人,八路军还在这里办过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药林寺
介绍:药林寺森林公园位于平定县城南20公里处,占地4000余亩,是平定县境内一片较为整齐的针、阔叶混交林,主要树种是油松和栎树,灌木有黄栌、刺梅等,园内有数十种飞禽走兽,是一个乔、灌、草相间,动植物共存的不受外界环境污染的动植物乐园。药岭寺在药岭山,原名清凉寺,始建于明宣德九年(1434)。寺院由石洞、东西楼等大型建筑组成。石洞供奉雕像共38尊,东西大殿供有关羽、岳飞、枷蓝、药王等塑像。除立佛外,尚有无数小像,各类人物,比比皆是。另有石刻、碑石等宗教文物。明代张三漠有七律《药岭寺》写道:“清凉古寺出城瘭,寂寞烟村总莫邻。绝顶阳崖藏虎穴,参天古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娘子关
娘子关,原名苇泽关,因唐太宗的妹妹--平阳公主,曾率娘子军在此设防、驻守,故名。扼守三晋的东大门,是长城上的著名关隘,有“天下第九关”之称。位于平定县城东北45公里处,是古代的一处关隘,原名苇译关,世传为万里长城第九关。这一关隘处于山西、河北两省交界处,山西人把娘子关内外作为省内外的代称。娘子关的城堡,背依高接云天的嵯峨绵山,面临涧壁如削的万丈深峪,山腰的垣堞,随山势蜿蜒,桃河环绕其西北,曲折奔流,真是“襟山带水,金城汤池”,整个关城两翼是依山势蜿蜒起伏的长城,这里的长城,历史上成为山西、河北两省间的天然屏障,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十分险要。
固关长城
固关长城距平定县城35公里,距娘子关15公里,与著名的娘子关、旧关共成鼎足之势,为历代军事要塞。固关长城始建于中山国,复修于明,是我国现存较完整的、唯一的石砌古长城。现主要遗址有长城南段固关经将军峪至白灰口长约7000米、北段经岑后底至娘子关嘉峪沟约13000米,城墙宽2米,高3-4米,全部依山势而建,用石头砌筑。在墙体的重要至高点上分别建有炮台、烽火台、哨台等。现有炮台、墩台11座,烽火台2座,哨台1座,药楼1座,敌楼3座。固关长城建有东西城门两座,西门建有坚固的瓮城,城门上有重檐歇山顶关楼。固关长城地势险要,历史悠久,古驿道深深。清康熙帝西巡路经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