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忻州市 > 五台县旅游
五台县旅游景点
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地区五台县东北隅,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与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齐名,为国内外洲人所向往。五台山座落于“华北屋脊”上,最高海拔达3058米。这里,峰峦连绵,山岳交错,形如虎踞,势如龙蟠,总面积为2837平方公里。五台山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五峰耸峙,高出云表,顶无林木,平坦宽阔,如垒土之台,故名五台。五台山有东、西、南、北、中五个台顶,即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山峦层叠、沟壑纵横、谷河漫流、林木耸翠,盆地与山峦交错,形成一处色彩鲜明、气候凉爽、适宜人们浏览和避暑的风光宝地.五台山现存有唐代以来7个
塔院寺
塔院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南隅。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据载,魏唐时期,此为大孚灵鸳寺(显通寺)塔院,明永乐五年(1407年),太监杨升奉敕重修,遂独立为寺。嘉靖、万历年间重葺宝塔,清代又增殿堂,始成今日规模。寺内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遗构。寺坐北朝南,建筑高低错落,主从有致,中轴线上以影壁牌坊为前哨,拾级而上,有山门、天王殿、大慈延寿宝殿、大白塔及藏经阁。殿之两侧有钟鼓二楼、伽蓝殿、祖师殿及廊庑等建筑。方丈院、文殊发塔、青龙楼位于其左,占地面积1.55万平方米。白塔又称佛舍利塔,本名慈寿塔。据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敕建五台山大塔院寺碑记》载,白塔为明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菩萨顶
菩萨顶位于山西省五台山的灵鹫峰上,金碧辉煌,绚丽多彩,具有皇宫特色,是五台山最大的-寺院,也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简介山西省五台山中规模最大的黄教寺院。位于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北侧灵鹫峰上。据传为文殊菩萨道场,即文殊居住处,故又名真容院、大文殊寺;为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此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471~499),历代曾多次重修。明·永乐以后,蒙藏-教徒进驻五台山,遂成为五台山黄庙之首。清朝之康熙、乾隆帝曾数次朝拜五台山,住宿于菩萨顶,赐菩萨顶大-提督印,并命山西全省,包括山西巡抚、大同总兵、代州道台等,均须向大-进贡。全寺占地四十五亩,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碧山寺
碧山寺(第六批国保)时代:明至清地址:五台山台怀镇东北2公里五台山最大的十方禅处。寺创建于北魏,高僧法聪禅师曾在此讲经,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重建,曾名普济寺、护国寺、北山寺等。清代多次重修,乾隆年间改名碧山寺。宣统二年(1910年),乘参、恒修两老修行于此,建一茅蓬,广济十方僧人食宿,又称“广济茅蓬”。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殿堂房舍108间,分前、后两进院落。前院有天王殿,左右为钟鼓楼,后依次为毗卢殿(雷音殿)、戒坛殿,东西配殿、厢房。天王殿正中塑有弥勒佛,背后塑-神韦驮,两侧塑四大天王。毗卢殿正中供毗卢佛,两侧分别为十二圆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台山殊像寺
殊像寺坐于山西省凤林谷口,面对梵仙山,风景优雅。该寺创建于元代,于明代弘治年间和万历年间重修,与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罗睺山五大禅处,又为青庙十大寺之一,是一座很有名气的寺院。殊像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普陀宗乘之庙西面,狮子沟北麓。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弘历陪皇太后到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殊像寺进香,见文殊妙相庄严,令人起敬,“默识其像以归”。佛经中释迦有“东方主尊菩萨是文殊,有时现比丘像,有时现国王像”预言。而“文殊”又译“曼殊”,“曼殊”与“满洲”音近,所以西藏0-进丹书时,称清朝皇帝为“曼殊师利大皇帝”。又因清廷有乾隆皇帝出生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睺寺
罗睺寺,位于五台县台坏镇杨林村。坐北朝南,东西长101米,南北宽189米,占地面积1.9万平方米,创建于唐代,初名落佛寺,宋代维修,明弘治五年(1492)重修,万历年间(1573-1620)重修,清康熙时改为黄庙,常住蒙藏喇嘛。现存建筑除东西偏院为现代建筑外,余皆为明、清建筑。三进院落布局,中轴线建有天王殿、文殊殿、大佛殿(大雄宝殿)、后殿(现佛殿),两侧建钟、鼓楼、伽蓝殿、祖师殿、金刚殿及僧舍等。大佛殿(大雄宝殿)为寺内主殿,石砌台基,宽15.9米,深16.3米,高1.06米,面宽三间,进深八椽,单檐庑殿顶,其前设重檐抱厦,殿内佛坛上塑有三世佛,前为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台山显通寺
显通寺旧称:显通寺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初名大孚灵鹫寺。北魏时有所扩建,唐太宗时重建,易名为大华严寺。明太祖朱元璋时重修,赐额“大显通寺”,明成祖朱棣赐名为“大吉祥显通寺”,明神宗朱翊钧再赐额为“大护国圣光永明寺”,简称永明寺。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再改名为大显通寺,直到今天。看点:珍贵文物:显通寺内珍藏着许多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在挂着山门外两侧,各有一座石碑,石碑上摹仿龙形和虎形,分别写着“龙”、“虎”两个大字,是唐代的遗物。大雄宝殿是举办佛事活动的场所,殿内正中央供奉有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的塑像,整座大殿开阔疏朗,古色古香。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圆照寺
圆照寺的山门与众不同,一般寺庙的山门是三门,而这里的山门是五门,称为五朝门,在五台山是独一无二的。寺前有一对石狮,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塔院、藏经阁、后院等建筑,其中大雄宝殿内供三世佛:东边是药师佛,当中是释迦牟尼佛,西边是阿弥陀佛,三世佛的两侧是十八罗汉,文革中,这些塑像多数被毁。圆照寺后院内有一座白色的塔,高五丈,四角各设小塔,造型奇特,这就是印度高僧室利沙的舍利塔。圆照寺位于显通寺钟楼对面,古称普宁寺。明永乐初年,印度高僧室利沙来到中国宣扬佛法,为了记念他,明宣宗下旨在五台山修建了这座寺庙。大圆照寺是一座700年的古寺,坐落在佛教圣地五台山台怀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台山广化寺
五台山广化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东庄村东南200米。坐北朝南,东西长103.81米,南北宽132.27米,占地面积为1.28万平方米。据清《五台县志》记载,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现存建筑除文殊殿、大雄宝殿及耳殿为清代遗构,余皆为新建。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山门、天王殿、文殊殿和大雄宝殿,两侧为钟鼓楼、僧舍等,两侧又建有偏院,为五观堂、僧舍、塔、厕所等。大雄宝殿石砌台基,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檐庑殿顶,四周围廊,七檩前后廊式构架,顶设方格平棊,前檐明、次间、后檐明间均设四扇六抹球扇门,殿内佛台新塑菩萨像4尊,寺内存有经幢5座,塔2座。1988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宗寺
广宗寺位于台怀镇营坊村山腰、菩萨顶的下边,始建于明正德二年,清代重修。广宗寺依山而建,规模虽小,但布局严谨,是五台山十大青庙之一。铜瓦殿是寺院的主殿,共有3间,殿顶覆以铜瓦,在五台山的寺院中别具一格。殿内供有华严三圣:文殊菩萨、毗卢佛、普贤菩萨,两侧铸有十八罗汉像神态各异,变化多端。该寺高大雄伟,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广宗寺内东北角还建有一座墓塔,高6米,塔身洁白,这是原中国佛学院院长法尊法师的灵骨塔。法尊法师精通藏文,他把长达二百卷的《大毗婆娑论》译成藏文,对佛教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广宗寺是他出家的地方,在他80岁圆寂后,就选择这里作为他安放灵骨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台山广仁寺(十方堂)
五台山十方堂又称广仁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杨林村营坊自然村内。坐北朝南,东西长57米,南北宽101米,占地面积5757平方米。据寺内石碣记载,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曾拨款予以维修,除斋堂、居士楼为现代建筑外,余皆为清代遗构。三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山门、天王殿、献殿、大雄宝殿和如来殿(后殿),两侧为钟楼、鼓楼、配殿、斋堂及客房。大雄宝殿石砌台基,宽14.6米,深11.4米,高1.33米,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七檩前后廊式构架,顶设方格平棊,四周围廊,廊柱间设青石质栏杆、栏板,前檐明、次间均设四扇六抹球纹隔扇门,柱头两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台山普化寺
五台山普化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台怀村南约700米。坐东朝西,东西长137米,南北宽141米,占地面积为1.92万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进行了维修。现存建筑为清代建筑。中轴线依次建有砖雕影壁、天王殿、大雄宝殿、三佛殿和卧佛殿,其中卧佛殿为新建。两侧为便门,钟、鼓楼,客房,僧舍及禅房。南北两侧又新建偏院,南院内新建五观堂等,北院新建韦驮殿、禅堂、僧舍等。前院轴线上对称设石旗杆1对,石狮2只。寺内存清代壁画62平方米,民国壁画8.4平方米。1988年7月,五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忻州文物荟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爷庙
五爷庙也称万佛阁座落于台怀镇,与大白塔相毗邻,是通往显通寺的又一条路径。寺庙地势开阔,当年是大清历代皇帝朝台寝宴的行宫,俗称“皇城”。“皇城”至万佛阁之间,终年涌动着接踵而至的羲圣观光者。五爷庙,又称五龙王殿,是坐北向南建筑。五爷庙创建于清代,民国年间重修时,增建了殿外前庭。殿内除了供金脸龙王老五外,在他背后也左右排列了大爷、二爷、龙母、三爷、雨的塑像。山西五爷庙的五龙王殿原来是卷棚顶,1917年重建时改为单檐歇山顶,四出廊,五脊六兽,正脊置铜宝刹,前有卷棚抱厦,雕梁画栋,绚丽多彩。民间传说五爷本来是黑脸,但文殊菩萨为了广济众生,化成了五龙王,所以黑脸变
大文殊寺
大文殊寺,亦名广安寺,坐落于山西省五台山市台怀镇清水河东岸,明清一条街北口,始建於清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在位),重建于道光元年(1821年)。寺宇坐北面南,占地面积五千一百八十平方米,为章嘉--五处之一。据《文殊寺重修碑记》记载,文殊寺位于忻州市忻府区紫岩乡魏家庄村,始建年代不详,村人传说已有数百年。寺院北靠金山,南望五峰,西携牧马河,东依佛地五台山,地势辽阔,殿宇恢弘,千祥云集,佛光普照,为当时著名的佛法道场。
五台山七佛寺
五台山七佛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东庄村东约250米。坐东朝西,东西长80.71米,南北宽179.12米,占地面积为1.45万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清《五台县志》记载,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重建。现存七佛殿为清代遗构。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华严三圣殿、七佛殿,两侧为耳殿、配殿,近年来在主院北侧又新建韦驮殿、文殊殿、大雄宝殿、钟鼓楼和僧舍,南侧又新建七佛塔及偏院一座。七佛殿石砌台基,宽12.1米,深12.5米,高0.94米。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硬山顶,七檩前后廊式构架,前檐明间设四扇六抹隔扇门,次间为四扇隔扇窗。殿内佛台上一字排列新塑7尊。寺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台山光明寺
光明寺在台怀镇光明寺村南、清水河北岸,始建于北齐,是五台山的一座著名古刹。明时重建,规模盛大,占地7000平方米。1947年土改时毁坏,现由一位非常虔诚的东北来的尼姑兴建起了一座单儋歇山顶五开间的大雄宝殿,天王殿和钟鼓二楼。现已彩绘一新,雕梁榱栋,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善财洞
五台山善财洞,位于五台县台怀镇杨林村营坊自然村东约400米。坐东朝西,东西长144.8米,南北宽163.3米,占地面积约2.37万平方米。据清《五台县志》记载,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光绪三十三年(1907)重修。现存建筑为清代建筑。四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牌坊、大门(山门)、垂花门、大雄宝殿和弥勒殿,两侧新建东西跨院、配殿及新建斋堂,北面新建居士楼、僧舍,弥勒殿后新建高塔。大雄宝殿石砌台基,宽15.5米,深11米,高1.36米,面宽五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五檩前廊式构架,顶设方格平棊,明、次间设四扇六抹格扇门,稍间为格扇窗。殿内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台山普寿寺
普寿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东庄村中。坐北朝南,东西长255米,南北宽428米,占地面积10.9万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清凉山志》载,清代重修。现建筑均为重建。三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和法堂,两侧为钟楼、鼓楼及念佛堂、客堂、五观堂。寺内存金泰和二年(1202)残功德幢1座。1988年7月,五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忻州文物荟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岗库村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
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时代:1937年地址:五台县五台山金岗库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纪念馆位于山西省五台县金岗库村,成立于2003年11月7日,是在军区司令部旧址的基础上修建的。旧址院落坐西向东,紧靠山根,位置险要。整个建筑分里外两院,大小相仿。纪念馆现有陈列室二十一间,展厅四个。具有北方明清时期建筑风格。布展内容由三大部分组成:《铁血长城》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抗战史迹展。以抗日战争的发生和发展为主线,展出图片142幅,生动再现了晋察冀根据地军民舍身忘死,不屈斗争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千秋风流一元戎》聂帅生平展。共展出图片90幅,实物14件,详尽地阐述了聂帅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白求恩纪念馆
白求恩纪念馆设在耿镇镇松岩口村,与“模范医院旧址”相毗邻,是一处专门拜谒、凭吊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的场所。走进白求恩纪念馆,就可看到白求恩高大的汉白玉雕像庄严矗立,高鼻梁,蓝眼睛,身着八路军军装,形象栩栩如生。兴建于1967年的白求恩纪念馆,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呈南北走向,一进院便见汉白玉四棱碑一座,碑成方形,底平面边长1.65米,五层石阶依次层层内收砌为平台。碑的阳面刻有《纪念白求恩》全文。碑左刻徐向前题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革命精神。”碑右刻聂荣臻的题词:“伟大的国际主义者白求恩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碑阴刻薄一波题词:
全部五台县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