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重庆市 > 巫山县旅游
巫山县景点介绍
大昌民居
大昌民居位于巫山县大昌镇含城门,时代为清。巫山大昌镇位于长江支流大宁河的北岸,南距巫山县城约30公里。据《巫山县志》记载,晋太康元年(280年)在此设泰昌县,北周时因避讳宇文泰而改名为大昌,清康熙九年(1670年)并入巫山县。现大昌城内建筑多为清代所建,大体上保持了清代大昌城的风貌。2000年,大昌民居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庙宇天主堂
庙宇天主堂位于巫山县庙宇镇禹王宫居委会,时代为1903年。2019年,庙宇天主堂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陵古道
南陵古道位于巫山县巫峡镇南陵居委会至建平乡春晓村,时代为清。2019年,南陵古道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米洞遗址
巫山玉米洞遗址是重庆地区发现规模最大的一处洞穴和旷野遗存相结合的史前文化遗址,该遗址先后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文化堆积深厚,其时代跨度从距今30万年至一万年,涵盖了我国早期现代人起源的关键阶段,填补了川渝地区距今30万年至15万年旧石器文化空白,对探索和研究东亚旧石器区域文化的多样性和三峡地区古环境和古人类的技术模式、生业模式、行为模式有重要意义。米洞遗址位于巫山县庙宇镇小营村7社,离龙骨坡遗址直线距约3.5公里。遗址处于庙宇盆地南缘峰丛地貌中的一座小山包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巫山古城遗址
时代:汉-清类型:古遗址地区:重庆市巫山县批次:第二批巫山古城遗址位于巫山县巫峡镇神女居委,位于长江北岸,1997年、2000年、2003年、2006年该遗址由中科院考古研究所、重庆市考古所、武汉市文物考古所对其进行了全面发掘,遗址分布面积20000平方米,发掘面积共10015平方米。该遗址文化层深度0.5-8.5米。发掘城墙墙体及汉、宋、元、明时期的砖室墓和土坑墓等遗迹多处。出土器物1328件及大量东周时期陶片,包括玉、石、骨、象牙、陶、金、铜、鎏金、瓷器等。该遗址共包含了四个大的区域:人民医院旧址区域、城南门点、城关粮站旧址区域、巫山师范区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堰塘遗址
时代:商、周至汉类型:古遗址地区:重庆市巫山县批次:第一批双堰塘遗址位于巫山县大昌镇兴隆村5、6社农田内,分布面积100000平方米,是大宁河中游发现的一处重要的商周遗址,1997、1998、1999、2000、2001年、2002、2005年该遗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了全面发掘,发掘面积60000平方米,出土了大量铜器、玉器、骨器、等文物标本,同时也发现了一些诸如坑洞、沟槽、小型墓葬、陶窑、石灰窑、灶膛和较大量的红烧土堆积以及砾石堆积等等遗迹,进一步证明了该地区是西周时期一处重要的巴文化聚落中心或重要的聚居区之一,对研究早期巴文化具有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溪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类型:古遗址地区:重庆市巫山县批次:第一批大溪遗址地属重庆市巫山县大溪乡大溪村3社,包含了新石器时代至明清各时期的文化遗存。大溪遗址以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遗存为主,发现了大溪文化时期墓葬300余座,另有大量的器物坑、鱼骨坑、狗坑、牛坑等遗迹,出土了几千件文物标本。大溪遗址是迄今发现的最西的大溪文化遗址,对研究瞿塘峡东西两端的文化交流、对春秋时期楚文化向西的扩张等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里坡保护区
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巫山县东北部,地处重庆市与湖北省交界处,东、西、北面分别与湖北省巴东县、神农架林区、重庆市巫溪县相接,和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九湖国家级湿地公园毗邻,地理位置在东经109°47′~110°10′,北纬31°15′~31°29′之间,范围涉及2个林场、5个乡镇21个村,总面积35276.6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7323.1公顷,缓冲区面积6555.8公顷,实验区面积11397.7公顷。属森林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大巴山弧和川东褶皱带的结合部,大多为低山和中山地形,喀斯特地貌分布广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
大昌湖国家湿地公园
大昌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重庆市巫山县的大昌镇,处在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库区腹心地带,总面积1464.73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1020.59公顷。大昌湖是三峡蓄水后,库区形成的面积较大的湖泊,风景独特,与大昌古镇相邻,公园美景和古镇文化交融,在这里可感受到高峡平湖古镇幽。大昌湖国家湿地公园以长江库区库塘湿地为基本资源特征,以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水资源保护为基础,以旅游及科普宣教设施建设为依托,以消落带治理试验示范与巫山文化为特色,建成集湿地保护与修复、湿地科普宣教、科研监测、湿地观光体验和巫山文化休闲游览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大昌湖国家湿地公园预计于20
文峰观
文峰观坐落于长江三峡巫峡口以北,顶峰海拔720米,距巫山县城19公里。公元1786年(乾隆51年)以前文峰观称为“凌云观”,它辐射到高唐千年古观和朝元观,诉说着千百年以来巫山人民的历史沧桑与风骨,该观为道教全真龙门派道观,史载着巫山道教文化。沿着健身步道拾级而上,站在观景亭内,可观秀美的巫峡、长江壮丽的高峡平湖、巫山十二峰胜景、新县城全貌。美丽的巫山新城夜景赛过小香港,素有“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美誉。文峰观春可踏青拜佛,夏可露营歇凉,秋可登山健身,冬可观景摄影。脚下江水东去,历来是巫山人心目中休闲郊游的朝拜圣地。文峰观之春有言曰:正月文峰报母
三溪巫猿洞
三溪巫猿洞,位于三溪乡木耳村,离县城35公里,巫猿洞原名“驴子洞”,传说从前有一只驴子常年进出此洞,与洞中的盘龙进行约会,驴子会给盘龙带来人间快乐,盘龙可带驴子上天游玩。有一贪欲的巫师和徒弟二人想借驴龙登天,师傅教徒弟见驴龙出洞时,大喊天师接应,徒弟真见驴龙出洞时青面獠牙,吓得直喊救命,结果驴龙掉头回洞,从此永留洞中。巫猿洞全长2公里左右,洞内一条小溪常年流水,各种钟乳石应有尽有。如:佛祖石、观音教子、石柱撑天、老鹰展翅、石塔,还有人体器官中的肝、肺、心、生命之源等。天生资源,不看不像,越看越像,加强想象,回归自然,最大理想。
聚鹤峰
聚鹤峰海拔高度820米。位于翠屏峰东面,峰顶怪石嵯峨,四时松杉茂密,长青不败。传说夜间有千百只白鹤聚集在此峰,故取名聚鹤峰。这些白鹤朝而往,暮而归,形成三峡的又一胜景。每当明月星稀或凄风冷雨之时,白鹤引颈长啸,与猿啼接应,最是消魂断肠的场景,使无数游子过客洒泪沾襟,思乡不已,产生了一种感伤。
翠屏峰
翠屏峰海拔高度740米。位于江南岸,青石小镇的后面。东连聚鹤峰,西邻飞凤峰。北望神女峰。此峰突起于缓缓山坡之下,漫山苍翠,郁郁葱葱,超然卓立,形如一道绿色的大屏风。因此得名翠屏峰。
上升峰
上升峰海拔高度780米。位于神女溪东岸6公里处,七里塘东侧。上升峰山势险峻峭拔,尖峰高突,巍然屹立。其一角斜上,飘飘欲飞,直上云霄,犹如巨鸟飞升九天。因此得名上升峰。又因峰形似鲲鹏展翅,扶摇直上,当地百姓又称它为老鹰岩。到达上升峰顶,可以远看万里长江,截断巫山云雨,一水奔腾,万峰峭拔。还可看到大宁河从莽莽群峰间穿行,犹如飘在群山间的银带。
飞凤峰
飞凤峰海拔高度740米。位于南岸青石镇西,神女溪对岸。山势从西向东延伸,形如一只凌空翱翔的飞凤,直下江中饮水。因而得名飞凤峰。神女将一只金凤变成了一座山峰,留到了巫峡,成了一道美景,与神女朝夕相伴。这就是现在的飞凤峰。
起云峰
起云峰海拔高度720米。位青石镇东侧约8公里处,从蓝厂岩神女溪前行,过七里塘便到了起云峰。起云峰常年云雾缭绕,云雾常从山腰由下而上渐次腾起,变幻无穷,是观云海雾山的好去处。因此该峰取名起云峰。
净坛峰
净坛峰海拔高度1020米。位于巫峡南岸神女溪南约5公里处的南广岩。离青石镇约15公里。万壑群山之向,一峰独秀而立,高数百丈,周长不过千米。山峰犹如一个-神坛之上默颂佛经的仙人。峰下有一泓清潭,水波微微,清洌甘甜,峰上有一个大平台,很象一处洁静的祭坛放在龙宫之上。
集仙峰
集仙峰海拔高度840米。位于巫峡北岸,紧靠松峦峰东侧。峰高入云,峰顶石林环列,参差矗立,如一群神仙相聚。故名集仙峰。又因峰顶自然分开一叉,恰似一把张开的剪刀,又称为剪刀峰。集仙峰的独特之处在于峰高峥嵘,石林环绕,极象九天众仙相聚之状。
松峦峰
松峦峰海拔高度820米,松峦峰位于巫峡北岸、紧挨神女峰东侧。峰顶成圆形,苍松环盖,枝叶茂盛,形状象帽盒。又称帽盒峰。松峦峰以松盖峦得名,昔日古松遍地,莽莽苍苍,一片林海。每遇山风起,林涛阵阵,如潮如浪。人入其中,犹如置身惊涛骇浪的大海。若遇明月当空,松林静穆,归鸟倦睡,又有一番恬静的悠闲,如蹬仙界。
朝云峰
朝云峰海拔高度820米,位于江北的箭穿峡口,其峰势宏阔。每天清晨,日出之前,峰顶氤氲缥缈;日出之时,彩云环绕,时聚时散,变幻出各种图景,仿佛仙山,因而得名“朝云峰”,最妙的是云光彩霞。可领略到“除却巫山不是云”的神奇景色。古人咏此峰时写到:“看山可以咏今朝,最爱云峰在碧霄。不羡夕阳成彩笔,露浓五色半岩浇。”说出了朝云峰的云雾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