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宁波市 > 余姚市旅游
余姚市景点介绍
白水冲瀑布
白水冲,在梁弄镇南四公里的白水山上。白水山又名白山,因有白公在此-得道而名,山上有冶山、屏风、石屋、云根四峰,石屋峰怪石嶙峋,峭壁悬崖;云根峰苍翠夺目,流泉生辉。两峰之间,一帘飞瀑从53米的高处飞泻而下,形若白龙飞天,声若沉雷震地,蔚为壮观,这就是白水飞瀑,俗称白水冲。历代诗人对此瀑歌吟甚多,描绘都非常形象生动,如元代赵澹山称之为:“玉龙吼山山为开,悬涛迸出翻崔嵬。回风便可作飞雨,共听万壑鸣惊雷。”明代沈明臣也留下了“潺湲吹古雪,倒卷入银河”的诗句。瀑布的源头在道士山,山亦因白道人-成仙的传说而得名。在道士山的涧边岩滩丛中,生长着一丛丛的茶树。相传古代有
石步村古村落
石步村古村落信位于余姚市三七市镇北部,分布有文保点安乐堂及叶家大屋、三进堂等众多古代民居建筑,其溪坑、道路仍基本保持着原有风貌和格局,具有清代浙东山野村落的典型特色。古村落内还有北宋时期的石步窑址。
丹山赤水
丹山赤水风景名胜区位于宁波余姚市大岚镇柿林村,距余姚市区45公里。景区面积6.05平方公里,为余姚市第一个风景名胜区。风景区地处四明山腹地,气候宜人,是一处以峡谷景观为依托,以道教文化、浙东古山村风情为文化内涵,以绝壁、奇岩、古桥、流溪、飞瀑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道家尊之为第九洞天。景区由丹山赤水、鹰岩洞天、狮王悟道、淡瀑飞水、八卦仙台、仙人指路、秋水长滩、四明道观为代表的“丹山八景”和三十多处其它景点组成。区内群峰斗妍,古树参天、竹木蔽日、溪水潺潺,是人们享受自然山水风光、沐浴历史文化、品味山乡风情、休闲娱乐度假的极佳生态旅游地。景区所在的柿林村,四面环
宁波青龙山
宁波河姆渡的南面,四明群山环抱着一个小山村,这个村庄叫青龙山村。一年这里大旱,方圆几十里数月滴雨未下,土地干裂庄稼枯萎,人们抬着神龛去祭祀龙王求雨,青龙及时降雨解救了这一方百姓。人们为了纪念青龙,把山与村庄命名为青龙山。中国二十八星宿中,青龙是东方七星总称勾践置车厩,缘何选在青龙山脚下?勾践被吴王阖闾战败以后,委屈求全又图谋复兴。在都城会稽东五十里的姚江畔,有一座青龙山,勾践选在山脚下屯兵养马,此地依山面水,山冈平坦,草木葳蕤,养马有水草,造车有材料。后人引用五行学说认为,青龙是东方七宿,有帝王之相,“青龙生于郊”是祥瑞之兆,正应和了勾践置厩车马
余姚通济桥
通济桥横跨余姚城中的姚江之上,由于它是姚江上最长最高的桥,故被称为“浙东第一桥”。该桥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原为木结构,初名德惠桥,后又改名虹桥,屡建屡毁。元朝至顺三年,改建为石砌三孔桥,定名为通济桥。现存桥身为清朝雍正七年至九年重建。通济桥全长90米,高大雄伟,桥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题道:“海舶过而风帆不解”八个字,便足以证明。北宋时王安石任鄞县县令时旅行至此,更是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山如碧波翻江去,水似青天照月明。唤取仙人来此住,莫教辛苦上层城。”2019年10月7日,余姚通济桥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交通:余姚市区公交车均可到达。景点位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县罗江公社河姆渡村。河姆渡遗址发现于1973年夏,是河姆渡村的农民在村东北修建排涝站时偶然发现的。闻名世界的河姆渡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遗址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堆积厚度约4米左右,叠压着四个文化层,其中第四层的时代,经过对地层0土的遗物的碳-14测定,确定其年代为距今约六七千年。遗址中有一排排的木柱和板桩,很有规律的沿着小山坡呈扇形分布,这是一种干栏式的建筑,其中大的长23米多,深约7米,前廊深1.3米。许多木构件上还有榫头和卯口,说明采用了榫卯结点的技术,这是中国现已发现的古代木构建筑中最早的榫卯。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稻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献名邦
龙山公园东大门广场上有“文献名邦”石牌坊,正面额上题刻“东南名邑”四字,源于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诗中“余姚二山下,东南最名邑”之名。牌坊面坊额上是“文献名邦”四个字,“文”是指有价值的人文资料,“献”指学问渊博、熟悉掌故的贤者,这是因为余姚自秦代建县以来,历来特多名人学士,著作丰富,历史内涵丰厚,历来有“姚江人物甲天下”之赞誉,早在明人时,就把余姚称为“文献名邦”。此匾在为清初史鸿所书,后为清邑人翁庆龙重收。
姚墟古迹
余姚南有句余山(即今四明山),北有姚水,地名合山水之名而成。按《史记·正义·索隐》等记载:越州余姚县有历山舜井,又有姚墟,即舜所生地也。舜有时下海捕鱼,晒网于历山,所以历山又称“沥网山”。黄宗羲亦说:“今余姚、上虞两县皆以舜得名,其水之经余姚者曰姚江,亦曰舜江。余姚有历山,上虞有握登山,舜母之名也。有象田,其土中耕者往往得古陶器,舜之古迹在此两县为最多。然大概舜之生在余姚,故孟子曰‘东夷之人’。”从以上古典文献所记载,再参核余姚当地山川,大致可以认为:舜生于姚江之滨的姚丘山东麓的诸冯,故姓姚。尧帝死后,姚舜即继位为帝。当代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先贤故里碑
从龙山公园南大门拾级而上,进入“见贤思齐”月洞门,便可看见四座贤故里碑亭。这是后人为纪念汉代严子陵、明代王阳明、明清之际朱舜水、黄黎洲而立。严子陵碑和王阳明碑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5),朱舜水和黄黎洲碑均建于清末。碑亭均有亭额,子陵碑亭是“山高水长”,赞颂严子陵的品格和巍巍高山,万古长青;如滔滔江水,永不枯竭。联是“渺矣纶竿神汉远;依然城廓客星高”,大意是:他的踪迹缥缈,和东汉时代一样遥远;高风永垂,与余姚城廓一样长。王阳明碑亭’饿是“真三不朽”,赞颂王阳明立德、立言、立功,光耀史册。联是“曾将大学垂名教;尚有高楼揭瑞云”,大意是:他的良知学说,丰富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芦山寺
千年古刹芦山寺位于河姆渡原始生态区东北侧,始建于唐乾元元年(758)。北宋天圣七年(1029)由惠兰和尚重建。治平二年(1065)钦赐“芦山普光院”额名。其规模和影响,曾一度与天童寺、雪窦寺齐名浙东。现存的芦山寺,坐西南朝东北,占地面积5290平方米。山门、藏经楼及两侧斋楼是光绪十三年(1887)守传和尚重修的建筑,大殿于1995年重建。大殿面阔19.6米,分五间,重檐歇山顶,盖琉璃瓦,四翼角高高翘起。寺前有一株苍翠参天的千年银杏树,径围须三人环抱。树旁有约240平方米的石砌放生池,水波涟漪,风景宜人,正如宋代学士舒亶《芦山寺》诗所述:“别开小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禅悦寺
禅悦寺位于河姆渡遗址西南十多里的禅余山南麓车厩岙,占地两千余平方米。建于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6)敕赐“禅悦寺”额。禅悦寺曾三毁四建,最后一次改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现存高大恢宏的大殿,面阔20.1米,分五间,进深13.9米,明、次间梁架为五架梁前后单步双步。前有廊,轩梁、雀替、挑尖梁头均雕有精湛的人物故事图案。殿内供奉如来佛木雕座像,香案前跪拜处铺地石板雕有精致的荷花、牡丹、仙鹤、凤凰等图案,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故为余姚市级文保单位。离寺二里余有龙潭,又称窄坑龙潭或发雾潭,意为潭水蒸发雾蒙迷茫,颇似仙境。潭水顺山势下流,从野岭落下,形成瀑布,蔚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羊额古道
羊额古道,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已有七百八十余年历史,一直为梁弄南通大岚之要道,有天梯之称。据载,孙氏九世孙孙德玉,曾为崇政殿侍讲,后因伤足,久治不愈,宁宗皇帝就特赐拐杖一根,不久就告病还乡。他与庆元德云和尚最为知交,因德云和尚主持杖锡寺,相距甚远,山道险阻,不便往来,二人出资开凿羊额岭,岭旁岩壁凿有“羊额古道”四字。古道全长约五公里,用块石砌成,宽约二米。两边山崖陡峭,竹木参天,鸟雀啁鸣,兰草喷香,涧底流水潺潺,美如琴声。雨天岭上烟雾弥漫,人如在云中行走。登岭眺望,梁弄山水尽收眼底。传说有仙人丹丘子在这一带修道牧羊,更增添了古道的神秘。古道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下玉苑
天下玉苑位于大隐九龙山下,是一个以玉文化为特色,融山水灵气、玉雕精品和人文胜迹为一体的大型文化主题公园,占地2460亩,绿化面积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总投资6.5亿元。公园内倚山环湖建有西隐禅寺、南天坛、凤凰台、秀湖、玉苑门楼五大景区,大小景点二十多个,是国内目前最大的玉文化主题公园。其建筑风格集南北之精华,主景依托山水,采用有藏有露、以藏为主的建筑风格,把江南建筑的亭、台、楼、阁、轩、榭布局得错落有致,幻造出山外有山、园中有园、举步即景、步移景换的艺术效果。玉苑大门由三个高高耸立的门楼组成,远远就能看到。进入大门,迎面是一片湖水。湖中散布着
庙下镇东桥
镇东桥位于四明山镇梨洲庙下村得梨洲溪上,是一座单孔石拱廊桥。桥长7.8米,宽4.6米,拱高4.7米,整座桥用块石砌成。桥上建有廊屋5楹,以供人憩息,其中跨溪3楹,两边各一楹延伸至过道,全长13.2米。桥建于明代。据传,建造者是上痒庙的僧人。他曾在桥拱中央画一横线,对众人说:洪水过桥不得超过此线,超过此线,水就越桥而过,镇东桥可保安然无恙。几百年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一预言绝不是夸大其辞,几次特大洪水中,溪上的其他古桥及一些沿溪建筑都遭到损坏,惟有镇东桥毫发未伤。其实,这与该桥的选址科学有关。梨洲溪流至镇东桥前,有一个90度的急转弯,转弯处山岩突兀,急流到此受山
黄宗羲墓
黄宗羲墓位于化安山剡湖岙龙山东南麓。康熙二十七年,黄宗羲(梨洲)79岁时,在化安山下的龙山东南麓自觅墓地,营筑生圹,墓穴与龙山山脉连成一体,并作《梨洲末命》,《葬制或问》篇告诫儿孙。梨洲先生长逝后,儿孙遵照遗嘱办理葬事,并由清初著名史学家全祖望撰写神道碑文,萧山毛奇龄撰墓志铭。原墓在“文革”期间被毁。1981年,文物部门在原址根据原貌修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又遵照梨洲先生遗愿,在墓左侧开辟梅园,植梅二百多株;在墓拜坛下开掘荷花池三个,种上荷花;墓道上建石亭一座。墓地四周丛山巍巍,绿荫蔽日,给人一种肃穆幽静之感。墓南山坡有其父黄尊素墓,两墓遥遥相对,象征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