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省 > 黄南州旅游
黄南州景点介绍
黄南州民族博物馆
黄南州民族博物馆始建于1979年,时称“黄南州热贡艺术馆”。后投资200多万元修建了全州座也是一座具有浓郁民族特点和艺术色彩的博物馆大楼,主要用于作品展出、收藏研究和艺术交流等。民族博物馆内设9个展厅:文物厅、唐卡厅、雕刻厅、沙画厅、堆绣厅、曼唐厅、民俗厅等。展出类别有:铜、木、石、象牙、丝织品、陶器、瓷器、古籍善本及九大门类32个品种的历代热贡艺术精品等。现已成为集收藏、研究、展览为主体,门类较齐全的民族文化展示基地。馆藏的民族文物包括考古发掘品、历史传世品和近现代各民族的生产生活用品、服装服饰、宗教用品、民族文化文献、工艺美术品等近一万件,内设9个展
勒加遗址
勒加遗址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年都乎乡勒加村北,面积120×120米,文化堆积厚约80厘米。遗址辟为农田,覆盖层部分地区被移去,有的地方文化层裸露,地面散布有杂骨、石块和较多的陶片,所见陶片有加砂灰陶双耳罐、壶、鬲等残片,石器多见打制的石片,完整的只有石刀1件。据陶器判断,此遗址为卡约文化阿哈特拉类型遗存。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尼遗址
新尼遗址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贾加乡安中村北。遗址面积200×150米,文化堆积厚50-80厘米。地面散布有较多的陶片,能辨出器形的有双耳罐、壶、瓮、鬲等。属卡约文化上孙类型。此遗址面积较大,遗物丰富,保存良好。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鲍下藏村遗址
鲍下藏村遗址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直岗拉卡乡鲍下藏村南、黄河南岸第二台地上。遗址分为东西两区。1991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李家峡水电站工程建设对遗址进行了发掘。共揭露面积850平方米。清理出以河卵石为建筑材料的遗迹6处,墓葬8座。以河卵石为材料的遗迹中,有3座房屋,房屋墙壁用石垒砌,房屋大小不一,有单室与双室之分,最大的一座长10米、宽2.6-4米、残高0.6-1.2米,分大小两室,小室内设有灶,大室内设火膛,火膛长径2.4米、短径1.2米,膛壁红烧土厚8-10厘米,内为较坚硬的白灰烧土。房屋墙外东北侧排列数个柱洞.此房屋周围还分布着2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安古屯田寨堡群
保安古屯田寨堡群包括保安古城、年都乎城堡、郭麻日城堡和吾屯城堡,位于同仁县隆务镇以北8公里的隆务河中游东西两岸台地上,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明万历二年(公园1574年)重新扩建。明万历后,保安四屯在保安堡中军千总王延仪带领下,忠于明朝,守卫此地,并在计屯(年都乎城堡)、吴屯(吾屯城堡)、李屯(郭麻日城堡)、脱屯(保安古城)等四屯筑建城堡,防御“西海蒙古”。明末清初,兵源和粮饷仍出自四寨堡。清代雍正后增设营制,增设都司衙门,在堡内修建兵营、兵房及马房共500间,增募兵骑500余人,形成甘青地区历史上重要的口外重镇和军事阵地,成为明清中央政府在隆务河流域控制各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泽库泽曲国家湿地公园
青海泽库泽曲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位于青海省泽库县,总面积72300公顷。
青海洮河源国家湿地公园
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西宁市区内湟水河流域西宁城区段,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508.7公顷。青海洮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赛尔龙乡,是青藏高原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38393公顷。
黄河走廊水利风景区
青海黄河走廊水利风景区以奇特的丹霞地貌、古老的宗教文化、绚丽的民族风情、宏伟的现代化水电枢纽及独特的藏族风情所构成,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身,是开展旅游、朝拜、观光、度假、野营和科学考察、生态旅游的理想胜地。今年10月份,穿越李家峡水库和坎布拉丹霞地貌的黄河走廊被命名为第七批国家水利风景区。坎布拉地貌是红色砂砾岩构成的“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丹霞风景地貌,以方山、舒峰、洞穴、峭壁为主要地貌特征。
国家水利风景区
热贡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区
热贡”即藏语意为“梦想成真的金色谷地”位于青海省东南部,黄南藏族自治州东北部。县辖2镇10乡,72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8.4万人,,是一个以藏族为主,汉、土、回、撒拉等多民族聚居区,藏族占总人口的73%。境内山峦起伏、河谷相间,地势南高北低,最高海拔4767米,最低海拔2160米,相对高差2607米,属冷温半干旱气候区,是天然的避暑胜地。1994年同仁被国家文化部列为青海省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以隆务寺为代表的藏传佛教寺院36座,其中隆务寺及附属吾屯上寺、吾屯下寺、年都乎寺、郭么日寺5处寺院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藏传氛围文化十分浓厚,是青海省藏族
阿琼南宗寺
阿琼南宗寺(藏语称桑额旦杰朗)位于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丹霞地貌中心景区,南宗沟5公里处,是一座藏传佛教宁玛派寺院,是九世纪中叶吐蕃赞普朗达玛灭佛时期从西藏来此修行、传教的三位高僧居住过的古迹,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比塔尔寺还早600来年。峰北有一座形如藏文字母的石山,高耸入云,故名“阿琼南宗”。作为佛教胜地,是一千多年来香火不绝、信徒们远近必拜的圣山之一。清康熙年间,尖扎宁玛派-班玛仁增在山峰下主持修建了阿琼南宗寺。原有小石窟5所,有的是自然形成,有的属人工开凿,窟门人工建造,飞檐依山,雅致幽美。而今,阿琼南宗寺是尖扎、贵德两县宁玛派教徒集中活动的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德隆台
德隆台德隆台是欣赏坎布拉景区全景,俯瞰公园全貌的最佳地点,实为游客捕捉美景留下瞬间美好回忆的绝佳景点。此处是著名摄影家郑云峰、吕荣西、明瑞恒及原青海省政府副省长、摄影家马培华等在坎布拉采风时首选取景拍摄点,曾在此处以专业视角恰到好处地诠释了丹山群峰、苍松-、碧水荡漾、雪山巍峨的坎布拉圣境。站在德隆台向上看,蓝天白云视野开阔,令人心胸豁然开朗,向远处看,巍巍宗喀雪山伸开双臂拥丹山碧水层林入怀,俯瞰云烟浩淼,丹霞群峰色如渥丹,明若灿霞,苍松翠柏迎风傲立悬崖峭壁,坎布拉湖闪耀着绿宝石般深邃的光芒,耳边风声低吟,仿佛隐隐传来阿琼南宗藏传佛教诸寺僧尼诵经祝祷之声。
囊拉千户院
昂拉千户宅院昂拉千户宅院位于昂拉乡尖巴昂村。昂拉千户宅院始建于公元1949,原为居住在尖扎地区昂拉千户的宅院。据历史记载,昂拉千户是吐番王朝赤热巴坚的后代,为了守卫边界和征税,公元492年吐番王朝赤热巴坚大臣(译征税者)贡叶西达杰到这一地区居住生活,成为尖扎两岸的头人。公元1657年清朝乾隆年间将他的后代之一祖多杰封为昂拉千户。项谦为第七代千户,这个庄院是项谦继位后新建的。至今已有51年的历史。是目前我省诸多旧宅中保存较完整的藏式庄院之一。该庄院建筑风格独特,完全用木质结构建造。以四合二层木质结构建筑为主,坐西向东,第一进院四面皆为面宽七间进深两间的丁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德千寺
德千寺德千寺位于尖扎县能科乡西一华里,离县城马克唐镇15公里,建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862年),是尖扎地区最大的格鲁派寺院。1958年前寺僧达522人。寺主-称“白佛”藏语为“夏茸尕布”,七世夏茸尕布在民国初年-为“广大明智汗王”,八世夏茸尕布曾担任青海省人大副主任。1980年后,该寺重建,现大经堂一座,-昂欠九座及僧舍136座,寺内有赤金度母、檀香木度母、金灯及历代-灵塔等文物。历史上德千寺属寺从多且转世-多而出名,传说-最多时达到51人。现有属寺31座,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跳欠活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多杰智合寺
洛多杰智合寺洛多杰智合寺位于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马克唐镇以北4公里处,距省会西宁130公里,距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75公里。其文物历史系列与坎布拉阿琼南宗寺、西宁大佛寺、平安白马寺和循化丹斗寺息息相称,为史屈首。因其山形独特,地貌奇异而独成一体。该寺属藏传佛教显密合一系列寺共存圆融之典范性寺院。寺院史袭寺主查汗·达诺门罕拉茂夏荣尕布-。现有僧才16位,具体由德钦寺洋琼·拉热巴格签凯增嘉措主持。该寺历来属于重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和佛教史源流之重大圣基之所。现国内外人士称之为“青藏高原莫高窟”。故在国内外佛教国家和地区享有较大知名度。寺院点现有面积188亩,地面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河大峡谷
黄河大峡谷黄河大峡谷位于县城西南56公里的宁木特乡境内,全长30公里,黄河两岸高山耸立,松柏茂盛,陡峭的石壁上上有许多岩洞,黄河水流湍急,气势磅礴。
李恰如山
李恰如山李恰如山位于县城东南50公里处,是洮河的发源地,奇峰耸立,许多具有高原特色的生物物种在此地生长繁衍。李恰如天池座落在石山环绕之中,池面约1500平方米,池水清澈碧绿,每年有大量的白鹤、鹭鸶等珍禽来此栖息。
圣湖、仙女洞
圣湖、仙女洞圣湖、仙女洞距县城45公里,位于吉岗山北麓的尕海滩上,面积约5000平方米,湖水深约1米,蓝如宝石,清澈见底,当地人称为圣湖。在离圣湖不远处,有51个天然溶洞其中最大的洞位于吉岗山尼康沟的天然溶洞,洞室面积约20平方米,洞中有许多石柱,人称此洞为“八十根金洞”。
双鱼湖
双鱼湖位于河南县柯生乡香扎寺南侧的黄河滩地上。双鱼湖湖水与黄河水有土坝相隔;面积约8500平方米,湖中心有一座小山将水分成两块,鸟瞰形似双鱼,湖上每年有许多珍禽来此栖息。
和日寺石经墙及和日寺
和日寺:亦称“切更寺、“切更尔寺”,藏语称“和日贡特却扎西林”,意为“和日妙乘吉祥洲”。位于县治西北90公里处,在今和日乡政府所在地南2公里的智合加。该寺为宁玛派寺院,早年为帐房寺。约在清道光十一年(1831),该寺第一世德尔敦(意为掘藏师)-德钦卓多在和日部落头人昂钦的支持下,于宁秀卧杰额顿浪山始建土房寺。此后,第二世德尔敦·牟盘噶瓦罗哲(1862年生)扩建经堂,塑立佛像,彩绘壁画,并建立扎仓,开讲经说法之制,寺院有了较大发展,寺僧多达300余人。第三世德尔敦·晋美桑俄合丹增(亦云晋美桑杰丹增,1893年生)时期,鉴于寺院饮水困难并遭抢劫等原因,迁寺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隆务寺
隆务寺位于青海省同仁县城隆务镇西南,是-教寺院。藏语称德钦曲科尔郎,意为“隆务大乐0洲”。寺院依山傍水,始建于元大德五年(1301年),早于甘肃拉卜楞寺和青海塔尔寺,位居安多诸寺之首。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以后多次扩建修缮,为藏汉合璧式建筑风格。1958年前,全寺建筑占地380亩,有大小殿堂31座1730间,-昂欠43座4201间,僧舍303院,计2734间。全寺共有耕地区性1000亩,马2000匹,牛7200头,15500只,寺僧1712人(其中-43人)。该寺于“文革”期间拆毁大部,仅存经堂3座353间,昂欠5座623间,僧舍24院225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