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怒江州旅游
怒江州景点介绍
兔峨土司衙署
兔峨土司衙署兔峨土司衙署位于兰坪县兔峨乡街西。民国11年(公元1922)建成。为一进二堂三院的布局,梁柱结构,占地面积990平方米。兔峨土司,白族,为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授封兰州土知州罗克的后裔。清初裁州入丽江府,雍正年间降为土舍迁兔峨。民国以后,传至罗星,为最后一个土司,在兰坪已有500多年的统治历史。兔峨土司衙署建在兔峨梁岭山,建筑形式为白族传统的庭院四合五天井,建筑群保存完好,工艺精细,彩绘生动艳丽。在照壁前还有两棵大椿树,树龄在百年,枝繁叶茂,当地人称阴阳树。这座在怒江州境内保存最完整的土司衙署于1998年被云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窝山
老窝山老窝山是碧罗雪山最大的一片高山湖泊群的所在地,“念波依比”湖被当地傈僳族视为神湖,幽深莫测,但无路下到湖边。“老窝山”是碧罗雪山主峰,海拔4435米。老窝山位于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中排乡境内,地处澜沧江西岸,碧罗雪山的东面,西与福贡县一山之隔,北与维西县相连,南通兰坪县的石登乡和营盘镇。老窝山自然保护区是进入“三江并流”地区的始端,被称为“三江之门”,属高海拔原始自然生态环境,群山间的密林中飞瀑密布,高山湖泊云集,分布着大小不等的十五个高山湖泊,被人们称作万瀑千湖之山,湖泊的海拔从3500米到4000米,最大的湖是鸡夺鲁湖(傈僳语“欠国司马依比”)
通甸镇
通甸镇通甸镇在兰坪县东部,在老君山西面,南高北低,形成宽谷盆地。附近有罗古箐风景区。纵横交错的嶙峋怪石,色如丹霞,当地普米族称之为“吉利吉”,意为红崖绝壁。有百兽岭、卧佛岭、剑峰岭、芙蓉岭等十八岭和三十六峰,陡壁悬崖,奇峰峭立。山间森林密布,箭竹丛生,九个幽深莫测的幽谷中,长年泉水喷涌,溪流潺潺,像九条青龙,蜿蜒回环于群峰幽谷间。保护区内的珍稀动物滇金丝猴、小熊猫、金钱豹、黑颈长尾雉、雪鸡等在此往来栖息。罗古箐是杜鹃的世界,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上,生长着映山红、紫杜鹃、鲜红杜鹃、奇目杜鹃、枇杷杜鹃等六十多个杜鹃品种。高山黄杜鹃,每年三月至七月间,成片杜鹃花海
云岭自然保护区
云岭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南部云岭山脉中部纵谷区,境内森林茂密,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森林植被随海拨带垂直分布,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孕育着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和景观资源,是滇西北地区的一块难得的物种基因库,也是澜沧江中上游地区保留完整原始森林区。保护区北以石登乡、啦井镇与通甸镇的行政界为界,南与大理州云龙县交界,西不跨澜沧江,东至雪帮山与大理州剑川县交界。总面积75894公顷,其中核心区23127公顷,占全区的30.5%,缓冲区面积24268公顷,占全区的32%,实验区面积28499公顷的实验区,占全区的37.5%。区内最高为雪帮山,海拔4295米,最低海拔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
兰坪茶马古道风景区
兰坪茶马古道风景区兰坪茶马古道风景区位于思茅市东南方约40千米处,面积达200多平方千米。区内遗存有一条铺就于崇山峻岭的石子大道茶巴古道。它是古代滇南的茶盐之路,(普洱茶、磨黑盐都由此道出境)又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从其用硬质砂石铺设路面的修建风格上看,它又颇像滇西的博南古道。残存的茶马古道苔痕斑斑,上面是原始密林投下的树荫。
老姆登基督教堂
“老姆登”是白族语,意为“紫竹生长的地方”。老姆登教堂是怒江峡谷里最大的一座教堂。青砖墙,红漆木窗,白铁皮屋顶,简单朴素,更显出人们信仰的纯粹和虔诚。怒江地区的基督教堂均来自于法国传教士。早在1902年,法国传教士就开始从茨中地区跨越碧罗雪山,来到怒江地区传教,并建立了多座教堂。老姆登教堂是其中最大的一座。从外表看,这座教堂并不壮观,没有常见的玻璃彩窗、穹顶、和标志性的哥特式尖塔,甚至也没有管风琴等乐器,有的只是长条凳和红漆木窗。可这并不妨碍人们的虔诚,每个星期天,周边乡村的信徒们都会集中在这里做礼拜。地址: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老母登村类型:历史建筑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怒江六库大桥
怒江六库大桥是国家交通部对怒江的扶贫工程,建成于1990年12月,总投资11,701,996.00元,全长337.52米,桥面宽11米,主跨154米,是一座横跨怒江的变截面预应力连续箱桥梁,居全国同类型桥梁之冠。怒江大桥旁边还有两座桥,一座是“向阳桥”,建于1966年,1970年元旦正式通车,是一座钢索柔性汽车吊桥,全长136米,桥面宽4米。向阳桥以前是连通江两岸的主要桥梁,1993年后禁止机动车辆通行,现在仅限行人通行。向阳桥两头的塔桥上现在还留着红漆刷上的毛主席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横批是“毛主席万岁”,
渡口攀枝花树
另名“古渡木棉”,它是六库的一大景观,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六库重点保护的稀有大树。树高20米,树径5.13米。六库夏天比较炽热,这里绿叶覆盖,遮天蔽日,江风习习,是六库人民夏天乘凉的好去处!也是外地游客必去之处!在抗日时期,怒江是全国的抗日大后方,当年怒江段氏土司带领怒江人民抵抗日本侵略军,在攀枝花树旁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攀枝花树冠被日军炮火袭击,至今仍岿然屹立,所以怒江人民亲切的称其为英雄树。
傈僳族春浴-登埂澡堂
登埂温泉是有名的澡堂会会址,这里距六库12公里,海拔950米。一百多年来,傈僳族人民按照传统风俗习惯,每年春节初二至初六都在这里“春浴”,又名澡堂会。澡塘会是泸水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明朝永历二年就已具有一定规模,是保存和延续傈僳族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节日期间,江两岸的傈僳族人民带上行李,备好食物、炊具到温泉附近搭起帐篷或竹棚,进行对歌、射驽、“上刀山、下火海”表演和物资交流等活动。每天早晚都要泡温泉浴,消除全身的疾病和疲劳,洗涤一年来身上的灰尘污垢,以充沛的体力和饱满的精神迎接新一年的降临。关于登埂澡塘会的来历,在怒江傈僳族群众中还流传着一个美妙的传说
怒江十八怪
怒江十八怪:1、怒江只在本地叫(上游叫那曲河,下游叫萨尔温江,只有在怒江州境内的中游叫怒江);2、说是怒族却不怒(怒语的怒意为:柔美、温柔);3、上刻高黎贡,一山看四季;4、神秘听命湖,湖边一喊暴雨到;5、老农民能把世界名曲四重唱;6、洗澡还当节日过;7、开春过节才算数(怒族的如密期、鲜花节);8、一村五个民族,一家四个宗教;9、独龙江的鱼当着众人谈恋爱;10、石板当锅做粑粑;11、有些地名、人名让人难开口;12、不见老虎跳江,人跳过怒江不算怪;13、神奇石月亮,天天挂山顶;14、溜索飞渡比车快;15、江边沙滩埋情人;16、搂着美女对嘴喝酒算礼仪;17、
双腊瓦底嶂谷
双腊瓦底嶂谷距六库45公里,谷坡由大理岩、片麻岩组成,谷坡高1500米以上,两岸逼近,谷底水急滩高,形成很多险滩。真可谓“山羊无路走,猴子也发愁”。大家请看对面,峭壁上的耕地,它像大字报般悬挂在峭壁上,因此我们把它称为“峡谷壁耕”。每到耕作季节附近的村民利用驽弓把玉米子射过去,到收耕时节他们从山头上下来把松鼠和其它动物吃剩下的玉米用绳子送到江边再用猪漕船渡江。(猪槽船主要是用圆木制成的,长有4米、宽有0.5米,除了划船的人以外,船内可以载人,因渡船形似“猪槽”,所以称为“猪槽船”)
老虎跳-虎氏族
老虎跳傈僳族语称为“腊跨洛”,传说是傈僳族虎氏族的起源地。老虎跳距六库58.5公里,峡谷两岸峰峦耸峙,峭壁如削,峡长10公里,最狭窄仅10米。江中怪石林立,大家听,湍急的水流猛烈地撞击在礁石上,发出震耳的轰鸣,象不象老虎在咆哮。大家看,那块2米见方横卧在江心的老虎跳,现在石上仍有两个老虎脚印,是当年老虎追求美好爱情时留下的。据说在民国年间抓壮丁时,壮丁还从江东跳到江西。所以有人为其取名为“人来跳”。这里是传说中傈僳族虎氏族的发源地,传说是这样的:很久很久以前,在高黎贡山脚下住着父女俩,以打猎捕鱼为生。女孩从小生长在峡谷密林之中,与花草为伴,与鸟兽为伍,既
勒墨人-公房
洛本卓是泸水县最北端的一个乡,是白族支系勒墨人的主要居住地。勒墨人,傈僳族人称其为“勒墨”,怒族人称之为“苗旺”,意为会使用牛耕地的人。他们自称为“巴尼”意为山那边(指碧罗雪山东边)过来的人。勒墨人居住在泸水县洛本卓乡的格甲、称杆乡、古登乡等地,还散居在上江乡大练地、丙奉等地。大多数勒墨人散居在怒江东西两岸的山腰台地上。勤劳智慧的勒墨人,也和傈僳族、怒族和独龙族人民一样是怒江东西两岸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他们很早就在这崇山峻岭中劳动和休养生息,开发了怒江,守卫了祖国西南边疆的大门,使内地各族人民得以和平劳动。勒墨人光操勒墨语的就有八千多人。据勒墨人老人的口
碧福怒江大桥
碧福怒江大桥是泸水和福贡两县的交界桥,是怒江上的第二座永久性大桥,是“八五”交通扶贫的第一个开工项目。大桥主跨130米,全桥长177.216米,桥面标高1057.272米,1990年8月10日开工到1992年6月30日峻工,同年10月18日举行通车典礼。
知子罗(原碧江县城)
知子罗:傈僳语的意思是“好地方”。知子罗村不是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三十几年前它曾是州府所在地,二十几年前它还是兴盛的县城,而如今它兑化到只是怒江州福贡县匹河乡下属的一个村子,常被人伤感地称为“废城”。这是一座久已废弃的老城,它位于吡咯重山西坡缓坡地上,面对高黎贡山,怒江就从它脚底下流过。这里原是怒江州州府和原碧江县县府所在地,1986年12月25日,刚刚在山坡上建起一个新楼的这个县城突然被宣布撤消,原因上根据地址部门的专家分析鉴定。该地区可能发生大面积滑坡,于是“碧江县”这个地名便从中国地图上永远消失了。弹指一挥间,二十年过去了,山崩地裂的滑坡直至今天仍未
匹河飞来石
在怒江“飞来石”几乎是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奇名,它常常成为被人间传说的各种神奇而美丽故事的对象。有人说这是上帝赐于学校的传教宝,学校将成为人才并茂、腾飞成名的学校;又有人说这是块公石来寻母石的,应叫鸳鸯石。众说纷纭,给它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飞来石座落在县城南下46公里的福贡县民族中学石头房院坝中央。所谓的石头房就是高有七八米,直径有十多米的一个巨大石头上建造三幢平房形成三合院,住着七个教师,中间还留有七八平方米的院坝。1983年3月19日凌晨0,因连续下大雨,有一个长达七米,直径五米,重几千吨重的圆锥形石头,重重地砸在公路上,接着借助惯性又从公路弹到
木尼玛
傈僳语“木”是地方的意思,“尼玛”是心的意思,意为地球的心脏。“木尼玛”距离福贡县城3公里,从远处看上去,山型象一个心脏。传说它是大地的心脏所在,站在岛内最高的点就仿佛是站在大地的心脏上,可以倾听大地的心跳。基督教“三自”爱委会中心就设在这里。
石月亮观景台
石月亮距离福贡县城32公里,在我们没有目睹它的芳容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石月亮。石月亮位于高黎贡山山脉中北部福贡县石月亮乡境内的怒江西岸海拔3200米——3500米之间的山颠中,是一个天然大理岩溶蚀而成的深洞穿透整个山体而形成的。深洞呈椭圆型,东西长32.70米,上下高约60米,宽30米,深12米,洞前有一棵约20米高的干枯云杉树。从远处眺望恰似一轮明月高高悬挂于山林峰海之中,与天空连接为一体,群峰簇拥,形成一个集宏大、奇异神秘、秀丽为一体的怒江大峡谷地质奇观,傈僳语叫“亚哈吧”,是傈僳族的发祥地。在傈僳族和怒族的民间故事中,有许多有关石月亮的神秘的传说,
亚坪步道
这是一条从福贡县吉布得到缅甸球江极明的古老驿道,早在清朝期间就已开辟,至今仍是中缅商贸的主要商道,1942年8月中国远征军第五军部1700多人就是从这条布道上撤回的,现在这条路已通车,偶尔还会看到从缅甸运木材过来的车。从亚坪道上走,真可谓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一路上森林蔽日,古木参天,野花遍地,鸟鸣不断,奇峰怪石,飞瀑流泉,层出不穷,让人不禁感叹“人在山中走,宛如画中游”。清新的空气,悦耳的鸟声,怡人的山光水色,断绝了尘世的喧嚣,有的只是无线的宁静和美丽的风光,这里是现代人心中诗意的栖居地!
石星星
站在普拉底乡咪谷村的公路边,每到晴天的傍晚,遥望高黎贡山,有一座碉堡似的山峰,两边有独立的小山头,似哨兵守卫着碉堡,碉堡中间有一个透明的小洞,象碉堡的观察孔,又像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随着人的移动而变换着光芒,直到天上的星星出现,它才消失,当地人把它称为石星星。爬上咪谷村后面的山上,向东眺望,一个巨大无比的菩萨呈现在面前,普拉底乡政府所在地正巧坐落在菩萨怀中,这就是普拉底地名的由来,即菩萨居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