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巴中市旅游
巴中市景点介绍
平昌黑石洞
黑石洞,位于今平昌县鹿鸣场石龙村,在清·光绪以前还是一处荆棘丛生、蛇歇鸟占的无名之地。远看一面荒坡,近看一堵石壁,洞顶覆盖着一块巨石,巨石又被茂密的森林掩蔽。任何人也难猜测巨石后面会隐蔽着一个岩洞。一天,山民罗廷桥的一群羊不见了,急得他象热锅上的蚂蚁,到处奔忙,寻找羊群。刚走到离黑石洞附近,就听到羊在荆棘丛内叫,便慢慢地在密林中排开一条路,寻着羊声去找。可刚排出一路,发现的不是羊而是一群小鸡。小鸡一见人,就顾头不顾尾地往洞内钻,罗也尾随小鸡追。倏然,鸡又不见了。罗更感惊奇,壮着胆子往前找,方到洞口,发现里面有一个黑糊糊的东西,蜷缩在那里一动也不动,走近一
平昌县石人坡
石人坡位于平昌县粉壁场中心村九社以南的叶家梁前山岭下。有一尊石头高8米,阔3米,呈椭圆形,上大下小,石质坚硬,五官齐全,石头顶上有一根直径约二市寸,高三市尺的柏树(传说是石人的辫子),人们称他为公石人;在王家梁(中心村十一社)与魏家扁(农丰村二社)相接的山腰中,还有一横卧石头为母石人。两石人隔沟相望,周围十余里的地方均可清楚地看到。据传一百多年以前,石人坡一带盗贼盛行,村民衣物用品不时被盗,后来有人晚上听见“一人做贼,石人看见”的反复吼声。自此被盗现象陆续减少,即使盗贼出动,也会被人发觉。人们认为这是石人在“显圣”。从此,凡能看见石人地方的村民,都纷纷到
平昌县龙岩洞
去神秘的龙岩洞,有两条路可供观光者选择:一是从平昌县响滩镇南行,翻越拔子寨后,沿着石级古道下到半山腰,再沿着东面小道行一千米,即可到达,里程约十华里。二是从响滩镇坐车东行,到戴冠岭后车入乡村公路,沿鳌头溪西行在祈雨梁下车,步行半小时亦可到达。龙岩洞内略呈正方形,底部面积约八百平方米,洞厅顶部距地面高十米许,整个洞左前高后低,略呈现倾斜状,站在洞口向内望去,俨如一个大剧院。洞厅后面顶壁上有内小外大的小洞,传说龙是从这里钻出来的,然后才掀开石壁奔向大海。经测量,小洞全长十三米,龙头向外,头径约二米,尾径约0.5米,是一条完整的蠕动龙形。小洞壁上留下的凹凸有序
平昌白衣庵
平昌县白衣镇白衣庵居民委员会位于平昌白衣古镇,古镇历史悠久,人文厚重,风光旖丽,有丰富的古镇、翰林文化和以水见长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晋为“柳州城”,宋称“万荣郡”,明神宗十二年曾在此设“永睦县”,后改为“永康镇”,崇祯甲申年在现老街牌坊树一白衣观音神像,始称“白衣”。自清中叶以来素称人文重地,仅嘉庆、道光年间取得翰林、进士、拨贡、监生学衔者数十余人,其中进士吴德潚是“戊戌变法”上海强学会的发起人之一,后惨遭杀害,近代思想家黄遵宪曾写诗以哀之;吴德潚之子吴铁樵也是“戊戌变法”时的激进分子。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四月,时任湖南巡抚陈宝箴在湖南办矿,邀樵董
平昌游老山
游老山是平昌县粉壁场境内的高山岭,海拔740米。环视四周,视野可达数十里,它位于中心村与大坪村相接之处,山势雄伟,陡岩险壁。很久很久以前,游老山还无正式名字,整个山岭被茂密高大的松柏覆盖。当时有一位游道被这里秀丽的风景所迷,于此安家修身务道并筹建庙堂,带动安、何、魏三族联合募捐钱粮,在山顶建石木结构庙宇一座,并在庙内雕塑观音及刘备、关羽、张飞的神像,庙门前有三棵参天古柏。据传通江县民胜场有一位老爷,早上洗脸看见面盆里显有三棵树影,他左右环视,附近并无大树,后来他一路访来,才知道是游老山之三棵树的倒影。接着,人们又在山顶四周用石头建起五尺余高的寨围,东西各
平昌巴灵台
巴灵台又称巴灵寨,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灵山镇,处三巴(巴东、巴西、巴中)腹地,主峰海拔760余米,台上东西长约300米,南北最宽处约25米,最窄处仅3米,面积约6000平方米,四面峻峭,由巨石垒成,山顶突起如台,远观形如天马,素有“铁打巴灵寨”之称。清时修起一座石拱桥,连通两座石山合为灵台。置身高高耸立的灵台之上,仿若位于天地中心,与天神距离最近,正如古诗所云:“峥嵘峭壁接青天,乘兴登灵意豁然”。正如古诗所云:“峥嵘峭壁接青天,乘兴登灵意豁然”。巴灵台集儒教、道教、佛教于一山,系米仓古道的重要节点、古巴国祭天遗址。巴灵台现有七座殿宇:玄祖殿、药王殿、二
平昌小宁城
此城位于平昌县荔枝乡杨柳村。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800米,城址高出河面300米,四周绝壁,三面环水,东有小径通山顶,平昌县城至邱家乡公路经城东山脚而过,城东有北垭岩,西有罗城岩。从东向西是石铸固城,从南向北是天生屏障,岩高十余丈,向上不可攀登,向下令人不寒而栗。东北面设有渡口,可通报敌情;西南面停泊船只,负责漕运。北垭口兴有小场,营有栈房和商店。南宋战乱时期,入城要经店主通报或响箭发出信号,得到州官允许方可进城。四周城门双层,戒备森严。只有东门沿石级而上,一路可通。但镇守更严,必经三关,层层盘查。城上筑子午两城,内为子城,岩高约五丈,城高约二丈,环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冯家坝佛塔
冯家坝佛塔位于平昌县灵山乡民意村,该塔坐西南向东北,石质仿木结构,七层楼阁式塔,攒尖顶,通高10.2米。塔基为八边形,底座边长1.4米,高1.2米,。塔身第一层、二层、四层、六层为四边形,第三层、七层为鼓形,层层上收,塔身东面一至三层开窗,第一、二层刻动物、花卉图案,第四层墙面有文字记载修塔记事和捐资人姓名及“明崇祯五年”题款,塔的整体为实心。该塔造型美观,为平昌少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昌文笔塔
文笔塔位于平昌县岩口乡方山村,坐西南朝东北。石结构,形状如毛笔,实心塔。塔通高17米。塔基为四边形,边长3.1米,塔身为六边形锥体,底边长1.65米,塔顶为攒尖顶,东北面塔身开一拱形门,拱门高1.35米,宽0.6米。塔均用条石砌成,素面,无图案。此塔规模较大,是平昌县境内保存最完整的石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竹山寺塔
竹山寺塔位于平昌县响滩镇竹山村,该塔坐西朝东。石质仿木结构,七层楼阁式攒尖顶塔,通高6.3米。塔基高0.6米,分三级,逐级上收,每级高0.2米。第一级为四边形,第二级为六边形,第三级为四边形。塔身第一层为四边形,高0.85米,边长0.87米。第二至七层均为八边形,层层内收。塔的东面一至三层开窗。第四层塔身外刻人物像六尊,第二、三层墙身外有文字记载和题款。塔的整体为实心。该塔造型美观,工艺精湛,为平昌少有,具有较高的宗教艺术、建筑科学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伯坚故居
刘伯坚故居省级保护单位,位于龙岗乡龙岗社区居委会,1937年维修,面积共538平方米,其中32号房,坐东北朝西南,建筑面积250平方米,单檐硬山式,穿斗结构,板壁,面阔三间14米,进深四间18米,廊宽1.87米,通高7.85米,檐高5.47米;33号房,座西南朝东北,建筑面积286平方米,木结构单檐硬山式屋顶,穿斗梁架、板壁、面阔三间11米,进深四间26米,通高8.08米,檐高4.95米。刘伯坚烈士是我党我军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领导人之一,曾经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叶剑英、杨尚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并肩战斗,曾领导指挥了震惊中外的宁都起义,为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吴钲官邸
吴钲官邸位于白衣镇白衣庵社区居委会,坐西北朝东南。复式三进四合院,占地整个长62.82米,宽37.57米,面积2360.1平方米。山门高4.95米,宽4米,为石方柱弧形顶。八字墙和围墙,均用薄形粘土砖以丁字形砌成,墙顶部为青筒瓦屋面,基座饰兽头形花纹,门高2.45米,宽1.8米。围墙宽37.57米,长62.82米,高4米。第一进四合院宽37.57米,进深16.02米。第二进、第三进四合院围墙长46.6米,宽37.57米,高9米。第二进建筑已毁,仅存第三进正房和左厢房,正房面阔七间35.32米,进深一间9.8米,穿斗式木结构,青瓦屋面,悬山式屋顶,通高7.
皇家山风景区
皇家山景区位于平昌县西兴镇皇山村、白龙村、五童村、光明村和土垭镇晨光村境内,幅员面积12.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70.6%,是集翻山铰子文化体验、茶旅康养等于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现为4A景区。皇家山山峦起伏,松林密布,库、塘、河交错其中,素有“九弯十八沟”之称。清晨,袅袅云雾漫迹山间,淹没山脊,突兀的山峰似孤岛耸立,形成稀有的低海拔云雾景观——皇山云海;太阳跃出云海,在衍射和漫反射的共同作用下,穿过云雾的阳光,在庙儿梁一带形成稀有的天象景观“旱莲花”。皇家山自明清以来就盛行种茶,20世纪70年代后大力发展茶叶种植,6000余亩茶树依山就势绵延起伏,似跳
平昌阴阳山
阴阳山位于四川省平昌县石垭乡场镇的东南侧,幅员辽阔,由炮台村的重石岭绵延至迎风村的大屋基,高险岫一带,主要包括小罐子山,阴阳岭,青杠梁,缸厂梁,袁家梁,彭家梁,倪家梁,学堂岭,护官寨,印盒寨等组成,长达二十余里。本乡炮台,向阳,黄桷,大营,迎凤五个村的绝大部分面积被其囊括在怀中,过去因为其山顶的中间有一条古老的官道(因2007年部分村民,社会贤达,名士自筹资金修建乡村公路(红军路)而毁坏,现仍有明显的遗迹存在),把该山分成了东西两部分,一侧谓之阴山,一侧谓之阳山,二者合一,故称“阴阳山”。沿阴阳山一线有不少的文物古迹,如:梓橦庙大庙(文革中被毁),小梓橦
平昌八庙山
八庙山位于四川省平昌县石垭乡场镇东南面,依靠罐子山和阴阳山并行向南延伸至板桥河的九道拐,与达州市的北山乡隔河相望。西南侧至电叉河沟的大岩嵌与青凤乡的佛尔堂隔河相对。西侧在阳雀岭山下沿刘家溪与青凤乡龙井村陈家扁相隔。主要由鹤项颈,观母岩,砖儿坟,牛叉丫,团包梁,姚家坝,来凤大坝(旧称夏房坝)缸家坡,阳雀岭,罗乐坝(指罗乐东坝)等组成,绵延十余里。占据本乡罗坝村,向阳村部分来凤村全部面积,地势较阴阳山相对低缓,陡崖相对较少,山顶面积相对较少,不像阴阳山那样沟壑纵横,曲折幽深乱石堆积。但其秀美之态则不亚于阴阳山。八庙山的两侧山下都有比较平坦的坝子,土地肥沃,物
平昌刘家大院
来到院门,两根石桅杆高耸,大约1丈5高,形状如笔,从天而下,垂直悬挂,四方单斗,八角形的杆身和石墩,完整地结合在一起,是考中举人的标识。石墩旁左右各立一张石板,上面雕刻着精美图案,小鹿仰着头,张望着树上的嫩叶,树叶上滚动着圆形的露珠,细嫩可见,惟妙惟肖;老龙出波,张牙舞爪,腾空而起,身起波随,浪花四溅,清晰逼真。石板上端正安放着小石狮,小石狮前脚弯曲,斜身侧卧,露牙圆目,注视着院门,工艺之精湛,刀法之娴熟,令人叹为观止。这里曾住着一个叫刘正觉的人,考中举人,曾任彭县县令。登五步台阶,上一个宽敞的厅堂,厅堂的两侧,各有一个内折的小门,厅堂的正门是供官员行走
平昌蔡家大院
蔡家大院,已有400多年历史的蔡家大院,是典型的川东北民居建筑,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2014年,平昌县利用蔡家大院闲置农房,在保持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进行了统一打造,建成巴山农耕文化陈列馆,将保护和展示融为一体,蔡家大院迎来新生。两个大型的四合院,用穿堂连接在一起,登上3米多长的三步石阶,过穿堂,到上面的四合院。四合院在四川民居建筑格局上较少,多以三合院常见,以这样两个大型的四合院连接在一起的建筑群更是稀少。木柱架梁,公母榫逗木柱,木门木墙,合围而成,四水归堂,石彻院坝,天圆地方,无处不体现古人的智慧。整个院坝以石板镶钳,院坝的中间以3张大石板和左右各7
巴山农耕文化陈列馆
巴山农耕文化陈列馆,位于平昌县龙尾村蔡家大院。馆内分为“嫁穑惟艰”“春深书斋”“家风绵长”“斯是陋室”“一日三餐”“匠心独运”“乡风民俗”和“时代记忆”八大板块,共展出展品1000余件,再现了昔日农村生活场景,彰显了灿烂的巴山农耕文化。一、嫁穑惟艰这里展出的是巴中境内种植的五谷杂粮,还有稻谷脱粒用的拌桶、挡席,量粮食用的升子。特别是戽水斗,使用时两人牵着两边的绳子,像跳大绳一样,将中间用竹子编的斗甩来甩去,动作协调一致,舀水、运水、倒水一气呵成。在没有抽水机的年代,人们取水灌田都离不开戽水斗。如今,戽水斗在农村也没了用武之地,因此不常见了。二、春深书斋屋
风滩
风滩在平昌县城巴河下游11公里处,是巴河第一大险滩。古时行船至此风险大,故名“风滩”。古滩道由河西“龙舌子”而下,因水急弯多,事故频生。自清朝康熙年问,于河东凿新漕口后,船只才改道于此,自此设有滩师。滩头山顶有一古庙,民称老观庙,实为王爷庙,因过往船舟信奉“镇江王爷”,庙中神像较多,香火不断。每年正月十五烧香朝庙,人群络绎不绝。每遇天早,抬着木雕孙悟空神像祈雨,一路人流敲锣打鼓热闹非凡。庙前临河处,有高约二丈一巨石,名“香炉石”,石上刻有“险行水上”四个篆体大字。上下客货船为祈保平安,至此无不焚香化纸于石前。庙左侧上方有一亭,名碑亭,内竖八石碑,系记载开
铜城寨村
铜城寨村位于恩阳区柳林镇。该村形成于明代,选址柳林铺,地势“三寨围一梁”。至今,不少古街、古城、古庙等名胜古迹保存完好,流传着许多美丽的故事和传说。一、四条古街户户相连铜城寨村四条老街均属人字水青瓦屋面,土木结构,一层或二层建筑。户与户均有堂屋,以堂屋为中心对称,或阔三间或阔五间,一进二或进三,户户相连,颇具规模。上东街座东向西,全长122米,宽50米。与上西街相对望,中间为青石板古道。街后有独立零星三合院或四合院。下东街座东向西,全长85米,宽45米。与下西街相对望,中间为青石板古道。相-传,下东街一张姓的人较发财,修建该房屋时计划修建二层。当建至二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