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巴中市旅游
巴中市景点介绍
松包观
松包观:在团结乡背后的一座小山上有一座道观名松包观,现任观主马仕太(2016年病逝)在过去残存的古庙处重修了道观,供佛了多个菩萨,观内雕刻了多贴对联,有一定的禅意和文学修为,比如“杏林山下虎求丹,橘井泉里龙问病”、“心实实心时时新心新,福人人福仁仁佛褔佛”等。据村民将马仕太的老婆90年代有一段时间“-”洞开,附近村民有啥疑难杂症,她上山随便扯点中药材就能包治百病,名噪一时。可惜后来不知何故“-”关闭,重回凡人。观内有一段韦大娘的优美传说,民国末年,广西八代士官韦大娘才貌双全,同父商量以对对联招婿,出联“凤山山出凤凤非凡鸟”,八方才子纷纷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罗氏古墓群
罗氏古墓群:在罗家沟坟园现有墓葬100余座,民国以前的古墓有20余座,其中大型精美墓葬有6座,最高的一座罗显墓长约5米有余,高约4米,花鸟塑像雕刻的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雕刻工艺上乘,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其余的几座古墓雕工也相当精细,石材考究,大多采用大理石石材,这在当时已相当难得,其中两座古墓有较为宽敞的拜祭台和能避风遮雨的“坟罩子“,可惜在破四旧时被毁。现今罗家沟坟园古柏森森,有29棵胸径0.8-1米的古柏完好保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谷仓观
谷仓观:在团结乡谷仓村的山顶上有一远近闻名的道观谷仓观,据传此观建于明代,兴盛于清代,道观气势宏大,有三个大殿,两个天井,地板皆用青石铺成,大殿属于典型的宫殿建筑,观内建有对称的钟楼和鼓楼。修建精致,据传道观古色古香,常年保持清静、整洁和庄严的氛围。观里有一口清冽的古井,泉水甘甜,刚好够观内人饮用。观内的历代老道道法高深,能夜观天象,精通道法。正殿后面有一岩壳,岩壳下方有一酷似漏斗的石缝,每逢有客人来临,老道长就叫小道士拿一“升子”到“漏米岩”去接米,小道士接的米不多不少刚好招待客人,大凡周边有穷苦人揭不开锅的时候去求道长,道长也会乐善好施一些粮食,这样
白虎关
白虎关白虎关因“白虎村”而得名。白虎村历史悠久,为巴人板楯蛮聚居之地,曾在此处建有关隘。板楯蛮人因从高祖定秦有功,高祖因复之,专以射白虎为事,户岁出賨钱口四十,故世号“白虎复夷”。因此,“白虎”地名一直延用至今。板楯蛮人勇猛善战,为刘邦击败强大的项羽、建立汉王朝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刘邦下诏免除板楯蛮人七姓的租赋,其余板楯蛮人每年也只缴四十賨钱的租赋,因此,板楯蛮人又称为賨人,从此,賨人便成为板楯蛮人的族称。
元顶子
元顶子元顶子海拔1380米,原名叫“老包”,意为:高而古老。元顶子山脉为米仓山南部又一道生态屏障,造就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周围群山绵延,烟波浩渺,田园风光,如诗如画,巴中新城,景象繁华,醉美玉湖,波光闪烁。元顶子佛教文化深厚,曾建有“云灵寺”,与灵山寺相互呼应,香火旺盛,响誉巴中。南北冷暖气流在此停留交汇,雨量充沛,森林丰茂,山岚蒸腾,光和雾和谐共生,造就了绚丽多彩的天象景观。云顶日出、晚霞缤纷万状,霞光云气把人间万物、大地风景装扮得斑斓多彩,使人动情,令人心醉。云顶云海,光洁厚润,无边无际,一铺万顷,似锦缎、如流脂,美不胜言。
花岩壳
花岩壳元顶子山脉属砂岩地质结构,砂岩为沉积岩的一种,是源区岩石经风化、剥蚀、搬运沉积胶结固结形成,主要成份为石英或长石,含少量铁矿等物质。经长期雨水溶蚀,岩石中的矿物质残留在岩穴石壁之上,形成各种花纹图案,因此得名“花岩壳”。花岩壳地质景观奇特,自然风光秀美,极目远望,群山叠屏,云雾缭绕;近观,田园风光,诗情画意,农家院舍,独具特色。
黄羊洞
黄羊洞为培育肉用山经四十多年选育培育,是国内肉用性能最好的山羊新品种,老一辈畜牧科技人员曾在此洞生活居住了十几年,观察、了解山羊的生长情况,选择培育品种,经过三十多年的艰辛努力,采用多品种杂交方法,培育出我国第—个肉用山羊新品种—南江黄羊。该项科研成果于1996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由国家农业部颁证命名。南江黄羊响誉全国,是国内肉用性能最好的山经四十多年选育培育,是国内肉用性能最好的山羊品种,肉质细嫩、适口性好,是全国首个进入中南海国宴专用的羊肉品种。如今,黄羊产业已成为南江山区农户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
南江八角寨
八角寨位于南江北部寨坡乡曹家河、上两乡文家梁和后坝子之间的山脊上,地势高峻险要。传说“八大王剿四川”的时候,“八大王”曾筑寨长期驻扎于此。其人马将旗帜高悬于寨子下部的山包上,此山包就被称为“悬旗寨”。因此地有八个山包环围,“八大王”的队伍就将此地称为“八角寨”。
小寨子
小寨子位于水田坪村与上两洋滩村交界处的一座小山,原名天柱山。上世纪初,闹白莲教,甲长尚贤太带领村民在天柱山修筑了寨子防身避难。山上人将档席卷成圆筒,再用黑将圆筒涂黑,架在寨子上,远看象一门门大炮。不久就被“白莲教”人发现,带来一些人围困寨子,但不敢冒然上寨,宿营“金银坪”,将寨子团团围住,围了48天,不敢贸然进攻。因围困时间较长,寨内人米粮发生短缺,难以度日。为了使围寨的人早日离开,有人想出了一个妙方,他们乘夜派人从后山下到洋潭河,捉了很多鲜鱼回山上,第二天将鱼高挂寨门上,并派人给围困寨子的头目送去鲜鱼,慰劳他们辛苦了。带队的人想,他们还有鱼,山上的粮
上两乡将军石
将军石1934年徐向前元帅在老街河坝形象乌龟的一巨石上动员军民抗日,红军北上后,为纪念徐向前元帅,当地群众将该石取名为“将军石”供后人瞻仰。现“将军石”上于1975年架有一座钢筋混凝土平桥,旁边立有一纪念碑。碑为原南江县委副书记刘多发题词、词曰:龟石生于洪荒,越万年,时辛亥(1935年)二月中国工农红军陕北告捷后,奉命回师川北,西渡嘉陵,策应中央红军,途程上两,徐向前总指挥据石为台、登高而招,振臂而呼!号招和鼓舞巴山游击武装苏区群众。“坚持斗争就是胜利”,“红军是会回来的”!此间将士云集,黎民涌至,群情激奋,寇敌胆寒,山川益加豁朗。新中国诞生迄今六
郑家洞山洞博物馆
郑家洞山洞博物馆。是乡村教师陈喜朝创办的。1933年2月,红军在新场乡(今双流镇)建立“苏维埃政权”不到一月,就面对川北军阀部队与地方土匪的围剿周旋于悬崖上的郑家洞达15个月,27名红军官兵用热血将革命火种播在了大巴山区。为缅怀先烈,修缮了郑家洞山洞博物馆,从1989年到今,收集了枪弹、马刀、长矛等红军遗物200多件,泥塑了35尊红军像和复制石刻300多条红军标语供世人参观。新华社记者于1992年向全国发了通稿,数十家媒体争相采访报道,省内外慕名参观者达五万人次以上。原双流籍湖北省军区司令员、老红军何太阳称这是“一部大巴山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井坝水库
井坝水库。井坝水库是市级风景名胜区,属南江县第二大水库(小一型水库),始建于1958年,位于四川省南江县双流镇(菩船)雪山交界处,和恩阳区友谊水库贯通,东与南江县正直镇、北与旺苍县的白龙镇、西与苍溪县的石马镇,南与巴中恩阳区的玉井、三汇镇相距不过一二十公里,水库周边海拔1000米以上,是名符其实的高山湖泊,水库蜿蜒9湾18包,景区内植被茂盛,景色秀美,空气清新,涼风习习,特别是炎炎夏日休闲渡假好去处,极具旅游开发潜力。
南江回龙寺故址
回龙寺:故址在今唐家坪小学,离兴马街2公里,仅次于赶场的夏院寺,为明江河流域的第二大敲定。庙后耸立佛爷包,右依寨包山梁,寨包左右各有一石笋,高插入云,远观很像龙的角。寨包上绿树成荫,似龙胡须;汪家坝层层梯田似龙鳞;竹林湾的黑包包,似龙尾。寨梁山势向后,犹如龙在回头。因此,定名“回龙寺”。传说,寺初建于明末,先只有一小庙,后穿柏树建修治平寺,在立庙的前一夜,大雪纷飞,寒风凛冽,第二天早上发现正梁丢失,四处寻找不着,发现雪地上有二尺余长的足迹,跟踪到小庙,发现正梁放在面前的荒坪上,众人皆感,以为是神找到吉地。于是将治平寺的建房材料,搬到正梁停放处,将小庙扩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帝庙遗址
关帝庙:故址在兴马街中段,建修于明末清初。因庙内塑有“关羽”神像,因此得名。庙前是八步石梯,下为一坝,名叫“庙坝坝”,坝右是魁星楼,坝左是街的大道,坝前是戏楼。1952年,土地改革后,魁星楼分给村民为住房,魁星神像被毁,楼子被拆。1952年,庙中神像被毁,作为收粮地点,后又卖与居民作住房。1984年12月,全被拆掉,只存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岩观遗址
红岩观:故址在红岩观小学,离兴马3公里。传说此庙,原先准备建在庙梁上,在立庙的前一夜,正梁落在红岩下的荆棘蓬上,只好把上面的建庙材料也同样放到下面重整庙基,建成一座四水归堂的庙宇。因为位于红岩下,所以,取名“红岩观”。庙周翠柏丛生,不入林不能见庙。庙内塑有各种神像,钟鼓皆有,住有黄仙姑,黄死后,却是空庙。1952年,土地改革后,神像被毁,作为学校。1967年,学校扩建时,将庙全部拆去,一切全废,仅存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石矿接龙桥
地址:南江县东榆镇同心村一组老石矿街道老石矿接龙桥海拔444.3米(以桥北头两处为测点)。该桥是连接米仓道经桃园、上两至南江、巴州古道的必经之处。始建于清末,民国时期至1983年多次培修。石礅木梁廊桥,水流向300度,南北横跨小河沟,长39米、宽5.5米,通高10米(屋脊至水面)。规格条石砌桥墩,桥北并排放置5根、桥南并排放置4根17米长,宽、厚均为0.4米的皇柏树为桥梁。桥面铺放规格木板,宽3.9米,距桥底4.8米。桥面有穿斗梁架、青瓦屋面桥廊,高5.2米,桥栏高1.1米。桥廊木檩上墨书“民国二年”、“民国三十七年”题记,桥北有1983年培修接龙桥碑记
南江乐善桥
地址:巴中市南江县沙河镇红光村四组石板乡可中段杨泽安住宅西100米石板河乃过去南江至长赤必经之处,属米仓道横向道路的一部分。清乾隆时期河两岸有木桥,夏季溪水暴涨毁桥,屡建屡毁,咸丰甲寅年(1854)唐纯武募资建三孔石桥,咸丰六年(1856)溪水暴涨毁桥,现存石桥为咸丰八年(1858)建的单孔石拱桥,取名“乐善桥”。该桥东西横跨石板河,水流向130度,桥长36米,其中东、西引桥均长6米,宽5.4米,距河面高13米,拱跨26米,矢高11米,桥面用规则青石板铺成,面积194.4平方米,桥两边砌桥沿,宽0.45米,高0.35米,迎水面圆雕龙头。桥东岸有乾隆四
古琉璃关摩岩石刻
南江县琉璃古寺位于四川省南江县邻近郊区古道之旁,此地背山面河,古称琉璃关。琉璃寺很小,现把古琉璃关摩岩石刻记载如下。一、唐碑:《养生潭》唐禧宗入蜀刻于潭上石壁二、宋碑:《绍兴三年二月十五日金贼犯兴元府》弓级任荣记古琉璃关(琉璃寺)摩岩石刻三、宋碑:《古道边江夏水瀑涨,则不便往来,命道人何永德,凿岩载石,以取道焉,庶为千古不朽之迹》大宋癸亥嘉太三年,科首侯南基,泊当境信士,石匠赵中顺记。四、清碑:《古琉璃关》光绪乙酉年新秋日立,赐进士出身知南江县事孙清仕书刑吏张丙阶建志石工郑德能造五、南江正堂:《禁养生潭》六、清碑《正堂张示渝涣户及河边居民人等知悉.照
南江天生桥
天生桥是洪荒时代留下的古迹,位于沙南路上,洛坪街上行一公里处,居皇柏林中部,是南江的名胜古迹之一。桥长38米,宽8米,弧形中部厚度4.7米,离地面高32米,全是硬石山构成,虽经长期风雨浸袭,但毫无石块脱落,胜似人工凿成,为历代游人叹为观止。据现有碑文记载:“湖广岳州府,大明庚子科举人教谕营邑通江之后孙龚谏往来贸易,见此地实属仙境,累蒙神佑,衣食顿足,遂落业于斯。其子龚有升目击庙宇虽增,但常产未制,恐其香火难支,竟于道光26年,将买陈大刚新屋基田地一契,价值一百万串,载粮一分五厘,施舍给天生桥观音、文昌位下,永作灯田福地,每逢会期由僧人办会支持。其妻李氏变
南江铜铃寺
铜铃寺位于南江城东南三公里的碾盘乡石光村四社园包梁山腰,由城南倒向店上行两个多小时可到。相传此寺初建于唐朝天宝十四年,距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当年当地的百姓要修一个庙子,准备好了材料,要开工的头天晚上,这些材料突然飞到了几里外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地方所以就叫飞仙观,当庙子要修好了的时候正殿的铜铃突然大响,后改名铜铃寺。铜铃寺碑文寺内存有唐宋石雕佛像四十八尊,中有儒、佛、道三家创始人,是县城周围公有的珍贵文物,年曾被盗,后找回。铜铃寺壁画登山有山,峰峦层叠拥公山;要水有水,有不溢不涸的山泉井;观景有景,寺临绝壁背靠山,松柏青杠林参天。春花夏瀑看不够,秋蝉冬雪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