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济源市旅游
济源市景点介绍
济源市博物馆
济源市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12月,现位于济源市天坛中路1087号,是济源市唯一一家国有文物收藏、保存、展示宣传、研究和教育的社会公共机构。位于,年代为占地面积7330平方米,建筑面积3770平方米,展厅面积为1400余平方米,库房面积为900平方米。馆藏文物丰富,有靑铜器、陶器、瓷器、碑刻、货币、玉器、石器、纸质文物等多门类3万余件藏品,其中国家珍贵文物3298件,尤以汉代釉陶冥器最具地方特色。济源市博物馆于2009年5月18日对社会实现免费开放,年平均免费开放时间达310天以上。2013年9月2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济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济源报恩寺
报恩寺位于河南省济源市玉泉办事处中马头村。其北15公里为太行山支脉孔山,南距黄河30公里,东依207国道,北侧有古济水(珠龙河)自西向东流过。报恩寺创建于北宋景佑年间,元至元年间重修;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重修后佛殿。前檐四根石柱柱头均刊刻“大明成化十四年十二月重修”题记;清嘉庆二十四年,住持真宽募资修补后佛殿西山墙;1923年重修后佛殿;1998年11月报恩寺被公布为济源市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文物部门主持对后佛殿进行了落架维修。报恩寺建筑坐北朝南,原有两进院落,占地约2000余平方米,以中轴线而建,左右对称,依次有山门、钟楼、鼓楼、东西廊房、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鹤堂
白鹤堂位于济源市思礼镇高庄村。年代为明。白鹤堂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济源玉皇庙
济源玉皇庙位于济源市天坛街道办事处西石露头村。年代为明、清。济源玉皇庙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逯寨三皇庙
东逯寨三皇庙位于五龙口镇东逯寨村北2.5公里太行山支脉凤凰岭上。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坐北朝南,平面呈方形,东西18.4米,南北17.5米。现有三皇殿、广生殿、山门、照壁等。三皇殿为主体建筑,为明代单檐歇山式筒拱券仿木结构无梁殿砖石建筑。前檐平板枋雕云龙、凤凰、云纹、人物、禽兽等图案。东西稍间平板枋上雕刻“拉弓射猎”、“持叉捕鱼”等生活场面,拱眼壁板间雕刻观音、八仙、莲花等,檐下为砖制五踩斗拱。广生殿为硬山筒拱券无梁殿砖石建筑。整个庙寺均就地取材,以凤凰岭附近褐色砂石建筑。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崇祯十年(1637年)重修三皇殿。省古建筑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姚关帝庙
南姚关帝庙位于济源市承留镇南姚村。该村是古代的交通要道——古轵道,也叫轵关陉,太行八陉之一,是从山西到河南的唯一通道,而关帝庙就座落在此道上,曾为来往商旅行人驻住的场所。据清乾隆十年《历代会首碑》载,关帝庙创建于清顺治年间,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曾多次重修。关帝庙坐北朝南,依中轴线而建,左右对称,占地约3000余平方米,现存山门、拜殿、关帝殿、钟楼、东西配殿、东西道房以及隔河而建的戏楼等建筑。关帝殿为关帝庙的主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架椽,建筑结构方法和做法承袭了明代建筑手法,是一座保留有明代遗风的清代单檐悬山式建筑。殿内梁架彩绘、壁画以及拜殿、东西配殿墙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济源二仙庙
二仙庙,位于济源市东北13公里的梨林镇大许村,2000年9月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二仙庙,又名紫虚元君庙,据明《重修仙天圣母静应宫碑铭》载,二仙其人叫魏华存,西晋任城司徒文康公舒、剧阳侯魏阳元之次女,南阳太保掾刘友彦夫人。幼而好道,为百姓仰慕,称紫虚元君。二仙庙创建于唐,明清均对其进行过增修和修缮。二仙庙,坐北朝南,南北长111米,东西宽33米,占地3663平方米。现存建筑依中轴线而建,依次为紫虚元君殿、东配殿、静应殿及拜殿,共计古建筑四座二十二间。庙内散落碑碣石刻十余通。是一座布局清晰,保存较为完整的中小型古建筑群。2019年10月7日,济源二仙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留庄英雄民兵营
留庄英雄民兵营的前身是杜八联,杜八联位于济源市坡头镇境内,抗日战争时期,沿黄河北岸的蓼坞村(包括桐树岭)、桥沟村、泰山村(包括槐树庄)、杨大庄毛岑村(包括清涧)、马住村(包括连地)、留庄村(包括佛涧)、杜年庄(包括马场、蒋庄、苇园、校庄)等八个行政村组成的联防组织。清朝末年政府实行“里长”制,杜八联属承留区“杜里”管辖,民国初实行“保甲”制,曾沿用“杜里八甲”“杜里八乡”“杜八乡”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全国联合抗日,各地成立联防抗联,团联等人民抗日联防组织,故又沿称“杜八联”。抗日战争时期,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架起葫芦舟,摆开地雷阵,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防教育基地
马鞍山水电站
位于五龙口镇里河村东南3公里,沁河东岸,马鞍山下。1977年由济源县辛庄公社建筑。电站上层机房,东墙上用水泥塑写毛体“马鞍山电站”(行书),其水源来自马鞍山北侧的渠首新截取的沁河。河水冲动机器后于机房下层向西泄流。马鞍山电站是济源市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五小工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曾造福一方,至今仍发挥作用。
三皓冢
位于河南省济源市承留镇三皇村南部100米处。原有三冢,现存两冢。其中北侧一冢居村东南100米,略呈三角形,高约5米,西边被挖掉作耕地。南冢距中间冢800米,圆形,直径7米,高约6米,为直立性较强的堆土。据说此为西汉初期东园公、夏黄公、甪里先生三人的墓葬。此三人与绮里季为秦汉四名士,隐居商山,世称商山四皓。三人埋于此,此村叫三皓村,后讹名三皇村。
水洪池民居
水洪池民居位于济源市思礼镇水洪池村。北距山西省界5公里(阳城桑林押水村),南距思礼镇九里沟13公里。该民居群建于民国年间,现存砖石民居十余座。其建筑风格与山西阳城传统民居多有相似,为研究晋南与豫西北的民居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1944—1955年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为济源县委办公地。
新城沟城堡遗址
新城沟城堡遗址位于济源市王屋镇新城沟村东1.5公里的山上,当地村民称此山为“城门”。城位于山顶北侧,近似方形,四周土封城墙高约5米,城墙内侧有毛石砌护。东、西有城门缺口,有大块毛石砌筑,东门高4米,西门高8米,宽6米,厚7.8米,门开于东墙和西墙中间偏北处,城内依山势呈东高西低。依墙各有一片地势比中间地势高约1米。外沿砌台明。村民在耕程过程中,常出土方砖、漏水等物,发现有城门石,长70厘米,高35厘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薛子忠就义纪念地
位于济源市克井镇北社村西,1994年8月动工,1995年3月25日建成,呈长方形,坐北朝南,中后部为烈士碑亭,六角形,钢筋水泥结构,碑高2.36米,宽0.72米,正面楷书“薛子中烈士之墓”,背面刻“薛子中烈士传略”。碑亭后有烈士的水泥棺材,院内东部有一座简介碑,1995年立,西部有1973年立烈士墓碑,薛子中是我市早期革命领导人之一,1937年被敌人杀害后安葬于此。陵园布局严谨、庄严肃穆,是纪念烈士,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1988年11月被公布为济源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于思礼烈士就义处
于思礼烈士就义处,位于河南省济源市思礼镇北1公里万羊山南侧山脚下。坐北朝南,前为石碑,后为封土。水泥碑座,东西长1.96米,南北宽1.44米。上立石碑高1.35米,宽0.485米,厚0.18米,圆首,剔刻“松鹤”图,碑身中部竖列楷书大字“于思礼就义处”,左侧题“中共济源县委员会济源县人民政府公元一九八六年四月”,右侧刻“就义于一九四三年十月”。1943年10月济源县委副书记于思礼在武山被伪军王同玉部大队长王经和等人抓捕,杀害于武山前坡,时年仅31岁。翌年2月,县委在蟒河口为于思礼召开追悼大会,焦祖涵、孙渊明在大会上宣布地委决定,为纪念于思礼烈士,把武山镇
张家大院
位于河南省济源王屋镇上官村。清乾隆38年。坐东朝西,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为清代进士探花张进忠的府邸。现存房屋30余座,80余间,南北长101.4米,东西宽70米,面积7000余平方米。前后三进院落,内部全部为二层砖木结构,木质楼板,窗户隔扇为木质雕刻。院落建筑布局独特,院套院,院院相通。上官村有纵四条街道,形成了“井”字结构,张家大院正好处于“井”的中心位置,并占居了三分之二的空间。该建筑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其布局和结构,对研究本地山区清代民居有重要的价值。
赵家祠堂
赵家祠堂位于济源市梨林镇梨林村。清代,坐北朝南,现存山门、正殿、东厢房、街屋四座建筑。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五檩中柱悬山造。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架椽,六檩前廊式悬山造;前檐枋,檩间用隔架斗拱,大斗八棱底莲花,腰中间凹槽;耳手指并拢,十字拱雕刻花纹,非常精美;均为青砖下碱,土坯墙身。东厢房,面阔二间,进深四架椽,单檐硬山。街屋为杂物储藏室,下碱为青砖,墙身土坯。祠堂还存碑刻五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碑子村李家宅院
碑子村李家宅院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北海办事处碑子村。该民居建于清代,整体建筑坐北朝南,现保存上房和东西厢房三座房屋,置于砖石台基上,为前廊式建筑。上房和东西厢房均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青砖下碱,土坯墙身,灰瓦覆顶,均为单檐悬山式建筑。该宅院为研究济源及豫西北地区清代民居提供了实物资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佛山寺大殿
位于河南省济源市轵城镇王庄村南王庄学校内。建于明成化年间,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258年)重修。原有舞楼、山门、中佛殿、后佛殿,东、西厢房等6座,现仅存后佛殿,坐北朝南。该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为单檐悬山式建筑,其檐下明代构件较多。前檐下保留古代彩画,栩栩如生,极为珍贵。另外,殿内还保存一通清代重修碑,该建筑式研究古代地方建筑的实物资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许汤帝殿
位于济源市克井镇东许村文化广场北部,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明代。大殿坐北向南,面阔三间(11.32米)进深四架椽(7.9米),为单檐硬山式建筑。方整石下碱,青砖墙身,两山面前端置墀头,雕刻较精美。前檐柱头砍杀,檐下施五踩斗拱,外拽拱身斜杀,斗幽明显,昂嘴扁瘦,蚂蚱头为足材,内幽,厢拱上施挑檐枋,高而狭。殿内为五架抬梁结构,三架梁下施驼峰,驼峰上置隔架科,脊瓜柱根用角背。屋面为灰筒板瓦,灰脊兽。整体建筑显示出明显的明代特征,具有一定价值。
邓氏祖祠
位于济源市玉泉街道办事中马头村北,坐北朝南。现为四合院建筑,有山门及东西耳房、东西厢房、大殿及左右掖殿。山门位于祠堂最南端,为清代单檐悬山式建筑。大门上方悬挂“邓氏祖祠横匾”。正殿为祠堂主体建筑,清代单檐悬山前廊式建筑,前檐下悬1989年立“钦赐翰林院”匾,原匾已失。院内生一株百日红树,已有200多年。王氏由明初山西省洪桐县迁来,至十三世祖邓金升于乾隆年间考入翰林院,锡巨资修祖坟祖庙,即祖庙之源。此祠尚有两方碣石,介绍了中马头村一些古地名,有一定研究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