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新乡市旅游
新乡市景点介绍
中共平原省委旧址
中共平原省委旧址,建于1949年至1950年,1952年11月原平原省撤销后,由新乡地区行署接收,第二年成为新乡地区党校。1959年11月划党校西部平原省省委旧址主楼为豫北宾馆。中共平原省省委旧址自1950年建成至今已经历五十余年。中共平原省委旧址建筑群现存建筑有主楼一座、辅楼四座,坐南朝北。主楼为平原省省委-办公楼及省委办公厅办公楼,平面呈“十”形,占地面积1242.64m2,建筑面积为4056.08m2,其主体建筑主楼分为两部分,中间部分为四层平屋面,两边为三层平屋面;两侧次楼为两层坡屋面。通长84.74m,主楼一层地面、楼梯间、卫生间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行军区第七军分区司令部旧址
太行军区第七军分区司令部旧址是河南省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乡市卫辉市苍峪山大峡谷西段狮豹头乡柳树岭村西头,主体建于十九世纪末,1943—1944年曾作为第七分区临时司令部,领导了汲县、林县、淇县等广大豫北地区的抗日斗争,谱写了一曲曲抗日杀敌的壮烈战歌。皮定均司令部旧址坐东朝西,硬山式灰瓦顶,为11间石砌单层民房组成的四合院,由过道、南屋、东屋、西屋、院墙组成,总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具有典型的山区建筑风格。旧址外北侧存放了三口石磨,讲述了皮司令带领广大军民自给自足,丰衣足食。大门门楼窗楹上还存有皮司令亲笔书写的“毛主席”三个字,简朴大方。南屋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店河村民居
小店河清代民居建筑群,位于卫辉市城西北太行山东麓,距市区26公里处的狮豹头乡小店河村,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由阎氏第十世宗祖阎榜所建,有十几个深宅大院,格局保留尚好,但很多老宅子在自然损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爷顶真武庙
天下第一铁顶即老爷顶,位于河南省辉县市回龙村境内,现属于回龙天界山景区。海拔1570米,号称“太行第一峰”。老爷顶上的真武庙,原名为“玄武庙”。“玄武”是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里的一种,是道教所信奉的神灵。宋朝年间,真武皇帝感到“玄武”之神的玄字与太上老君的封号“玄元皇帝”中的“玄”字相冲突,犯了忌讳,便将“玄武”改作“真武”。此后,玄武庙一律称作真武庙。该庙始建年代久远,明代又重新修缮。真武庙建筑艺术别具一格,有庙无梁,青石到顶,庙顶所用铁瓦,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所罕见,故称“天下第一铁顶”。历经千年风雨,仍完好如初。2000年9月25日,河南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谷堆文化遗址(张苍墓)
谷堆文化遗址(张苍墓)位于原阳县城关镇谷堆村,该遗址为新石器至商代古文化遗址,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苍,(公元前256年—前152年),西汉杰出的政治家,数学家,官拜丞相,归葬故里。其墓原规模很大,并有祠,今仅存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知县安如泰立的“汉丞相北平侯张公讳苍之墓”碑一通。现墓碑立在谷堆商代文化遗址之上。该遗址的发现,填补了原阳县没有古文化遗址的空白。同时对黄河的变迁及黄河流域的商代文化之研究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汲冢遗址
汲冢遗址在河南省新乡市汲县县城(现卫辉市)西南10公里,孙杏村乡娘娘庙(村)南。因墓地在汲得名(汲县古称汲郡)。为战国时墓冢.至于汲冢墓主是谁?同样存在不同说法。晋代汲郡,河南汲县西南,战国时是魏的封地。根据《晋书&S226;武帝纪》、《律历志》、荀勖《穆天子传序》、卫恒《四体书势》,魏襄王是墓主。而王隐《晋书&S226;束皙传》则认为墓主当是魏安厘王。直到现在,这个问题依然还没有明确的结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堆遗址
青堆遗址位于封丘县城东北16里的青堆村东头。1963年6月20日,河南省公布的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青堆遗址,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高出地面约四米。遗址13万平方米。遗物有石器、灰陶(条纹、方格纹)和俑腿。1978年,又发现蚌镰、陶罐、陶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鲁堡遗址
新乡鲁堡遗址位于该市凤泉区鲁堡村东北处。鲁堡遗址被发掘出罕见秦汉墓群,有遗骨下葬时屈肢,或为殉葬者。对此考古人员分析,此为当时风俗习惯,为仰身屈肢葬,这在以前考古发掘中很少见。根据地层推测,多数为战国至汉代的墓穴,部分则可追溯至龙山时期。1963年6月,鲁堡遗址被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普照大禅师石塔
普照大禅师石塔:石雕喇嘛塔。是开山主持佛光普照大禅师的迁化灵塔。为嗣法门人佛心妙觉大禅师于元至元二十九年(1229)二月十五日所建。纯石结构。五层,通高4.9米。塔座和塔檐为八角形,塔身为鼓形。塔基由双层须弥座构成。下层须弥座大半没入地表之下,仅露八角形的上枋,上刻伎乐飞天。上层须弥座的束腰部分刻四个壶门,每门内各刻一只卧狮,壶门之间刻饰牡丹花。下枭刻覆莲一周,上枭和上枋雕刻单瓣仰覆莲两层,每层八朵。上层莲瓣中各雕一尊佛像,均为结跏趺坐,呈禅定像。塔身高0.80米,共置佛龛上下两层。上层龛为尖拱形,四面八方共设七个龛。北方无龛,南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佛为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法明造七级浮图
王法明造七级浮图位于新乡市红旗区小店镇马屯村同和寺旧址。始建于唐开元三年(715)。原为七级石塔,俗称小石塔。一九六三年六月被公布为河南省级保护单位。“文革”中遭破坏,仅存三级,残高一点八米。下为整块青石砌成的三层正方形按比例收分的如意塔基座,塔身第一层保存完整,由塔体和塔檐组成,塔体分为两层,下层是唐代石刻,南面辟龛门,龛内浮雕一佛二菩萨,龛门两侧有花卉和人物图案,龛门上方有王法明造七级浮图题记。塔体其它三面均线刻佛像,供养人及题记。塔体上层是宋代重修石刻,有天圣三年(1025)、庆历五年(1145)重修浮图题记。上面塔檐为整块方形青石,每面刻有花卉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彪镇墓地
山彪镇墓地,战国,位于卫辉市唐庄镇山彪镇西北地。1985年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约在3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埋藏着大量战国时期魏国墓葬,1928——1935年曾出土许多战国器物。1935年7月,前中央研究院历史馆联合进行了发掘,共发掘大墓1座,小墓7座,1959年出版了《山彪镇与琉璃阁》发掘报告。大墓在墓区西北,小墓分布在大墓的东南两侧约100米处,墓的形制多为长方竖井,无墓道。大墓的墓底铺一层石块,上置木椁,椁周填石子,外层又填木炭,椁内放棺,棺内有尸骨及衣物出土青铜器1447件,其中有编钟两组,列鼎、、壶、鉴、盘、匝、勺、铜镜、车马饰、匕和兵器等。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齐州故城
齐州故城,时代为北朝,现存城垣东西长458米,南北宽419米,总面积191902平方米,该城位于获嘉县县城西南12.5公里,张巨乡杨洼村正北0.5公里,1986年1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从历次的调查看,现存城墙的断层均系夯筑而成,并在夯层内采集到大量的陶片,主要器形有:陶罐、陶盆、陶缸、板瓦、筒瓦、汉五铢钱等。陶质均为泥质。陶色为灰色和红色。主要纹饰有:粗细绳纹、蓝纹、弦纹、素面等。其制作工艺主要为手制、轮制和模制。该城址是豫北地区现存唯一的一座南北朝时城址,且现存四面城墙较为完整,如能进一步的科学发掘和开发利用,将是豫北地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同盟山遗址
同盟山遗址该山(坛)为昔年周武王率师伐纣,在商郊牧野举行战前誓师的盟台,史料记载为诸侯兵捧土封之,即《尚书·牧誓》所载的牧誓之所,也是武王军举行牧野大战现存于地表的唯一物证。其文化层丰富,考为龙山文化至商周文化遗址,属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诸侯演武场”、“诸侯井”、“周武王饮马池”、“姜太公校阅台”等古迹遗存与该山(坛)相依相连,交织形成了追溯牧野战景、寻古探幽的千古景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卫辉延寿宫
延寿宫位于汲县西关下街环城河畔。为明代潞简王寝宫。建筑分前、后两院,前院分东、西、中院。东院为守庙道人住处,中院为天爷庙,西院为马厩、仓库。后院有三面楼房,是道人诵经之处。现宫为县县城关第三中学。
六度寺
六度寺位于汲县城西北20公公里太公泉乡六度寺村坛山。寺为唐开元初(714年)所建,宋、明重修。现仅存山门、中门、边房、正殿,保存尚完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金战场遗址
宋金战场遗址位于汲县城西北20公里太行山余脉苍峪山口,两旁山势陡峻,中间有面积约数十亩之“黑龙潭”。宋代抗金名将岳飞曾住此处与太行义军会合,截击金兵。此为当时战场所在,后潭渐淤塞,今已建成塔岗水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汲城旧址
汲城旧址位于汲县城西南9.5公里孙杏村乡汲城村,以原城四周为界。周长4,522米,东长1,122米,南长900米,西长1,000米,北长1,500米。为后汉顺帝时县令崔瑗修筑。现存城墙长200米,高约5米。原城门楼刻石“东观东海”尚保存完整。
潞王府遗址
潞王府遗址位于汲县城内东部。潞王府为明万历年间在原汝王府旧址上修筑扩建而成。北自望京楼后街向南一直到南门里椿树圪垱街,东自城墙向西至教场街,占地约2万平方米。府内建有望京楼,东北角建有看花楼,其南有从江南太湖运来的太湖石砌成的假山,再南筑有供王妃们梳洗整容用的梳妆楼。王府的大部分建筑毁于清代,现仅存望京楼和皇城后街等处残破旧府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孔子击磬处
孔子击磬处位于汲县城南关。亭高约5米,门楣上有“玉振遗韵”石刻。亭内有御碑一座,刻“孔子击磬处”5字。碑刻诗一首,为乾隆皇帝手书。
牧野古战场遗址
牧野古战场遗址位于新乡北,淇县南之汲县境内,从新乡市北郊起,沿太行山和卫河走向,穿越县城,至淇县三道城墙处(即朝歌周围的夯土城墙)。史载,文王死后四年,武王出兵伐纣,并有许多小国和八百诸候自动前来会合,但没有立即前进,两年后(武王十一年),武王以戎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5,000人,与南方各族武装大举伐纣。武王的队伍顺利前进,在距纣都朝歌西南的牧野誓师。纣王闻之亦发兵七十万(一说十七万)。双方大战于牧野一带。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纷纷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纣王走,反入登鹿台之上,蒙衣其殊玉,0死。周武王斩纣王头,杀妲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