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开封市旅游
开封市景点介绍
朱仙镇大石桥
贾鲁河贯通朱仙镇南北,明清之际达到巅峰。其时,贾鲁河上,舟楫相配,得水而行,一派繁荣景象。为沟通沿河两岸人民交通,遂于明朝初年兴建大石桥。大石桥雄跨贾鲁河上,南舟北马在此交汇,荡起尘埃多高。大石桥巍然屹立,造福一方百姓。直至共和国后,它依然长期是开许公路上的必经之桥。近年随着交通的不断升级,方始逐渐退隐,成为使用中的文物。姜夔有词曰: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大石桥仍在,桥下却再也不见碧波荡漾的贾鲁河水,唯有旺盛的水草,把这里当作生长的乐园,覆盖住干瘪的河床。清光绪二十六年,朱仙镇的水运地位被别处取代,再也不通舟楫,这是朱仙镇衰落的开始。随着倚-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贡院碑
河南贡院碑共两通,分别为《改建河南贡院碑》与《重修河南贡院碑记》,清代勒刻。为河南贡院改建、重修时,时任政府所刻立。现存于开封市明伦街河南大学校内,旁有二层贡院执事房一座,是当时考官办公和休息的地方,依据旧照片重建。河南贡院是河南省举行乡试、选拔举人的场所,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在明代周王府旧址上(今开封市龙亭一带)修建,院内号舍5000多间,明远楼高4丈余。后来,由于贡院四周常年积水,雍正九年(1731)院址迁往开封城东北隅的上方寺内(今河南大学)。规模扩大,号舍增至11866间。道光二十一年(1841),黄河水冲击开封城。为了加固城墙,阻止洪水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兴隆庄火车站站舍旧址
兴隆庄火车站旧址位于开封县兴隆乡北部陇海铁路北5米处,由火车站站舍、站长住所、防空洞三部分组成,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调查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2008年公布为第五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兴隆庄火车站站舍始建于1913年,1915年临时营业,1916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该站舍由比利时人所建,时为票房和候车室,为比利时风格的宫殿庙宇式建筑,俗称宫殿庙宇式站舍,面积约171平方米。站长住所,位于站舍西侧约50米处,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中期,是日本人侵华进入中原时建造的,为日本车站站长办公所用,称站长住所,建筑风格为日式风格,现存有主房3间,配房各两间,小院一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夏理逊墓
夏理逊墓位于开封市禹王台区烈士陵园内。1947年1月10日凌晨3时许,伟大的国际和平战士、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加拿大人民的优秀儿子夏理逊停止了呼吸,时年59岁。1月12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为纪念夏理逊大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并在会上宣布将邯郸国际和平医院命名为夏理逊国际和平医院。1月16日,夏理逊大夫的遗体运回开封,安葬在医院前街的一所学校花园里。2月7日,夏理逊大夫的生前友好和解放区救济总会,中国福利基金会在上海新亚饭店举行追悼会,宋庆龄含悲出席。1987年12月20日,中国福利会、河南省人民政府、开封市人民政府,在开封市烈士陵园内为夏理逊大夫重新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旧址
河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旧址时代:近代地址:开封市龙亭区北道门街文保碑上写着现存办公楼一座、配楼两座、图书室及土丘。杨靖宇将军曾在此校就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阮籍墓
阮籍墓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县城东南15公里的小陈乡阮庄村,乾隆年间,大学士阮元曾书墓碑,碑高2.3米,宽0.65米,厚0.26米,正中镌刻“魏关人候散骑常侍嗣宗阮君之墓”几个大字,墓地原来有祠宇,可惜被黄水淹没,祠毁墓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通许曹植墓
通许七步村曹植墓是在明成化六年发现的,也就是1470年。那年夏天,黄河决口,曹植墓所在的土岗被大水包围。到了冬天,大水退去,土岗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洞穴,穴中有石门,从外面闩住,正中竖一石碑,上刻“魏曹植之墓”,后来人们捐资为曹植修了祠堂,再后来又增修了观音寺。1479年,副都御使娄良告老还乡,看到曹植墓的景象后,多方协调,重修了曹植祠和观音寺,首先建祠堂一座,接着又修了崇殿,还修了讲堂、禅室、厢房、厨房,看上去很是雄伟恢弘。此后的500年间,黄河几次泛滥,因泥沙淤塞,坟冢几乎成了平地,只剩下一个小土堆,院内建筑也几次成为废墟。1998年,为加强对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豫陕区委旧址
【中共豫陕区党委机关旧址】在开封市西大街3号。为二层楼阁式建筑,上下共8间,有楼梯可登二楼,典雅的木格门具有清代风格,二楼有走廊栏杆,凭栏可俯瞰闹市。1925年5月,中国共产党豫陕区委在郑州成立,王若飞任书记,黄平方为副书记。负责工运工作的先后是王荷波、张昆弟、李震瀛;负责组织工作的是张景增,负责宣传工作的是冯品毅,负责青年运动的是李求实。区委成立不久,即从郑州迁到开封西大街这所楼房。1925年9月1日,在豫陕区委的领导下,由肖楚女士主办的《中州评论》正式出版。这个时期,由于我党和国民二军有-关系,豫陕区委机关可进行半公开活动。在王若飞领导下,机关人员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封铁犀牛
铁犀牛在开封北门外2公里的辛庄回龙庙内,是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于谦所铸造。由于当时黄河水患连连,故铸此物镇水。明末的水灾,将庙宇冲毁,铁犀牛亦遭淹没,一直到清顺治年间人们才将它挖出。康熙三十年(1691年)重修庙宇,名铁犀牛镇河庙,将铁犀牛置于庙内。铁犀牛高约2米,背上铸有文字,落款“正统十一年岁在丙寅五月吉日浙人于谦识”。铁犀牛,高2米,围长2.5米,周身乌黑,头顶生角,双目炯炯。当时于谦将它放置的位置是面南朝北,希望试戴守护开封城。背上刻有于谦所书《镇河铁犀铭》。铁犀铭全文为:百炼玄金,溶为直液。变幻灵犀,雄威赫奕。填堤提防,波涛永息,安若泰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省博物馆旧址
河南博物馆旧址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三胜街31号,是河南博物馆(现河南博物院)创建及在开封发展的所在。其所在地开封三圣庙街(今开封三胜街)31号原为河南法政学堂和河道总督衙门旧址。现存的前院过厅、后院展厅、办公用房等建筑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列入第五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河南博物馆是中国近代较早创立的博物馆,藏品主要来自二十世纪初洛阳、三门峡、辉县、新郑、安阳等地的考古发掘,藏品数量丰富,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极高。二十世纪前半期在开封期间,是亚洲乃至全国重要的博物馆之一,在海外也享有盛誉。历史沿革1927年,河南博物馆在此创建。1928年,河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钫故宅
张钫故宅位于开封市顺河回族区曹门里朝阳胡同19号院。张钫故宅保存现状良好,院落基本完整,院内建筑虽然被使用单位改动过,但整体布局,建筑形制及道路铺装,基本保持原貌,以及与周围居民的环境关系格局,都保留了真实的历史信息。据考证,该宅院始建于“光绪壬寅”年间,即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张钫故宅由东主宅院和西附院两部分构成,主宅院为开封地区典型的三进四合院,可惜的是一进院倒座及门楼已被拆除,改建成一栋两层居民楼,后面的三进院仅剩一座正房;西附院现存一座两层楼。东西两院现存八座建筑,东主宅院建筑面积为631.08平方米,西附院建筑面积223.55平方米,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编号984/Ⅴ-111,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民国。地址:河南省开封市。1912年,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在清代河南贡院的旧址上创办,当时是国家派遣留学生、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旧址现仅存复建的大门。1923年改建为“中州大学”,1930年改名为“河南大学”,1949年后几易其名,1984年恢复为河南大学至今。1925年,萧楚女曾在此进行革命活动,设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于此。1936年改为开封高级中学。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创建于1912年,是在清雍正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主教河南总修院旧址
天主教河南总修院旧址天主教河南总修院位于开封东郊的羊尾铺村东,由罗马教廷传信部拨款修建于1930年。天主教河南总修院,是一所专门为培养天主教中国神职人员而设立的特殊高级学校,创建于1930年,1958年停办,前后历时28年,其间,河南天主教神职人员多系该院毕业,在我国天主教教内颇具影响。这处建筑共计占地57亩2分1厘。四周有围墙为界,大门位于整体的偏西位置,亦为古典式。大门西侧各有传达室一间。从大门向北为广场,作为修生体育活动的场所。主体建筑位于中央部位,为一座呈椭圆形的二层楼房。南北31.45米、东西75.58米。大小房间为190间,其建筑面积为237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封红洋楼(国共黄河归故谈判旧址)
红洋楼,位于开封市禹王台区北临陇海铁路线的民生街北侧的驻军院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全称为:国共黄河归故谈判旧址。现被驻汴某部队使用红洋楼建于1917年,由当时北京邮政总局拨款,作为时任邮务长的办公及居住寓所。这栋楼房为坐北朝南的西方巴洛克式,砖木结构、坡屋顶、红瓦面的两层建筑。毛泽东、周恩来曾分别在此居住,更为这栋建筑精美的两层西式小楼增添了光彩。1938年6月,当日寇进逼中原的时候,蒋介石为了掩护其军队撤退,在郑州北部花园口扒开了黄河大堤,使黄河改道入淮,豫、皖、苏三省受灾地区达44个县、市,1200万人口,淹死89万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舍茶岗村
舍茶岗村人勤物丰,风景秀丽,人杰地灵,天蓝水清。景点介绍舍茶岗村隶属于尉氏县,相邻大朱村,隗村,貊寨村,瑶台村,人勤物丰,风景秀丽,人杰地灵,天蓝水清。村内企业:酒厂,皮鞋厂,微型农机,蚕药厂。主要农产品:无花果,大白菜,水稻,荔枝,奇异果,南瓜,油桃,豆瓣菜,芦笋。村内资源:煤,银,方锰石。村里单位:舍茶岗村中学,舍茶岗村民兵连,舍茶岗村卫生院,舍茶岗村党支部。地址:河南省开封尉氏县舍茶岗村电话:0378-7335581
古州桥遗址
【州桥遗址】开封市文物保护单位。从现在的遗址依稀可以看出当年汴河两岸的繁华,对于喜欢宋史的人更是意义非凡。景点介绍州桥是北宋时期御街和汴河交汇处的一座著名的桥梁。州桥始建于唐朝,名汴州桥,五代时称汴桥,北宋时将汴河称为天河,改桥名曰为天汉桥,习称州桥。州桥因桥面宽广,气势甚为宏大。水浒中杨志怒杀泼皮牛二的故事就发生于此.在北宋时州桥两边夜市比较多。目前州桥埋于开封闹市中心中山路与大纸坊街交叉口南侧,1984年考古挖掘,发现了宽达30米的完整的古桥梁。明末黄河水淹,桥淤没。1984年8月清理。桥面距地表4.5米,系青石条铺砌。桥洞东西长30米,券顶距桥底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封年画博物馆
古色古香的南书店街路东,坐落着一家独特的民办博物馆——开封年画博物馆。该博物馆是由任鹤林父子创办的,馆内展厅里陈列着包括史料文献(复印件)、年画藏品以及印版在内的300件藏品,系统地展示着年画的“前世今生”及制作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封年画博物馆馆长任鹤林告诉记者,木版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自北宋都城开封年画岁首“行贩不绝”。年画承载着大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到了宋代,年画创作日益成熟,逐渐从民族传统绘画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门独立的画种。宋代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的稳定、繁荣和雕版印刷的广泛运用,使年画得以兴盛和发展,并在宋代文化史上留下
三民胡同清真寺
三民胡同清真寺时代:清光绪二十三年地址:开封市鼓楼区三民胡同26号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封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
开封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建于1975年,1985年清明节期间对外开放。由张爱萍将军题写“开封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馆名。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位于开封市烈士陵园内,开封市烈士陵园紧紧围绕“褒烈育人”宗旨,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先烈精神,宣传革命烈士事迹。1994年分别被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中共河南省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委员会命名为河南省及开封市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1995年被国家民政部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民政部和河南省民政厅评为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工作先进单位;2001年被国家民政部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辛亥革命纪念园
辛亥革命是我国民主革命的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革命,一九一一年十月武昌起义后,河南人民积极响应,以同盟会员张钟端为首准备武装起义,由于机密泄漏,张钟端等十一人遭清廷镇压而壮烈牺牲。烈士遗骸于一九三四年移葬开封南关,由于原址不便观瞻,于一九八一年夏,开封市人民政府将十一烈士墓迁葬于此,并将原在龙亭公园大殿前的孙中山铜像(像高1.96米)也移至此处,并命名为“河南辛亥革命十一烈士墓”。这里长眠着1911年12月22日河南辛亥革命起义牺牲的11位烈士——张钟端、王天杰、张照友、刘凤楼、单鹏颜、徐振泉、张得成、李干公、王梦兰、李鸣绪、崔得聚。现园中辛亥革命十一烈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