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宜春市旅游
宜春市景点介绍
大莲山福寿寺
位于江西省铜鼓县三都镇三都村,距县城14公里。大莲山福寿寺坐落在三都镇东北角的大莲山之颠,四周峰峦叠嶂,像九品莲花,福寿寺就修建在“莲花”之上。距三都集镇3公里,始建于唐天宝年间,至今一千二百余年。据台湾明代版《义宁州志》记载:唐大历四年(公元769年),开道场于钟陵开元寺(今南昌佑武民寺)号选佛场,道一尝至分宁武乡之龙崖,栖禅四载,今号马祖崖,过修水口,飞苇而度,今称马祖湖。这一史实证明马祖道一在766—779年开道场于开元寺期间,于769-773年间,曾经到分宁武乡二十三都的龙崖,今铜鼓三都大莲山龙泉埂的龙崖,“山形蜿蜒,似龙头鳞角,须髭俱,其势若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卢瑞英墓
卢瑞英墓位于江西省铜鼓县温泉镇金星村卢瑞英号亦乐,字鹤寿(1750-1839年)铜鼓永宁人。武翼都尉为从三品,墓址在温泉镇金星村蠏形屋后。该墓高2.25米,宽5.8米,规模宏伟,8柱5碑,牌坊形状。正中主碑书写封号名讳,上方另一横碑有“荣封七次”四字,左碑上刻“四代荣封”,下刻四子名号,右碑上刻“五世同堂”,下刻孙男名号,左右两侧碑刻1600字之墓志;石柱镌二联,内一联因花岗岩风化严重,剥落难辨,外联是“湖灯凌月窟,云路拱无根“。卢瑞英为将“奎光堂”改为“奎光书院”的首倡人,此事《奎光书院记》有载,奎光书院是铜鼓最早创办的书院,也是“客家人”的最高学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程子源遗址
位于江西省铜鼓县大塅镇(原古桥乡)古桥村境内的程子源,距县城40公里。系凹凸不平的红砂土质山岗,东北方13华里处是修水的“山背遗址”。遗址西北方有少许粮田,中间有一小溪,左侧200米处有一古桥河向南流,与修河交汇。遗址高出周围水田大约150米左右,总面积为90000平方米。由于该遗址属山坡类型,而水冲刷严重,地面上暴露出许多石器和大量的陶器残片,俯拾可得。从1983年6月、7月二次调查中,所采集的许多陶器残片和石器标本中石器有:扁平柳叶形石簇二件,石质坚硬,磨制精细的双孔马鞍石刀及刀坯各三件,还有一些石器残部。从遗址断面观测,文化堆积层厚约60厘米,内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顶垴遗址
平顶垴遗址位于铜鼓县温泉镇金星村刘庄自然村南面的平顶垴上。因昌铜(南昌—铜鼓)高速公路建设的需要,省文物部门先期对该遗址进行了实地调查勘探后,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铜鼓县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先后布方54个,发掘面积近3000平方米。发掘清理了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代、周代、汉代四个时期的各类遗迹数十处,出土了一批珍贵的陶器、石器以及少量的铜器、玉器。制作陶器的作坊遗迹和窑炉遗迹、磨制石器的手工作坊以及制作小件青铜器的青铜制作场所的发现是此次发掘的最大收获。该发掘不但将铜鼓县的人类活动历史上推至4500年
铜鼓永宁桥
永宁桥位于铜鼓县永宁镇中仓街,横跨温泉河之上,建于清雍正甲寅年(公元1734年),据《永宁桥志》载:“修桥动机为吴楚交界,铜鼓屹然,当其门户,北连荆襄,东通吴越,定江之水,发源大沩山,过官陂,历西湖,东会青草岭,出菏塘,入温汤,合流抵铜鼓石。一墨两市间,往来日凡千百里,奔腾浩瀚,非桥不为功。桥成义举,宁人宁国,永棰无朽,故名永宁。永宁桥,系采用花岗岩石建筑而成,共分四墩三拱,桥两端各设有阶梯,北十二级,南十七级,墩台前带刃锋上置特别牛角形翘石,直到平面,桥面用麻石条铺成。左右两旁各设石栏杆,供人闲座。桥宽5.1米,长54.7米,它是当时的精工巧匠细心建筑
时氏宗祠和时文师川堂屋
时氏宗祠位于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大塅镇浒村村委时家段自然村,始建于元代中晚期,坐北朝南,砖木瓦结构,占地面积为2220平方米。砖木瓦面宽60米进深22米穿斗结构,斜坡面阴阳合瓦屋顶,地面用材地砖,前、中、后三进,四口天井,14开间,梁柱门窗系各种花鸟人物木雕图案,整个建筑呈皇宫殿式,假九重。由48根巨大的花岗岩石柱支撑,分义路、礼门、中大门,前殿琼楼仙罗盖,中殿高悬各朝皇赐褒典,两根蟠龙石柱是由整块花岗岩石雕刻而成,全长4.3米,围径1.63米,一对栩栩如生的苍龙游戏于石柱云霞之中,如此精美的雕刻艺术作品和整体建筑,为铜鼓古城建筑工艺和客家文化的研究提供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阅兵广场遗址(大沙洲)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阅兵广场遗址—大沙洲阅兵广场位于铜鼓县县城桥头大沙洲,总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是当年毛泽东亲自检阅、领导秋收起义部队指战员起义出发地遗址。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于5月1日,县总工会,农会在桥头大沙洲召集了2万多人的群众大会,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声讨蒋介石背叛革命,屠杀工农的滔天罪行。1927年9月11日凌晨,秋收起义部队第三团指战员集合在大沙洲—阅兵广场,毛泽东同志就在这里检阅了整装待发的第三团指战员,宣布起义,并亲自率领秋收起义部队高举工农革命军军旗,经温泉、石桥、上庄向浏阳白沙进军,这是毛泽东军事生涯中首次阅兵。阅兵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湘鄂赣革命烈士陵园
铜鼓湘鄂赣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永宁镇城南路,建于1996年,坐南朝北,建材花岗岩石、大理石,砖混结构,总面积14500平方米,地面用材花岗岩,集纪念、教育、休闲为一体,分为纪念广场、休闲广场两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保护价值。铜鼓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毛泽东同志曾亲自在这里发动和领导了震惊中外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彭德怀、腾代远、王首道、肖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开展过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铜鼓成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党的组织和人民历尽坎坷,在反对国内外敌人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斗争中,有2万多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旧址(萧永翁祠)
旧址位于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永宁镇定江东路487号。原系“萧永翁祠”,俗称萧家祠。晚清建筑,座北朝南,土木结构,前后两进,前有草坪、门楼及土围墙,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1968年进行第一次大规模维修,并进行了复原陈列,后历年多次维修、完善陈列,并常年开放。2013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27年8月20日,湖南浏阳工农义勇军打着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独立团的旗号,奉命赶往南昌参加武装起义未果而开抵铜鼓休整待命。驻铜鼓期间,该团团部及直属机枪连驻扎于此。同年9月10日,毛泽东同志以前敌委员会书记的身份,亲临铜鼓组织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毛泽东在萧家祠召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文林第门楼
位于靖安城东北的17公里的仁首镇棠港村,系明代所建的牌坊式门楼,高7米,宽15米,用青砖,青石,麻石,红石砌成。门楼上方刻有“恩荣”二字,门楣上刻有“文林第”三字,并有各种石刻花纹图案。该门除少许损坏外,其他均好。已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家楼
雷家村位于距靖安县城以东十五公里的仁首镇西南方。雷家村的古建筑群有两种,一是古代民居,距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民居由青砖砌成,结构大致相同,长方体,每一幢房子,高十多米,长三四十米,宽二十来米,徽派建筑风格。民居之间的小巷,都铺上了青石板,“雨后天霁,湿不沾鞋”,可谓小巷深深;二是保家楼,保家楼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至今保存完好,据说全国保存如此完好的保家楼仅存两处,雷家村保家楼是其中之一,另一处在四川省,因而具有极高的历史人文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讷堂
岳讷堂是奉新县干洲镇洪川岳家村的一座古宅,始建于嘉庆初年,由岳飞的第51代孙岳士耀为纪念岳飞所建。岳讷堂占地7000平方米,宅前是一口半月塘,有两个后花园,整座古宅就像是一块“蝴蝶地”。有专家说,岳讷堂是一处罕见的蝶形古宅,与我省此前发现的船形古宅同样有研究和观赏价值。岳讷堂有大小房间168间,48个天井,358根柱子,文人墨客题写的“士大夫第”、“汤清流芳”、“翰林”、“四世大夫”、“声蜚艺苑”等各种门额、牌匾、楹联、题词琳琅满目,随处可见。古宅还存有宋代印刷《金佗编》的梨木雕板、岳氏家谱、具有几百年历史的笼箱、枕头、锣架、鼓架、匾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溪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石溪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奉新县澡溪乡桐木村。该老房座东朝西,砖木结构。1934年初,大埠桥会议后,中心县委在红十六的帮助下建立中共石溪区委。与此同时,石溪乡苏维埃政府建立,区苏驻此。政权建立后,动员群众开展土地革命。1934年2月,肖克师长率红十七师进驻,他随部队住扎此处,组织开展土地革命试点工作。目前该建筑保存完好,并且留有多条红军标语、及苏维埃时期器物。石溪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有较大的历史价值,对了解奉新县人民革命斗争史和湘赣鄂根据地向东南发展创建五梅山根据地历史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三门里遗址
三门里遗址位于奉新县澡下镇观下村三门里村民小组南500米,老愚公水电站坝头北。文化堆积层厚约1-2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在该遗址采集的器物主要有石器:带孔石刀、石箭镞、有段石锛;陶器有:鼎足、折沿罐口沿。陶片纹饰主要有:网格纹、绳纹、回纹、曲折纹、方格纹、直线纹、素面纹等。
三板桥
三板桥位于奉新县澡溪乡桃源村小碰里组西100米,属宋代建筑。该桥属单孔石梁桥,三条石板并列置,简易迭砌在花岗岩石的桥墩上。桥长2.85米,宽1.65米,桥面一侧阴刻“大宋元佑七年壬寅岁王诚舍”。三板整体保存较好,对研究当时的桥梁建造形制的一定参考作用。
青草埚桥
青草埚桥位于奉新县澡溪乡曾家坪村青草窝组,属清代建筑。该桥为砖石结构单孔花岗石拱桥,孔跨内空7.4米,高7米,桥面8米,花岗条石横铺,桥面两侧有护栏,东西走向。东桥头有一护栏,花岗石制作,高1米,长10米。东桥头护栏立石柱,上刻有“南无阿弥陀佛”。青草埚石拱桥对研究当时交通及桥梁建造具有较高的参考作用。
洪川龙头山遗址
龙头山遗址位于奉新县干洲镇洪川村坪上组东北250米处,属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遗址,城址形制完全,面积约2.4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米。遗址北面现存高3米、宽3米、长300米的残土城垣,西南、西面城墙仍能明显辨别。采集有陶器残片,新石器时代陶质多为夹砂红陶和夹砂灰陶,可辨器形有鼎等,石器有斧、镞等;商周时期陶质多夹砂灰陶、印纹硬陶,纹饰有S形纹、席纹、云雷纹、漩涡纹、变体云雷纹、菱形凸圆点纹等,可辨器形有鬲、甗形器,石器有锛、斧等。龙头山遗址整体保存较好,对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廖氏宗祠门楼
廖氏宗祠门楼位于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冯川镇沙溪居委会,始建于明万历年,清同治年重修。该门楼为三处,砖石结构,座北朝南,最前为首门,面阔7.5米,通高8.925米,四柱三门三楼,门首上方相嵌青石匾,其上刻有“廖氏宗祠”等文字。门楼两门刻有人物、花卉、松鹤等图案,门前置放四只石狮,石狮保存现状差,两旁墙体均毁,但门楼保存较好。廖氏宗祠门楼反映出当时宗祠建造的一个风俗,这对研究当时门楼的建造形制及廖氏族人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老愚公电站渡槽
老愚公电站渡槽为老愚公电站输水渠道,位于奉新县澡下镇青潭村,南北走向,为花岗石拱桥式渡槽,长180米,高18米,单孔跨46米。该渡槽是文革时期,民工肩挑手提建造,其单孔跨度之大,在当时是工程要求极高、工程量巨大的,这一近现代建筑,反映了当时的改造世界的热情-和艰辛努力,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建造艺术价值。
九仙汤温泉
九仙汤温泉池始建于北宋初年,后经多次损毁,目前保存温泉池仍为原建池口。温泉汤池房屋多次损毁重修,现存汤屋建筑为清道光年间重建,北宋诗人黄庭坚来此泡温泉,曾题诗“九仙沤和汤,浴此二水牯,主人无施心,冷暖各得所”。九仙汤温泉池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颇多的古建,极富于特色,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