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莆田市旅游
莆田市景点介绍
天中万寿塔
天中万寿塔位于仙游县枫亭镇塔斗山上,俗称塔斗塔,亦称青螺塔,经有关专家光临鉴定属阿育王塔型,为五代建筑风格。2001年,天中万寿塔作为宋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天中万寿塔始创于五代末,座北向南,塔为石构实心,四方形五层,高7.4米,边长5.1米,以山作基,砌石而起,直插云霄。万寿塔表面几乎布满浮雕,其造型之奇特、艺术之精湛,均堪称一绝。第一层置于瓣莲花须弥座上,四转角各雕一尊力神,略作半蹲,用头着力顶住上层塔座,塔身四面则各雕双龙相戏图,其形态各不相同。其中尤以南面一幅浮雕图面为雌雄双龙用尾巴互相钩住作0状,同时又双双回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无尘塔
九座寺(原名太平院)位于仙游县城西北约40公里的凤山乡凤顶村,始建于唐代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由正觉禅师(法名智广)倡建,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无尘塔位于九座寺西面,创建于唐咸通六年(865年),为该寺历代寺僧圆寂后火化的荼毗塔,距今已1100多年,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载,该寺舍院九座相连,规模宏伟,占地达1.5万平方米,鼎盛时僧众有五百余人,是唐代仙游最大的禅林宝刹。据说宋代端明殿学士蔡襄曾到这里赏景,亲手书写“太平院”三个字。宋代名人余象和刘后村,也曾来到这里题过诗。九座寺现仅存大雄宝殿、祖师殿、僧舍斋堂和放生池。大雄宝殿内存有6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仙游龙华寺
龙华寺亦称万寿禅寺,位于仙游县龙华镇灯塔村,离仙游县城约4公里。龙华双塔在龙华寺的前面两侧。乞今已有八百九十多年的历史,比泉州开元寺的东西塔,还早近百年。介绍龙华寺初建于唐垂拱三年(687年),唐宣宗大中初年(847年)赐名“龙华万寿禅寺”。宋天圣年间,仁宗诏龙华寺和尚雪经入京讲道,回寺后扩大建筑规模。宋绍兴年间至元至顺年间,龙华寺几经毁坏,几经重新修建,至元代元贞年间,龙华寺已成为仙游县第一大丛林,辖11院77庵。当时全县和尚尼姑约有一千多人,而龙华寺就拥有僧众近五百人。元末至明、清两朝,龙华寺又四度兴废。尤其是明嘉靖四十三年,倭寇入侵,寺毁僧散,一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麦斜岩
麦斜岩位于仙游县城北约35公里的钟山镇麦斜村,海拔1006米。麦斜岩景区面积约4平方公里。这里地势险峻、悬崖陡峭,石奇洞幽,被宋代理学家林光朝誉之为“小武夷”。在麦斜村石所山下,沿着一条石径拾级而上,右边是巍然耸立的铁衣峰,左边是百仞巨石刻有“樵谷山”三字,相传此三个字是元代世祖忽必烈手书。据志书记载,南宋末年,有个叫林璧卿的高士,精通星象学,名重朝野,隐居于此。忽必烈当上皇帝后,想请他出山,封之以官,遭林璧卿拒绝,元世祖嘉其气节,封他为“妙应道济真人”,并亲笔书写“樵谷山”三字赐之。“樵谷山”巨石的对面,有一块耸立的奇石,-“祝圣道场,朝天福地”八个遒
镇海堤
镇海堤以抵御海潮,围垦埭田,造福于民存世,黄石、新度、笏石、北高四镇69个村共25万人口,22.5万亩田地受益。可谓历经沧桑,迄今已有1200多年。它是莆田最古老效益最大的古建筑,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镇海堤原名东甲堤,唐元和元年(806年)由闽浙观察使裴次元创建,是在莆田南洋围垦东北角最易被风潮冲毁的土堤外加建石堤3.4公里,自黄石镇东甲村至遮浪村。据史载,石堤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被拆,堤石用于筑平海、莆禧两城。此后仅剩土堤,屡修屡毁。清道光七年(1827年),莆人陈池养重修石堤,改称“镇海堤”。海堤总长87.5公里,至今仍是福建省最早最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蔡襄陵园
蔡襄墓位于仙游县枫亭镇铺头社区锦岭自然村。蔡襄(1012-1067年)字君谟,福建仙游人。宋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任泉州知州时,主持修建洛阳桥,对沟通福建南北交通起重要作用。工书法,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有墨迹碑刻传世。生平著述宏富,后人辑有《蔡襄全集》。成书于嘉祐四年(1059)的《荔枝谱》,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荔枝专著。治平四年(1067年)卒于家。墓地始建于北宋明成化元年(1465),巡抚腾昭为之修墓、建祠、立碑。正德元年(1506)提学副使杨子器重修。1984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拔款按原貌重修,周围砌砖墙保护。1998年,海外宗亲集资重修,并于墓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莆禧古城
莆禧古城位于忠门半岛南端,离市区约38公里,与湄洲岛隔海相望。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为明代抗倭遗址。现存古城墙长1335米,东北两座城门保存完好,西南城墙地段存有古城基遗址。城内宫庙年代久远。有城隍庙、天妃宫等古迹。城外有八卦井和戚继光石像。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莆禧古地名“浮日希”,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福建沿海开始建筑防倭军事城堡,当年拆了莆田东角、遮浪两处“镇海堤”石料,筑了平海城和莆禧城。莆禧城建城垛1049个,警铺24个,城门4座;城门上还建有城楼。城内建有“千户所衙门”和粮仓等。抗日战争以前,莆禧城一直保存较完整,193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瑞云山森林公园
瑞云山森林公园位于涵江区西北部与永泰县交界的大洋乡和庄边镇境内。景区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素有“大景一十八,小景三十六”之称。2005年被评定为省级森林公园。以瑞云山为中心,规划为5个景区,即观光朝圣区、休闲度假区、草原风光区、生态观赏区。数百种野生动物时常出没,其中属于国家保护的蟒蛇、猴面鹰、穿山甲、苏门羚、白鹇等也偶尔可见。人文景观颇具特色,有太子桥、将军坪、古官驿道、石人石马以及建于唐代的隆兴寺、兜率院、瑞云山顶龙王殿、宋末元初的石窟寺,无不刻印着先民的足迹。
金毛狗蕨群落
金毛狗蕨群落金毛狗蕨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大型树状陆生蕨类植物,产于我国西南、华南及华东南部,多生于阴湿的山沟边及林荫处的酸性土上,是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九龙谷景区内林下有面积约5亩的金毛狗蕨群落。金毛狗蕨根状茎粗大,木质,平卧或斜升,连同叶柄基部密被金黄色的长茸毛,形如金毛狗。除树根与树芽外,金毛狗蕨的叶片呈三角形,也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叶片大型,三回羽裂,除小羽轴两面各有短毛外,余皆光滑,下面灰绿色,孢子囊群生裂片上分叉小脉的顶端,囊群盖两瓣,形如蚌壳。金毛狗蕨是传统中草药,有补肾、强腰膝、驱风湿、利尿通淋的功效,其表面金黄色的长柔毛可用于
竹柏群落
竹柏群落在九龙谷景区左侧的山崖旁连片生长着约200株的珍稀植物竹柏,面积约1.8亩。竹柏属柏类罗汉松科,树干似柏,叶形如竹故称竹柏。树形修直,枝叶丛密,冠形如盖,颇为壮丽;叶卵形或椭圆形,厚革质带光泽,耐荫,枝叶翠绿,四季常青。似竹非竹,似柏非柏,既有竹的文静典雅的君子气质,又有刚劲挺拔的雄伟体魄,为优美的观赏树种和木本油料树种。更为可贵的是,竹柏散发的气体,能清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还能杀死结核杆菌,属世界珍奇树种。
常绿阔叶林群落
常绿阔叶林群落九龙谷景区右侧常绿阔叶林群落保存良好,面积约21hm2。其上层乔木以壳斗科的米槠、南岭栲、闽粤栲、罗浮栲等为优势种类,并杂有樟树、青冈、猴欢喜、少叶黄杞及落叶树种枫香等。林中还散生着马尾松、杉木等针叶树种。中下层乔木以鹅掌柴、木荷、山矾等树种为主。林下灌木有檵木、野牡丹、满山红等,草本植物主要是芒萁、中华里白。阳春三月,百花争艳,青枝绿叶;炎炎夏日,浓荫蔽日,蝉鸣山野。良好的植被吸引了大量的鸟类到此安家落户,鸟儿在林中时而栖息枝头,时而展翅飞起,使公园成为鸟的天堂。漫步在林间小路呼吸着新鲜空气,在清脆的鸟啼声中享受着森林浴。
檵木群落
檵木群落在九龙谷溪谷两侧的狭长河岸带内,散落着许多檵木,形成了具有一定特征的檵木群落,估计面积约10亩,在公园内还零星生长着一些檵木,尤以得趣亭旁的檵木长势旺盛。檵木属金缕梅科,为常绿矮小灌木,树势优美,枝繁叶茂,花型独特,开细白花,长寸余,如翦素纸,一朵数十余,纷披下垂,花量大,花期甚长,且花瓣落而不败,是南方重要的盆景植物。每逢春暖花开之时,檵木细小花簇缀满枝头,它虽无红花檵木的红花那样炫目耀眼,但却以其清新素雅召唤着人们走近自然,尽情地享受春天。檵木处多生映山红,红白齐炫,如火如荼。同时,其材质坚韧,耐腐耐水浸,可作为各种工具柄和雕刻的
霞客揽胜
霞客揽胜在石门漈右侧山上,有一奇石,高约6m,其外形比例犹如一峨冠老者,临高远眺,仿佛给人们描绘了一幅徐霞客当年游历至此,站在群峰之颠欣赏山间美景的美丽画卷。
虎啸山崖
虎啸山崖:在霞客揽胜不远处的山崖上有一巨石,高约15m,形如咆哮怒吼的虎头,神态十分逼真。在虎头旁有一宛如欲跃上空的长约4m的“海豚石”。从某个角度看,该石景又象狮子在与海豚嬉戏,因此又名“狮子戏海豚”。
九龙谷水帘洞
水帘洞:玉兔奔月:距飞凤漈上方约90m处有一横卧的石头,长约5m,宽约2.3m,宛若一只伏着的玉兔,仰望天空。位于石门漈下方约50m处,洞口宽约4m,高约3.2m,洞壁泉水纷挂,如珍珠缀帘而得名。
许愿石
许愿石:位于水帘洞下方约25m处,有一石高约2m,形如两手交握似许愿一般,似乎要向上天祈求些什么。
神龟朝圣
神龟朝圣:在许愿石的对岸有一只形象逼真、长达40m的石龟依附在山峰上,象是正奋力向山顶爬去。
天门望龟
天门望龟:在神龟朝圣下方石群中,有两块巨石构成的石门,高约3m,宽约2m,透过石门仰望神龟朝圣另有一番滋味。
老蛇出洞
老蛇出洞:在快到漂流上码头处,可见右侧山脚下有一高约0.8m,宽约0.5m的小洞。洞内有一石呈三角形突出,状如蛇头,就像即将出洞的老蛇。
试剑石
试剑石:在情人潭处,由两块巨石组成,每块巨石高约2.5m,宽约2m,两石之间有一条垂直的缝隙,顶部最宽处约0.5m,至底部则逐渐变窄,裂缝平直光滑,如剑削刀劈般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