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池州市旅游
池州市景点介绍
上章李氏宗祠
时代:清地址: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沙济乡上章村。该祠堂座落于青阳与黄山接界的黄萌岭下,坐北向南,建筑面积887m2。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重建大宗祠碑记》记载:此祠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乾隆46年(1781),嘉庆四年(1799)完工,历时二十年。其建筑工程巨大,雕刻技艺高超,一向为人称道。而最为众所注目的乃是其工艺精细的木雕、石雕、砖雕。祠堂正面,有三道大门,中门最为高大,两旁有一对黑色大理石的石板,人可骑坐其上,因之又名“骑鼓”。鼓门刻有“狮子戏球”图案,由门拾级而上,进入祠内,便是一幢高大宽敞的四合明堂,圆形木柱,粗可合抱,方形石柱,顶梁而立北面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榉根关古徽道
时代:唐至清榉根关古徽道,坐落在皖南石台、祁门、东至三县交界处的仙寓山上,古称“徽饶通衢”。它是徽州通往江西饶州的一条省际大道,亦即古时的“国道”。自唐以来徽道一直是中国南方商旅往来、文武张弛的咽喉要地。遗址始建于唐代,迄今遗存最完整的路段,全长7.5公里,共有台阶1.8万步。古徽道属文化路线遗产,是一条具有较高综合价值和整体价值的文化、商贸、军事、生态之道。古道沿线和坐落的仙寓山保存有大量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古长城、古墓葬、古亭、石碑、石刻、石雕和古战场、寺、庵等古遗址。2001年以来多次进行调查。榉根关古徽道用青石板铺设,蜿蜒曲折,穿行于峡谷林荫之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藏古洞
地藏洞位于九华山森林公园内的九子岩地藏王打座石下,洞内清泉潺潺,奇石无数。洞内可容纳10余人休息。洞口面向东北,异常凉爽;洞前树木葱茏,绿竹滴翠,精致迷人。相传此洞的僧地藏休息,诵经场所,故名。据当地居民传说,唐朝时期金乔觉刚从新罗国来到东土九华山,第一落脚处,就选择了这里,长期流连休憩于此,并在此开始了他在九华山地区修行的第一步。九华山古刹林立,香烟缭绕,是善男信女朝拜的圣地;九华山风光旖旎,气候宜人,是旅游避暑的胜境。九华山现有寺庙80余座,僧尼300余人,已逐渐成为具有佛教特色的风景旅游区。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九华山独领-,以“香火甲天下”、“东
莲峰云海景区
莲峰云海景区,坐落在九华山莲花峰,它位于九华山后山是九华山脉第一峰,因其峰上下常年云雾缭绕,变化万千,得名“莲峰云海”,此乃九华十景之一。又由于莲花峰山形酷似文房四宝中的笔架,所以又称“笔架山”,目前景区面积400亩,保护面积1000亩。莲峰云海是九华山后山旅游带的重要接待景区,倚山而建,就势造景,园即是山,山即是园,妙趣天成。该地区植被良好,森林茂密,空气清新,无污染。土壤、地表水等无污染,据环保部门检测,园区内二氧化硫含量、总悬浮物颗粒可吸入颗粒等含量均低于国家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指标,地表水均符合国家地面水环境一级标准、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达到1000
闵公禅寺
九华街东侧有一座闵公墓,墓主人是九华山当地的一位员外,据称闵公家产丰盈,为人慈善,每天斋僧99人。后人为纪念这位乐善好施的善人便修建了这座闵公禅寺。闵公寺是一座古老的寺庙,始建年代不详,后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军炸毁。现在住持释妙性法师带领下复建。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大乘大集地藏十伦经称:“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密藏。”因此名为地藏。地藏菩萨是佛教中愿力最大的一位大菩萨。他发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因而地藏菩萨功德利益宽大无比,而与众生世界有大因缘。地藏精神在佛教界占有崇高的地位。据说,唐开元年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凤凰松
在佛教名山九华山,有一棵千年古松,它虽不如迎客松那样闻名中外,但其外形之独特,承载之历史,却丝毫不比迎客松逊色。凤凰古松位于九华山风景区中闵园回龙桥东北,属“黄山松”,学名“台湾松”,高7.68米,胸径1米,该松形成平顶,造型奇特,旌形树冠,如同凤冠一样,其主干扁平,在3米高的地方主干一分为三,分层次向上向外伸展:中间一只翘首云天,另外两枝,一枝向后平伸形如凤尾,一枝向外伸如凤两翼。整个树面向天台,形酷似凤凰引颈振翅,欲翔蓝天,一直被当地百姓称作“凤凰松”。根部周围绿草如茵,松尾下有很大的园石,人称“凤凰蛋”。凤凰松树主干扁平因受高山生长条件影响,这是他
心安禅寺
心安寺初名文殊茅蓬,又名“心安禅寺”,俗称“六亩田”,位于佛教名山九华山东麓,是安徽省52座重点保护寺庙之一。它南邻黄山太平湖,东望铜陵长江大桥,北接318国道,距青阳县城不足20公里路程。所处海拔800—1000米,高山环抱,俊峰笋立,竹林如海,古枫参天,环境静谧,气候宜人。不因其周围三、四平方公里范围内还有可供观赏的景观景点10余处,且景点形成的传说大都与“仙”有关,有“仙山琼阁”的美称。明初始建文殊茅蓬。清光绪二十八年翠峰寺僧直妙到此,见茅蓬已倒毁,遂“以八元银币购地六亩”,重建庵堂,故有“六亩田”之俗称。后扩充殿宇,易名“心安禅寺”。继之住持僧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华山翠峰寺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的九华山,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与五台山文殊、峨眉山普贤、普陀山观音并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被誉为开创中国僧伽教育史上设立华严大学之先河,成为信众朝礼参学圣地的千年古寺――翠峰寺,就座落在九华后山的朱备镇青峭湾滴翠峰下。翠峰寺是安徽省重点保护佛教寺院,位于九华山后山的天柱峰景区,“天柱仙踪”为“九华十景”之一。翠峰,也称滴翠峰,最高处海拔1087米,头大尾小,最为奇特。清人陈蔚《九华纪胜》描述:“九华诸峰皆耸身锐首,唯滴翠峰上大下小,苍翠三层,露洗烟消,鲜新可掬。”朝朝暮暮,峰顶烟云缭绕,如凝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华山净信寺
净信寺,位于莲花峰东麓的金冲村境内,距青阳县城仅八公里。沿金山村后拾阶而上一公里许,在一片修篁掩映之中便隐约可见一座不起眼的庙宇,这便是“净信寺”。当地人称“老庵”。相传唐代那个修道成佛的疯癫和尚道济曾在此居庵多年。据《九华山志》载,净信寺始建于唐代,一名“安禅院”,又名“碧云庵”,俗称“老庵”。南宋诗僧释希坦将碧云庵修葺、扩建后易名“净信寺”。释希坦,号率庵,工诗,著有《九华诗集》,早佚,旧志中尚存其诗五首,现志仅存《九华崇寿塔》和《七步泉》二首。现在的净信寺主殿三间系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住持僧觉净携徒明顺、明通所建。大殿为全石结构,不仅四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桥寺
天桥寺又为半山寺,俗称“吊桥寺”,半山寺古名“翠云庵”,安徽省重点寺院。小庙背依山峰,前临千仞绝壁,险峻异常。半山寺庵瓦舍5间,正中三开间为佛殿,两边为僧人住房。殿前为室内走廊,下装板壁,上安玻璃,可凭窗远眺。走廊东西各开一扇小门供出入,是步行游天台往来的咽喉要地。0结束以后,九华山的佛教慢慢有了复苏,到一九七九年,九华山佛教协会正式恢复活动。然而翠云庵气象仍旧奄奄,九华街的大庙尚待修葺,天台一线天台寺、拜经台等因有地藏菩萨遗迹,也比翠云庵更早提上九华山佛教协会的修建计划。但翠云庵前边的小道是闵园通至天台的必经之道,故而在庵西侧先修一座木桥,以供行人便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闵园尼庵群
闵园尼庵群,位于九华山天台峰与插宵峰之间,分上闵园、中闵园、和下闵园三处。尼庵群多集中在中闵园一带,临河背山。其建筑皆非殿宇式,住人则为民居,供佛即为庙宇。一家挨着一家,朝向也不一致,沿着路开门或开窗。“白墙褐瓦、马头墙,天井院落杂回廊,地板楼板隔墙板,正厅供佛居两厢。”这是闵园尼庵群房屋构造和生活方式的真实写照。闵园共有20多座尼庵,多是明清建筑,也是中国目前最具特色的尼庵群落。据史料记载,金地藏开创道场时,九华山曾有尼姑居住。之后根据九华山志记载,唐朝时期金地藏道场兴起之初,九华山为名山佛地,清规戒律较多,当时的寺庙里也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夜晚不留宿
青阳天池寺
天池寺又名天池庵,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为化城寺东序寮房之一,同治时期独立出来,现为尼僧庵堂,位于东崖西麓,与太白书堂近邻,安徽省重点寺院。因院内有泉出石罅,下凿石池,名“天池”,故以此名寺(庵)。据说来自地藏王菩萨,曾在此修行打尘,并饮用过池中圣水。天池呈方口形,边宽1.5米,深1.4米。久旱不涸,久雨不盈,池水清洌,甘甜可口,为优质矿泉水。相传李白以此美泉酿造佳醅,招待诗友,自己也常常酩酊大醉。天池庵清道光年间尚存,咸丰年间被兵毁。同治年间僧人藏爽募化复建。后遭火灾,住持僧湛修重建。1925年住持僧心定。1928~1938年住持僧妙庆。1949年住持僧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台索道
天台索道,位于九华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闵园、天台景区。下站设于大觉寺北150米的洼地上,上站设于木鱼峰南侧20米山坳中,全长1244.31米。乘坐九华股份天台索道,竹海连天涌,奇峰迎面来;彩云在脚下,山花为你开。登上十王峰,观九华山最高最雄伟寺庙天台寺,朝拜地藏王菩萨道场古拜经台,赏天下第一千年古松凤凰松,览怪石奇峰云海绝景,领略梦魂萦绕的绝妙景观。来九华山的佛教徒大多到此朝拜,称之为“中天世界”。这里是游客游九华必到之处,自古有“不到天台,等于没来”之说。天台景区为九华山高山游览区,是传统的精华景区,区内奇峰突兀,危崖层叠怪石嶙峋,以“雄、奇
花台索道
花台索道下起九华山最自然原生态村落方家里,上至自然景观绚丽多彩的花台景区,线路全长2908米,上下站高差824米,运行速度6米秒,单向运量800人每小时,具有乘坐安全、舒适、快捷等特点。花台索道的设备和技术在全国或全世界都是一流的,花台索道位于九华山花台景区,是九华山三条索道中最长的一条索道,也是沿途风景最多的一条索道。它将九华山的主要景点——大花台、小花台、天台、闵园景区、九华街形成“闭合环线”,游客可乘坐花台索道快速前往花台景区观光游览。花台景区南连天台景区,西接闵园景区,东部和北部分别为后山景区和河东景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周边沟壑环绕,群峰林立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从1995年缘起动意建造大愿佛圣像,1998年批准立项,1999年9月9日破土动工,2002年规划延伸扩大,历时17年,终于在2012年7月以庄严神圣的姿态,向世人揭开她神秘的面纱。这尊宏伟壮观的铜像,是九华山佛教史、中国佛教史乃至世界佛教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万年之计,是中国宗教艺术的一大创举。九华山大愿文化园占地面积1500多亩,是一座专为弘扬地藏菩萨大愿文化建设的主题公园。共有4个单元,分别是:“向往地藏”、“亲近地藏”、“赞颂地藏”、“朝礼地藏”。在参观游览过程中,大家可以有趣地发现,在我们大愿文化园,分别有9个
阂园
在阂园方向步行,尼庵、古庙一座连一座,小巧玲珑,或古色古香,或殿字辉煌。大致有胜鬓精舍、莲花庵、大慈庵、光明茅蓬、祗园精舍、大愿茅蓬、静修茅蓬、慈修庵、慧居寺下院、九华莲社等。传说在远古的一片平原上,住着一户一老九子八十九孙的人家。一天,女巫、海魔王征战九兄弟,企图吞没平原。这被北斗七星在云缝中看到,于是就手持星光杖,前来助战。霎时,雷鸣电闪,两怪粉身碎骨,99座山峰耸入云端,变成了名叫九子山的宝山。九子山长满了金钱树。唐开元年间,金乔觉在该山苦修时,还常从金钱树上摘下一串串金钱,修建庙宇,庙宇建成后,香火甲于天下。在一个鳌鱼张嘴的大旱之年,蓬莱岛上飞来
杏花村古井文化园
晚唐诗人杜牧脍炙人口的《清明》诗,唱出了一个闻名千古的杏花村。杏花村,因诗而得名,这里是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文化古迹,是安徽池州城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村。古井文化园位于池州市城西的杏花村,是在杏花村古井遗址基础上建成的旅游景点。园区占地面积约13520平方米,主景区由黄公井院、酿酒坊、杏花亭、村志馆、焕园等组成。园区风格朴素、典雅,园内广植花草、杏树成林、溪流纵横,仿唐建筑错落有致,古戏台还有文艺演出,是现代游人凭吊怀古、休闲娱乐的好地方。古井文化园古有酒肆,产名酒。南至齐山湖,北至钵顶山,东接西门吊桥,西临秋浦河边,杏花飞雨,横贯十里。昔日的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崖禅寺
东崖禅寺位于安徽省青阳县九华山东峰顶,坐落于巨岩之上,海拔871米,在此可眺望长江,俯视九华镇,仰观天台顶,环顾九华群景,佛国风光,一览无余。唐开元末年,金地藏新罗国王子金乔觉初来九华山居于东崖洞穴,常在洞旁岩石上晏坐清修。唐至德二年(757年),山下居士诸葛节等数名乡绅游山,行至东崖,见金地藏之苦行,深为感动,发心修建化城寺,请金地藏离洞居住。明正德年间,有僧周经于此结茅,后建“晏坐堂”,以祀金地藏。心学大师王阳明曾两次来此与周经谈经论道,相契甚深,并互有题赠。万历年间释普通易“晏坐堂”为“东崖精舍”,因石崖位于化城寺之东故。明末,扩建了大雄宝殿和天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岭风景区
四岭水库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纵横达20平方公里,内含四岭马衙两座梯级水库,拥有水面21.9万平方米,山水交融,景色优美,怪石奇洞遍布景区,历史上这里还是兵家必争的古战场和香火盛及一时的佛教圣地,现古迹尚存。
贵池十八索省级自然保护区
安徽省贵池十八索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于2001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安徽长江南岸的池州市贵池区境内沿江圩区,由十八索湖为主的一系列小型湖泊、滩涂、沼泽地及水稻农田组成的湿地,涉及墩上、梅龙等两个街道办事处7个行政村,总面积3651.6hm2。保护区共有维管束植物117科329属446种;脊椎动物36目92科311种,其中,鸟类16目54科206种。保护区主要越冬水禽有雁形目、鸻形目、鹳形目、鸥形目等鸟类。列为重点保护鸟类4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6种:东方白鹳、白头鹤、白琵鹭、白额雁、小天鹅、卷羽鹈鹕;列为安徽省级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