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欧洲 > 意大利旅游
意大利景点介绍
万神庙
万神庙又译万神殿、潘提翁神殿,位于今意大利罗马,古罗马时期的宗教建筑,后改建成一座教堂,是古罗马时期重要的建筑成就之一。公元609年拜占廷皇帝将万神庙献给罗马教皇卜尼法斯四世,后者将它更名为圣母与诸殉道者教堂(SantaMariaadMartyres),这也是今天万神庙的正式名称。万神庙的结构简洁明了,主体呈圆形,顶部覆盖着一个直径达43.3米的穹顶,是自建成后到1436年间最大的穹顶。穹顶的最高点也是43.3米,顶部有一个直径8.9米的圆形大洞,用于采光。这个洞也是万神庙唯一的采光点,这样以来光线从顶部泄下,并会随着太阳位置的移动而改变光线的角度
马切罗剧场
马切罗剧场是意大利罗马的一座露天剧院,建于罗马共和国的最后几年,供当地人和游客在剧院观看戏剧和歌曲演出。今天,这座古建筑位于罗马的圣天使区,再次成为该市的一处热门旅游景点。它是以皇帝奥古斯都的侄子马库斯•马切罗(MarcusMarcellus)命名的,剧场完成于公元前13年,由奥古斯都在公元前12年正式揭幕。马切罗剧场直径为111米,原可容纳11000名观众,其规模甚是浩大,号称“罗马第二大剧场”。它主要用凝灰岩建造,底层使用多立克柱式,中层使用爱奥尼亚柱式,顶层座位和柱子已经在中世纪重建时移走,据认为采用了科林斯柱式,但并不确定。在17世
民兵塔
民兵塔是意大利罗马的一座中世纪塔楼,附属于帝国议事广场的图拉真广场。传说罗马皇帝尼禄修建此塔,来观看罗马大火,因而获得“尼禄之塔”的绰号,但是该塔世纪的建造时间是在诺森三世(1198年至1216年)时代。罗马民兵塔是一栋红色的砖结构建筑,历经80年完工,是罗马最著名的经典之一。罗马民兵塔原有三部分组成,但是由于1348年间的一场地震损坏了塔尖,塔的主体结构至今依然耸立,上部摇摇欲坠,被国外许多媒体誉为全球最奇斜塔之一。民兵塔的平面为正方形,科学家和工程师推测塔高将近150英尺(45.72米),塔身非常坚固足以迎接第二次地震。该塔向东北方向偏斜1.36度,
斯帕达宫
坐落于17世纪罗马有钱人建筑大竞赛中的杰出作品斯帕达宫之中,不论您对巴洛克建筑是否感兴趣,这个位于宫内花园一侧的小美术馆均值得一看。斯帕达宫是坐落于罗马历史中心的一座宫殿,非常接近法尔内塞宫。它有一个精致的花园面向台伯河。宫殿内拥有大量的艺术收藏品,开辟为斯帕达画廊(GalleriaSpada)。藏品最初由枢机主教BernardinoSpada收集于17世纪,他的兄弟维尔吉利奥•斯帕达(1596年至1662年)和侄孙枢机主教Fabrizio斯帕达(1643年至1717年)陆续增加。斯帕达宫在1927年被国家购买。斯帕达宫内最具魔幻色彩的
法尔内塞宫
法尔内塞宫是罗马一座杰出的文艺复兴建筑,其外观看上去方方正正,很是普通,但是其内部的建造和装饰却大有乾坤。这座建筑在1517年为法尔内塞家族而设计,1534年亚历山德罗•法尔内塞当选为教宗保禄三世,宫殿又加以扩建,设计者包括16世纪意大利最杰出的建筑师,包括AntoniodaSangallotheYounger、米开朗基罗、JacopoBarozzidaVignola和GiacomodellaPorta等人。在16世纪末,法尔内塞画廊重要的连环壁画“上帝之爱(TheLovesoftheGods)”出自博洛尼亚画家An
塞维安城墙
塞维安城墙是罗马的一道城墙,塞维安城墙用大块凝灰岩砌筑,城墙高达10米,底宽3.6米,长11公里,据说有16个大门,其中许多只在著作中提到。塞维安城墙据说得名于第六位罗马国王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ServiusTullius)。虽然它的轮廓可能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但是目前现存的城墙很可能是建于罗马共和国后期,公元前4世纪。在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罗马人凭借塞维安城墙击退了穿越阿尔卑斯山入侵意大利的汉尼拔。在随后的历史中,随着罗马帝国的不断发展和扩张,皇帝奥勒良修筑了规模较大的奥勒良城墙来保护罗马。现如今,塞维安城墙保存下来的部分仍有几处,其
奥勒良城墙
奥勒良城墙是罗马的一道古城墙,修建于公元271年到275年,罗马皇帝奥勒良和普罗布斯在位时期。奥勒良城墙环绕了整个罗马七座山丘,加上战神广场,以及台伯河右岸的特拉斯提弗列区。城内部分的河岸似乎是不设防的,但是沿着战神广场的部分肯定是设防的。奥勒良城墙全长19公里,城内面积13.7平方公里。城墙用砖和混凝土建造,厚3.5米,高8米,每100罗马尺(29.6米)有一个方塔。在5世纪,城墙高度加高一倍,达到16米。到公元500年,城墙拥有383个塔楼、7020个垛口、18个主要城门,5个边门、116个厕所,以及2066个对外窗口,构成了一道强大而坚固的防御线。
马克西穆斯竞技场
马克西穆斯竞技场是一个古罗马竞技场,位于意大利罗马市,坐落于阿文提诺山与帕拉蒂尼山之间。马克西穆斯竞技场是古罗马时代第一个竞技场,也是最大的一座。马克西穆斯竞技场长621米,宽118米,可以容纳150000人。马克西穆斯竞技场也是古罗马时代建造竞技场的典范。随着时代的变迁,马克西穆斯竞技场逐渐从最初的繁荣至现在的破落。现如今,马克西穆斯竞技场只有一小部分保存至今,包括跑道与中央栅栏的外围。一些匝口仍然存在,但是大部分的座位都已经消失了。教宗思道五世于1587年将竞技场上的方尖碑移到其他地方,其中一根目前位于人民广场。现在的马克西穆斯竞技场被大片绿油油的草
巴贝里尼宫
巴贝里尼宫是罗马的一座宫殿,面对巴贝里尼广场,设有国家古代艺术画廊。三个伟大的建筑师创造了这座宫殿,每个都为这座建筑贡献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CarloMaderno,当时正在延伸圣伯多禄大殿的走道,受乌尔班八世之命修建带花园的巨大别墅。1627年开始,Maderno的侄子博罗米尼成为他的助手。当Maderno于1629年去世后,博罗米尼和济安•贝尼尼两位建筑师一起工作,于1633年完成工程。巴贝里尼宫是罗马最为壮丽宏伟的巴洛克建筑之一,目前一部份是军方俱乐部,一部分是国家美术馆。馆内收藏众多,有许多名家之作如LaFornarina,据说是
巴贝里尼广场
巴贝里尼广场是罗马市中心的一个大型广场,始建于16世纪,1625年以附近的巴贝里尼宫而命名。广场上有著名的特里同喷泉和蜜蜂喷泉。特里同喷泉(FontanadelTritone)是一座17世纪喷泉,作者是著名的巴洛克雕塑家济安•贝尼尼,出资人是教宗乌尔班八世。特里同喷泉建于1642–43年,其中心是一个肌肉发达的古希腊罗马神话中未成年海神特里同,人鱼形状,有四个海豚尾翼。他头部后仰,双臂举起海螺饮水,从此喷射出水流。下面有四只海豚支撑,在其鳞片的尾巴上,有教皇头饰与十字交叉的钥匙和巴贝里尼蜜蜂纹章。蜜蜂喷泉(FontanadelleAp
罗马圣依纳爵堂
罗马圣依纳爵堂是意大利罗马的一座罗马天主教教堂,主保圣人是耶稣会的创始人依纳爵•罗耀拉(IgnatiusofLoyola)。这座教堂为巴洛克风格,兴建于1626年到1650年。这座教堂最初是毗邻的罗马学院的教堂,1584年罗马学院搬进较大的新建筑,成为宗座额我略大学。罗马圣依纳爵堂呈拉丁十字平面,两侧有许多小礼拜堂。这座建筑受到了耶稣会母堂、罗马耶稣教堂(完成于16世纪后期)的启发。庄严的科林斯壁柱,作为戏剧性焦点的装饰华丽的祭台,彩色大理石,栩栩如生的人像,大量的镀金,制造出极为华丽的效果。1685年,耶稣会教友安德里亚•波
佛卡斯圆柱
佛卡斯圆柱位于意大利罗马的古罗马广场,修建于608年8月1日,用以纪念拜占庭帝国国王佛卡斯。它是罗马广场最后修建的一个部分,看起来像是公元2世纪建成的,高13.6米的科林斯式神柱矗立在其正方体乳白色大理石基座上。砖制的正方形地基本来是看不到的,直到19世纪,罗马广场的地表才开凿到早先奥古斯都时代的路面水平。虽然佛卡斯正式将万神殿赠与教宗博义四世,但是修建这个圆柱的确实原因还不清楚。佛卡斯圆柱的顶部曾经竖立着由拉文纳督主教斯马拉格达斯制造的“眩目”的镀金佛卡斯雕像,但可能只存在了很短的时间。佛卡斯圆柱的前身是一根用来安放罗马大帝戴克里先雕像的圆柱,后来这个
塞维鲁凯旋门
塞维鲁凯旋门是古罗马广场上现存的两座凯旋门之一,它位于古罗马广场西北端,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筑,建于公元203年。该凯旋门是为了纪念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皇帝(emperorSeptimiusSeverus)和他的两个儿子卡拉卡拉(Caracalla)和塞普提米乌斯•盖塔(Geta)在194或195年和197-199年两次战胜波斯。塞维鲁凯旋门高23米,宽25米,有3个拱道,中间一个大拱门,左右各有一个小拱门,浮雕逼真,装饰精美。最中间的拱道高12米,剩下两个都高7.8米。在中世纪时期,再三发生洪水将更多的沉积物冲刷到了这里,使得
奎利那雷山
奎利那雷山是罗马七座山丘之一,位于市中心东北方。这是意大利国家元首官邸奎利纳雷宫的所在地。根据古罗马传说,奎利那雷山是萨宾人的一个小村庄,他们立起祭坛,供奉他们的神“奎利努斯”,此山就因此得名。奎利那雷山的凉爽空气在古代就吸引贵族和教宗家族前来沙勒斯脱花园修建别墅。1573年教宗额我略十三世前来参观枢机主教Este的别墅,认为这里比梵蒂冈或拉特朗更有益健康,于是在次年开始修建自己的夏宫。沿奎利那雷路延伸长达360米,前面是倾斜的奎利那雷广场。1871年罗马并入意大利王国,教宗的宫殿改为意大利国王的王宫,1946年以后改为总统官邸。奎利那雷山有许多名胜,主
帕拉蒂尼山
帕拉蒂尼山是罗马七座山丘中位处中央的一座,其为现代意大利罗马市里所保存的最古老的地区之一。其高约40多米,在山顶上往下望,一侧为古罗马广场,另一侧为大竞技场。根据语源学,英语“宫殿”(Palace)一词乃源自帕拉蒂尼山之名(Palatium),意大利语的Palazzo及法语的Palais等亦是衍生于此。罗马起源于帕拉蒂尼山,而据最近的考古挖掘显示,这里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起已有人居住。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公元前510年至公元前44年),很多富有的罗马人皆在此地置有物业。而奥古斯都(公元前63年至公元14年)、提比略(公元前42年至公元37年)与图密善(公
埃斯奎利诺山
埃斯奎利诺山是罗马七座山丘之一,其南部尖端是俄比安山(Oppius)。对于“埃斯奎利诺”名称的来源尚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这座山得名于山上的冬青栎;另一种观点是,在罗马的初期,卡比托利欧山、帕拉提诺山和西里欧山北部边缘是该市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居民被视为城里人(inquilini),而居住在外围区域的被视为郊区居民(exquilini)。山谷上方后来建立了罗马斗兽场,埃斯奎利诺山是一个时髦的住宅区。在俄比安山,尼禄征用财产,建立奢侈的1英里长的黄金宫(DomusAurea),后来兴建了图拉真浴场,今日仍可见到它们的遗迹。更向东北方,在Cispius山顶,是
西里欧山
西里欧山是罗马七座山丘之一。在托里斯•奥斯蒂吕斯在位时,阿尔巴隆加(Albalonga)的全部人口被强行安置在西里欧山。根据蒂托•李维的记载,此山得名于CaeliusVibenna,是因为他在此建立了居民点,或是因为他的朋友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在他死后为了纪念他。在共和时期,西里欧山是一个时尚的居住区,富裕居民的聚居区。卡拉卡拉浴场下的考古工作发现了有壁画和马赛克的豪华别墅的遗迹。西里欧山上的教堂有圣若望及保禄堂(SantiGiovanniePaolo)和古老的圣斯德望圆形堂(SantoStefanoRo
阿文提诺山
阿文提诺山是古代罗马城所在的罗马七座山丘之一。在罗马创建很久以后,阿文提诺山才成为城市本身的一部分。古希腊地理学家斯特拉博(Strabo)认为阿文提诺山由罗马的第四代国王安库斯•马尔契乌斯(640-616BC)并入罗马,以加固城防,保护其免受侵略。罗马神话相信阿文提诺山并入罗马市是在公元前6世纪中叶罗马的第六代国王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统治时期建造塞维安城墙。许多学者相信城墙修建于公元前387年被高卢人征服之后。在王政时代和共和时代早期,阿文提诺山是罗马的郊区。直到公元前456年通过了一项法律,允许平民在山上拥有产业。因此,该市开
贾尼科洛山
如果你听到有人提到罗马的“第八座山”,那么他指的就是贾尼科洛山。贾尼科洛山是罗马西部的一座山,是在现代罗马城范围的第二高的山。但贾尼科洛山并不属于罗马七山,原因是贾尼科洛山并不在历史上的罗马城内。这座山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这里是罗马风景最美丽的地方。每一次来到罗马,你都会觉得这不仅仅是一种享受,更加像是皇家的盛宴一样让人兴奋和流连忘返。从贾尼科洛山上可以看见罗马最美丽壮观的风景,整个城市都完完整整地展现在你的眼前,可以看见数不清的圆顶建筑和庙宇,非常的美丽。如今这里非常安详平静,可是你可能不知道,这里曾经是加里波第的武装力量与法国开战争夺罗马教权的地方。为
保守宫
保守宫位于罗马的卡比托利欧广场(PiazzadelCampidoglio),元老宫(PalazzoSenatorio)之右侧,与新宫(PalazzoNuovo)相对。保守宫和新宫,连同Tabularium,都是卡比托利欧博物馆(MuseiCapitolini)的展厅。保守宫得名于这里在中世纪曾是市政-(Conservatori)驻地,他和参议院(senato)一起管理这座永恒之城。米开朗琪罗受委托负责整个修缮工作,他设计了新的外观,但没能看到完成就去世了。这项工作由圭多•圭代蒂(GuidoGuidetti)继续进行,1568年由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