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邢台市 > 南和区旅游
南和区旅游景点
南和农业嘉年华
南和农业嘉年华是邢台市南和区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打造的农业经济综合体项目,由河北富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运营。园区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中兴大街与325省道交汇处南侧,贾宋镇邵屯村以北、“中国树莓谷”产业园西侧。南和农业嘉年华经济综合体是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以文化为纽带,以旅游为特色,以乐活为目标的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具有旅游观光、科研示范、信息服务等多项功能,旨在打造一个科技、文化、休闲、产业的农业盛世,穿凿京津冀现代农业的新典范,现为国家AAA级旅游园区、河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河北省十大文化产业项目。南和农业嘉年华经济综合体是以
白雀庵
白雀庵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东北10公里处白佛村。始建于南北朝北周时期,庵院座北朝南,占地百余亩。现任主持释悟贵法师。在南北朝后期,这里是一片带状森林。沟渠如织,水明草秀,白雀成群。由江苏镇江德真法师参学至此,感叹这里“不是江南,却胜似江南”。于是发愿在此建一处庵院,普渡众生,以了脱众生生死之苦,此之谓白雀庵启建之始。此后庵院女众僧人达五百余人,香客如流,参众如云。后观世音菩萨以妙庄王之女化现顺德府(今邢台)白佛店出家修行。又为父舍目疗疾,慈心至极,而道业成就,感生“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护持众生。由此,“白雀庵观音菩萨女道场”的世名由此而生。此后,历代朝
南和造像碑
北齐碑又名“透灵碑”。是一座浮雕造像碑,传说站在碑前,能听到南和县大堂上审官司的声音,所以,才有这个“通灵”的美名。现在碑已一断为二,上下铁榫连接,座北朝南,中间缝隙处尚有光线穿过。碑正面和背面均有浮雕造像。造像雕工细致,线条流畅,形象逼真,碑侧有唐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僧智深重修字样。碑在以南北向简易的能够遮挡雨水的砖结构碑楼内。碑楼为开式,即仅碑的东西两侧面有紧贴砌筑的两面墙,南北碑面方向敞开,有脊形顶。碑的下部明显还有部分埋在地下土中。碑宽1.45米,厚0.39米,高度据记载为4.30米。碑不知什么朝代什么年月断为上下两截。现对接处仍有较大缝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左村古墓
左村古汉墓群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治西南约十公里的左村村南200米处。古汉墓群有三座古墓,村东南编号为一号墓,村西南编号为二号墓,村正南编号为三号墓。一号墓:位于左村东南方向约200米处,该墓在1976年冬社员平整土地时,无意中发现,曾出土文物有:拉链铜温酒器一个,铜镜4个,铜虎头灶一个,铜香炉一个,鎏金铜鼎一个,鎏金博山炉一个,鎏金长颈壶一个,共17件,现保存于邢台市文化局文物科,同时,还出土了残陶片,这些文物经省级鉴定为西汉时期的遗物。二号墓:位于左村村西南方向约150米处,1982年冬季社员拉掉封土,暴露出墓室两个,两侧北端墓室未动,西侧南端墓室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和好牌坊
牌坊是我国封建社会旌表“忠孝节义”和“重臣名宦”功德政绩的石雕建筑。古城南和,历史悠久,贤臣倍出,故曾牌坊林立,民谣曾有“顺德府好城墙,南和城好牌坊”之说。据清朝《南和县志》记载,南和县原有牌坊36座。从解放后一直到文革前这段时间,南和县城保存完好的牌坊仍有七座,主要分布在府前街(从西门里至南门里),即:三世宫保坊,为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李起元立;恩光三世坊,为刑部左侍郎李若珪立;天恩覃敷坊,为兵部员外郎朱家卿立;金吾世胄坊,为锦衣卫世袭实授百户朱时万立;平定边疆坊,为右副都御史朱正色立;掖垣都谏坊,为礼科给事中李若珪立;节制三省坊,为勋阳巡抚右佥都御史李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澧水石桥碑
澧水石桥碑位于南和县北2.5公里处,东韩村小学院内。碑刻于隋文帝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碑高2米,宽0.92米,厚0.29米,龟跌座,龟首被砸。半园形碑首上刻四龙图案,碑额为篆书阳文“大隋洺州南和县澧水石桥碑”十二字。阳面碑文为隶书阴文,字里行间略显方格,笔法工整。碑阴有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南和县令易宗周题隋碑诗一首,碑额有易宗周之子篆书附识,称此碑“文字雄壮而隶书精妙,尤可师法。”澧水石桥碑碑身下部,由于风化剥蚀,部分字已看不清楚,碑身两侧被人砸残,参差不齐。一九七六年当地政府为保护该碑而建立攒尖顶式碑亭。二00八年人民政府为保护该碑重新建攒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和古城
南和古城别称“嘉禾城”,民间又俗称“纱帽城”。南和县自西汉建县以来,此处一直为县治。后周时曾是南和郡郡治,唐武德元年还作为和州州治。北魏时期,南和城周七里,有南、西、北三门,城内多空旷之地,兵匪一来,难以防御,故元至正年间,县令尹泰改筑为小城,城墙周四里,明正统十四年知县王渊重建四门。成化二十二年重修,创建石桥。弘治三年知县门宁重修城楼四座,正德年间重修,城高三丈,池深两丈有余,添设城楼、角楼各四座。嘉靖二十七年知县屈作城垛口易以砖。崇祯十一年兵火后,只留城东楼,十二年知县谢继迁重砌为砖城。清代仍几次加以修葺,民国后逐渐颓毁。解放后拆平,改为环城公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村古墓
吴村汉墓,位于邢台市南和县郝桥镇吴村东南500米处,墓长28米,宽23米,封土高5米,在墓地暴露的遗物有绳纹陶片、残瓦片,并出土了红陶绿釉残片,经鉴定,这些遗物属于汉代。1982年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正色墓
朱正色墓位于南和县邵屯乡朱营村东北200米处,与邱县,大名,魏县那几处比起来,是一处难得的,相对保护较好的明代墓葬。虽然在国朝几经盗墓贼光顾,神道两侧石像生消亡殆尽,但三块万历年间的墓碑保存相当完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胜寺遗址
广胜寺遗址位于南和县闫里乡闫里村,年代为唐代。广胜寺遗址为邢台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部南和区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