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运城市旅游
运城市景点介绍
运城市民俗博物馆
运城市民俗博物馆于2006年9月成立。她的设立填补了运城市无国有民俗博物馆的空白,其职责是:负责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文物保护管理法律、法规;负责编制李家大院文物建筑整体保护规划;负责李家大院的文物保护和文物执法监督;负责征集、典藏、陈列、保护、研究晋南民俗文物,组织协调博物馆馆际间协作交流。运城市民俗博物馆以国保单位万荣李家大院为馆址。李家大院古民居建筑群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于民国初年建成。现有院落11组,房屋230间,另有祠堂、花园遗址等,共占地125亩。整个院落建筑多为二进、三进四合院格局。整体建筑布列有序、层次分明,体量宏阔、用材肥硕。随处可见的
芮城县博物馆
芮城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从18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遗存——西侯度遗址,60万年前的匼河遗址,历经新时器时代、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直至民国,文物数量众多。芮城县博物馆是全县文物收藏、展示、研究、教育的公益性单位,创建于1984年9月,建馆以来,县域内大量历史文物收藏入馆,馆藏文物拥有数量居全国前列,现收藏各类文物3720件/套,其中一级文物25件/套,二级文物84件/套,三级文物157件/套,囊括了化石、石刻、瓷器、陶器、青铜器、铁器、玉器、字画、杂项等九大类。2013年,芮城县新博物馆经将近两年的紧张施工,于9月份投入使用。芮城县文博馆总建筑面积8
盐湖区博物馆
盐湖区博物馆成立于1958年10月,是一座地方综合性历史博物馆。原馆址系明正德七年(1512)运司城修建的关王庙,2007年1月迁至市区北10公里的舜帝陵景区内。新馆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60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占3000平方米,文物裤800平方米,馆藏文物8586件套,珍贵文物200余件,以青铜器、陶器、瓷器、玉器等最为典型。馆内设有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时陈列、学述报告厅等。基本陈列“盐湖之光——历史文物陈列”,通过400多件精品文物展示盐湖区从史前时代到解放前夕漫长而辉煌的发展史,折射出盐湖孕育了华夏文明的重要史实,从新石器时代的玉
万荣县博物馆
万荣县博物馆始建于1978年9月,馆址位于万荣县城西大街东岳庙内,2006年迁至东岳庙内献殿与正殿的西侧,坐西向东,为东岳庙厢房位置,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0平方米,其中,文物库房、展厅各占150平方米,总投资33万元,博物馆主体建筑为仿清建筑,砖混结构,单檐悬山顶,面阔九间。博物馆隶属万荣县文物旅游局,为全额事业单位,人员编制10人(其中:中级职称2人),2009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博物馆藏品主要通过考古发掘、征集、捐赠等方式获得,馆藏文物总数1067件,大致分为5个类别,瓷器327件,陶器203件,铜器92件,货币144件,
平陆县博物馆
平陆县博物馆成立于1983年1月1日,隶属平陆县文物局,位于平陆县财贸路53号。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现共有办公、文物库房25间,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成立至今共征集、发掘、收藏文物10860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5件,二级文物57件,三级文物1904件/套。馆藏文物共分青铜、陶器、瓷器、木器、铁器、书画、化石、石刻、屏风、玉器等十五个类别。2004年对全部馆藏文物进行统一造册登记入网,纳入全省馆藏文物网络数据系统管理。在2015年结束的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中,将馆藏文物的所有资料信息以及照片情况全部上传国家移普网络信息系统。
绛县博物馆
绛县博物馆为绛县唯一一座综合性的历史类博物馆,隶属于绛县文物局。本馆始建于1981年,原馆址位于绛县文化馆院内,1989年迁至绛县文庙内,占地面积4180㎡,建筑面积1304㎡,总投资130万元。建馆迄今历任3任馆长,分别是:赵树铮(1981年-1992年),郭尔夫(1992年-2008年),苏文芳(2008年至今)。博物馆建有108平方米文物库房,配备有监控,防盗等安全技术防范设备。文物库房为新建,内设15个陈列柜,其中12个为普通木制陈列柜,3个保险柜为珍贵文物陈列柜,库房内设置简易通风设施及防潮设施,藏品按等级分类排列。博物馆共有馆藏文物总数940
河津市博物馆
河津市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为全额事业单位。1990年迁至现址新耿南街63号,占地面积1044平方米。博物馆有十间三层的东楼和四间二层的南楼,建筑面积486平方米。其中,库房面积70余平方米,展厅面积410平方米。该馆是河津市唯一一座综合性历史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254件(套),其中一级文物5件,二级文物17件,三级文物103件,涵盖陶器、瓷器、青铜器、钱币、书画、石刻等十五个类别。基本陈列有“河津历代石刻造像展”“大河之津—不可移动文物展”“馆藏临摹书画展”“河津精品文物展”。
河东盐业博物馆
河东盐业博物馆成立于1995年12月,隶属于山西焦煤运城盐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性质属国有行业博物馆。博物馆位于河东盐池神庙内,西展厅面积300平方米,主要展出历史上产盐工艺、工具、矿盐、河东盐文化历史等。在三大殿内以图片和文字形式,展示了千年的盬盐文化。东展厅用场景还原的形式展示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垦畦浇晒法。目前市政府筹资兴建的盐池禁墙中禁门已经竣工,中空的基座将作为河东盐文化博物馆馆址。近几年接待了来自英国皇家科学院、美国盐湖城、中国科学院、山西地质博物馆等中外盐文化研究方面的专家近百人。充分发挥了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
稷山县博物馆
1978年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抢修稷山县马村青龙寺,修缮工程完结后就地成立稷山县博物馆。1996年,因工作需要,馆址迁移至县城稷王庙内后院。2004年,因修缮扩建稷王庙,馆藏大部分文物移至运城市文物保护研究所文物中心库内,剩余文物存于马村青龙寺内。2016年,因工作之需,在县城稷王庙后院设置馆址及库房,并将青龙寺所存文物移至新库房内。现稷山县博物馆馆址位于县城稷王庙内后院,设库房2间,办公室1间,安保设施齐全,昼夜值班。藏品总量为6263件(套),其中珍贵文物数量为121件(套),包括一级文物5件(套)、二级文物24件(套)、三级文物92件(套)。
永济市博物馆
永济市博物馆新馆建设、布展工程,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文化建设项目,也是我市落实文化惠民工程重大举措。市博物馆历史文化展厅位于市文化中心主楼北侧,总投资2400余万元,共上下两层,展馆建筑面积4072平方米,主要以永济发展历史脉络为主线,通过大量珍贵文物展示,艺术场景复原、微缩景观、多媒体视频播放和幻影成像等高科技表现形式,全面展示永济古老的历史文明和浪漫的人文情怀。市博物馆历史文化展厅是征集、典藏、陈列以及研究地方遗产文化的实物场所,是永济历史人文的一个缩影,共由“蒲坂春秋、古渡风云、蒲州风韵、近现代史上的永济、蒲剧之乡”五部分组成。博物馆新馆布展工
李老庄玉帝庙
李老庄玉帝庙(第五批省保)时代:元、清地址:运城市稷山县西社镇李老庄村李老庄玉帝庙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现存碑记载:赵国大将李牧曾在此驻兵防守。公元前233年,李牧率军攻秦大胜,因有功被封武安王,后人为纪念李牧将军,特建李牧庙奉祀。此庙坐北朝南,东西宽25米,南北长46米,占地面积1150平方米,现仅存正殿、献殿。其中正殿门枕石上有“元泰定二年”题记,为正殿的年代鉴定提供了真实可靠依据,献殿为清代建筑。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四椽,梁架结构为“四架椽屋四椽栿用二柱”,单檐悬山顶,筒瓦屋面,灰陶脊饰。后檐墙绘有清代屏风式壁画,画面底部被毁。庙内原塑李牧像不存,仅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禹门口抗日纪念摩崖石刻
禹门口抗日纪念摩崖石刻(第五批省保)时代:1939年地址:运城市河津市清涧街道办龙门村西2000米禹口吕梁山脉石崖上民国27年(1938)12月20日,驻荣河日军企图偷袭禹门渡河,25日拂晓,日军在飞机、大炮配合下,向驻防此地的国民党军61师某营阵地发起猛烈攻击,守禹门口的一个加强排全部壮烈牺牲。61师师长钟松命令属下两个营由师家滩渡过黄河,从东龙门山侧翼向日军发起攻击,经过一场血战,终于在12月30日重新收复了禹门渡口及龙门山阵地。此役给日军以重创,粉碎了其进犯大西北的侵略计划,61师的271名官兵阵亡。1939年9月18日,为纪念阵亡将士,国民党六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阮氏双碑楼
阮氏双碑楼时代:清地址:运城市河津市小梁乡西梁村中阮氏双碑楼,为清代武德左骑尉阮廷实与其子阮凌云的德行碑楼,系父子双碑楼,西边为父,东边为子,两者相距1.27米,分别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和清光绪五年(1879)。两座碑楼坐西北朝东南,形制相同,均为仿木结构砖雕碑楼。砖砌方形台基,边长3.51米,高2.6米。碑楼通高约8.7米,单檐歇山顶。四边砖砌方形角柱,须弥座柱础。碑楼四面均有匾额、石刻楹联,父碑楼四个方向的石匾分别为“范模”、“遗爱”、“英明”、“忠信”。子碑楼四个方向的石匾分别为“方直”、“温历”、“端庄”、“磊落”。雀替上浮雕二龙戏珠、缠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陆朱总司令路居
平陆朱总司令路居(第五批省保)时代:1939年地址:运城市平陆县曹川镇太寨村朱总司令平陆路居位于一处四合院内,院内存北房、北房东耳楼及东房。1939年秋与1940年春,朱总司令先后两次与第二战区前敌总司令卫立煌商谈中条山对日作战时,居住于院内北房。北房面阔三间,进深二椽,四檩无廊式构架,悬山顶。屋内陈设有朱总司令使用过的一张八仙桌、两把椅子等。朱总司令平陆路居是抗日战争时期党重要领导人朱德总司令与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会商中条山对日作战大计之地,真实体现了朱总司令和卫立煌会商时的环境,可重温抗战历史,对于深入了解国共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下坪关帝庙
下坪关帝庙(第五批省保)时代:元、清地址:运城市平陆县曹川镇下坪村下坪关帝庙,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碑文记载,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嘉庆二十三年(1818)、道光三十年(1850)和咸丰四年(1854)多次予以修缮。整座寺庙坐西朝东,东西宽56米,南北长31.4米,占地面积1758平方米。现存共三进院落,中轴线上从东到西依次建有戏台、献殿、正殿、娘娘殿,戏台两侧建有妆楼各一座,一进院南北两侧建有廊房各一座,现北廊房毁失,仅存遗址;二进院内原有南北官厅各一座,现北官厅已毁失,南官厅局部坍塌;正殿南侧南耳房局部坍塌,北耳房已毁失。现存建筑中,正殿为元代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头关帝庙
寺头关帝庙(第五批省保)时代:元、明、清地址:运城市平陆县曹川镇寺头村北高岭寺头关帝庙创建年代不详,据碑记和梁架题记载,明洪武四年(1371)、清顺治二年(1645)、康熙五十八年(1719)、雍正八年(1730)、乾隆元年(1741)和乾隆三十三年(1768)均有重修。该庙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布局,东西宽40米,南北长70米,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中轴线上从南至北建有山门、献殿、正殿殿和春秋楼;一进院山门两侧建有钟鼓楼及厢房,二进院正殿两侧建有耳房各一座、院内建东西厢房。其中,正殿为元代建筑,献殿为明代建筑,除山门西侧厢房为新建外,其余皆为清代建筑。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解州同善义仓
解州同善义仓时代:清地址: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解州村红旗街据碑碣资料记载,清光绪三年(1877)河东大旱,光绪六年(1880)建此粮仓。整体布局为坐南朝北,二进院布局,为前院后仓。东西宽59.5米,南北长宽164.403米,占地面积9782平方米。大门面宽七间,进深四椽,明间辟双扇板门。大门迎面为面宽七间的仓房,中间辟为通道。穿过通道,东西两侧均为形制相同的粮仓,面阔十七间62米,进深四椽11米,单檐硬山顶。前檐及后檐墙砌筑手法相同,均向里倾。采取了独特的立木框架结构,墙体厚实,粮仓顶设有通风口,地下设架空的厚木地板,墙体宽厚,使粮仓具有冬暖夏凉和防虫、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吕关帝庙
东吕关帝庙(第五批省保)时代:清地址:运城市芮城县东垆乡东吕村东吕关帝庙东西宽27.1米,南北长41.8米,占地面积1133平方米。庙内现存戏台和大殿。戏台下层通道东壁上嵌元泰定五年(1328)《创修露台记》碣1方,记载蒙古人铁木儿·塔海氏为其全家祈福建造露台之事。庙内现存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重修关帝庙碑》1通,表明连三戏台是关帝庙内的戏台。戏台坐南朝北,建于高1.85米的砖砌方台之上,面宽九间,三台并列,建筑面积223平方米。中台下为进庙通道,上铺木板,形成俗称的“过路台”。每三间形成一座戏台,形成前檐三台连袂之状。各戏台均为面宽三间,进深三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坑头墓地
坑头墓地(第五批省保)时代:西周地址:运城市芮城县古魏镇坑头村墓地范围集中在坑头村南民宅,场地和果园内,其中果园内墓地面积约2.88万平方米,场地和民宅内的墓地面积约0.6万平方米。2007年芮城县文物局在坑头村南场地抢救性清理了一座古墓葬,出土器物有青铜鼎、簋、盉、编钟等,据出土器物的特征和墓葬形制判断,当为西周贵族墓。坑头墓地的墓葬形制为口小底大的竖穴土坑墓,南北成行,东西成列,分布规整。曾被盗掘,急需加强保护。该墓地分布规模较大,面积近3.5万平方米,大量分布于果园内,少量被民宅占压。于2007年抢救发掘的一座西周贵族墓,出土有青铜鼎、簋、盉、编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横水成汤庙
横水成汤庙(第五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运城市绛县横水镇横东村东北横水成汤庙,创建年代不祥,乾隆十四年(1749)重修,十六年(1751)重妆圣母全身,十八年(1753)重修戏楼;清嘉庆十九年(1814)创建文昌阁;清咸丰二年(1852)重修并创建山门、北房、门楼。全庙坐北朝南,现存为两进院落布局,东西宽34米,南北长89.2米,占地面积3033平方米。原平面布局保存不完整,中轴线上现存建筑自南向北有献殿、汤帝殿、圣母殿,圣母殿东、西两侧建有马王庙和财神庙各一座。其中,献殿为明代遗构,其余均为清代遗构。另保存有药王庙和孔庙基址。献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