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长治市旅游
长治市景点介绍
常隆观音阁
常隆观音阁位于襄垣县侯堡镇常隆村中部。坐东朝西,东西宽7.7米,南北长9.7米,占地面积约为74.69平方米。单檐悬山顶。创建不详,现存为清代遗构。下为砖石券洞,上有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檩。左右配房各一间。
西营文昌阁
西营文昌阁位于襄垣县西营镇西营村南1000米西营山。当地称为“文昌阁”,实为砖砌五层0式塔一座。坐南朝北,建于东西8米,南北10米,高0.7米的石砌基座之上,占地面积80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塔内清同治六年碣及创建碑、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功德碑载,为清代创建。塔平面六边形,通高18米,五层楼阁是砖塔,中空可攀登,各层砖雕出檐,灰布筒板瓦屋面;每层有拱券门窗。塔门前有楹联柱两根。塔内壁嵌碣四方。1981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庙为研究当地清代塔式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村文昌阁
苏村文昌阁位于襄垣县侯堡镇苏村东南。坐东朝西,单体建筑,东西宽5.77米,南北长5.77米,占地面积33.3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构。砖砌仿木楼阁式建筑,二层,平面方形,石砌台基,高1.9米;歇山式屋顶,三踩单昂斗拱;一层门额砖匾楷书题“文昌阁”,二层匾题“奎光”,两侧砖雕对联,文字漫漶不清。
西回辕文笔塔
西回辕文笔塔位于襄垣县侯堡镇西回辕村东南,距襄垣县城12.54千米,四周为农田。创建年代不详,现存结构为明、清风格。坐南朝北,平面呈圆形,直径约1米,高约5米,占地面积7平方米。砖石结构,塔顶类似毛笔头。塔底存有清同治七年(1868年)四月“魁星尊神位”的神牌。魁星是指北斗七星中前四颗星,是我国神话中所说的主宰文章兴衰的神。有一个关于魁星的故事:古代有一个秀才,名字叫魁星。此人聪慧过人,才高八斗,过目成诵,出口成章,可就是长相奇丑无比,满脸麻子,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所以屡屡面试均落第。但是他文章写得太好了,终于被乡试、会试步步录取。到了殿试时,皇帝亲自面
东城村古塔
东城村古塔位于襄垣县虒亭镇东城村东南500米土丘上。现存为清代遗构,方形三级砖塔,通高5.2米。塔基方形石砌,高0.8米,塔身为三级实心,叠涩檐,塔顶为八角攒尖式,上覆宝珠顶。
土落截击战纪念亭
土落截击战纪念亭位于襄垣县虒亭镇土落村南。南北约400米,东西约100米,分布面积约4万平方米。1945年上党战役期间,增援长治的阎锡山军彭毓斌部除大部分被晋冀鲁豫军区部队消灭于老爷山一带,部队逃兵在土落河滩一带被全歼。为了纪念此次战斗,1985年,县政府在遗址上建立了上党战役纪念亭,此亭为二层仿古混凝土结构,亭内正中竖长方形纪念碑两通,碑为青石质,通高2米,宽0.8米,厚0.2米。碑座高0.5米。碑文楷书,10行,每行60字。左边碑1995年清明立石,碑阴刻有磨盘垴战斗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右边碑1986年10月12日立石,碑阴刻有邓小平的题词“在上党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连氏祠堂
连氏祠堂位于襄垣县古韩镇南峰沟村北。坐北朝南,南北长16米,东西宽15.7米,占地面积251平方米。据碑文记载始建于清道光十二年,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山门、正殿,两侧有东西厢房、东西耳殿。正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五檩前廊式梁架结构,柱头斗拱为三踩单昂。庙内存壁画4平方米。原有碑碣不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营永庆堂
西营永庆堂位于襄垣县西营镇西营村西。永庆堂原为民国时期西营镇最大的做酒作坊,坐西朝东,二进院落布局,东西39米,南北23米,占地面积897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民国遗构。现一进院中轴线上仅存东房7间,两侧建筑无存;二进院中轴线上仅存正房两层7间,两侧建筑无存;东房明间辟板门通道。正房面宽七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灰布仰瓦屋面,为两层扶廊式建筑。
向家庄观音堂
向家庄观音堂位于襄垣县夏店镇向家庄村西。坐东朝西,一进院落布局,东西长18.22米,南北宽16.47米,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碑碣记载,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扩建。现存建筑皆为清代遗构。中轴线上由西向东依次有大门、正殿,两侧对称有南北厢房、南北耳殿。正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五檩前廊式构架,原门窗装修不存,代之以新砌前檐墙体。南山墙存有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捐地扩建碣1方。
为民桥
为民桥位于襄垣县西营镇牛郎河村东,1969年北京插队知识青年来到襄垣县西营镇,和当地村民一道建桥,并取名“爱民桥”。南北走向,石砌单孔桥。长14米,宽3.5米,桥下沙石券洞一孔,宽3米,高3.4米,红沙石桥面,现铺水泥,桥面两侧有栏板和望柱,桥东嵌有“自力更生”,桥西嵌有“为民桥”,该桥现仍在使用。
北河普济桥
北河普济桥位于襄垣县王村镇北河村南路口龙洞河上。南北走向,长30.6米,宽4.1米,占地面积125.46平方米。现状栏板及望柱为明代遗物,桥体及拱券为民国遗物。桥为石砌单孔桥,券洞宽4.2米,高1.85米,沙石桥面,2005年村委组织修缮时,在原桥面之上铺水泥。桥面两侧遗有沙石栏板与望柱,中间栏板两侧分别刻有“龙洞河”与“普济桥”,该桥现仍在使用。该桥为研究当地古桥提供了实物资料。
桥上永安桥
桥上永安桥,位于襄垣县侯堡镇桥上村西,又名桥上桥,为单孔重拱石桥。据民国《襄垣县志》记载,清末王万琦筹款补修。桥上下重叠,下拱券为沙石镶面纵联式,上拱券为青砖镶面纵联式,故又名“桥上桥”。东西走向,桥面长50米,宽6.2米。桥北侧存有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的增修碑1通。
邕子石桥
邕子石桥位于襄垣县侯堡镇邕子村北。距襄垣县城16.22千米,四周为农田。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明代遗构。南北走向,桥长55米,宽3.5米,占地面积192.5平方米。全部为沙石砌筑,设有两个券洞,均为镶面纵联式手法。桥面原有砖砌护栏,今不存。石桥所在之路,是民国以前通往县城的必经之路,故谓“东沟石桥渡八方”。
八一山烈士陵园
八一山烈士陵园位于襄垣县西营镇西营村西八一山。1942年4月,襄垣县为纪念抗日战争初期英勇殉国的抗日县长徐国华、抗日区长陈培礼等五位列士,在龙王庙原址上修建烈士陵园,并将龙王山改名为八一山。烈士陵园坐北朝南,南北长54米,东西宽15米,占地面积810平方米。分南北两部分,南部为烈士碑亭,北部为烈士墓。南部石砌八角水池,池中建木结构八角攒尖顶碑亭1座,内置四方形烈士碑1通,青石质,高1.6米,宽0.53米;碑文行书11行,满行40字,记述了立碑的经过,落款: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王量宏,襄垣县立第一高小教导主任连次华、连如彬。有烈士墓10座,墓碑2通。19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潘王墓
潘王墓位于襄垣县下良镇青南村的五谷神岭村南部山尖头,该山名为五谷神岭(又名密松岭山)。该墓葬面积约为500平方米,未发掘,地表残留有盗洞。相传埋葬的是宋朝潘仁美,当年潘仁美被杨六郎杀死于密松岭山,就地埋葬,当地百姓称为“潘王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沙庵寺摩崖造像
沙庵寺摩崖造像位于襄垣县西营镇吴北村北沙庵山南壁。坐南朝北,东西长8.5米,高4.5米,面积约38.25平方米。其雕凿手法和衣纹风格可断定为北魏遗存,由西向东分布六龛,西壁一龛保存完整,长方形火焰纹,龛高0.78米、宽0.80米,内雕一佛二菩萨,佛像高0.52米、座宽0.28米、座高0.20米、菩萨高0.32米,主尊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内着僧祗支,外着通领袈裟。袈裟下摆搭于左手之上,手结说法印。协侍菩萨双手合十立于仰莲座上。其余造像大多模糊不清。沙庵寺已毁,仅存部分基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段堡石龛
段堡石龛位于襄垣县下良镇段堡村南20米,长1.5米,宽2米,占地面积约为3平方米,青石质,石座上仿建房子,高约1.3米,顶为悬山顶。石龛内供奉五道将军。地府五道将军为把守阴间地府东南西北中入口的五位守路鬼神,据传为东岳大帝手下掌管人世间生死荣禄的神,故五道庙常立于村边大路口。另有一种说法,五道将军是盗神。并认为“五道”之义出自《庄子·肢箧篇》:“盗亦有道,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先入,勇也;后出,义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因为把五道将军说成是盗神,所以又有人将其讹为“五盗将军”,成了五个有名有姓的盗寇:杜平、李思、任安、孙立、耿彦正。他们死后阴魂不
东回辕贾氏民宅
东回辕贾氏民宅位于襄垣县侯堡镇东回辕村中。坐东朝西,东西长24.3米,南北宽16.6米,占地面积约为403平方米。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残存正房、西房,两侧为南北配房。正房为三孔砖砌窑洞,南、北配房均面宽三间,进深四椽,二层单檐硬山顶,棚楼式建筑,灰布仰瓦屋面。棚楼式建筑是当地民居的一种营造做法,即一层功能为起居及日常活动,空间较高;二层功能为保温、隔热及储物,空间较低。南、北房门楣和窗顶有砖雕花草图案,雕工精致。该民宅为研究当地传统民俗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胡岩连氏民宅
胡岩连氏民宅位于襄垣县王村镇胡岩村中34号院。坐北朝南,一进院布局,东西18.5米,南北16米,占地面积296平方米。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遗存雕花门楼,正房窑洞一排三孔;两侧仅存西厢房三间。西厢房建于石砌台基之上,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灰布仰瓦屋面,明间辟板门、次间格子窗已毁,遗有槛框,近年改换窗扇。门楼面宽一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灰布筒板瓦屋面;五檩构架,前檐下设三踩单翘斗拱,中劈板门。该民宅为研究当地的传统民居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桥头王氏民宅
桥头王氏宅院位于襄垣县夏店镇桥头村中。该宅院为民国爱国人士、农商部技正王缙云旧居,建于民国八年,坐北朝南,东西长21.6米,南北宽44.9米,占地面积为969.8平方米。现存建筑为民国遗构,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为南房、过厅、正房,两侧为东西配房、东西厢房。正房为砖砌基础,土坯窑洞,共四孔,拱券式门窗,前檐出砖雕仿木椽飞。东西厢房为二层棚楼式建筑,土坯结构,面阔三间,进深四椽,五檩式构架,单檐硬山顶,棚楼式建筑是当地民居的营造做法,一层功能为起居及日常活动,空间较高,二层功能为保温隔热及储物。过厅面宽五间,进深四椽,五檩前后廊式构架,砖木结构,单檐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