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长治市旅游
长治市景点介绍
南社玉皇庙
南社玉皇庙(第五批省保)时代:元、民国地址:长治市平顺县北社乡南社村南社玉皇庙现存四合院布局,坐北朝南,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有献殿、正殿,东西有耳殿、厢房。正殿坐落在高0.98米的石砌台基上,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平面近方形,单檐硬山顶,柱头斗栱五铺作单抄单昂,耍头呈昂形,出45°斜栱,无补间铺作。梁架为六椽栿对前乳栿用三柱,前一间辟廊,门窗装修均已不存。依其现存结构形制判断应为元代遗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社卫公庙
西社卫公庙时代:元、清地址:长治市平顺县北社乡西社村西社卫公庙创建年代不详,明、清均有增建修葺。现存一进院布局,中轴线自南依次为山门(上有倒座戏台)、献殿、正殿,两侧分布有西妆殿、东厢房、东耳殿,剩余建筑均已坍塌。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平面近方形,柱网排列采用减柱手法,单檐硬山顶,柱头斗栱五铺作单抄单昂,补间铺作每间一攒,六架椽屋四椽栿对前乳栿用三柱,门窗装修已不存在,依其主体结构判断应为元代建筑。2019年10月7日,西社卫公庙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黎城上党战役指挥部旧址
上党战役指挥部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45年8月-10月地址:长治黎城县县城正街天主教堂北侧上党战役时,邓小平曾在这里作战前部署。指挥部旧址,坐西朝东,并列两个单元,皆为两进院落,北院后为二层出厦楼房七间,南北两侧也为二层楼房各三间,中有过厅七间,前有南北厢房各三间,邻街房包括门楼七间,俗称开裹三。南院布局形制相同,规模比北院略小,门楼已改建,正房、过厅、邻街都为五间,称五裹三。两院皆保持清末民初地方民居建筑风格,总计房屋54间,占地面积1652平方米,正楼位于最西端地势最高处,突出了重要地位。两侧由南、北厢房等建筑组成。院落整体排列有序,房屋错落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西下庄昭泽王庙
西下庄昭泽王庙时代:元、清地址:长治市黎城县上遥镇西下庄村昭泽王庙,该庙坐北朝南,平面为长方形,为一进院落,南北长36.5米,东西宽21.5米。占地面积约710平方米,正殿面积约149平方米。庙内建筑共3座,平面布局采用中轴线左右对称的格局,中轴线上仅存正殿,两侧为东西廊房。现庙宇规模已非原制,但其主体建筑大殿仍为元代遗构,东西廊房为清代建筑。正殿面宽五间,进深二间,前出廊,砖砌台基,前设垂带踏步三级,悬山式屋顶,斗栱形式为明间五铺作单抄单昂,次间为五铺作双下昂,斗栱下设兰额普柏枋,转角出头处兰额做成耍头形式,颇具早期特征,明间兰额下保留透空雀替构件。2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路堡龙王庙
路堡龙王庙(第五批省保)时代:元、明、清地址:长治市黎城县程家山乡路堡村据庙内碑记载创建于元大德二年(1298),明、清历代重修。路堡龙王庙据碑记载原叫圣源王庙,坐北朝南,面积1028平方米。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山门、龙王殿、三宝殿,两侧为妆楼、厢房、关爷庙、土地庙。现存建筑龙王殿、三宝殿为元代遗构,其梁架、檐柱、斗栱等均保留了原有构件,其余均为明、清时所建。三宝殿为面宽三间,进深二间的建筑,与龙王殿并列,坐北向南,台基为砖砌台座,前设垂带踏跺,殿宇屋顶为悬山式,斗栱为四铺作,柱头铺作不在柱心之上,这是该建筑的一个特殊之处,斗栱下施圆形额枋这是元代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抗日五专署及刘伯承兵工厂旧址
抗日五专署及刘伯承兵工厂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38-1946年地址:长治城区五马街道办事处南石槽村抗日五专署旧址,原称山西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一九三八年十月至一九三九年七月,领导组织长治地区抗日斗争的政权机构“山西省第五专区行政主任公署”后改称“山西省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简称“抗日五专署”),正式成立以专员戎子和、主任秘书杨献珍为核心的专署,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一九四五年底,长治解放后,平顺兴安里兵工厂(前身是黎城县黄崖洞八路军兵工厂),迁往此地,成立刘伯承兵工厂。抗日五专署旧址逐成为刘伯承兵工厂办公所在地。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柏后神农庙
柏后神农庙(第五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长治市城区常青办事处柏后村神农庙,创建年代不详,依据现存建筑的特征推定,最迟明代该寺庙就存在。现存庙院总面积953平方米,二进院落布局,坐北朝南,中轴线建有献殿、正殿、寝宫,两侧有东西耳殿、东西廊房等建筑,正殿面宽三间,进深二间,四椽栿通达前后檐用三柱,减柱造法,斗栱五踩,圆型的大斗,耍头为龙头形状,前檐使用圆型的额枋,四根檐柱的柱头为斜砍面,檐柱下是鼓形的柱础石,悬山式屋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村府君庙
张村府君庙(第五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长治市郊区大辛庄镇张村村中,距长治市6.8公里府君庙,始建年代不详,庙内存元至治元年(1321)创建新堂(大殿)石碣,“至顺元年(1330)功毕”。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重新修理南角殿三间”碑记。坐北朝南,现存建筑有大殿,东西耳殿。现存大殿面宽三间,进深二间,单檐悬山顶。前檐大额的使用、斗栱后尾垂莲柱的出现,廊内迎风板的设立,充分显示了明代建筑的风韵;殿内梁架结构为六檩双步廊式,前廊双步梁上采用仿驼峰式造型的合㭼,这是明时期常用的一种构件,斗栱形式为五铺作,补间铺作一朵,斗栱布列疏郎,结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罗灵仙庙
小罗灵仙庙(第五批省保)时代:元、清地址:长治市郊区老顶山镇小罗村村中,距长治市8公里灵仙庙创建年代无考,清乾隆七年(1742)进行了一次维修,因碑碣字迹漫漶,维修内容不详。碑碣中记载庙为灵泽王庙,可知灵仙庙是俗称,或清乾隆以后的称呼。一进院落布局,全庙坐北朝南,中轴线上有山门和大殿,两侧排列有厢房、廊房、耳殿,均东西对称。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式建筑。其檐柱收分明显,柱头用斜栱,柱下用低覆盆式柱础,柱高不过间广,平面近似方形,叉手结构于替木和脊槫间,合㭼稳固蜀柱,剳牵出半合㭼,举高合槫距的1/3.5等都是元代建筑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沁县永庆寺
笔峰山永庆寺位于沁县二郎山森林公园北部,相传始建于隋唐年间,先名大悲寺,明万历36年沈王赐“永庆禅院”,历代多次修葺、增修,建筑宏伟,规模宏大,可惜寺院建筑全毁于近代战火。明末清初,尺木禅师主持永庆寺期间,广交乡间有名望的老年人,大力宣扬佛法。2003年,沁县张国荣开始复建永庆寺,已修复大雄宝殿及东西厢房,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前来烧香拜佛的游客络绎不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罗山仰韶文化遗址
襄垣南罗山仰韶文化遗址,位于襄垣县古韩镇南峰村的漳河南岸台地上。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400米,面积为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5—3米。遗址的西部断崖暴露有灰坑等遗迹,遗址地表散落有陶片。采集有新石器时期的彩绘陶片、泥质灰陶盆、夹砂灰陶鬲足残片,商代的泥质灰陶豆残片、绳纹泥质灰陶片等遗物。灰坑为袋状,底径约2米,残高1.5米,灰坑内文化遗迹丰富。采集有仰韶文化大司空类型的泥质红陶钵和罐;龙山文化小神类型的夹砂灰陶绳纹肥袋足鬲和泥质灰陶篮纹小口瓮。1999年被长治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襄垣城隍庙
城隍是自然神,凡有城池者,就建有城隍庙。城隍,有的地方又称城隍爷。他是冥界的地方官,职权相当于阳界的市长。因此城隍就跟城市相关并随城市的发展而发展。城隍产生于古代祭祀,经道教演衍为地方守护神。城隍本指护城河,班固《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城隍。”祭祀城隍神的例规形成于南北朝时。唐宋时城隍神信仰滋盛。宋代列为国家祀典。元代封之为佑圣王。明初,大封天下城隍神爵位,分为王、公、侯、伯四等,岁时祭祀,分别由国王及府州县守令主持。明太祖此举之意,“以鉴察民之善恶而祸福之,俾幽明举不得幸免”。城隍由护卫神变为阴界监察系统,道教因之而称城隍神职司为剪除凶逆、领治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襄垣关岳庙
关岳庙位于襄垣县城北街。坐东朝西,东西长40米,南北宽20米,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建有山门(上为倒座戏台)、献殿、正殿,两侧建有东、西妆楼,东、西配殿。现存正殿为元代遗构,其他建筑均为清代遗构。正殿石砌台基,高0.38米,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前檐辟廊,单檐悬山顶。梁架结构当心间为六架椽屋五椽栿对前搭牵,通檐用三柱,次间为四椽栿对前后搭牵通檐用四柱,柱头斗栱五铺做双昂。前檐装修已不存。庙内存明、清残碑七通。2007年被长治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关岳庙供奉的是关公和岳飞。关公,名羽,字云长,汉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里信李卫公庙
北里信李卫公庙,又名灵泽王庙,位于襄垣县古韩镇北里信村南。坐北朝南,东西长42.05米,南北宽20米,占地面积约为841平方米。该庙创建年代不详,据明洪武七年(1374年)《重修灵泽王庙碑记》记载,明代重修。现存正殿为明代遗构,其余为清代遗构。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有庙门、戏台、正殿,两侧有一进院东西厢房、东西妆楼、二进院东西厢房、西耳殿。正殿石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前歇山后硬山顶。五檩前廊式构架,柱头斗栱三踩单昂。装修已毁。庙内存有明洪武七年重修灵泽王庙碑记(1374年)、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记事碣两方。1981年被襄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范家岭五龙庙
由于龙为司水之神,凡有水之处,无论江河湖海,渊潭塘井均有龙王,职司该地水旱丰歉。于是大江南北龙王庙林立,成为中国龙崇拜的重要一部分。在襄垣北关甘水河畔有一座五龙庙。五龙即青龙、赤龙、黄龙、白龙、黑龙。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诏天下五龙皆封王爵,封青龙神为广仁王、赤龙神为嘉泽王、黄龙神为孚应王、白龙神为义济王、黑龙神为灵泽王,五龙庙供奉的就是这五位龙王。范家岭五龙庙位于襄垣县夏店镇范家岭村中。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东西长21.82米,南北宽29.65米,占地面积646.96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碑刻记载,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修葺厢房。现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岸底文公土地庙
土地庙因神格不高,且为基层信仰,多半造型简单,简陋者于树下或路旁,以两块石头为壁,一块为顶,即可成为土地庙,俗称“磊”形土地庙。也有简单以水泥或砖块砌成小庙。也有土地庙因香火鼎盛,逐渐中大型化者。东岸底文公土地庙位于襄垣县北底乡东岸底村东北。坐北朝南,东西长14.5米,南北宽13.2米,占地面积约为191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现存山门、正殿,两侧为东西耳殿、东西厢房。正殿石砌台基,高1.5米,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梁架为五檩前廊式构架,通檐用三柱,后墙置龛,供神像。东岸底文公土地庙供奉的是唐代大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炉沟村土地庙
炉沟村土地庙位于襄垣县王桥镇炉沟村西。坐西朝东,一进院落布局,东西长33.7米,南北宽16.7米,占地面积约为562.8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清代移建碑记载,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至四十七年(1782年)移建于现址,现存为清代遗构。中轴线上由东向西依次有戏台、正殿各三间;两侧对称有妆楼各一间(一层均东向辟门),配房各五间,耳殿各三间。正殿建在1.4米沙石台基上,面宽三间,进深五椽,五架梁对前单步梁前廊式,单檐歇山顶,柱头科三踩单下昂,近年新砌前檐墙遮蔽前端,仅见斗栱后尾部分;隔扇门满面装修,殿内存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重修碑一通。2007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山底崔府君庙
东山底崔府君庙位于襄垣县王桥镇东山底村西。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东西宽22.75米,南北长39.15米,占地面积约为890.7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遗构。中轴线上从南到北依次有山门(戏楼)、正殿各三间;两侧对称有东、西妆楼各三间,东、西配房各三间,东、西配楼各六间,东、西耳殿各三间。正殿建在高0.6米青石台基上,面宽三间,进深五椽,五架梁前对单步梁,六檩前廊式构架,前檐木雕已毁,前檐墙为近年新砌,遮蔽斗拱。山门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一层青砖砌筑,中设庙门;二层倒座戏台,面宽三间,进深四椽,五檩构架,单檐硬山顶,柱头科三踩单翘,装修不存,立栏图案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合漳大悲庙
合漳大悲庙位于襄垣县夏店镇合漳村北约50米。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东西长27.21米,南北宽46.06米,占地面积1253.29平方米。据庙内碑碣记载,该庙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创建,清道光五年(1825年)、民国二十年(1931年)均有修葺。现存建筑皆为清代遗构。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倒座戏台)、正殿,两侧分别有前院东、西妆楼,东、西配楼,后院钟、鼓楼,东、西配殿,东、西角殿。山门为倒座戏台,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七檩构架,柱头科三踩单下昂,装修已改。庙内存清雍正元年(1723年)创修碣一方。清道光五年(1825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慕容将军庙
王家庄慕容将军庙位于襄垣县古韩镇王家庄村中。坐南朝北,南北长45米,东西宽24米,面积为1080平方米。据现存碑记载始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现存建筑均为清代遗构。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现存有戏台、献殿、正殿,两侧为东西妆楼、东西厢房、东西耳殿,庙内存碑一通。正殿位于高0.6米的石砌台基上,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五檩前廊式构架,柱头斗拱单翘单下昂,是一处保存较好的清代建筑群。清咸丰元年重修碑一通。2007年被长治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相传北魏太和十七年,魏孝文帝由大同迁都洛阳,路过襄垣九龙村,忽然天地昏暗不能行进,魏孝文帝大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