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临汾市旅游
临汾市景点介绍
马牧华严寺
马牧华严寺马牧华严寺(第四批省保)时代:元地址:洪洞县辛村乡马牧村华严寺,俗称北寺,北宋建隆三年(962年)创建,历代屡有修茸,现存建筑有正殿、东西配殿。正殿大雄宝殿,为元代遗构。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殿内东、西、北三面墙上均有壁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女娲陵
女娲陵女娲陵(第四批省保)时代:唐地址:洪洞县赵城镇侯村又称娲皇陵,始建年代无考,据《平阳府志》载唐天宝六年(747年)重修。唐以后历代屡有修茸。女娲陵原规模宏大,建筑风格极具皇家气派。宋代碑文载:“南北百大,东西九筵”,原有建筑现已不存。陵墓内现存宋开宝六年(973年)和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巨碑两通,千年以上古柏三株,“补天石”一块,以及明清时期石碑三十多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张遗址
上张遗址上张遗址(第四批省保)时代:春秋地址:洪洞县淹底乡上张村北部遗址范围以上张村为中心,东西1500米,南北1000米。总面积1.5平方公里。遗址内分布有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古文化遗址以绳纹灰陶为主,器物有陶豆、陶罐等。古墓葬区出土器物有青铜盘、匜、带盖鼎、双耳钵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师村遗址
师村遗址师村遗址(第四批省保)时代:西周——汉地址:洪洞县曲亭镇、大槐树镇、苏堡镇遗址以师村为中心,东西长5公里,南北长3公里,总面积为15平方公里,有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其暴露在地表的文化层随处可见,范村杨侯国古城遗址文化层内发现有陶鼎、陶豆、陶盆、陶下水管道等;在西尹壁村古墓区盗洞内出土有陶鼎、陶壶、陶盆及彩绘陶器等。追缴回被盗施绿釉陶楼一座、青铜平盖四钮鼎1件、青铜三钮带盖鼎3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代移民遗址
明代移民遗址明代移民遗址(第三批省保)时代:明地址:洪洞县城北郊贾村西侧的古大槐树公园内是明朝洪武、永乐年间大规模、长时间广泛移民历史的一组纪念性建筑。碑亭位于原古汉槐处,坐北朝南,单檐歇山顶,筒板布瓦覆盖。亭内碑一通,高3.5米,宽0.8米,厚0.3米,碑首作盘龙雕饰,中刻“纪念”二字。碑阳刻“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书大宇,碑阴所刻碑文概述明初迁民始末。碑亭后窑顶上立有金承安五年(1200年)石经幢,为广济寺仅存的遗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碧霞圣母宫
碧霞圣母宫碧霞圣母宫(第三批省保)时代:明地址:洪洞县广胜寺镇坊堆村据碑文记载,始建于明嘉靖二年(1523年),现存主体结构为明代建筑。寺院坐北朝南,二进院布局,中轴线上现存木牌坊、圣母殿,两侧仅存西厢房三间,占地面积888平方米。大殿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殿顶饰琉璃脊兽、瓦件。七檩梁架,柱头科七踩重翘单昂,平身科一攒。前檐明间施隔扇门,两次间隔扇窗。殿内设凹字形神坛,上塑圣母,两侧塑宫女及侍者像,两山及后墙均塑有悬塑,为明代作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云寺
泰云寺泰云寺(第三批省保)时代:宋、金地址:洪洞县广胜寺镇石桥村北据碑文记载,始建于唐天宝十年(751年),北宋雍熙四年(987年)重建,现仅存大殿,主体结构为宋代建筑。大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梁架为六架椽屋四椽栿对前乳栿通檐用三柱,柱头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殿内四壁存壁画约25平方米,为泥皮覆盖,内容不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凝堡遗址
永凝堡遗址永凝堡遗址(第一批省保)时代:西周地址:洪洞县城东北5公里永凝堡村1957年3月,该村村民取土时发现了重要铜器300余件,其中在一件鼎器内壁有铭文2行8字:“□□乍(作)父丁宝鼎□□”。簋一器内底有铭文:“乍(作)永商彝殴。”从器物形制和纹饰来看,该墓及其所出青铜器当属西周早期。1980年6月及10月,考古工作者对永凝堡进行考古钻探、发掘。钻探面积13000平方米,共发现灰坑20个,墓葬56座。有22座墓经过发掘清理。这些墓多为西周时期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出土的随葬品主要是铜器、陶器、玉石器、骨、蚌贝器等。青铜器800余件,陶器43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坊堆遗址
坊堆遗址坊堆遗址(第一批省保)时代:西周地址:洪洞县城东北7.5公里坊堆村1954年试掘时,遗址南北长210米,东西宽72米。北、西两面高出地平面1---2米,南、东两面与现在的地面相平。在遗址中部偏西发掘清理西周墓葬18座。出土器物有陶器、铜器、玉器、蚌贝器等。陶器有夹砂灰陶、细绳纹鬲;铜器有鼎、簋、甗、戈、铜鱼。玉器有璜、环等。另外遗址中西部出土的一鼎器口沿下内壁有铭文“父乙”。坊堆村出土了卜骨,其中一片刻有一条卜辞,共8个字,卜辞释文为“□囱□三止又疾贞。”这是西周甲骨文在国内首次发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村遗址
上村遗址上村遗址(第二批省保)时代:商、周地址:洪洞县城西25公里双昌乡遗址面积为东西1000米,南北800米。1984年考古工作者曾对遗址作了全面的专题调查和试掘。揭露的遗迹有灰坑,出土的遗物有铜器和陶器。1986年又在遗址中采集到一些陶器残片。其文化类型为商周时代。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洪洞侯村遗址
侯村遗址侯村遗址(第二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洪洞县赵城镇东约3公里遗址发现于1984年春,1986年进行了发掘,遗址总面积在40万平方米以上。遗址的文化堆积厚,内涵丰富,发现有陶窑、灰坑、墓葬等遗迹。其文化特征与陶寺遗址为代表的文化最接近。同时晋中地区龙山文化某些陶器也在这里出现。从而说明该遗址融合了晋中地区的一些文化因素,并在晋南与晋中的文化交流中起着桥梁作用。考古工作者将其称为“陶寺文化侯村类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曲沃薛家大院
薛家大院时代:清地址:曲沃县城内西城巷10号大院建于清代,坐北朝南,三进四合院,占地面积1011.60平方米,现存建筑沿中轴线依次有:南房、过厅、过厅楼、北楼。前院均为平房,由山门、东西厢房、南房、过厅组成;中院经过厅楼与后院相连,由东西楼、北楼组成。东西楼形制相同,面阔三间,建筑面积为91.8平方米。北楼为明三暗五的建筑格局。大院建筑中保存有精美的石雕、木雕及彩绘。2019年10月7日,曲沃薛家大院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望绛墓地
望绛墓地望绛墓地(第四批省保)时代:东周地址:曲沃县史村镇望绛村墓地位于村北岭头高地,地势北高南低,东西宽250米,南北长300米,面积达75000平方米,经勘探调查,墓葬总数在1000座以上。1999年春、秋两季对该墓地中心区进行了调查勘探和发掘。墓葬分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小墓多东西向,分布于墓地西部;大型墓多两两成对,大部分有附属车马坑或将车直接放在墓坑中;中型墓居多,南北向,多是两两成对。发掘的38座东周墓葬和车坑中,出土大量的青铜器、玉器、陶器、车马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许遗址
东许遗址东许遗址(第四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曲沃县高显镇东许、靳庄、听城三个村之间遗址由听城村西的高阜向西、向北各延伸约1500米,总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其中心位置在东许村约800米处的苹果园附近,路旁的断崖上仍可见到遗址残迹。主要遗迹有灰坑、袋状窖穴。东许遗址于五六十年代发现,1986年夏和1995年春先后两次发掘。经过几次调查,东许遗址的主要文化内涵属于龙山时期的陶寺文化类型,另外还有零星的仰韶时期庙底沟文化遗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曲沃古城遗址
曲沃古城遗址曲沃古城遗址(第一批省保)时代:周地址:曲沃县西北2公里与侯马市交界处的风村附近东起下西关、大南关,西至林城、南靠浍河岸,北到曲沃机电厂,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是一处西周时期晋国古城址。1982年考古工作者对遗址范围概况进行了勘察,在西韩村至东韩村之间,发现有古城墙遗迹,城墙厚4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曲沃方城遗址
方城遗址方城遗址(第二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曲沃县曲村镇西南距县城约17公里北靠塔尔山,南临滏河,和襄汾陶寺遗址仅一山之隔。地势北高南低,由于山洪的长期冲刷,地面形成多条大小不等、基本上垂直于塔尔山呈南北走向的沟窪,为典型的黄土地貌。遗址于50年代末发现。1984年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遗址发现遗迹有房址、陶窑、灰坑和墓葬。房址有地面建筑、半地穴建筑和洞穴式建筑。陶窑由平面排列的窑室、火膛两部分组成。窑室为圆形袋状,有主火道、支火道各三条,火膛基本呈方形。灰坑以圆形、不规则形比较常见。遗物主要有陶器、石器、骨器。陶器陶质绝大多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里村西沟遗址
里村西沟遗址里村西沟遗址(第二批省保)时代:旧石器地址:曲沃县城西北约11公里的高显镇里村西沟北距丁村12公里。1956年发现,同年7月和1983年先后进行过两次小型发掘。1956年7月贾兰坡等对其进行调查发掘,获石制品172件,计有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和石球等。根据地层、动物化石以及石制品的特点判断,其文化性质与丁村文化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四牌坊和木四牌坊
四牌坊(包括石牌坊、木牌坊)四牌坊(包括石牌坊、木牌坊)(第七批国保)时代:明地址:翼城县旧城南十字街心创建年代不详,石牌坊为四柱三楼青石结构,单檐十字歇山顶。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清乾隆、民国年间屡有修葺。平面方形,坊下四面可以通行,面阔、进深均为5.5米。梁架、斗栱、椽飞、垂莲柱等均为木构,下层柱枋花板台基等均为石质,石柱、额枋上浮雕人物、禽兽、花卉等。木牌坊位于城北,与石四牌坊相对峙,四柱三楼木结构,重檐十字歇山顶。总高20余米。重建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31年),清康熙、民国年间屡有修葺。平面方形,面阔、进深均为6米,四面可以通行。石四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梁古城遗址
南梁古城遗址时代:新石器、商、周地址:翼城县南梁镇故城村该遗址南边跨故城水库至水库南岸,北边抵南庙村南沟壑,东边伸入上、下二涧峡,西边与北常村接壤,南北长2100米,东西宽1900米,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遗址为新石器时代,尤其是龙山文化中晚期遗存相当丰富。仰韶文化遗存以尖唇夹砂罐为主,龙山文化遗存中最常见的器类为鬲、甗、盆、折肩罐和豆。周文化遗存在遗址文化堆积中为主,分布最为广泛,遗迹、遗物最为丰富,延续时间较长,自西周早期至春秋战国。古城城址位于遗址的中心,城四垣尚存有遗迹。2019年,南梁古城遗址入列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裕公和尚道行碑
裕公和尚道行碑裕公和尚道行碑(第二批省保)时代:元地址:翼城县城关镇老城内据碑侧面题记和民国十八年《翼城县志》记载,原立于翼城县旧城同颖坊东隅金仙寺内。寺毁后,于明万历元年移置旧城东部高阜上的后土圣母庙内。1938年,圣母庙被日寇焚毁,独此碑幸免。1992年新建了六角碑亭、围墙和大门,加以保护。碑为青灰色石灰岩,碑首方形,雕刻二龙戏珠,碑额篆书“金仙裕公和尚道行碑”三行九字。碑身高2.54米,宽1.14米,厚0.34米。楷书,间有行书,字径寸余。碑文主要记述了裕公和尚的功德和才华,是元朝大书画家赵孟頫撰文并书篆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