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忻州市旅游
忻州市景点介绍
沟南天主堂
沟南天主堂,位于五台县沟南乡沟南村中。坐东向西,占地面积213平方米。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卷棚硬山顶。教堂西有塾屋三间,深四椽,卷棚硬山顶。此建筑始创年代不详,自民国二年(1913)起,便成为天主教堂,1949年后改为县粮食局粮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又退还给天主教会。
槐荫两级小学
槐荫两级小学,位于五台县东冶镇槐荫村中央。民国二十三年(1934),由时任阎锡山晋绥军骑兵总司令的槐荫村人赵承绶,为改善民办学条件而创办。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07万平方米。学校统一校服,定校规、设校训、聘名师,时称华北第一名校,培养出了李力安、程飞等我党优秀革命干部。校门内石狮一对。拾二十五阶台阶而上,学校设在三个自然平台上。第一平台,石券窑洞十六间教室,中设台阶进入第二平台,中三间石券门洞顶置石栏杆,正中匾书“槐荫学校”。第二平台有砖结构教室十三间,硬山灰瓦顶,中设门洞,左右尽间旁设小门,通往回廊。自第二平台拾七阶步入第三平台,正面是大礼堂,前设抱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槐荫赵氏祠堂
槐荫赵氏祠堂,位于五台县东冶镇槐荫村中央。民国二十四年(1935),赵承绶出资、赵戴文主持,由娘娘堂原祠迁建现址。祠堂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厢房面宽九间,中为门洞,深六椽,硬山灰瓦卷棚顶,原匾已毁,于2001年新书匾“三晋世族”。正面祠堂面宽九间,进深七椽,前设廊,硬山灰瓦顶,黄琉璃剪边灰瓦心。内设神龛五间,满摆各世神位。祠堂于2001年揭顶维修,梁架未动。西纠首房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前设廊,硬山灰瓦顶,斗栱耍头龙形,左右伸出花牙子。纠首房左右各有耳房二间,深三椽,硬山灰瓦顶。东面新建碑廊房,新碑3通,金明昌二年(1191)石经幢1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察冀边区银行旧址
晋察冀边区银行旧址,位于五台县石咀乡石咀村普济寺南侧。民国二十七年(1938)3月2日,晋察冀边区政府利用普济寺南院,改建成立边区银行,下设冀晋、冀察、冀中三个分行。首任经理关学文,职工20余人,8月撤至河北阜平。旧址现有金库1座,设在南厢房内墙根石洞内,洞口宽0.7米,高1.73米,洞内分上下两层,洞与洞形成90度转折。上层石洞长5米,宽2.25米,高2.03米;下层石洞长4米,宽2.15米,高2.6米,顶部有“晋察冀边区银行,民国二十七年仲秋建”字样。占地面积19平方米。1985年7月13日,五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忻州文物荟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精神不灭烈士碑
精神不灭烈士碑,位于五台县台怀镇杨林村中。坐西向东,占地面积0.56平方米。汉白玉质。通高2.9米,其中碑身高1.8米,宽0.8米,厚0.2米;碑座长1.1米,宽0.51米,厚0.3米。碑阳楷书,额题“精神不灭”,碑文“中国和平民主事业伟大烈士,王若飞先生,秦邦宪先生,叶挺将军,邓发先生,黄济生先生纪念碑”一行,共42字。碑阴楷书,额题“万古流芳”,碑文8行,共229字。中国民国三十五年(1946)四月十一日,五台县第八区全体公民立。
李力安故居
李力安故居,位于五台县东冶镇槐荫村三南巷10号。李力安,本名赵子斌,又名亮生,槐荫村人,1920年生。曾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1987年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秘书长。故居坐北向南,一进两院布局,占地面积720平方米。砖券大门,石券门洞,匾书“树德”。影壁砖雕,前置辟邪石狮一只。后院北房于1990年拆迁改建为二层楼房。东西配房各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卷棚硬山顶,门窗已改建。二门呈前厅后仪门式,前厅宽深各一间,歇山顶,斗栱大斗左右伸出花牙子,耍头龙形。梁架结构用四根抹角梁,四垂莲柱承托歇山式屋顶。石雕柱础石。仪门与前厅结构互为整体,走马板书“光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射虎川烈士塔
射虎川烈士塔,位于五台县石咀乡射虎川村。坐南朝北,占地面积17平方米。民国二十七年(1938),为纪念抗日烈士在台麓寺天王殿东建塔。正面有聂荣臻“民族英雄永垂不朽”题词及“纪念英勇抗日战争死难烈士”碑题。六棱尖锥形砖塔,通高9米。保存完整。1987年7月,五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潭上村公所旧址
潭上村公所旧址,位于五台县建安乡潭上村西。民国八年(1919)开始,阎锡山整理村落,实行区村制,民国二十四年(1935)潭上设村公所。旧址坐东向西,占地面积97平方米。现存建筑为五孔石券窑洞,当心间设门,两次间、尽间均为窗。前设木结构走廊,石鼓柱础石,廊柱上承额枋、平板枋。前后伸出搭牵,单幅云耍头,后为石券窑洞。早年当心间悬挂“潭上村公所”匾,1963年,该匾自然掉下。
王靖国旧居
王靖国旧居,位于五台县台城镇新河村中。王靖国(1893-1951),字治安,号梦辰,五台新河村人。辛亥革命山西新军起义,王参加忻代宁公团。后为阎锡山选送保定军官第五期学习,与傅作义等人称“十三太保”。先后任晋绥军师长、军长、集团军总司令。解放太原时,王任太原守备总司令。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王被俘。1952年,病死狱中。旧居坐北向南,四合院落布局,占地面积456平方米。为清代建筑。大门前有照壁1座,大门一间,前后出廊,板门,悬山顶,八字看墙,砖券门洞。进入大门后对面有影壁1座。院内早年分为上下两院,之间有垂花门,现已毁,左右砖砌花栏墙。上院现
西汇兵工厂旧址
西汇兵工厂旧址,位于五台县建安乡潭上村西500米处。民国十九年(1930)由阎锡山创办,日军入侵后停办。现仅存四合院落旧址,坐西向东,占地面积约1040平方米。西面为双五孔石券窑洞,中三间前设廊,廊柱石雕西洋风格,中间一间为过道,入内有东西走道,走道南有六间石券窑洞。院东面有三孔窑洞,已残破不堪。(《忻州文物荟萃》)潭上村地处滹沱河以南,全村总面积1.55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549亩,其中水浇地479亩,水田70亩。潭上村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干旱少雨。农民以种植玉米、水稻、外出劳务为主要收入来源。
阎锡山东山工事驼梁段
阎锡山东山工事驼梁段,位于五台县门限石乡老保沟村东南5公里的南驼梁山(玫瑰驼)。东山工事,南起今陈家庄乡东峪口,北至今石咀乡李家峪,全长约90公里。该工事为民国十八年(1929)阎锡山军与奉军战争爆发后,阎锡山为了加强防守,由晋军第六军丰玉玺十二师及炮兵三个团占领阵地时所筑。驼梁段为该工事的一部分,建于南驼梁山鞍凹部垭口,居高下瞰河北省平山县、阜平县,总面积357平方米。工事全部为石券窑洞,上面覆土,很是隐蔽,石洞大小不一,规格不一,有藏兵洞、弹药库、通道,留有射击孔、通风孔。(《忻州文物荟萃》)
阳白红旗公社门楼
阳白红旗公社门楼,位于五台县阳白乡阳白村中。1958年阳白公社改称阳白红旗公社,当年建红旗门。坐北向南,占地面积442平方米。红旗门是阳白村的南门,四柱,三门,左柱书写“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右柱书写“多快好省建设祖国”,顶上横写“红旗门”。两旁门写“高举”“红旗”,顶部是五角星。背面,左柱写“一马当先万马奔腾”,右柱写“几年辛苦万年幸福”,两旁门顶写“为人”“在事”。红旗门旁砖券一个水闸门,四柱,三券洞,并有水闸槽,两旁门写“千年想”“一时成”。
造产救国水池
造产救国水池,位于五台县建安乡潭上村村西100米的龟山顶。为阎锡山西汇别墅“小杭州”之遗存,民国二十年(1931)建。水池长14米,宽10米,深2.6米。池中砖砌水泥抹面“造产救国”四个字。早年池中央建有八角亭,四条高架通道通向四边,现无存。
赵承绶旧居
赵承绶旧居,位于五台县东冶镇槐荫村红大门巷1号。赵承绶(1891-1968)字印普,槐荫人。曾任阎锡山晋绥骑兵总司令,野战军总司令。1948年晋中战役被解放军俘获后归附,为解放山西做出过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委他为水利部参事。旧居坐北向南,早年一进两院,现仅存前院,为清代建筑,占地面积635平方米。正房(原为过厅)面宽五间,进深五椽,卷棚硬山顶,前设廊,当心间安门,两次间安窗。大门一间,深二椽,硬山顶,门面砖作成洋式门柱,中安板门一合,门顶正中砖制太极图,顶安石雕云形耍头十个,顶部砖浮雕牡丹花卉,门前左右置上马石两块,门洞已坍塌。进门砖影壁1座。
张瑜旧居
张瑜旧居,位于五台县茹村乡南茹村赶牛坡堡子巷7号。张瑜(1883-1914),南茹村人。1904年去日本留学,1911年太原起义时任太原敢死队队长,后被任命为山西北路军总司令兼第四标标统,1913年任山西都督府参谋长、教导团长,1914年任十二混成旅旅长,同年因病去世,享年31岁。埋葬于南茹村南山脚下。旧居坐北向南,占地面积505平方米。正房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前出廊,硬山顶。石砌基座,当心间安门,两尽间安窗。左右耳房各两间,并有圆形砖砌门洞。东、西、南房各面宽三间,进深四椽,硬山顶,砖砌门窗。大门一间,深二椽,悬山顶,走马板书“节孝双全”“大清道光贰
张隐元烈士碑
张隐元烈士碑,位于五台县耿镇耿镇村耿镇中学大门前右侧约15米处。碑高1.26米,宽0.63米,厚0.16米,占地面积0.33平方米。碑首呈圆形,石质。碑文书:“稳元同志千古”“抗日战争於一九四二年,张稳元同志在完成控敌任务期间,不幸被敌杀害。我村及屋腔沟全体群众闻而痛哀,树碑留念。公元一九五一年九月立。”
奎峰寺遗址
奎峰寺遗址,位于繁峙县岩头乡安头村北300米的山坡上。东西长200米,南北宽70米,分布面积1.4万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原寺已毁,仅存遗址,现存建筑均为1988年重建。地面现存明景泰二年(1451)重修碑1通,清重修及功德碑9通,墓塔1座,清铁钟1口。1985年4月15年,繁峙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孟良寨址
孟良寨址,位于繁峙县砂河镇义兴寨村东南100米处,相传为宋代将领孟良驻兵处。现存有石砌墙体。墙体南北长350米,底宽4米,顶宽2米,残高1~2米。中部设圆形寨子,直径30米,东部另砌一道辅助石墙。总分布面积1.05万平方米。时代不详。
明内长城遗址(繁峙段)
明内长城遗址,繁峙段由灵丘县境北上进入繁峙县,起点为神堂堡乡神堂堡村东南3000米处,经过横涧乡平型关,止点为大营镇团城口村西北2000米处,向北进入浑源县境。海拔1100~1700米之间。墙体分黄土夯筑和石砌两种。共存墙体17段,全长约3.8万米,沿线存关2座,堡11座,敌台79座,烽火台33座,碑竭6通。据《明史》、清光绪《山西通志》等记载,此段长城修筑于明代成化至万历年间(1465-1620)。198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历代长城为山西省重点文物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型关堡
平型关堡,位于繁峙县横涧乡平型关村。平面呈矩形,周长1050,米,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保存情况一般,此堡设有三门,即东门、南门、北门。东门已全部损毁。南门现存底部情况:宽2.5米,高3.4米,进深5.6米,现存城楼残高5.1米,建筑情况不明。此堡南北门外均有翁城,南门瓮城已毁,北门瓮城保存较好,门板尚在,瓮城开东门,为一进二券式。属明代遗存。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