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珠海市旅游
珠海市景点介绍
西安码头泵站
西安码头泵站位于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西安码头北侧,占地总面积22320平方米。泵站于1977年1月动工,1978年12月定型试制卧式轴流水泵,1979年5月安装调试,1979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按10年一遇两天排干标准设计,排涝面积3.8万亩,排水流量36.7m3/s(扬程3m),是全国唯一仍可使用的最大口径卧式轴流泵站,是广东省最大单台装机电排站之一,也是珠海市最大的电力排涝工程。泵站建成后至2003年12月20日止,共运行1457.7小时,30多年来为当地排涝减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被当地群众称为“救命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崑山赵公祠
逸峰赵公祠位于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南门村。崑山赵公祠又称世德堂,在逸峰赵公祠南侧,祀南门村赵氏九世祖赵崑山。始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坐东向西,三间三进,南侧有副祠三进。硬山顶,博古脊,绿釉瓦当、滴水;石脚青砖墙,花岗石门框,行书阴刻楣额:“崑山赵公祠”。祠内外有石雕、木雕、灰塑、壁画等饰物;主体建筑与副祠间设巷道,花岗石行书阴刻巷道楣额“云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氏名贤祠
荔山村黄氏名贤祠位于乾务镇荔山村,祀黄姓历代贤人,迁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坐北向南,三间三进,祠前置石狮一对,占地面积1255平方米。抬梁与穿斗混合结构,硬山顶,博古脊,石脚青砖墙,绿釉瓦当、滴水,雕花封檐板,祠内外饰石雕、木雕、灰塑、壁画等。祠堂右侧有夯土墙附祠,前半部已毁,后重建,后座及石刻隶书联尚存。2011年5月13日作为古建筑群之一被核定公布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荔山村黄氏名贤祠祀黄姓历代贤人而建,迁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三间三进,祠前置石狮一对。抬梁与穿斗混合结构,硬山顶,博古脊,石脚青砖墙,绿釉瓦当、滴水,雕花封檐板;虾公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月轩黄公祠
月轩黄公祠位于乾务镇荔山村,始建于清光绪丙子(1876)。坐北向南,三间三进,祠前置石狮一对,后有水井及夯土墙1堵,占地面积348平方米。硬山顶,石脚青砖墙,后堂锅耳山墙,抬梁木架构,绿釉瓦当滴水,花岗岩石门框。石匾额阴刻“月轩黄公祠”,匾额由同治壬戌状元徐郙书题,祠内外饰木雕、石雕、灰塑。该祠堂属典型的晚清岭南建筑,2011年5月13日作为古建筑群之一被公布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月轩黄公祠比黄氏大宗祠规格略小,可立于门前那对石狮子,与大宗祠和名贤祠略有不同。立于大宗祠和名贤祠门前的石狮是侧头的,而立于月轩祠门口前这一对却是直头的,在斗门区仅此一对。传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荔山村黄氏宗祠建筑群
荔山村黄氏宗祠建筑群(含黄氏大宗祠、月轩黄公祠、黄氏名贤祠)位于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荔山村,坐北向南三祠并列,由东至西依次为:月轩黄公祠、黄氏大宗祠、黄氏名贤祠,均属清代大式建筑,总面积1667平方米,分别由该村黄氏族裔、同治进士黄槐森及其兄德森倡议,于同治至光绪丙子年间(约于1862-1876)陆续建成。建筑格局均为三进连庑廊夹天井布局,均为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石础青砖墙,硬山式顶,抬梁木架构;绿釉瓦当滴水。建筑群气势雄壮,祠内外保存有石刻、木刻、砖雕、灰雕等多种饰物,其中以放置祠前的6只神态各异的石雕狮子最为精美。黄氏大宗祠基本保存原来的建筑格局,具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王宫工丈摩崖石刻
大王宫工丈摩崖石刻位于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桅夹村。石刻凿刻在一块花岗岩上,立面宽2.15米、高2.7米,凿刻部份呈T字形,正面阳刻文字“大王宫”、“工丈”以及带刻度的竖长条棱共1.94米,刻度清晰可见;每刻度0.38米。该石刻约刻于清代中晚期,是当时丈量土地的标准长度比照物,即地亩尺。“大王宫工丈”摩崖石刻的发现,为研究岭南清代度量衡标准提供了实物资料。2011年被核定公布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核定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大王宫工丈摩崖石刻是广东省迄今为止同类石刻的首次发现,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邻近“两粤广仁税”摩崖石刻,周围多古树,环境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门赵家庄
南门赵家庄位于斗门区北部,现有户籍人口84人,该庄始建于嘉庆初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是由南门赵氏十世祖意乡八传维茂携家眷从南门乡南边里迁居于此而建,因处霞山的北麓,故始称接霞庄。这里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如春,河涌纵横交错,宜耕宜渔,是一处难得的人居之地。庄村人杰地灵,历代名人众多。清光绪中期,接霞庄已是颇具规模、装饰华丽、非常繁荣的村庄了,由于庄内全是赵氏一族,人们称它为“赵家庄”。房屋的设计均仿照广州西关模式,聘请当时佛山的著名建筑师建造,科学规整。一条长132米、宽4.3米的石板街横贯全庄。村中有一座三进、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赵氏
淇澳抗英遗址
淇澳抗英遗址位于唐家湾镇淇澳岛淇澳村,含天后宫、古炮台、白石街。鸦片战争前夕,英、美鸦片趸船泊踞淇澳岛金星角,以此地为0鸦片驿站,并常涉淇澳村骚扰村民。1833年10月13日英国鸦片贩子与村民发生武装冲突。l5日,英国人率其他外国人向村内开枪开炮,愤怒的村民聚集在天后宫前,用火炮还击,鸦片船队以失败告终。据传,战后英国人赔偿白银3000两,淇澳村民用赔款修缮被炮火损坏的天后宫,并供奉阵亡的神炮手蔡义,铺筑“白石街”,以铭其事。淇澳抗英遗址见证了中国人民自发地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一次胜利。天后宫重修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建筑面积292.75平方米,正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淇澳祖庙
淇澳祖庙位于唐家湾镇淇澳岛淇澳村,是村民祭祀、议事的地方,始建于宋代。清康熙十三年毁于大火,乾隆、同治年间曾作过重修。里面供奉着雷公、电母、风伯、雨师、水潮爷爷和开村之祖的偶像,反映了古代人对自然力和祖先的崇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灶千人坟
三灶千人坟位于珠海市三灶岛余弄村村西。1949年该村华侨和港澳同胞集资修建,葬1938年被日本侵略军杀害的鱼弄村民。有墓、纪念碑、栏杆、祭台,1982年又修建了凉亭2座,占地面积约900平方米。纪念碑为方形、砖石混凝土结构,高5米,上有阳文楷书,正面写“三灶抗敌殉难人民之墓”,两侧写“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落款“民国三十八年季夏”。墓前有4根柱,分别铭文“精神不死”、“浩气长存”、“舍生取义,永垂不朽”、“鞠躬尽瘁,视死如归”。在纪念碑下方嵌一块端州石碑,碑文由当年鱼弄乡乡长廖玉池撰写。1983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淇澳村天后宫
淇澳村天后宫和白石街位于珠海市唐家湾镇淇澳村。村内的南直街与北直街以及从北面祖庙到南面村口,均用花岗岩石板铺砌,3行石并排,宽约1米,全长1000多米。当地人称之为白石街。1833年至1836年,英、美商人占据金星门为0鸦片驿站,还经常入村抢掠,调戏妇女。1836年7月2日,英、美商人纠集十五、六艘船驶入淇澳湾,炮轰淇澳村。淇澳村16岁以上村民齐集在天后宫前,用土炮、铜炮奋勇还击,打死美国波士顿轮船局威廉柯尔舰长和3个英国人,迫使侵略者举白旗投降,据传赔白银3000两。淇澳村民用这笔赔款修缮了天后宫,还修筑了这条白石街。1994年珠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竹仙洞摩崖石刻
竹仙洞摩崖石刻位于珠海市湾仔镇竹仙洞水库。镌刻在岩石上的有“鸿翔鹤聚”、“登高望远”、“洞天福地”等14题题诗、题字、题记。“鸿翔鹤聚”4字,阴刻楷书,每字约1.60×1.30米,杨兰皋刊、张之翰书。“登高望远”4字,阴刻楷书,横写,每字0.95×0.74米,无款。“洞天福地”4字,两行直书,阴刻楷体,每字1.50平方米,杨兰皋刊,张之翰书。还有乩文:“观音大士乩示,到此游玩,均勿食猫犬鱼龟蛇鼠各污秽之物,至禁、至嘱!”这些题刻大都是杨云骧及其子杨镇海(1828~1903年,字祖泰,官至副将)、杨镇波,侄杨兰皋等人在竹仙洞修桥补路,邀请文人前来相聚,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连湾山摩崖石刻
连湾山摩崖石刻位于珠海市平沙镇连湾山。在该山东麓的一块巨石上,镌刻着“氛息”两个大字每字宽0.5米、高0.7米,阴刻行书。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香山知县田明曜所撰的一题纪功石刻,石刻宽2.2米、高0.9米,阴刻楷书,共213字。这两题石刻同属一组,内容叙述了当时的地理环境和征剿海盗的历史事件。前为标题,后为文字说明。1994年《珠海市文物志》收录该处石刻。1994年珠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东澳岛铳城
东澳岛铳城位于珠海市万山镇东澳岛澳口的山脊上。三面临海,一面靠山。据《香山县志》记载,此铳城建于雍正七年(1729年),驻兵50人。铳城平面布局呈长方形,长48米、宽20.5米,石砌城墙残高2.5米、上厚1.5米。城门设在东南面,炮台设在西北角。城外东北面约40米处建烽火台1座。烽火台呈立锥形,有火膛、烟道,高1.7米、腰径0.9米。-战争前后铳城曾被英国人占据,在此一带海面停泊船只。1987年珠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前山寨城
前山寨城位于珠海市前山镇旧城内。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人租借濠镜澳(今澳门)后,明朝廷为防御外来势力侵略,于万历二年(1574年)筑关闸,派兵驻守莲花茎,又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建前山寨,派参将领兵驻守。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修筑城墙,以副将镇守。据《香山县志》载:“土城周围四百七十五丈,高九尺,下厚三尺,上厚二尺;每城二十丈增筑子城一丈,凡二十四丈;为门三:南曰‘前丰’,东曰‘物阜’,西曰‘晏清’,北逼于山故不门”。乾隆九年(1744年),前山寨改设为广州府海防军民同知署,辖番禺、东莞、顺德、香山等县海防及澳门事务,故又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逸峰赵公祠
逸峰赵公祠位于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南门村。逸峰赵公祠又称世寿堂,在菉猗堂南侧,祀南门村赵氏九世祖赵逸峰。始建于明代晚期,原为蚝壳墙,民国17年(1928)重建改为砖墙。坐东向西,三间三进,中轴线左右对称。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木架构,硬山顶,博古脊,石脚青砖墙,绿釉瓦当、滴水;祠内外有石雕、砖雕、木雕、灰塑、壁画等饰物。花岗石行书阴刻楣额:“逸峰赵公祠”。祠左右设巷道,巷道分置大理石刻隶书匾额“云路”、“天衢”,砖雕周边护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屏杨氏大宗祠
杨氏大宗祠位于珠海市南屏镇北山村。清同治七年(1868年)依山而建,坐南向北,占地8838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五间三进两旁加厢房的四合院布局。中轴对称、总面阔41.6米、总进深60米,建筑面积2520平方米。硬山顶,青砖墙,抬梁与穿斗混合木构架,花岗岩石柱础,石条、石板作基础,采用木雕、砖雕、石雕、灰雕等工艺装饰。门前立一对石狮子,庭院筑上围墙并种上花木。整座建筑规模宏大,古朴幽雅。1986年珠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斗门张世杰墓
张世杰墓位于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黄杨村后的黄杨山山坡上。始建于宋末元初,清乾隆十三年(1748)香山县知县张汝霖重修。灰砂墓,东北向,面积203平方米。墓呈交椅形,有金井、三重挡土回岭、两边摆手和三级拜台。金井圆径3.8米,井壁涂朱红色,雕卷草纹。墓碑为端州石,高1.33米、宽0.61米,镌刻正楷空心字碑文:“宋太傅枢密副使越国张公讳世杰之墓”,四边用红砂岩镶嵌,碑首雕“二龙争珠”图案。墓前刻一对楷书对联“云山空望侍郎宅,海水犹朝永福陵”。墓前置花岗石八边形墓表1对。1987年被核定公布为斗门县(区)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核定公布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南宝墓
马南宝墓位于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小赤坎村后山鳌鱼岗,原为土墓,始建于元初,清道光元年(1821)始立墓碑。1980年,该墓荒废。1987年,寻回墓碑,花岗岩墓碑阴刻碑文:“宋工部待(按,当为“侍”)郎配享大忠讳南宝马公之墓”,碑额饰浮雕祥云拱日图。是年,马氏族裔重修此墓,重修墓坐南向北,占地面积约105.8平方米,为抄手墓,由墓碑、垄环、挂榜、拜台、月池等部分组成,以砖石水泥灰浆依山势砌筑,由山脚至月池修有水泥台阶。1987年被核定公布为斗门县(区)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棱角咀遗址
棱角咀遗址位于珠海市香洲棱角咀大沙堤北半段(现为海景路旁海滨浴场)。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至青铜时代早期。1984年发现。1991年发掘194平方米。文化层最厚1.5米。发现有灰坑、木骨泥墙等遗迹。遗物有陶器、石器。陶器以夹砂陶为大多数,泥质陶很少,器类有釜、罐、钵、豆、器盖、杯、器座、支脚、箅、纺轮等,纹饰有绳纹、方格纹、曲折纹、云雷纹、云雷与曲折组合纹、圈点与弦纹组合等,还有少量刻划纹。石器有锛、锤、砧、球、砺石、网坠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