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辽宁省 > 营口市 > 盖州市旅游
盖州市景点介绍
拦马墙遗址
拦马墙遗址位于盖州市九寨镇三道河村龙洞山北山脊,呈长方形,大部分墙体遗址已损坏,墙上石块散落分布在周围。该遗址在崴子后山南山脊各残存一段,整体为长条形,南段总长约120米,北段总长约300米,墙宽约1.5米,现存最高处约有2米,虽没有发现陶片等标本,根据石墙风化程度及当地群众传说,初步认定为高句丽时期所建,是高句丽时期山城的代表,具有历史价值。2012年营口市人民政府(营政[2012]173号)公布拦马墙遗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营口市人民政府(营政[2013]185号)公布的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为:以拦马墙遗址墙基为基点,东50米、西50米、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美房遗址
五美房遗址位于盖州市九寨镇五美房村东的一块临河台地上,也叫东甲石地,其上建数处民宅,南部被河水冲刷成断崖,所存遗物散落遗址各处。遗址呈方形,分布面积约有25万平方米,在遗址南河岸断崖处可看到1.5米厚文化层,内有滴水瓦、布纹板瓦、陶器残片等。据村民介绍在耕田时曾挖出灰坑、烧土、沟纹砖、陶罐、马下额骨等,还发现约有1米多宽的墙基等。该处遗物丰富,有辽代白釉米黄色胎质的瓷器口沿、碗底等残片,定窑白釉瓷片,辽金时期灰色泥质陶器大卷口沿,灰色夹砂陶器器耳及泥质灰色陶兽耳等。据此分析,该处为辽金时期的城址,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是盖州市辽金时期人类活动的真实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道河刺槐山遗址
八道河刺槐山遗址位于盖州市杨运镇八道河村,在村南约460米的刺槐山东坡台阶地里。该遗址南北长约50米,东西宽约40米,分布面积约2000平方米,在遗址的土层里发现有新石器时代夹砂灰陶残片,夹砂红褐陶残片。据当地村民说,挖果树坑时,时常发现这样的陶片,并在几年前在此遗址里发现有磨制石刀、石斧等石器,遗址内丰富的遗存物代表了新石器时代的历史特征,在本地区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亦拥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为研究此地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提供了重要依据。2012年营口市人民政府(营政[2012]173号)公布八道河刺槐山遗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营口市人民政府(营政[20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帝庙钟亭
关帝庙钟亭位于盖州市杨运镇鲍屯村学校操场,地势较为平坦,处在两山夹一沟之地。钟亭为正方形四柱歇山式花岗石建筑,方向西偏北3.5度。四角由四根间距139厘米八楞形石柱支撑梁架和歇山式亭盖,下部四面有179厘米高花岗石围墙。西为正面,有拱形门,高163厘米,宽71厘米,两侧对称。建筑整体通高493厘米,南北墙壁顶端内侧有15厘米石坎,为当时排铺板用。四柱下端砌在墙内,上端袒露,通高331厘米,内外有门墩石高14厘米。四面石梁两端交叉处做上下凹口互相咬合。梁上铺石板雕琢作檐椽、飞椽、连檐、望板、滴水、瓦当和筒瓦形状。东西坡为斜折式,由三块石板雕成铺盖,南北歇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连云寨双石棚
连云寨双石棚坐落在盖州市什字街镇连云寨村西封地屯。两石棚东西相对,距离32米。东石棚东西向建造,面对西石棚,由石板搭建而成,缺西壁石。石棚所形成的石室上长1.65米、下长1.75米,上宽0.8米、下宽1米,地上高0.98米。底石板埋于碎石之下,整体出现下沉现象。西石棚东向偏南20度,保存较好。石棚成对修建的形制不多见,这样遥遥相对是否意味两者有渊源,或是有某种联系?1983年公布连云寨双石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营口市人民政府(营政[2012]173号)公布其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营口市人民政府(营政[2013]185号)公布的文物保护范围和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泉山老爷阁
宝泉山老爷阁位于盖州市九垄地镇正黄旗村宝泉山上,建在海拔82米的顶峰。老爷阁为正方形四柱式四角攒尖花岗岩建筑,高二层共10.52米,分基座、一层、二层和刹杆四部分组成。基座边长为530米,四根八楞形石柱立于台基之上,全部建筑便承在其上,基座四面各有四级石阶通往台座之上。一层檐盖斜坡无瓦垅雕琢,石板上抹水泥斜面,四角有龙首垂脊,龙首稍稍翘起,下挂惊雀铃(只存挂环)。二层四根八楞形柱坐于石梁之上,柱内侧琢石槽承阑额,阑上承交叉石梁,梁上有随梁枋,随梁枋中间石横又搭口字形枋的四角,上承半圆形瓜柱四个,承工子梁和石板屋顶。二层阁的四面有高89厘米石板围墙,正面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兴寺钟亭
永兴寺钟亭位于盖州市九垄地镇头台子村学校操场,东200米是哈大公路,西5.5公里是渤海湾。钟亭为正方形四柱歇山式花岗岩石建筑,方向西偏北1度。四角由四根间距185厘米八楞形石柱支撑梁架和歇山式亭盖,下部有二级花岗岩砌筑石基座,高126厘米。有七级台阶可通其上。亭座上有190×130厘米的凹池,深22厘米。建筑整体通高530厘米。上部石檐最宽处为310米。四柱下端砌在基座内,上端袒露,高218厘米,柱顶为方形垂穗状,柱的顶部内侧面有凹口,承接阑额,额上承交叉石梁,无额枋,方形梁头探出26厘米,梁上铺石板为屋盖雕琢作望板、滴水、瓦当、筒瓦等形状,无檐椽、飞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关明清一条街
南关明清一条街位于盖州市鼓楼街道办事处前进社区,是盖州市的优秀近现代建筑群。南关明清一条街在盖州钟鼓楼以南,长约265米的辰州路两侧,其中东侧为17栋古建,西侧为8座古建,两侧共有9座江南二层0式建筑,占地面积约为4800平方米。结构为大木架砖石,有石制或木制挑檐,青瓦顶。据文献记载,历史上的盖州是东北第一个港口城市,河船可溯大清河直达盖州的南关外,南方商贾云集盖州,城内商铺相连,会馆兴建,成为辽东最繁华的城市,南关明清一条街就是当时最兴盛街道之一。2004年盖州市人民政府(盖政[2004]15号)公布南关明清一条街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盖州财神庙
盖州财神庙位于盖州市鼓楼街道办事处东市社区红旗大街路北,盖州古城东北部,西距古城址30米。财神庙建于清乾隆六年(1741),为座北朝南的一进院落,由正殿、东西配殿、五圣祠组成。正殿是建筑主体,为七架梁前后廊建筑结构,亦称五架梁前后各出1米架,复合式硬山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五间,长10.5米,宽13.3米,在正殿前为六架卷棚结构的厅堂建筑。正殿与前面的厅堂间无任何隔断,墙壁把两个建筑包在一起,成为一座复合式建筑,只是在正殿前檐柱与厅堂后檐柱间有穿插枋连接,在穿插枋上安有荷叶墩,支撑两檐间的排水天沟。厅堂为梁式建筑,在前檐设有十攒斗拱,成为柱与屋顶间过渡部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嘴六角塔塔址
山嘴六角塔塔址位于盖州市徐屯镇山嘴村,塔基占地南北约24米,东西约15米,面积约有360平方米。在塔址前有无头石佛像一尊,碑额及无头碑座各一块,塔基残存高度约5米,对面河岸也有大量石质塔构件,根据塔的建筑形式及构件的纹饰风格等,将该塔定为辽代塔,为盖州市的优秀古建筑标本,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研究我地区辽塔的实物资料。2012年营口市人民政府(营政[2012]173号)公布山嘴六角塔塔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营口市人民政府(营政[2013]185号)公布的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为:以山嘴六角塔塔址中心为基点,四周各外延15米以内为保护范围;保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道河石棚群
三道河石棚群位于盖州市九寨镇三道河村,当地亦称为霍家窝铺石棚,在1987年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20多座遗存。石棚群全部排列在霍家窝铺北一条东西向的山岗及其朝阳的山坡上。这里大部分的石棚保存现状不佳,几乎倾倒或坍塌。出土遗物包括石斧、玉凿、陶罐、壶等以及陶器残片和有孔石刀。在一座保存较好的石棚处,可见四壁石和铺底石,它的盖石呈椭圆形,出土了石斧、石凿、石刀陶罐和火烧人骨等。此石棚群大约建造于新石器时代末期,同属于本地区“巨石文化”遗存。1990年营口市人民政府(营政发[1990]38号)公布三道河石棚群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公布的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盖州望海寺
望海寺位于盖州市陈屯镇青龙山上,这里就是著名的熊岳八景之一的“喇嘛古洞”,洞内建有石庙望海寺,又名喇嘛洞庙。寺向西面对大海,花岗岩材质砌筑,硬山式,面阔、进深各三间,正面有八楞形檐柱四根。檐柱上刻楷书楹联,上联是“青龙山顶透云霞瑞映庄严法界”,下联配“望海寺中通水月光临活泼禅机”。殿门中间写着“佛光普照”,左为“万世师表”,右为“妙应无比”。同石柱有联书“禅心到处观自在”、“慧眼开时见如来”。柱头、柱脚、柱础有仙桃、石榴、莲花等石雕。庙内有壁画,工笔彩绘,惟妙惟肖。望海寺曾于1731年改建,后又在1878年、1892年等多次修缮,1992年恢复原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烟筒山山城
烟筒山山城位于盖州市徐屯镇韩家沟村,为高句丽时期所建山城。出盖州市向东南行十公里,便来到了烟筒山前,烟筒山因山而得名,又有俗称如:灶突山、灶洞峪山、娘娘庙山、灶突峰、灶王峪山等。山周长约有四公里,海拔二百五十米。山颠为一南北走向的独峰,其两侧光滑似壁,山势极其险峻,在峰下半山腰平坦处有古城墙、古井、庙址及石刻等遗迹。烟筒山山城选择了这处平坦地势居险而建,北、东、南城墙依石崖陡峻处叠砌而成,西城墙凭借自然山险。全城呈不规则的南北长形制。南北长140米,东西宽65米,面积近万平方米,包括外城、内城和主城。石筑城墙由大小石块组成,大者长一米有余,小块仅0.1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山寺
崇山寺位于盖州市梁屯镇刘堡村,其又名清庙重山寺。崇山寺西邻七盘岭约一公里,北依庙后山。寺院坐落在山前平坦的台地上,方位南偏东50度。崇山寺原为两层大殿,现仅存后殿,建筑形制属清代大木小式硬山青瓦顶五脊式建筑。后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明间阔2.55米,次间均为1.90米,进深5.75米。檐柱四根,柱础覆盆式,金柱八根,檐椽22根。探出大额枋0.55米,飞椽探出檐椽0.28米。椽枋、额垫板均有二龙戏珠、狮子、麒麟、花卉等彩绘纹饰。雀替已不存在。檐柱与金柱间距0.80米,中有抱头梁、穿插梁。寺门上也有彩绘,三架梁与四椽袱间有双步梁。三架梁与四椽袱横跨明间有佛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盖州西堡子遗址
西堡子遗址位于盖州市万福镇西朝阳村西堡子屯,坐落在两条河流交汇处,高出地表的一个台地上,南500米为碧流河,西临西沙河。遗址地势平坦,四周群山环抱,为一盆地的中央,当地民居建在遗址之上。从古至今,这里是人类生存的风水宝地。遗址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60米,分布面积3.2万平方米。文化层距离地表约1米左右,层位薄厚不均,在0.1~0.5米之间。遗址内遗物有红色夹砂陶片、红褐色夹砂陶片、褐色夹砂陶片及烧土块,各类刻划陶片居多,其次为素面,所见石器是磨制的石镞、棍棒头等,应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1984年营口市人民政府(营政发[1984]108号)公布西堡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丁屯汉墓地
丁屯汉墓地位于盖州市东城街道办事处农民村,此村原名丁屯,故名。墓群分布在大清河北岸,占地面积93万平方米。当地群众在基本建设和农事活动时,经常发现有砖、陶器、铜钱、刀币等。辽宁省博物馆曾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在这里清理过几座墓葬。1983年文物普查时,发现汉墓并出土大量随葬品。包括:彩绘陶奁、陶俑,陶罐、灶、仓、盆、釜及铜印、五铢钱等冥器和实用器。陶器是汉墓中陪葬的大宗物品,除实用器外,冥器开始大量出现,用陶器模型表示人间生活,陪伴主人长眠地下,是汉墓的一大特色。随葬陶器丰富得包罗万象,有房屋模型、家具摆设、炉灶猪圈、锅碗瓢盆、陶俑粮仓人世间的家什用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曲茔汉墓地
曲茔汉墓地位于盖州市九垄地镇九垄地村西北,占地面积达一百余万平方米。原为曲家墓地,故名。曲茔汉墓地原为较高的土岗,后因取土夷为平地。当地群众使用汉墓砖砌院墙、套猪圈。1972年秋辽宁省博物馆考古队曾来此地发掘,出土陶耳杯、陶盆、五铢钱、铜带勾、银杯及大量文字砖。砖文为小篆或汉隶,多是一些祈祷及怀念之词,纹饰为太阳纹、羽毛纹等。此处墓群时代大约从西汉中后期至东汉。两汉时期,受战争的影响,居于营口境内的汉族人民为了躲避战祸往来奔波于关内外,随着中原汉人的迁徙到来,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营口地区经过战国时期长达二百余年的开发,丰富的物产,肥美的土地,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运烈士墓
杨运烈士墓位于盖州市杨运镇六道河村北观宝山的南坡上,坐北向南,土石建筑陵园。杨运烈士墓原在熊岳镇温泉村温泉疗养院前广场草坪内,1970年杨运乡人民怀着对杨运同志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将烈士遗骨安放在他生前战斗并与当地人民结下无限友谊的第二故乡。烈士墓在观宝山半山腰向阳处,墓地正方形每边长16米,墓前有六级台阶通向山道,供人们前来祭奠。墓有墓室及宝顶两部分,墓基为边长3米的正方形,高0.32米,用花岗岩条石砌成;宝顶为圆形,底径2.58米,高0.4米,亦用花岗岩石块围砌而成,黄沙土封顶。烈士的母亲与其胞弟前来吊唁时,在陵寝前栽植了苍松,表达了对烈士的怀念之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牌坊石棚群
牌坊石棚群位于盖州市什字街镇牌坊村南团山上,共20座,依次排列,向西南方向延伸。石棚群分地上、地下两种。地上石棚坐落在团山顶向下排列,编号为石棚1处在最高点,东西向。盖石、东壁石已缺失,北壁石上部断毁,西壁石长2米、高0.75米、厚0.35米,南壁石长2.3米、高0.75米、厚0.2米。石棚底石长2.7米、宽1.7米、厚0.2米,石棚整体的长宽与底石相当,高与壁石高度一样。出土遗物包括:人骨、青铜短剑、剑把头、纺轮、角针、角锥、陶罐及串珠等。地下石棚仍为东西向,但没有底石,编号为石棚2的长2.3米、宽1.74米、高0.8米。经过加工的壁石薄厚一致,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归州城
归州城位于盖州市归州镇归南村,城址的东、南、北是居民住宅区,西是浮渡河,北1500米是渤海辽东湾,南1500米是仰山。归州城始建于辽代,《辽史·地理志》载:“归州,观察,太祖平渤海以降户置,后废。统和二十九年,伐高丽,以所俘渤海户复置。兵事属南女真汤河司。属县一,归胜县。”明《辽东志》载“归州,盖州城南九十里,有城二处,遗址见存”。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归胜城,在(金州)卫东北,辽置归州,治归胜县”。《奉天通志》载“归州堡,在今熊岳城西南三十里,即辽归州之所在”。各类史籍记载与归州城地理位置吻合,辽代的归州城就是现在的盖州市归州镇归南村附近。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