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辽宁省 > 鞍山市 > 千山区旅游
千山区旅游景点
千山
千山,古称积翠山千山,又名千顶山、千华山、千朵莲花山。千山是长白山的支脉。整个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经辽阳、海城、盖州、岫岩,止于金州。南北绵延200多公里,纵贯整个辽东半岛。自古以来就有“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之誉。千山为“园林寺庙山岳型风景区”,被誉为“东北明珠”。千山千山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南17公里处,总面积44平方公里,素有“东北名珠”之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千山,以奇峰、岩松、古庙、梨花组成四大景观。仙人台,又名观音峰,位于南部游览区诸山脉之巅,大安、中会,香岩诸寺和五龙宫诸庙宇拱卫之中。海拔708.3米,为千山风景区最高峰。峰奇,
辽宁省军区教导大队
辽宁省军区教导大队位于鞍山市千山区汤岗子镇,距鞍山市中心13公里,营区总面积为26万平方米,现有办公楼、教学楼各一栋,宿舍楼两栋,食堂和招待所各一栋,多功能会议厅一栋,建筑总面积1.9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0人训练和生活。辽宁省军区教导大队前身为辽宁军区干部训练大队,1954年8月成立于锦州北镇县城内,1956年10月迁至铁岭开原县城,并改名为辽宁军区训练大队,1957年12月迁至本溪祁家堡,1959年1月迁至现址。营区在解放前曾是日伪时期一所炮兵学校,解放后,原东北军区干部补习学校曾设于此。辽宁军区训练大队于1959年1月迁至现址后曾几易其名,19
国防教育基地
鞍山香岩寺
香岩寺在千山南部,虽处诸峰环抱之中,但入其境并不觉其狭,反有远峰近坡层次鲜明、深远开阔之感。《辽阳县志》载:“寺当山阳,山花极盛,春夏之交,满山花开,香气氤氲,故名香岩寺。昔人谓香岩寺中名胜最多,为一山之冠。盖龙泉至狭,大安近险,祖越亦少纡回,惟香岩外境既旷,近复双崖夹护,鸟道千盘,如往而复,万树参差阴翳,时有怪石出没其间”。香岩寺是千山的早期建筑,相传始建于唐,最迟也不晚于金、元时期。寺东山上的“双峰塔”就是金代留下的古塔,是千山现存的最古建筑,塔上有砖雕飞天等图案,建筑美观大方,是香岩寺的著名景点之一。寺前还有元代和尚雪庵的墓塔,元代皇庆时雪庵碑,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上天景区
天上天景区千山天上天景区位于千山风景名胜区北部,东起千山正门,西至,五佛顶,面积约5平方公里,海拔450―-550米,为千山第二高岭,山峰奇峭,怪石嶙峋,悬崖绝壁,苍松翠柏,错落其中,以峰奇,石奇,松奇而著称。是千山唯一一个高岭游览区,平均海拔520米,唐太宗李世民,清康熙、乾隆等帝王曾游览过此景区。相传唐王李世民,住大安寺到无量观“振衣冈”上抖过战袍;金代皇帝世宗完颜雍曾到千山灵岩寺探望其母贞懿太后;清代康熙,乾隆、嘉庆皇帝也都到或从辽阳古城望千山,并留下遗迹题词和诗文。王尔烈陪同嘉庆皇帝在千山找的那块“木鱼石”、即曹雪芹写的石头记(红楼梦)中
千山无量观
千山无量观为道教著名宫观,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南十公里的千山北沟,亦名无梁观,传因初建时无梁而得名。清代康熙六年(1667),道教全真龙门派第八代弟子刘太琳创建,后屡有修缮。观内外主要建筑有老君殿、三官殿、慈航殿、南天门、八仙塔、祖师塔、葛公塔等;老君殿创建于清代康熙初年,嘉庆、道光及同治年间均有修葺,殿内供奉太上老君塑像;三官殿系清代道光二十六年(1847)创建,因祀三官大帝而名;慈航殿,原名慈航阁,中供慈航道人圣像。观前山腰间有一石台,台上置石桌石墩,四周环以短石垣栏柱及石板,相传昔日常有仙人羽客栖集于此,故人称“聚仙台”;台东有八仙、祖师、葛公三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祖越寺
千山祖越寺祖越寺是千山最早的庙宇建筑之一。相传,在开始建寺时,有一位祖师从这里路过,曾仔细察看该寺的建筑,遂名为祖越寺。据考证,它最初建于唐朝,当时的建筑宽阔宏伟,大于现在几倍。后来,在金、元时期,山洪暴发,寺庙被冲毁,遗址就在现址前的低洼开阔处。从遗址中曾发掘出较大的浮雕石栏板、望柱莲花佛座、柱基、残石碑头、瓷片等。这些遗物为考察千山的庙宇建筑和宗教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祖越寺现址为明朝时建筑,清乾隆、道光、光绪年间曾相继重修、整饰,解放后,又多次进行修缮。现有建筑七幢,释迎殿为正殿,它的东侧是胡仙堂和客室,正殿阶下为东西配殿,配殿南有钟楼、鼓楼,呈东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会寺
中会寺:在千山大安寺之北。寺前有明嘉靖四年(1525年)碑记:“襄平南千山之山上,自唐敕建古刹有五,中会居其中。”故名中会寺。寺内建筑分主殿、前殿、禅堂、水亭、后阁等。寺宇前临海螺、净瓶二峰,背依犀牛望月峰。明人诗中所谓,“花香浮塔院,霞影落立岑。杳杳钟声动,遥峰护碧林”,即咏中会胜景。根据重修记载,中会寺在唐代就已经存在,几经水火,多次重修,现在的建筑大多具有明代的风格.中会寺分上下两殿,前殿临涧,后殿依山,布局巧妙。主要建筑除前殿、后殿外,还有天地楼、韦驮楼、钟鼓楼、禅堂等。殿内有精美的雕塑和彩绘。中会寺位于千山中沟,是千山五大禅林之一,因居五寺之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鞍山千山王绿色果品采摘园
千山王绿色果品采摘园位于鞍山市千山区唐家房镇果子园村,是由鞍山市千山王绿色果品有限公司经营的采摘园。千山王绿色果品采摘园拥有500亩绿色水果科技示范园,30000万亩A级绿色食品南果梨生产基地和5000亩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他们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与沈阳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院所建立了紧密的科技协作关系。这里出产的南果梨,风味独特、色泽鲜艳、香气浓郁、果肉细嫩、甜酸多汁、易融于口,含有大量SOD(超氧化物岐化酶)和人体需要的18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其中以亮氨酸、苏氨酸含量最高。具有保肝利便、润肺凉
千山大安寺
大安寺位于千山南沟,是千山五大禅林之一,系鞍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寺内现存的明代嘉靖十八年(1539年)、万历十二年(1584年)、清代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道光四年(1824年)、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十三年(1833年)碑文中可以看出,中会在历史上多次遭受灾害,多次重修。山门为歇山式建筑,砖石结构,面阔一间,大脊雕二龙戏珠,两端有大吻。石券门楣上横刻“敕建大安禅林”六个字。山门两旁是石砌断崖,门外两旁有石狮一对,是民国24年(1935年)方丈童灵所立。韦驮殿在山门的北上方,硬山式建筑,砖木结构,面阔三间,有回廊。殿内奉泥塑弥勒、韦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对桩石风景区
对桩石风景区属城市近郊景区,四面环山,中间为小盆地,占地约15平方公里,位于鞍山市区东南15公里处的千山区大孤山镇对桩石村。这里系千山山脉、千朵莲花山南麓,以峰秀、石峭、谷幽、松奇、花盛而著称,四季景色各异。这里几千年前的名字叫葫芦峪,又因有卧佛而改名卧佛峪。后因南北两座山峰上各竖立一石柱遥遥相对,故称其为上对桩和下对桩,山下的两个自然村落也因此得名上对桩石和下对桩石。2003年行政区划合并,上、下对桩石统称为对桩石村。对桩石村还因盛产南果梨而闻名,南果梨祖树就在该村。对桩石风景区最壮美的景观,当属后山上的“锅鼎石”。自从有了这个村子,“锅鼎石”就坐落在
千山百鸟园景区
百鸟园景区千山百鸟园与午山第二高峰五佛顶彼邻,东南是天然弥勒大佛,西面是唐城古道关。四面环山、百齐鸣,园内尽展群鸟风姿。她是千山风景名胜的一枝独秀,也是亚洲第一大的鸟语世界。,为您感受人与自然、人与鸟类的种种情感,提供了一处自然、休闲、观赏和游览的圣地。全国占地五万六千多平方米,由外园和内园两部分组成。外园与西海广场连接形成整体,由十几米高的水坝、蓄水池、草坪和刻有园名的工艺雕塑组成,内园由2万多平方米的人工湖、欧式建筑的服务设施和古典风格的桃花岛组成,占地二万四千平方米的天网式观赏鸟园形成一座“园中园”。园内拥有鹤、鹭、鸵鸟、鸭子、小鸟、斑鸠、鸠鸽等七
千山天应宫
千山天应宫天应宫是根据我国民俗文化中吉祥民神传说所建的一处人文景观。主要景点有:主殿:三星楼(福、禄、寿)、财神殿、喜神殿。配殿:月老(婚姻之神)、男耕女织(民间爱神)、施财济世、赵公明(武财神)、关帝圣君(忠义财神)福、禄、寿、喜、财为我国民俗文化中吉祥之文字。福:幸福、和美、洪福齐天;禄:仕途、学业、高官厚禄;寿:康健、平安、福寿绵长;喜:好运、快乐、喜事连连;财:金钱、物丰、财运滚滚;福、禄、寿、喜、财神预示着能赐给人们吉祥、美满、祥和、物丰、“普降吉祥、同施五福”满足人们美好希望使善男信女们有求必应,享受快乐人生。另外塔林也是其一著名景点。织女
千山古建筑群
时代:明至清地址:辽宁鞍山千山区主要包括千山风景区的五大禅林及无量观等明清寺庙古建筑群。大安寺、龙泉寺、中会寺、祖越寺、香岩寺被称为千山五大禅林,其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所建。大安寺以建筑规模雄旷著称于五寺之首。龙泉寺初建年代已无法考证,据寺内现存碑记,后山佛堂建于明嘉靖37年(公元1558年),东庵建于明万历25年(公元1597年),现存建筑多经清代重修或增修。香岩寺是千山创建最早的寺庙之一,寺内有元代皇庆二年(1313)“雪庵和尚金公塔铭”碑是千山现存最早的古碑。中会寺因地处五寺之中,北有祖越寺、龙泉寺,南有大安寺、香岩寺,且五寺僧多-于此,故名“中会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山大佛寺
大佛寺:原名南泉庵。位于千山北部南泉谷内,始建于唐代,但到明代时已倒塌。南泉庵依山而建,因地处窄谷弯上,有“杳杳钟声动,遥峰护碧林。庙远不知路,峰回忽到门”之势。庙宇三面环山,一面高墙,有七幢建筑,20间,建筑面积523.6平方米。据史载,明万历二十年(1585年)重建南泉庵;清天命二年(1617年)又再重修南泉庵,建殿宇3间、佛像1龛;清嘉庆五年(1800年)农历九月重修南泉庵。后因发现天然弥勒大佛而改名重新修建。如今的千山大佛寺,弥勒宝殿矗立于莲花峰上,龙华法堂坐落于道场之中,来迎门迎送往来净土之客,笑迎八方善士,释迦如来舍利法堂珍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山龙泉寺
龙泉寺龙泉寺,在千山北沟中部,东距无量观约1.5公里,立于群峰环抱中,地势宽阔,建筑宏伟,是千山五大禅林中现存最大的佛寺。该寺始建于唐代,金元时期规模还小,明代大兴土木,建筑较多,后来重修仍保持明代风格。该寺半依峭壁,半筑短垣,坐落在幽壑丛林之中。寺内现存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天王殿、韦驮殿、毗卢殿、龙王庙、藏经阁。寺中神像造型、雕刻精巧,栩栩如生。寺后有清泉一处,常年流水潺潺,相传是“龙诞水”,又由于山水下流弯曲似龙,因此得名龙泉寺。寿后山坳有后阁,是明嘉庆年间和尚刘宾创建。寺周围有松门塔影、瓶峰晨翠、螺峰月夜、黾石朝日、狮口钟声等16景,在千山风景区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山大佛
在辽宁省鞍山市的千山风景名胜区的北沟中心部位,坐落着一座天成稀世巨型弥勒大佛。这尊大佛的问世,吸引了中外成千上万的佛门弟子、信徒和居士。每逢初一、十五,进山朝拜者人山人海,香烟缭绕,真可谓古干朵莲花山的一大盛事。大佛地处千山第二高峰五佛顶的东南方,距著名的庙宇南泉庵东南300米,海拔520米,整座大佛就是一座高耸的山峰。大佛坐高70米,肩宽46米,头高9.9米,头宽11.8米,耳长4.8米,圆圆光亮的大头高如三层楼房,长满绿苔的浓眉之下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其五官摆放位置适宜,比例恰到好处。大佛左手分开放在膝盖上,右手握拳,手臂压在右腿上,右胳膊上方
千山弥勒大佛
千山弥勒大佛是一尊由整座山峰形成的天然弥勒坐佛。大佛位于千山著名古庙之一的"南泉庵"对面山峰上,佛身高70米,肩宽46米,头高9.9米,头宽11.8米,耳长4.8米,五官清晰,四肢俱全。大佛左手五指分开,自然地放在膝盖上;右手握拳压在右腿上。大佛坐东面西,胸前还隐约挂有佛珠,身上有天然山洞形成的佛脐,据考证约是1亿年前形成的。大佛脚下还发掘出明清两代的供器。1993年举行了大佛开光典礼,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了"千山弥勒大佛",更使得宗教文化历史悠久的千山成为东北地区的佛教圣地。这一世界奇观可与乐山大
观音峰
观音峰也称仙人台,又名仙人弈棋台。位于千山南山,是千山主峰头之一,也是千山最高峰,海拔708.3米。峰头似驼背,东北西南走向,长20米,宽5米。峰头西端,突起一巨大石柱,是四棱状,高7米,周围约26米,向东稍北侧斜,状如鹅头,俗称鹅头峰。明代初期,在鹅头峰顶大兴土木,修成台状,基石上面刻有棋盘,周间安放八仙和南极寿星的石雕坐像,布阵庆寿、弈棋行乐图。东峭的佛龛上方横刻“仙人台”三个字,系清光绪年间长沙举人涂景涛所题。西峭壁上有石拱大门和墙垣残迹。此乃辽金时期观音阁旧址。仙人台又名观景台,素有观渤海、观日出、观“莲花”、观云飞、观松风之说。
千山温泉
坐落于全国著名风景旅游胜地千山北麓的千山河东岸,地处龙头山和凤尾山的环抱中。占地面积1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世界最大玉佛位于千疗西侧8公里处。千山温泉发现历史久远,据考明朝正德年间已具规模。清朝康熙21年康熙皇帝游千山时曾留有“汤浊可浴”的记载。后至满清、日伪时期,“千疗”曾被日军占领做为将校军官休养所,直至全国解放才被收回。“千疗”创建于1949年12月1日,隶属中华全国总工会,系中华全国总工会为中国工人阶级建立的第一座职工疗养院。它是一座以矿泉水治疗为主、兼以各种物理康复疗法及森林、高山疗养因子为辅,病、健疗为一体的综合疗养院。千山温
金刚峰
金刚峰位于大安寺西侧,为石峰,宛如一座宝塔,又似一尊巨大的金刚石像,高70米,十分雄伟。呈圆锥形,南东西三面是刀削般峭壁,上面生长数十株矮小而古老的松树,虬枝横发,风吹时摇摇欲坠。北与通明峰相连,棱石交错,石涛纵横。清初,僧人视此峰如金刚,故以金刚命之。
全部千山区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