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梅州市旅游
梅州市景点介绍
中共南方局工作委员会机关旧址
中共南方局工作委员会机关旧址位于梅州市大埔县枫朗镇大埔角村,年代为1941年。2019年4月19日,中共南方局工作委员会机关旧址被公布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干庐
干庐位于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锦鸡村,年代为1936年。2019年4月19日,干庐被公布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秘密交通线缵诒堂中转站旧址
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缵诒堂中转站旧址位于梅州市大埔县青溪镇虎市村缵诒堂,年代为民国。2019年4月19日,秘密交通线缵诒堂中转站旧址被公布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槐岗继善楼
槐岗继善楼位于梅州市梅县区程江镇槐岗村,年代为清。2019年4月19日,槐岗继善楼被公布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叶剑英纪念园
叶剑英纪念园位于叶剑英元帅的故居--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虎形村,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景区建设集展现伟人风范、弘扬客家文化、推进生态旅游于一体。叶剑英纪念园筹建于2004年,历时三年,于2007年5月13日正式开园。叶剑英纪念园规划占地面积482亩,分为纪念景区、人文秀区、生态林区和旅游休闲服务区。叶剑英纪念园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广东3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是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叶剑英元帅故居和纪念馆原有基础上,对资源进行整合、扩充、配套和完善而扩建的,占地面积482亩,总投资1.27亿元
三河中山纪念堂
三河中山纪念堂与中山公园位于大埔县三河镇汇城村。该纪念堂建于1929年春,是钢筋混凝土土木混合结构的二层建筑,建筑面积476平方米,占地面积7900多平方米,是全国最早建成的中山纪念堂。三河中山纪念堂、中山公园位于梅江、汀江梅潭河汇合处之西岸古城内,城外有虎形山,山麓之阳为明代兵部尚书翁万达墓。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国内军阀割据,南北0,内战频繁,列强入侵。孙中山先生为挽救国家危亡,意欲把粤、桂、滇三省军队联合起来,然后挥师北上,铲除军阀,统一中国。1918年初,粤军总司令陈炯明部队驻扎在大埔茶阳、三河等地,司令部设在三河汇城天主教堂。同年5月,孙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树庐
“小树庐”位于广东省平远县仁居镇城南村,建造于1930年,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靠北朝南,依山而建,为两堂两横一围龙的客家围拢屋,于2003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列为第五批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树庐”建造于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靠北朝南,依山而建,两堂两横一围龙,共35间7厅4舍3井1花台。“小树庐”由曾任国民革命军陆军师长的乡人严应鱼所建,解放初期曾是中共平远县委员会会址和县土改委员会会址。主屋外右建4间杂房,门坪外筑1.2米高照墙,左右伸手各有1房1厅与照墙相连,靠左建外门楼一座,屋前有梯形池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峰楼
万峰楼是客家民居中中西合璧的代表性建筑。万峰楼位于古城村,建于1936年。该屋主体二进院落,砖木结构,雕梁画栋,颇有工艺美术价值,四周为二层钢筋混凝土、砖木混合结构。占地3003平方米,建筑面积2517平方米。整个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在传承客家民居建筑的同时,兼融了西方建筑文化元素。
森堂公祠
森堂公祠位于县城青梅路,建于1937年,属中西合璧式钢筋混凝土砖木混合结构。该建筑整体设计采用客家民居传统建筑的殿堂式布局,墙体用砖木砌成,天顶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形成“人”字形,上面加盖瓦面装饰。屋内的梁缘、角瓦均有壁画,中厅、上厅都有木刻屏风。2008年11月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公布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通知》,森堂公祠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见龙围与炮楼
见龙围与炮楼位于龙门县地派镇渡头村。古围垅屋“见龙围”始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占地面积2630平方米为三堂、二横、一围龙结构,是晚清举人、两广学务处查学员刘士骥的故居。见龙围是刘士骥祖父刘学荣所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落成,刘士骥出生于此。走进“见龙围”,只见门楼有两层高,卷拱门上设有木栅栏。穿过门楼踏入围屋,可见不少房屋,但基本上都上了锁,有些已倒塌。围屋中轴线有一座刘氏宗祠,这是一座三进的祠堂,修建得很精致,里面还有旗杆石。围后建有一座三四层楼高的碉楼,超过2米的夯土墙基和青砖到顶的修砌,都显示出当时刘氏族人的富有。相比“见龙围”,有5层
凌风塔
凌风塔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石正镇潭头村。始建年代不详。根据嘉庆十九年(1814年)潭头万安桥碑记载有到凌风塔的路线和凌风塔的风景分析,建塔时间不会晚于嘉庆年间。凌风塔平面八角形,外观七级,高35.5米。楼阁式砖塔,塔梯为壁内折上式。塔首层在西北方正面设门,每层均用菱角牙砖与挑檐砖叠涩出檐,各层每面均留窗洞。游人可循阶梯上至最高层。原塔内第二层设有魁星帝君塑像,已毁。相传清朝嘉庆年间,嘉应州官黄者虎,巡游到马山天吊岌时,发现石窟都,即现在的石正镇,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少见,肯定是藏龙卧虎人才辈出的好地方,于是命令手下在岌上停轿,并响锣三声,以示尊敬,身在盆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邹坊文祠
邹坊文祠,俗称八角亭,坐落在平远县仁居镇邹坊村村口。根据清嘉庆二十五年知县卢兆鳌编写之《平远县志》记载,该文物乃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邑人刘企贤等倡建,当时地名三枫树,清代设私塾,春秋两季则在此祭祀天地,祈求太平,风调雨顺。又因处于河口出口处,亦有“镇水”之说。民国期间在此办过小学、设过邹黄乡公所、邹坊乡公所。解放后曾为邹黄公社、邹坊公社、粮食仓库、邹坊大队、邹坊管理区、邹坊村委员会址至今。文祠主体为木质框架结构,共四层二厅十六间,平面六角形,主柱四条,六角形石质柱基,三层重檐,攒顶尖,穿斗式梁构架,顶呈宝葫芦状。是广东较为罕见的四层砖木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梅州东山书院
东山书院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城东山状元桥畔,是广东名校——东山中学的前身。梅州东山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为当时嘉应(今梅州)知州王者辅任内所建,距今已有二百六十余年历史。建筑占地1642平方米,建筑面积2655.5平方米。书院由主体建筑大门楼,前堂、中堂、后进共三重,两横栋屋组成。东山书院是梅州古老的书院之一,由王者辅在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创建,已漫越了二百六十多个春秋。东山书院为“三进二横”的建筑结构,其前吸周溪水之清新,后袭东山岌之灵秀,邻傍状元桥之重彩。乾隆年间,梅城境内共建有九间书院,城中有四,即培风书院、东山书院、崇实书院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禄岌民居群
福禄岌民居群(含含镇东楼、竹林居、崇本楼、州司马第、本立居、季立居),是隐藏在城市中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梅州市梅江区三角镇泮坑村福禄岌,由镇东楼等六座从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古建筑组成。民居群中,以镇东楼为最,这座由马来西亚华侨熊举贤兄弟六人合力在民国时期建造的楼房,历时长、楼层多、造价高,在当时粤东地区来说是极具影响力的,所以起名“镇东楼”,就连门匾都是时任广东省主席吴铁城所题写。镇东楼为六杠三进三层结构,在民国时期的梅州客家建筑中,楼层多以两层为主,而镇东楼突破这个界限,采用了三层结构。镇东楼最终以32万两白银的总造价完工,对比当时梅江桥花费12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通议第
通议第位于湖寮镇新寨村,是新寨旅外侨胞蓝镜清在南洋做生意赚钱后,于清光绪33年(即1907)所建。通议第是典型的殿堂式围龙屋,坐东北向西南,硬山式,砖木结构,穿斗式梁架,阴阳瓦面,共有房间104间,总面宽58.5米,总进深52.3米,占地面积3100㎡。通议第的主人蓝镜清曾在该房屋创办学校,已培养输送近千名大学生在祖国各个岗位上工作。在蓝镜清的影响下,其后裔中有大学生28名、硕士16名、博士3名。201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荣槐楼
荣槐楼位于五华县转水镇三源村,由原广东政使司温荣槐建于清乾隆期间,是典型的客家民居围龙屋,面宽五间三栋进深,左、右各建一幢横屋,背后围龙屋包围,门前照墙,横屋斗门,砖木结构,大门前有“荣槐楼”三个字,下厅中央有两石雕柱,中厅前后有木雕刻穿花屏风,整座屋至今保存完好。荣槐楼有光荣、悠久的革命历史。1925年3月,时任东征军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同志率领东征军讨伐逆贼陈炯明,在进驻五华华城镇时,推举出生在荣槐楼的民主人士温其藩出任五华第一任县长,组建五华县民主革命政府,发动群众和五华师生参加革命。在任期间,清廉自率,铲除-,革新县政。其后,败退的陈炯明残部突袭五
卧佛山文化旅游产业园
卧佛山文化旅游产业园坐落于粤、赣、闽三省交界的梅州市平远县境内,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总投资20亿元,依托“世界第一天然大佛”独特的自然景观,开发建设集“祈福观光、休闲度假、运动养生、生态保护”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园。整个旅游产业园由生态观光旅游区、祈福养生区、客家文化商旅风情区、休闲运动度假区四大部分组成,主要包括南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程旼公园、石龙寨、大河背、温泉度假村、商旅风情景区和中医药文化养生基地等。其中南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程旼公园、石龙寨景区、温泉度假村、中医药文化养生基地已初具规模。广东平远南台卧佛山文化旅游产业园是“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
井下吴屋
井下吴屋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仁居镇井下村,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年),为乡人吴昆亭所建。井下吴屋面阔43.3米,进深51.72米,占地2252平方米,整屋座东北向西南。主体为三堂三横一围龙的客家围龙屋,占地2252平方米,共64间11厅6舍。前面有平坦耕地,周围有潺潺溪流。堂屋后有高起半月型“花台”,花头与主体合起来形成一个半圆。左右各建外门楼一座,右门楼前原有半月型池塘,屋前右侧原竖有光绪十七年进士石楣杆,左侧建有水井一口。吴屋整体设计紧凑玲珑,左右对称,层层深入,步步升高,泥砖墙,杉木顶架,瓦块天面,是典型的客家围建筑。穿透式梁构架,方柱、柱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坚真故居
李坚真故居坐落于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黄金镇径双村蕉头窝,李坚真故居被广东省人民政府评为第七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并曾在2005年被列为“广东省(第一批)红色旅游经典景点”。李坚真故居是我国著名的妇女运动先驱、华夏女杰李坚真成长成才、参加和开展革命工作的策源地,她曾在蕉头窝居住长达20余年,现已成为广东省境内尚未开发的一个非常具有人文价值和自然景观价值的处女地,是一个未开发的“小九寨沟”。故居坐西向东,是泥砖结构的平房,面积约500多平方米,由“独脚门楼”和左右两边的“锁头屋”组成,内存放有李坚真部分生活用品和两封家书。故居的门坪下面有一口古井,井水清甜可口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兴宁古城墙
兴宁古城墙位于梅州市兴宁市兴田街道办事处。史料记载,明成化三年(1467年)冬,兴宁知县秦宏奏报朝廷核准重建县城,改土垣为砖城,翌年夏建成。城高1.85丈、周长626丈、雉堞903个,环城掘濠,深0.7丈、宽2丈。嘉靖四年(1525年),加建四个城门楼,并更名东门为平远门,西门为阜成门,南门为迎薰门,北门为拱辰门。现存兴宁古城墙绝大部分为明成化年间所建。建国初期,城门、城墙仍保存完整,1958年后,城濠逐步填埋,现大部分墙基仍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城墙上开始有单位和居民兴建厂房和住宅。现南门(迎薰门)保留最为完整,北门仍保存内门,东门和西门在文革时期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