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梅州市旅游
梅州市景点介绍
平远湖景区
龙湖位于平远县河头镇境内,与龙文景区同属于广东龙文-黄田省级自然保护区。距县城约30公里,水库建于1966年,湖面长6公里,库容量5000万立方米。环湖四周,松杉茂密,沿湖山坡上,脐橙遍野,如绿毯铺地。湖东边,片片茶园,井然有序;湖西角,翠竹成林,潇洒自如。秋冬季节,成群的越冬候鸟聚集龙湖,特别全省最大的鸳鸯种群在水中嬉戏,蔚为壮观。龙湖南畔建有一座知青亭,高两层,登上亭后可俯瞰龙湖美景。纪念亭里刻录了190多名知青的名字,碑记上记载了知青这一代人的故事和心路历程。自驾游线路:平远县城——206国道往江西方向——中行镇快湖路口进入X041县道——
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产业园
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产业园位于兴宁市永和镇蓝排村,是一个以客家文化为主题,集旅游、休闲、体育、度假综合性产业园区。按“一心、二态、三性、四版块、五个一”之理念打造。“一心”即以客家花灯文化为中心,建设“三百”文化长廊,以一亭、一姓、一灯为组团建造百亭、百姓、百灯。“二态”即动静态结合,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三性”即特色性、文化性、娱乐性,以客家花灯为特色,以客家文化为主题。“四版块”即建造新客居、客家文化旅游、休闲体育、生态度假等版块。“五个一”即打造世界唯一特色赏灯文化、第一高花灯建筑、第一大花灯文化博物馆、第一个亭台博览园、第一大百姓文化博物园。
兴宁合水旅游区
合水水库风景区,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已列入(中国名胜风光大词典)。它座落于梅隆铁路中心站与兴(兴宁)、平(平远)公路交叉点上,离兴城市区14公里,地处黄陂河、罗岗河、大坪河的交汇处,故名合水。
曾宪梓体育场
梅县区曾宪梓体育场是该县重点城建工程“四馆一场一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四馆”侧,背靠梅花山公园,占地面积约3.2万平方米,规划设计容纳观众2万人,计划投资5000万元,是一个按国际标准规划设计建设的高等级体育场。总长208米,总宽173米,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建筑总高度32.26米,建筑积5700㎡,座位20221个。是梅州市目前功能最完善、设施最先进的体育场。
梅县文体中心
梅县文体中心,位于梅州市梅县区新城府前大道侧,分别由梅县博物馆、林风眠纪念馆、梅县县情展览馆、文体中心体育馆,共四个场馆组成,占地面积11341㎡,其中体育馆设计容纳6000人,是一个集比赛、汇演、展览和办公一体的综合性场馆。
玉水古村
玉水古村,坐落在梅州市梅江区北部,距梅州市区10多公里,具有五百多年客家文化积淀,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原生态客家古村落。曾是粤东和江西商品流通运输必经之地,是一个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保存完好、大多建于明末清初的客家古民居有30多座,以及盐商古道、古驿站等。这里民风淳朴、古树参天,被专家学者称为“保存最完好的原生态客家古村落。
梅城江北凌风路老街
凌风路老街坐落于梅城江北梅江桥旁侧。作为梅州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凌风路老街处处展现着梅州发展的历史痕迹。古色古香的骑楼“站”满了整条街道,老街虽老,却仍商铺林立,有各种各样韵味十足的百年老字号,大到电器,小到纽扣,各种商品应有尽有。
安流古镇
安流原称横流渡,是五华南部重要的农贸圩镇和交通要冲,民国后易名安流。在五华的商贸交流中,有南安流北华城之称。安流设建制镇已有数百年历史,安流的许多地方将村称为寨,如清代为慈禧太后把脉问诊的御医徐华清的故居楼江寨,著名作家陈国凯的出生地青龙寨。安流还有一座具有革命传统的三江书院,书院始建于光绪二十年,由当时较开明的乡绅发起,于光绪二十三年冬建成。1925年5月,国民革命军东征抵达安流,蒋介石、周恩来、廖仲恺及苏联顾问鲍罗廷等曾驻宿该校,宣传东征意义和革命道理。
丰良古镇
丰良镇地处丰顺县北部,为丰顺县老县城,有“丰溪春涨”、“古榕夕照”、“龙山秋月”、“古寺溪桃”、“韩岽笼云”、“银瓶霁雪”、文塔(又称斜塔)、普济桥等名胜美景;还有省、县文物保护区少师第,保福寺和保福堂遗址,双溪百忍堂前壮观石桅杆(又名石旗杆),南厢儒林第等5处,是当地的旅游胜地。丰良文化渊源久远。该镇北面汤背园岽和九龙黄花村芋地岽均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九龙坳笔子垄山上发现被称为风水宝地“夫子弹琴”的洪九郎墓,据考证为洪秀全迁梅县石坑前之祖地。丰良古镇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有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2003年该镇投资近2000万元兴建的金
留隍古镇
留隍镇地处丰顺县东北部,是革命老区,又名万江市。相传宋帝宋帝丙南逃时曾在万江古庙求神庇护,躲过了追兵,取“万江古庙可留皇”而得名,后为避元朝耳目,将留皇二字加上“阝”旁成阝留隍沿袭至今。现万江古榕、古庙仍在,1993年被县政府划为重点保护文物。1925年蒋介石、周恩来率东征军讨伐陈炯明时,曾在本镇科兰公祠设军事指挥部。阝留隍镇历史悠久,名胜古迹颇多。其中宋阝留隍古城寨遗址现仍保存部分古城墙和4个城门遗址;秋风寨遗址为太平军女将秋香驻兵处。位于东留的笃庆堂为清咸丰元年朱氏宗族所建,是独具特色的客家围龙屋。还有东留中心小学内未知年代的圣旨石和留隍古码头边历经
茶阳古镇
大埔茶阳古镇位于汀江下游,毗邻福建永定,原为大埔县老县城,建于明嘉靖年间,至今已有470多年的历史,历来人才辈出,境内人文景观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父子进士”石牌坊、古城墙、关帝庙等文物景观,镇府内由第一任县令栽种的古榕树更是郁郁葱葱、枝繁叶茂,象征着茶阳的繁荣与昌盛。2000年5月,该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花环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河流和陆路交通,曾造就了茶阳古镇商贾云集、贸易繁荣的繁华盛世。古镇依河而建,四面青山环抱,绿水缠绕,老街商铺鳞次栉比,房屋属砖木结构,黑瓦灰墙,木板骑楼,杉木铺面,处处显露
龙上古寨
龙上古寨位于汤南镇新铺园村,为汤南罗氏始祖罗安于南宋景炎年间创建,占地面积16373平方米,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城墙围筑而成的龙上古寨独具传统建筑风貌。古寨规模宏大,寨内建有三街六巷十二祠堂七十二合院,最多时曾居住过4000多人。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的“罗氏宗祠”,是目前寨内保护得最完整的建筑。整座古祠建筑面积1479平方米,分正厅、中厅、门厅。古寨建成以来,人才辈出,有“一门三进士,两协一天官”之美誉。据《丰顺县志》载:龙上古祠曾出文武进士3名、文武举人19名。2014年1月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围古寨
上围古寨坐落于丰顺汤南镇新楼村,始建于1652年,历经18个春秋,至1670年建成,至今有340多年历史,是汤南镇著名的城堡式古建筑,是一个集潮客于一体的民居建筑群。古寨距离丰顺县城4公里,揭阳市中心25公里,古寨面积1.8万多平方米,城墙根据36天罡、72地煞共108块围筑而成。上围古寨呈正方形,城外设有环水排水沟,地形地貌称为“阴涂蟹”形。历史上,上围古寨曾出过太平天国“奋王”罗大纲等10余位知名人物。逸老庵修建于明末清初,是该镇隆烟永丰村人、明末吏部员外郎、“潮州竹林七贤”之一罗万杰隐居地。上围古寨与周边的天然温泉、丰顺著名济公殿、七娘庵、逸老庵等
茶山古村落旅游区
被誉为“客家民居第一村”的茶山村位于梅县区水车镇西面,距梅州城区30公里。村内原有一棵古油茶树,故而得名“茶山村”。村落肇始于明代初期,逐渐兴盛,清末达到鼎盛。村中现存34座传统民居,其中绍德堂为明代建筑,有500多年历史;三百多年历史建筑三座——萼辉楼、创毅公祠、伯荣楼。据记载,至废除科举制度期间茶山村共有进士、贡生、监生以上称谓者48人,村内仍保存有16根楣杆石。近、现代人物有黄钧选、黄琪翔、黄甘英和新加坡首富黄云辉、印尼富商黄康华(兴建梅江桥发起人之一)等一批军政要人、贾商富豪。厚重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建筑遗存衬托出乡村的质朴和宁静,体现了客家人崇文
桂岭书院
桂岭书院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蕉城镇城郊村蕉岭中学内。据《蕉岭县志》(1992年10月第一版)记载,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清光绪年间重修,2005年按原貌修缮。1904年丘逢甲在此创办镇平初级师范传习所,1914年改为蕉岭中学。坐北向南。为三层殿堂式布局,通一进七间,总面阔25.6米,总进深17.3米,共计房屋12间,占地面积约443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约27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30平方米。重檐庑殿式顶、灰瓦面、三合土夯墙,通水墨描绘墙裙。前带七级台阶,正立面为门廊,方、圆形麻石柱支撑,中部卷棚顶、精美斗拱,抬梁式木质梁架,左右两侧施八角形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源楼
海源楼位于大埔县百侯镇侯南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坐北向南,建于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为杨潮南在马来西亚经商兼做“水客”赚得巨款所建。该建筑系一座典型的中西合璧作品,外形欧式,内为中式。平面布局呈长方形,高三层,前后均有很宽的走廊,柱子有圆有方,为钢筋混凝土浇筑。大门设计为欧洲教堂风格,屋顶继承了客家民居建筑特点,呈“人字形”,二、三楼室内为木构件组成。占地面积696平方米,建筑面积752平方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丘氏棣华居
丘氏棣华居位于梅县区白宫镇良美村。棣华居建成于1918年,占地面积52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2270平方米,座东北向西南。它是一座二堂、四横、一围龙,前有禾坪和月池的围龙屋。棣华居门联:“棣棠竝茂,华萼相辉”,藏头“棣华”,取自《诗经•小雅》:“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反映了客家人遵循“三纲五常”的儒家思想.
福兴王氏永思堂(大王屋 )
位于兴宁市福兴街黄畿村,建于1644年,有三堂八横四围龙,门前有禾坪约3亩,坪外有大池塘面积约5.5亩,全屋建筑占地54.5亩,共有房间285间,屋的右侧建有“文武学堂”。永思堂属梅州规模较大围龙屋之一,交通便利,门前池塘波光潋滟,池塘外有一溪流平行而过,水量充沛;由于年代较早,形制简朴。
宁新罗氏东升围
东升围位于宁新街道办东风村,始建于宋代(1127年),于1279年建成,距今730多年。东升围坐北朝南,为三堂六横三围的围龙屋,是兴宁境内最老的围龙屋,俗称“九厅十八井”。建筑占地12000平方米,池塘1600平方米,花头脑650平方米,屋内有9个厅,18个天井,190多个房间。整座屋宇规模较大,布局合理,主体结构呈半圆形,前有禾坪、矮墙、半月形池塘,东侧有出入斗门,是一座典型的围龙屋。大门外有2根圆石柱支撑檐梁,有2个石鼓、2个石凳,上、中、下厅较为宽阔,上中下堂通面阔相等。堂屋后有半月形铺河卵石的斜坡花头脑。厅内栋梁雕龙画凤,雕花屏风,显得古朴典雅,
李威光故居
李威光故居位于五华县华城镇黄埔村。李威光是广东历史上六名武状元之一,历任御前待卫、广西提标左营游击、浙江黄岩镇压镇标水师中军游击、福建烽火门参将、闽安协副将、南澳总兵等职,晚年因病归乡。李威光一生精于海战,屡平海寇,抗倭保台,战功显赫,诰封四世武功将军。该屋为三堂、四横、一围龙,是典型客家民居。屋门前有禾坪、照墙、转斗门和月池。整座建筑为灰、砂夯筑墙体,木桁桷悬山瓦顶,建筑保存完好。堂屋内仍保留李状元练武用过的长2.5米、重64公斤的铁关刀和武石,以及御赐或名家馈赠的《状元及第》、《御前侍卫》、《会元》、《进士》、《世爱国恩》、《世受恩伦》等金木雕匾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